還不知道:曹操死后魏國怎么樣了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219年10月,曹操自漢中敗于劉備后,返回洛陽。
此時,關羽仍圍困曹仁于樊城。
剛剛到達洛陽,氣都沒來得及喘的曹操,馬上又從洛陽出發,南征關羽。大軍還沒到,徐晃已經擊敗了關羽,曹仁得解。
220年正月,曹操回到洛陽。不久,又收到了孫權送來的關羽的首級,曹操妥善安葬了關羽。
正月二十三日,66歲的曹操病逝于洛陽。據傳曹操在建造建始殿時,讓工匠蘇越挖一株老樹,樹根全是血,曹操親眼看到非常惡心,認為不詳,回宮就病倒了,沒多久就病逝了。
無論真假,總之,66歲的曹操,死在了220年的正月二十三。
曹操之死,蓋棺定論,其功績自有后人評說。
曹操對于他的大臣,只有一條遺令:天下尚未安定,不能遵循古代的葬喪制度。我下葬后,你們全部脫去喪服。在外帶兵戍守的,不能離開崗位。官員各司其職。裝殮就用我平時的衣服,不要放金玉珍寶,也不要陪葬品。總之,喪事一切從簡。
曹操死在洛陽,三個嫡子,只有他最喜愛的曹植在身邊。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除了叮囑兒子要節哀,聽從哥哥的吩咐,好好活著外,蘿卜實在不知道他還能對曹植說些什么。
曹操在和劉備爭漢中時,駐扎在長安,戰敗回洛陽的時候,任命嫡子曹彰為越騎將軍,留在長安。等到回到洛陽,曹操病重的時候,讓曹彰回來見最后一面,還沒到,曹操就去世了。
至于嫡子曹丕,因為是太子,按照古代的規矩,帝王出征,為防不測,一定會留太子守家。所以曹操病逝于洛陽時,曹丕仍然在鄴城監國,也沒能見到曹操最后一面。
魏王病逝,太子不在身邊,自己最喜愛的兒子在身邊,掌兵的嫡子又被叫回來,這種情況下,不搞些事情才怪。
曹操死時,太子曹丕在鄴城,曹彰也還沒回來,當時士兵苦于勞役,又有很多得病的,所以軍中騷動不安,臣僚們怕生出事來,所以打算秘不發喪。
只有諫議大夫賈逵認為,魏王病逝這么大的事,不可能瞞得住,于是下令發喪。為防動亂,有人又建議,應該更換各城的守將,全部任用譙縣人或者沛國人,就是曹操老家的人。
魏郡太守徐宣馬上制止,現在遠近統一,人們都想報效國家,為什么一定要任用譙縣人或者沛國人,傷害保衛國家人的心。這個提議也被制止了。
這時,青州兵又擅自擊鼓,相互召引離開洛陽,洛陽非常亂。大家又建議應該制止他們,對于不服從命令的討伐他們。
賈逵認為不可以,并頒布了一份長篇公告,下令青州兵所在的地方,政府供給他們食物。長安的兵亂,這才得以制止。
賈逵這邊剛安定了洛陽的兵亂,曹彰就從長安回到了洛陽。
先前,曹植因為文采出眾,非常受到曹操的寵愛,甚至讓丁儀、丁廙、楊修等人輔佐他,有意培養他做接班人。但是,曹植情商有點低,做事率性而為,不注意言行,又飲酒無度。
曹丕不一樣,情商非常高,善于掩藏自己的真情,籠絡人心,宮人和左右侍臣都替他說話,所以最后曹丕被曹操立為了太子。
曹彰回到洛陽,知道曹植就在洛陽,于是先去見的曹植,見面就說,“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先王把我召回來,是打算再立你作為繼承人吧。
曹植說,不可,不見袁氏兄弟乎!曹植說,不可以,你不知道當初袁氏兄弟為了地位,相互攻打嗎。曹植不同意。
曹彰見曹植不同意,就在奔喪的時候問賈逵,先王的璽綬在哪里。那意思就是,他自己想要繼位為魏王,因為他畢竟也是嫡子。
賈逵嚴肅的對曹彰說,國有儲嗣,先王的璽綬,是你應該問的嗎。一句話,把曹彰問的啞口無言。
曹操去世的噩耗傳到鄴城。群臣相聚在一起哭泣,朝堂上毫無秩序,太子曹丕也慟哭不止。
這時,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勸諫曹丕,君王逝世,天下人都依賴殿下的命令,您應當上為宗廟,下為天下萬民著想,怎么能效法凡夫似的孝行!
曹丕過了很久,才緩過神來,止住哭聲,對司馬孚說,你說的對。
司馬孚在朝上大聲疾呼,現在君王去世,天下震動,應當早拜新君,安定天下,你們就只會哭嗎。于是,遣散群臣,部署禁軍保衛,置辦喪事。
司馬孚建議曹丕立即繼位,但在鄴都的群臣都認為要讓太子曹丕襲曹操爵位的話,必須等待一份天子正式的詔命才可實行。
尚書陳矯卻提出異議,大王在外逝世,天下都感到惶懼。而且大王的其它兒子(曹彰、曹植)也在附近,如果不立即行動的話,萬一彼此之間發生什么變故,就會危害社稷。
于是立即布置官員,具備禮儀,一日之內就準備齊全。次日早上,用王后的名義策命太子曹丕即王位,下大赦令。
不久,漢獻帝也派御史大夫華歆帶著詔書,授給了曹丕丞相印綬,魏王璽綬,兼任益州牧。
可以說,要不是賈逵幫助曹丕穩定洛陽的局勢,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穩定鄴城的局勢,力諫曹丕登基,曹魏很可能會向當初袁紹的兒子們一樣,相互攻打,從此四分五裂,魏國不復存在了。
曹丕即位后,二月二十一,按照曹操的遺命,把曹操的遺體葬在鄴城西面的高陵,喪事一切從簡。曹丕的弟弟曹彰、曹植等人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封地。
曹植封地的監國,迎合曹丕的意圖,上奏說曹植酗酒,言辭輕狂傲慢,劫持并脅迫魏王的使者。于是曹丕把曹植貶為安鄉侯,曾經輔佐曹植的丁儀、丁廙兄弟二人及兩家男子全部處死。
十月二十九日,在推辭了漢獻帝的三次辭讓后,曹丕登壇接受璽綬,即皇帝位,改元黃初,大赦天下。
魏國開始了新的一頁,三國鼎立的時代開始了。
作為東漢末年統一中國北方的政治家、思想家,曹操以他過人的才能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政權。曹操用他的一生為自己的后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曹魏政權最終只經歷了三代就從歷史長河中退去。這是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因為曹氏一族獨攬政權,封侯并不分權力,導致曹氏一族人心渙散,最終被司馬懿奪取政權。
早在曹操當政的時期,就已經出現諸侯各國君王只有一個名號,而沒有實際的權力。到了曹丕這一時期,各諸侯王在自己封地上,沒有權力去管理自己的國家,沒有實際權力去操練軍隊。諸侯國內的各種事情全由中央派遣的朝廷命官處理,諸侯王整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漸漸地曹魏政權出現了中央強大,地方勢力弱小的局面。
除了諸侯王沒有實際權力外,曹丕還下令讓諸侯國不斷的遷移。曹植作為曹操的兒子,在曹操去世后,勢力不斷強大后,受到了曹丕的排擠和迫害。曹丕曾讓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否則的話便以不遵從皇帝旨意殺害他,最終曹植以一首?相煎何太急?化解危機,回到了自己的領地。為了杜絕像曹植這樣的諸侯王強大,曹丕下令每個諸侯國經過一段時間后,便要遷移至其他地方。
隨著時間不斷的流逝,曹魏政權的中心領導人物權力不斷強大,但最終卻被司馬一族鉆了空子,最終走向滅亡。曹丕死后,其兒子曹睿繼承王位。曹睿繼位時不過十幾歲,又沉迷于女色,對于朝堂之事并不上心,久而久之,朝中大小事宜都由司馬懿掌管,司馬懿在朝中的勢力越來越大。等到曹睿去世,年僅八歲的曹芳繼位,司馬懿抓住機會,在高平陵發動政變,輝煌了三世的曹魏政權從此落下帷幕。
曹魏是被權臣司馬炎以和平方式取代的。
滅亡原因:
1、曹魏篡漢的影響。曹魏的政權是通過篡奪東漢政權而來,而司馬炎依葫蘆畫瓢,篡奪曹魏政權建立西晉。
2、人才嚴重匱乏。曹魏前期,曹操廣納賢能之士,后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執行,外部人才資源匱乏,并且大多數成為司馬懿、司馬師及司馬炎一族的心腹。
3、用人嚴重不當。司馬懿之心,曹操心里很清楚,并明確不可重用,但考慮到他的軍事才能,還是沒有殺他,但是僅僅作為輔政大臣最后一位。但后代曹睿即位后,改變這一政策,導致司馬懿家族逐漸做大。
4、新魏主更換太快,后期太小,難以駕馭士族權臣;
5、宗室權力被過分削弱,“煮豆燃豆萁”,外姓將領獨大,奪權時曹魏皇室沒有外援;
6、司馬懿太長壽,強大的司馬氏家族興起無人制衡。
7、九品中正制大大強化士族力量,削弱君權,使得一旦皇帝能力稍衰就容易導致權力旁落,埋下了曹魏最終為士族代表司馬氏所取代的禍根。
頹勢漸露,曹魏統治_以下文字資料是由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后發布的內容,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
曹丕、曹的統治>>曹丕,字子桓,生于漢靈帝中平四年。建安十六年,曹丕為五官中郎將,做其父丞相操的副手。建安二十二年,立為魏王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死,曹丕繼位為魏王。十月,曹丕代漢為帝,即魏文帝,國號魏,建都洛陽。曹丕先已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代漢后,又改是年為魏黃初元年。曹丕在位六年而死,壽四十歲。>>曹丕在位六七年中的政治措施,值得注意的有以下數端:>>頒布有利或關心庶民的詔令。>>禁止婦人、宦官、外戚干預政事。>>下詔禁止厚葬、淫祀。>>尊孔崇儒。>>下詔選用賢智之士。>>制九品官人之法。>>曹操對以上建議,已經表示稱善,只是未及推行。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不過兩三個月,即頒布了九品官人之法。>>曹丕推行九品官人之法之目的與結果:第一,為了讓世族官僚擁護他代漢為帝,故推行了有利于世族的仕進制度;第二,設中正官以品評人物,如選用后發現名實不副,尚可治以保舉不實之罪,以避免選官好壞無人負責;第三,由吏部選用人才,即意味著減少公卿二千石辟用屬員名額,有助于加強皇權;第四,從史料上看,九品官人之法推行后,舊有察舉征辟等制度,并未因之廢除。>>曹丕統治魏國前后共六年余,在軍事上無何建樹。他的最大失策是未能乘劉備伐吳之際,揮師直搗吳國的江東心臟地區。他僅滿足于孫權稱臣納貢的表面勝利,致使孫權安然度過受蜀、魏夾攻的危機。后來曹丕兩次興兵伐吳,均徒勞而返。曹丕遠不及其父節儉,曾筑陵云臺、東巡臺及九華臺,已開明帝興建宮室的奢侈風氣。曹丕納袁熙之妻甄氏,索鐘繇之璧,殺諫阻伐吳之霍性等,可以算是他輕佻驕貴的事例。但同其他封建帝王比較起來,諸如以上事例也還算不上什么大的缺陷。>>曹,字元仲,曹丕長子。母甄氏,本袁紹第二子袁熙妻。建安四年,袁紹攻滅公孫瓚后,熙出為幽州刺史,甄氏留鄴。建安九年八月,操攻克鄴,甄氏為曹丕所納。生而操愛之,每朝宴會同,與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好學多識,特留意于法理。延康元年,年十五,封武德侯。黃初二年六月,曹丕賜甄氏死。因母誅,未得立為太子。直至黃初七年五月,曹丕病重,始立曹為太子。曹丕死,曹即帝位,是為魏明帝。至景初三年正月,死,共統治魏國十二年半,壽三十四歲。>>曹原來不曾交結朝臣,也不過問政事,平日只研讀書籍。即位后,群臣想望風采。過了幾天,單獨召見侍中劉曄,整整談了一天。劉曄出來后,眾人問他對皇帝的觀感,劉曄回答說:秦始皇、漢武帝之儔,才具微不及耳。>>曹的最大缺點是奢淫過度。雖然他在位時期,魏國疆域比較大,總的來講軍事、政治、經濟諸情況也不壞。但他統治的最后四五年,即自蜀相諸葛亮死后,魏西方大患解除,他的奢侈淫逸的本性充分暴露出來了。于是大修洛陽宮室,起昭陽、太極殿,筑總章觀,高十余丈,使百姓力役不已,農桑失業。他耽于內寵,婦官秩石擬百官之數,自貴人以下至掖庭灑掃,凡數千人,選女子知書可付信者六人,以為女尚書,使典省外奏事,處當可。又錄奪士女,前已嫁為吏民妻者,還以配士,既聽以生口自贖,又簡選其有姿色者內之掖庭。>>曹丕即位后,對于曾經幫助他當太子有功的臣僚賈詡、桓階、陳群、司馬懿等都予以重用,其中名士世族陳群甚至被任為鎮軍大將軍、領中領軍,錄尚書事;另一世族司馬懿為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這樣,便打破了已往非曹氏親族不能充當軍事大員的慣例。魏文帝黃初七年曹丕臨死前,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并受遺詔輔曹。此后五年中,曹休、曹真相繼死去,陳群只擔任文職,統兵大帥唯有司馬懿一人。司馬懿南擒孟達,西拒諸葛亮,東滅公孫淵,有很高的威望。當時曹魏統治集團內部有權勢的大臣,除了司馬懿以外,應推掌管機要的劉放和孫資。劉放、孫資在曹操時即已為秘書郎,曹丕改秘書為中書,以劉放為中書監、孫資為中書令。曹對二人尤為寵任,當景初二年曹考慮是否派司馬懿去討伐遼東的公孫淵時,劉放、孫資曾加以贊助,故遼東平定后,放、資以參謀之功,各進爵,封本縣侯。>>曹本人沒有生兒子,按理說,他應當從父、祖后嗣中擇立賢而長者,可是他卻收養了兩個嬰兒曹芳和曹詢作為己子。他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自己有后裔可以接替帝位,而不顧國祚之能否確保。景初三年曹病重,始正式指定齊王曹芳為太子。>>對于選擇輔政大臣,曹原來也曾產生過使親人廣據權勢的想法,而且當他病重時,也曾拜少時與他同居相愛的曹操子燕王宇為大將軍,囑以后事。使燕王宇與夏侯獻、曹爽、曹肇等共同輔政。這樣,燕王宇等執政之后,必然要斥退久典機密的劉放和孫資。因此,引起了二人的激烈反響。他們以先帝遺詔藩王不得輔政的理由作為擋箭牌,并制造了毀謗燕王宇等的謠言。這時,曹頭腦已經不大清醒,而且其父曹丕過去排斥親兄弟的流毒也還在曹腦際作祟,所以聽信了劉放、孫資的讒言,而免去燕王宇等人的官職。放、資接著就推薦曹爽與司馬懿共同輔政,曹也表示同意。燕王宇的被斥退和曹爽、司馬懿上臺,是關系魏政權由誰領導的大事,以凡品庸人的曹爽而與情深阻、多權變的梟雄司馬懿并肩共事,其危險性已為當時有識之士所料知。>>曹爽專政>>魏明帝景初三年曹死,曹芳繼位。曹芳即位后,大赦;加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侍中銜,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曹爽、司馬懿各領兵三千人,輪流值更,宿衛殿內。曹爽以司馬懿年位素高,常父事之,每遇事均咨訪,不敢專行。>>曹爽周圍之人認為,國家的重權不可以委之外人。丁謐、畢軌等屢次對曹爽說:司馬懿有大志而甚得民心,不可以推誠委之。丁謐為曹爽出謀,由曹爽上奏少帝曹芳,以司馬懿為太傅,外以名號尊之,內欲令尚書奏事,得以使自己先聲奪朝議,制其輕重。曹爽的弟弟曹羲為中領軍、曹訓為武衛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其余諸弟皆以列侯侍從,出入禁闥,貴寵盛極。曹爽所親近的何晏、丁謐、鄧飚、畢軌、李勝等人,自然得到重用。升何宴、丁謚、鄧飚為尚書,畢軌為司隸校尉,李勝為河南尹。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728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祜死了之后,為什么皇后還噓寒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