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于李邕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唐朝詩壇,文華風流的詩人輩出,如同井噴一般。然而,站在金字塔尖的,始終只有詩仙李白與詩圣杜甫二人而已。正如韓愈所言: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然而,李白和杜甫在世的時候,遭到的境遇并不是一樣的。
雖然他們在仕途上都沒有取得什么成就,但在詩壇上,卻是冰火兩重天。李白的詩歌,想象力豐富,如同天馬行空,辭藻華美瑰麗,引人入勝,因此贏得了天下人的叫好。杜甫則不同,他的詩歌沉郁頓挫,揭露了現實殘酷的一面,這可能讓當時人無法接受。所以,杜甫在生前,名氣并不響亮。
這就是二人當時的地位,一個是光芒萬丈,萬人敬仰膜拜,一個卻籍籍無名,暗淡無光。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這么看,曾經有一個前輩,對李白并沒有多少好感,對杜甫卻是關愛有加,始終對他抱有極大的信心,他就是李邕。
李邕是名門之后,唐朝書法家,文選學士李善就是他的父親。在這種書香門第中長大,讓李邕很早就博學多才,尤其是他的行書,瀟灑大方,被認為是大家。而且,李邕在仕途還比較順利,在多地都擔任的長官。
年輕時的李白,就曾經拜訪過這位名宿。那是在開元八年時,李白在游歷渝州,特地拜訪時任刺史的李邕。按理來說,李邕愛才,而李白有才,兩人還是同姓,應該是倍感親切的。但當時李白年輕氣盛,已經小有名氣,談吐之間豪放不羈,甚至縱論王霸之事,這讓李邕非常不滿意。
李邕認為,此人年紀輕輕,卻不懂得收斂鋒芒,雖然才華橫溢,也難成大器。具體的談話內容,已經無從考證,但我們從李白此后的《上李邕》一詩中,可以看出兩人并不投機: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時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這首詩中,李白將年輕人的狂傲灑脫盡顯無余,也表達了對于李邕的極大不滿。然而,李邕其實并不是對苛責后輩之人,他對于杜甫就非常欣賞。
說起杜甫,我們總會想到他那顛沛流離的后半生。其實杜甫少年時家境優越,他的祖父杜審言也是著名詩人,父親杜閑擔任過朝議大夫、兗州司馬。他的母親崔氏來自名門世族,妻子楊氏是司農少卿楊怡之女。因此,杜甫自幼飽讀詩書,名氣很大。作為當時的名流,李邕和王翰,就曾屈尊訪問他。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也不無自得地寫道: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后來在天寶四年,杜甫和高適,跟隨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一起,共游齊州,并留下了梁園佳話。此時李邕正好擔任北海太守。他聽說杜甫到了,又以68歲高齡,興沖沖從青州趕到濟南,與33歲的杜甫相會。
當地官員李之芳做東,李邕、杜甫、高適在歷下亭舉行了宴會,而恰好并沒有李白參與的記錄,這大概也是因為當年李白和李邕的關系。
李邕見到杜甫,很是高興,他將這位年輕人視作未來的希望,而且還提到了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杜甫在一次見到名宿,更是欣喜萬分,他當場就寫了《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表達了對李邕的崇敬之情:
東藩駐皂蓋,北渚凌青荷。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云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直到杜甫五十歲的時候,他還對這次聚會念念不忘,寫下了《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依然懷念早已作古的李邕。他回憶當年在歷下亭,李邕對他諄諄教導,又不倚老賣到,而在酒酣耳熱之際,當年的杜甫也以忘年之交對待李邕。兩人似乎有說不盡的話,仿佛就在片刻之間,太陽便從東邊移到了西邊。
其實,在李邕被李林甫所害之后,李白和杜甫一樣,表達了無限的哀思。李邕和李白關系不好,對杜甫的青睞,這正說明他和普通人一樣,有自己的愛恨情仇,有自己的性情趣味,這不能說明人品,只能說明他們是不是投緣而已。
李白與杜甫,不世出的兩大天才詩人。李白號稱詩仙,杜甫尊為詩圣,這已經大大超越了對普通詩人的評價,甚而帶有某些神化的尊崇了。天才本身或者真的不可以比較,難分軒輊,但是具體到某一些方面,就詩論詩的話,就像刻意去比較關羽和秦瓊的武藝,還是可以在某些方面較量長短、一分高下的。郭沫若就做過這樣的事情,寫過一本刻意“揚李抑杜”的專著《李白與杜甫》,由于文中迎合某一類政治傾向的意味過于明顯,現在讀起來就頗受非議。李杜之爭這個話題本不算新,但是我倒是很想就幾個方面,以自己的觀點來比較兩人的詩歌水平。 李白是我們小時候就非常熟悉,甚至最熟悉的詩人了。收在學校教科書里的《靜夜思》、《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將進酒》、《夢游天姥吟留別》等等,讓我對這位浪漫的詩人從小便充滿了崇敬和向往。李白是帶著仙風道骨的,賀知章曾稱他“謫仙人”。其人格的最突出的特點,便是獨立不拘,不受到任何約束,這是魏晉以來,封建社會中個人覺醒發展至巔峰的產物,也是盛唐精神的產物。李白一生抱負遠大,至死都在期待“大鵬飛兮振八裔”,能夠扶搖直上,遨游蒼穹。李白還喜歡遠游,流連山水,如飄蓬般云游四海,自稱“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詩歌想象神奇瑰麗,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美不勝收。無論拿他的哪一首著名古詩,或者絕句,都可以感受得到其藝術魅力。 而杜甫的詩,我們幼時接觸的少一些,我的記憶,在小學課本里可能只就那一首: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得的確色彩豐富,一詩四景,意象生動。后來不知在笑話還是故事書里讀到過,有人以此詩入菜,盡是些青蔥雞蛋湯之類,倒也令人印象深刻。中學里漸漸接觸得多了,一般都是揭露社會、感慨時事、同情勞苦、田園生活之類,當然也有單純應景抒情的如《春夜喜雨》等。杜甫的詩歌風格比較寫實,比較直樸,但是語言經過精心的錘煉,顯得十分均衡完美,幾乎無懈可擊。杜甫生在一個有文學和儒學傳統的家庭,是詩人杜審言的孫子,所以自幼習文,深受儒教,形成了他為人為文審慎嚴謹的習慣。他的詩,講究情景交融、聲律韻美、言之有物。所以他的很多詩歌,是可以當作詩史來閱讀的。 李杜二人既然都是詩壇巨擘,自然不免會有人拿兩人來互相比較。這種比較歷史上一直就在進行著,形成了三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李白杜甫并駕齊驅。嚴羽就認為:“李杜二公,正不當優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另一派則認為李高于杜,徐積:“乃知公式真英物,萬疊秋山青聳骨。當時杜甫亦能詩,恰如老驥追霜鴉”;第三派以為杜高過李,元稹:“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律,大或千言,次猶數百,……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白居易也有過杜高于李的評述。 這些評價,多少都帶著個人的喜好和風格的追求,顯得并不十分準確和客觀。要做比較,就必須有一些標準。下面我試著在幾個方面來做一個簡略的比較。 從產量來說,李白的詩今存近一千首,但散失不少,杜甫傳世一千四百余首,數量上兩人旗鼓相當;從質量,或者更準確地講——精品率來講,由于李白的詩多即興而發,少事雕琢,所以部分詩作顯得內容比較松散、題材比較重復,詞句聲律不夠嚴謹。杜甫的詩歌,除去應酬之作,大部分詩言之有物,也比較經得起捶打推敲。所以王世貞有云:“十首以前,少陵較難入;百首以后,青蓮較易厭。” 從內容上講,李白的一生閱歷豐富,交游廣闊,涉獵很多,其詩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寫景、敘事、抒情、言志、友誼等等。上至宮廷廟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詩作。他特別善于把實寫虛,把現實化為幻境,有的時候還超脫塵世,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色彩。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堯舜上”、“窮年憂黎元”,他的詩歌把社會現實與個人生活緊密結合,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一,計有時事政治詩,批評諷喻詩,軍事題材詩,歌詠自然詩,農工百業詩、懷念親友詩,甚至某些內容無聊的奉和應酬詩,等等。總的來說,李白尚虛,杜甫寫實,李白的題材更加豐富,個人色彩和理想主義更濃,杜甫對社會現實的體驗更深,涉及面更加豐富,刻畫也更加深入。 從文采和意境上來講,兩人各有千秋。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才學甚高。他的詩歌有的語言一眼看去十分平易,但是由于發諸真情,一樣能夠打動人心,如果他詩興遄飛,使用激情洋溢的詞句,那就更加意境開闊,加上想象雄奇,能夠帶領讀者上天入地,引人入勝。他另外一部分詩的特點是疏曠瀟灑、清新飄逸,哪怕隨意揮灑都可成詩。杜甫家學淵源,七歲學詩,十五歲揚名,也是少年天才。其詩歌講求遣詞用句,語句常能推陳出新,別開生面,其詩歌的精煉嚴整,非常人所能及。這樣的語言使得杜甫的詩以渾厚而鮮明的意境為主。總的來說,兩人的文采實在是伯仲難分、不相上下。 從風格上來講,李白的詩歌,其個人的風格特點明顯,有的雄渾虬勁,有的清新飄逸,有的豪放不羈,有的汪洋恣肆,總之是縱橫飄逸,發興無端;而杜甫的詩歌風格也是多種多樣,但是最主要的特征是以沉郁穩健,凝重精美著稱,善于用充沛的感情駕馭精煉奇崛的文字。明代田藝蘅《香宇詩談》說道:“詩類其為人,太白做人飄逸,所以詩飄逸;子美做人沉著,所以詩沉著。”這話說得很有道理。比如同寫友誼,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與杜甫的“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滟預堆”比較,一個飄逸,一個沉郁,體現出兩種風格。 從體裁上講,李白更擅長樂府古詩、絕句,而且寫得極精彩,其樂府詩雖用樂府舊題,卻能自出新意,七言絕句更是冠絕唐人。相對來講他不太喜歡寫格律嚴整的律詩,其律詩數量比較少,但是也有精品。同時,李白也留下了若干詞作(早期的詞)和散文。而杜甫的作品各體兼工,以律詩、絕句為主,加上一部分排律古詩,他的近體律詩,特別是七律寫的尤其出色。此外,杜甫的敘事詩歌擺脫樂府古題的束傅,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別。 從個人魅力上來講,顯然李白的性格更符合中國人的理想。他輕堯舜、笑孔丘、揖天子、交諸侯,“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顯然是狂傲放曠的典范,他愿意親近自然,歌詠山川,張揚天性,他還好習劍術,酷愛飲酒,不但好詩,而且任俠,這些都豐富了他的個人魅力。而杜甫身逢亂世,一生仕途多舛,命運飄零,所以寫詩的心情比較沉郁,世事閱歷的滄桑,讓他的鋒芒更加內斂,甚至有時候顯得曲與奉承。所以盡管學識過人,憂國憂民,杜甫的個性并不像李白那么張揚,顯得不如李白那么有吸引力。 李白和杜甫是好友。杜甫有過多首追憶或者敬仰李白的詩作,從與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談到李白的詩有15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夢李白》,《春日憶李白》。杜甫對李白的敬重和推崇,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杜甫人品性格的誠摯謙和,同時也充分說明了李白的過人魅力。 李白是一個瀟灑的負劍游子,杜甫則是一個苦吟的草堂詩人。李白近道,杜甫為儒,拿金庸的武俠小說來比較,李白像是飄然出世的令狐沖,杜甫則似執著入世的郭靖。兩人都以他們超凡的詩才,撐起了唐詩一片瑰麗的天空。兩個人各有所長,又同樣偉大。要比較的話,如果不夾雜個人的喜好、體驗和人生觀,真的是一件難事,但也是一件頗有趣的事。 比較粗略,僅是拋磚引玉。自度歪詩總結個人觀點,正是: 李杜詩篇萬載傳, 嘉詠才羨二圣賢。 辭工情切推子美,
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中唐時期的士人范傳正,就是李太白的鐵桿粉絲。雖說,這兩人無緣得見,但是,范傳正仍對李白仍是十分神往。范傳正自掏腰包,為偶像翻修了墳塋,并親自撰了一篇碑文,有道是:?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于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
又有名士李陽冰親自收錄太白名句,編撰《草堂集》,并為此作序道:?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為名,然自窮蟬 至舜,七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于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當然,李白遠不止范傳正和李陽冰這兩位粉絲,古往今來拜,倒在他詩句下的風雅之士不勝枚舉。在李白的所有粉絲中,當屬魏萬(魏顥)對偶像最崇拜,他亦有緣與晚年的李白結交。在魏萬編撰的《李翰林集》中提到,李白的身世是?涼武昭王暠九世孫?。因為,是?粉絲團長?的考證,所以,這個說法很有說服力。
按照魏萬的說法,李白與當朝皇族是有親緣關系的,而李白本人也常以皇室宗親自居。然而,史料中并沒有任何記載表明當朝圣上確認了兩人的關系。李白一生都是?黑戶?,他的皇親身份只有他的粉絲認同。早年李白在長安做官時,與當時負責認定皇室宗親的負責人走的很近,為何他沒趁這個機會獲取合法的皇親身份呢?如果,硬說李白是個冒牌貨,倒也不盡然。
李白與人觥籌交錯時時常會將自己與皇室的親緣關系作為談資,這是當時文學圈中人盡皆知的,為何沒有嘴碎者向當朝檢舉揭發李白呢?擅自與皇帝攀關系可是要掉腦袋的,一向排擠李白的楊國忠、高力士、張垍為什么沒抓住他的小辮子將他扳倒呢?既然找不到確實的證據證明李白不是皇親國戚,那么,我們只能寧信其有。
按照李白的說法,他是李淵的第九代孫,比當朝圣上唐玄宗還要長八代。而杜甫亦是李淵的后人,他是舒王外孫女的外孫,雖然,杜甫的血統距離皇族很遠,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和李白也有親緣關系,只不過,二人的關系已經超出宗族之外。
李、杜兩人雖然年齡相差較大,但是,他們有幸活在了同一片天空下,而且,他們還有共同的好友高適。喜歡詩詞的朋友都知道,杜甫給李白寫了不少贊頌之作,而李白亦將子美視作手足。按照親緣關系來看,他們的輩分又亂了套。當時,文人之間互相溜須拍馬似乎是一種風氣,高適也有不少贊頌太白的詩句。
不過,李白在潯陽落難時,高適并未對友人伸出援手,李白對此懷恨在心,兩人的關系也降至冰點。至于杜甫究竟有沒有因為李白罹難于永王東征十歌上附逆罪,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兩人的關系肯定會因為這起事件出現裂痕。
而高適曾在劍南力挺杜甫,并幫助杜甫修建草堂,幫助好友擺脫困境,這說明兩人的關系非同一般。后來,高適擔任劍南節度使,李白的案子自然經過了高適之手,也是高適派人抓捕勒令李白。
早年間,三位好友一同在梁園游獵,同寢同袍,那么,他們最后為何會以這樣的方式分道揚鑣呢?杜甫在太白落難期間,是否對好友伸出了援手?
從他留下的詩歌來看,杜甫能力不足,他只給朋友寫了幾篇同情的詩句,沒給李白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倒是高適因為徹底得罪了李白,與昔日好友劃清界限,將早年為李白寫的詩句全部付之一炬。
不論如何,這三位好朋友最終分道揚鑣,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李白疏離高適情有可原,但是,他為什么與杜甫斷交呢?杜甫在《夢李十二》中表達了對好朋友的同情,以及自己的無能為力,李白為何沒給杜甫回信?
被發配夜郎后,李白經常收到杜甫寄來的詩句,但是,這些詩句沒有讓李白的心中激起任何波瀾,他并未作出任何回應。這也給后人留下了杜甫對李白?一往情深?,而李白只?鐘情?于汪倫的錯覺。
從李白病重后四處游歷的經歷來看,寫封信與老朋友聊聊家常訴訴苦的能力還是有的,不過,他終究沒有回應杜甫的友情。杜甫是李白交心的好友,李白對杜甫的態度卻不如對一個粉絲,當真讓人難以理解。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713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