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為什么敢殺永歷皇帝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明朝是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人統治的朝代,明朝末期,內憂外患,天災人禍,崇禎最后還是沒有能抵擋住各方面的壓迫,最終以身殉國,完成了祖訓。
在封建專制時期,皇權是至高無上的象征。然而各朝各代皇帝有著不一樣的特征。他們或是因為建國的背景不一樣,或者是基因不一樣。在一個朝代每個皇帝或許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各有不同,但終究能夠找到一個共同點。
比如漢朝的皇帝就身體不好,普遍早死,繼位者普遍是娃娃皇帝。宋朝皇帝都熱愛文學,可謂是學習成績最好的一朝皇帝。而明朝的皇帝也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都還算勤勉,而且不怕死。這是和開國皇帝明太祖有關,因為泥腿子出生的朱元璋深知,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難的道理。
所以明朝的歷代有祖訓,“大明臨外敵入侵,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明朝的邊疆地區基本是朱姓王爺鎮守,就連天子都有好幾位有過御駕親征的經歷,雖然明朝最終被清軍所滅,但相比清朝后期那幾位動不動就逃跑,動不動就割地賠款的皇帝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今天筆者就要為大家介紹的,正是南明皇帝朱由榔,朱由榔國號永歷,因此稱他為永歷皇帝。這個皇帝當的并沒有那么的輕松,當時的明朝先后和農民起義軍,清軍單挑已經丟掉了大片土地,屬于被人追著打的處境。因為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朱聿鍵在福建汀州被清軍俘虜慘遭殺害。
1646年作為明神宗的唯一直系男性后裔,朱由榔被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巡按王化澄與呂大器等推舉成為監國,然而這僅僅是他顛沛流離生活的開端。之后隨著清軍不斷南下進攻,他是從廣東逃到廣西,又逃到云南,最終逃亡到緬甸。
緬甸曾經一度被明朝統治,明朝在緬甸北部設立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后來緬甸雖然脫離明朝統治,但是一直視明朝為天朝上國的宗主國。按理說,永歷君臣的到來對于緬甸來說是至上的榮光,但是緬甸國王卻對永歷君臣的到來不是很歡迎。一方面,落毛的鳳凰不如雞,永歷空有皇帝的名號,卻沒有廣闊的領土和強大的軍隊支撐,一個空頭銜沒有任何意義;另一方面,清朝已經陳兵邊境線,隨時可能越過邊境線,迫于清軍的壓力,緬甸國王也不敢對永歷帝表示出過多的好感。
正因為如此,永歷帝在緬甸的境遇變得十分尷尬,由于是倉皇逃跑,根本沒有錢糧傍身,而國內又無根據地供給糧食,再加上永歷帝的隨從、官員有兩千人之多,吃飯問題一時間成了一個大問題,畢竟緬甸是一個小邦,物資也并不充足。緬甸國王將永歷帝安排在都城外的一塊空地里,然后撥了一些木料、草料給永歷帝君臣蓋房所用,最終永歷帝君臣只得蓋了一些茅草屋作居住只用。
解決了房子問題后,最大的問題是吃飯問題,只能靠緬甸國王的定期供應,而時間長了以后這些物質也不能夠得到及時供應,甚至有時候真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一個皇帝居然淪落到如此的境地。
當緬甸得知清軍要來后,還真是慌了神,生怕自己的小命也沒了,就把永歷帝送給了清朝的軍隊,而永歷帝也稱帝的成為了吳三桂手中的玩物。在他成為俘虜之后,清軍也并沒有特別虧待他,而是將他安置在了一個軍營,當時有很多明朝的官員投降到清朝的,他們為了表示對明朝重用的感恩之情,就紛紛來到了這里拜見他。他們無一不是跪著,甚至還有人會叩頭表示尊敬,不過吳三桂也進來之后卻非但沒有跪下,還特別的高傲,只是作揖并沒有跪拜。永歷帝問你是誰?吳三桂被問了幾次,才回答。永樂帝一聽是引清軍入關的吳三桂,連發三問:“汝非漢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為漢奸叛國負君若此?汝自問汝之良心安在?”吳三桂聽了這誅心的三問,“緘口伏地若死人,左右扶之出,則色如死灰,汗浹背,”從此再也不敢見面。吳三桂將永樂帝轉移到昆明,城中許多百姓眼見大明天子蒙難,紛紛落淚。
老奸巨猾的吳三桂為了騙朱由榔上路,答應皇帝會善待他,背地里卻立即向隨行的滿洲貴族建議將朱由榔就地斬殺,以免押送路上夜長夢多。1662年,吳三桂在征得清朝的同意后,將永歷皇帝本人用弓弦活活勒死于昆明,與朱由榔隨行的24人全部遇害,無一生還。可以說,吳三桂弒殺永歷皇帝的行為遭到了漢人的普遍唾棄,以至于到了后來他舉兵反清的時候,打出“漢家”旗號,江南卻幾乎無人響應他。
康熙放過了永歷帝,吳三桂之所以還要殺永歷帝是因為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康熙當時只說了不殺永歷帝,但他沒有說要如何處置永歷帝。如果康熙真的不想殺永歷帝,他肯定會告訴手下的人如果處置永歷帝。康熙之所以會這么說話,就是不想讓自己背負著弒君的惡名。吳三桂是一個聰明的人,明白了康熙的意思將永歷帝處死了。
吳三桂在滿清平定中原這件事上立了很大的功勞,因此清朝初期的統治者都很重用他。康熙掌管朝政期間還在不停地剿滅明朝的皇族,吳三桂之前有那么大的功勞,自然剿滅明朝皇族的重任落到了他身上。當初永歷帝被找到的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本來吳三桂找到永歷帝后就可以殺死,但卻活捉了,這已經很讓康熙猜疑了。如果再不殺了永歷帝,那他以后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
雖然吳三桂極力的向康熙表達自己的忠心,但康熙并沒有很信任他。兩人最后也因為各種猜疑打了起來。吳三桂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有的人說他的好,有的人說他不好。不過說他是一個果斷的人絕對沒有人反對。他說做什么事就做,不會拖泥帶水。從他背叛李自成在投降到清朝的時間就可以看出來,這兩件事他只用了五天的時間。
他和清朝對抗了五年,最終因病而死。吳三桂的一生可以說經歷了很多風雨,為了讓自己在亂世中更好的存活,他只能各種站隊。
大家都看過韋小寶,上面講的都是反清復明,為什么會失敗呢?接下來給大家講講是為什么?清王朝最后能夠進關,一統天下,吳三桂在中間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清王朝定都北京以后,為了獎勵吳三桂,封他為平南西王。
從吳三桂剛開始起義,打的清軍滿地找牙,勢如破竹,清軍在他眼你,不堪一擊,后來康熙調整步驟,最終導致了失敗。除了吳三桂部署錯誤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漢人不支持他,按照道理來說,那時候滿漢矛盾尖銳,漢人受到滿人的壓迫,漢人應該支持吳三桂,為何漢人冷眼旁觀。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其中吳三桂殺了一個不應該殺得人。
吳三桂其實就是在昆明殺了永歷皇帝(朱由榔)。不得不說,吳三桂很笨,這種事情你也做,即便永歷很無能,他也是漢人的皇帝,你殺了永歷以后,吳三桂再也不能回頭了。吳三桂殺了永歷皇帝以后,就被反清復明的義士盯上了,在吳三桂造反以后,所以漢人才對他冷眼旁觀,從吳三桂殺了永歷皇帝以后,就和大明遺民劃掉了界線,也沒有人在支持吳三桂。
原來就是這樣啊,你們想到了嗎?那時候天天看韋小寶卻不知道有這樣的秘密,關注小編哦,天天都有更新哦,多多支持我一下,寫的不是很好,有什么意見可以留言告訴我哦!
大清入主中原后,并不太平,反清復明的起義是一浪高過一浪。其中,成規模的就是三藩之亂了。吳三桂的造反,對大清的影響是很大的。而朱三太子案,也是打著明朝皇族后裔為名義而反清復明的事件,單單在康熙年間,就有不下十幾起之多。但,兩則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都是反清復明,為什么吳三桂反清無人理,假朱三太子招攬的人竟比他多?關于這一點呢,其實道理很簡單。第一,吳三桂和朱三太子身份上的差別。第二,吳三桂和朱三太子行為上的差別。
第一
吳三桂是明朝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的外甥。可他還投降了滿清,被封了王。他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顯然是沒有號召力的。而朱三太子指的是明思宗朱由檢第三子朱慈炯。那么,如果從兩位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來說,朱三太子明顯比吳三桂更有號召力,因為他畢竟是皇族后裔,就算以后的假朱三太子,但對于老百姓而言,分不清真假,光聽這個名號,就比吳三桂要強太多了。
第二
吳三桂的行為是令人可恥的,他在明朝的關鍵時刻,投降了滿清,放清軍入關。此后,他更是為了滿清朝廷,鞍前馬后,出了不少力。他這樣的行為,對于老百姓來說是不能認同的,甚至是憎恨的。更讓人恨他的是他竟然親自殺死了南明永歷皇帝一家,也扼殺了多少人的希望。他造反,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誰信啊。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他竟然就自稱“周王”元年,改弦更張了,更加讓人不相信了。相反,朱三太子因為其本身的身份在那擺著,所以,打著他旗號,那么自然是真的反清復明,所以,也更加容易招攬人心。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698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