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都知道這個國家,但是17世紀的瑞典大家都有了解過嗎?沒有了解過的或者了解過的來跟小編一起探討吧!俄羅斯的西面和波蘭的北面是瑞典王國。17世紀的瑞典是一個波羅的海帝國,面積是它20世紀時的兩倍,包括今天的芬蘭拉脫維亞,以及俄羅斯、波蘭、德意志等遼闊的沿海領土。瑞典擁有2500英里的波羅的海海岸線,然而,相比于土耳其、波蘭和俄羅斯,它的資源十分匱乏。瑞典是一個簡單的社會,有100萬左右的農民,他們以稀飯、蘿卜、粗面包和家釀啤酒為食。斯德哥爾摩是瑞典唯一的城市,商業主要被外國人壟斷,由于硬幣十分稀有,薪水、賦稅及債務都是以實物的形式進行償還。瑞典國王是歐洲唯一一個認為有必要修建倉庫,將黃油、魚及酒花儲存起來的君主。一直以來,瑞典都處在歐洲文化的邊緣。它宣稱擁有一所中世紀的大學,但文藝復興卻幾乎和它沒有半點兒關系。按照西方的標準來看,瑞典的政治結構是不成熟的,但它卻是唯一一個在1559年至1700年間積極插手國際事務的邊疆國家。
16世紀初期,有一位年輕的貴族,名叫古斯塔夫·瓦薩,在他的領導下,瑞典擺脫了丹麥,獲得了獨立。于是,古斯塔夫·瓦薩成了瑞典的國王,在1523年至1560年間,他按部就班地進行著統治。但在他的三個兒子統治時期,也就是1560年至1611年間,他們彼此相互爭吵,疏遠了自己的臣民。1611年,16歲的古斯塔夫·阿道夫(1611年至1632年在位)繼承王位的時候,瑞典已經陷入了嚴重的危機。當時正逢瑞典與丹麥交戰,對瑞典來說,戰爭的進展很不順利,丹麥人大有重新征服瑞典之勢。古斯塔夫·阿道夫幾乎在一夜之間將瑞典打造成了一個強國。
他占有了一些有利條件:首先,17世紀初期,宗教改革給瑞典注入了征伐的熱情。如同英格蘭一樣,始于16世紀20和30年代的瑞典改革,成了一種憤世嫉俗的策略。它奪取了教會的土地和財產,路德教的《福音書》在慢慢地感召著人民。然而,到了17世紀20年代,瑞典與信仰天主教的波蘭及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開戰,爭奪對波羅的海的控制權,如同英格蘭的伊麗莎白一世與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的戰爭一樣,瑞典的戰爭一樣振奮人心。盡管加爾文教在瑞典取得了初步進展,但路德教仍然占據著這個國家的主導地位。古斯塔夫·阿道夫的神職人員比他們的德意志教友更激進,他的牧師敢于公開指責國王的荒淫無度(這方面與他同期的大多數君主,都比他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此,古斯塔夫·阿道夫將空缺的下任主教職位給了這位牧師,就避免牧師進一步喋喋不休而言,這當然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方法。瑞典的另一個有利條件,是其農民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不同于土耳其、波蘭和俄羅斯,瑞典的社會沒有分級為地主階級和農奴化的農民階級。瑞典沒有農奴,農民占有50%的耕地,在瑞典國民議會中,他們擁有自己的議事廳。相比于歐洲東部的大國而言,這里的貴族占有較少的財富,享有較少的特權。當然,他們掌握著政治領導力,擁有大型的農場,雇用佃戶進行勞動,展現著家族的自豪。但在生活方式方面,瑞典貴族與農民的差別不是太大。在這個相對未發生分化、男耕女織、敬畏上帝的社會,古斯塔夫·阿道夫建立了一支舉世無雙的軍隊,這支軍隊由自給自足的士兵、激進的牧師和軍官組成,他們熱心于侵略和掠奪瑞典富有的鄰居。
古斯塔夫·阿道夫以軍人的身份而聞名,他是三十年戰爭中的新教英雄。他一開始統治,就與丹麥實現了和平。但他很快就利用鄰國的內部弱點,從俄國人手里奪取了芬蘭灣的領土,即未來的圣彼堡尼亞,即現在的拉脫維亞的領土。他從所在地;從波蘭人手中奪得了利沃攻占的波羅的海南部港口所收取的稅費,就可以為進一步的軍事行動提供經濟支持,而不需要從瑞典人民身上征收過重的賦稅。銅礦和鐵礦為瑞典增加了額外的收入,以及制造武器所需要的金屬。但古斯塔夫·道夫可不僅僅是一個軍人,他還是瑞典歷史上當之無愧的、具有創造性的統治者。
大腹便便、詼諧幽默、脾氣暴躁,這個粗獷的北歐人長著兩顆藍色的大眼珠,留著金黃色的、尖尖的胡須,男子漢味道十足此外,他對宗教和文化也有著深厚的知識儲備。他吸納瑞典貴族,組成以精明強干的首相阿克塞爾·烏克森謝納為首的管理機構;他的個人魅力征服了國民議會里的市民和農民;他支持強悍的路德教神職人員,作為回報,他們將宗教與愛國主義結合起來,履行著費力不討好的職責,比如征收地方稅;由于為瑞典落后的教育體制感到羞愧,他建立了很多新的學校,重組了衰落的烏普薩拉大學畢竟,古斯塔夫·阿道夫不是一個魔術師,他沒能將瑞典改造成為一個持久強盛的國家。
1630年,他率領軍隊進入德意志,與信奉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開戰。他設定的目標超過了瑞典的能力所及。1632年,古斯塔夫·阿道夫身亡,王位傳給了他5歲的女兒克里斯蒂娜在她未成年的時期,在與德意志無休止的戰爭中,首相烏克森謝納頑強應對,瑞典軍隊取得的勝仗較多。通過1645年、1648年及1658年簽訂的和平協約,瑞典獲得了大面積的丹麥和德意志領土。然而,瑞典國內卻失去了凝聚力。對此,克里斯蒂娜女王要承擔部分責任,因為她是個自私的女人。由于厭倦了治理國家,她放棄王位,皈依了天主教,震驚了她的人民。17世紀晚期,瑞典的大國地位急速下滑。1700年至1809年間,它的整個波羅的海帝國易手,歸于俄國人。因此,瑞典的輝煌歲月既短暫,又具有決定性。想弄明白古斯塔夫·阿道夫于17世紀30年代進行的路德教征伐是何其關鍵,可以和小編一起回到神圣羅馬帝國,以及使德意志遭遇毀滅的國際戰爭中去尋找答案呀
早在冰川退卻后的石器時代,瑞典已經有人類居住。瑞典北方的耶姆特蘭省發現過約公元前9000年前的巖畫。隨著從波羅的海到地中海的商路形成,南歐的鐵器傳入了斯堪的納維亞。而北歐的獸皮、琥珀則被販賣到希臘和羅馬。到了公元前后,羅馬共和國不斷向西北歐和中歐擴張,地中海地區的歐洲人逐漸了解到生活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居民。
瑞典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后。成書于公元1世紀的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亞志》(De Germania)中最早記載了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從事狩獵和食物采集的部落。
公元3至4世紀的羅馬帝國末期,被稱為“人種作坊”的斯堪的納維亞諸部族向西歐和南歐輸出了大量移民。哥特人據稱就來自現在的瑞典哥特蘭島。蘇維匯人則來自瑞典南部海岸。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隨著冰河時期內陸積雪漸漸溶解,瑞典一帶地區石器時代已有人聚居。他們居住在波羅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獵、蒐集、捕魚為生。
貿易活動的遺跡顯示瑞典南部青銅時代人口已頗為稠密。
九至十世紀時,瑞典地區發展出維京文化,以貿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東發展,影響的地區包括波羅的海、俄羅斯及黑海。
公元1100年前后開始形成國家。1157年兼并芬蘭。1397年與丹麥、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Kalmar),受丹麥統治。1523年脫離聯盟獨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薩(Gustav Eriksson Vasa)被推舉為國王。1654至1719年為瑞典的強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
17世紀時瑞典在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中躍升成為歐洲強國。18世紀大北方戰爭(1700~1721年)后俄國取代瑞典在歐洲的地位。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參加拿破侖戰爭,1809年敗于俄國后被迫割讓芬蘭,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并與挪結成瑞挪聯盟。1905年挪威脫離聯盟獨立。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守中立。
瑞典的近代史比較平靜。最近期的一次是1814年與挪威的戰事。該戰后兩國組成由瑞典主導的聯盟,1905年解散。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冷戰時期沒有向兩大陣營靠攏。瑞典不是軍事組織的成員,但會參與北約的軍事訓練。 瑞典在十七世紀期間曾崛起為一個歐洲強國。原先瑞典只是北歐一個貧困、人口稀疏的國家, 缺乏任何國際影響力或重要性。她的國力得以迅速在歐洲提升至領導地位,很大程度上是歸功于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及首相亞塞爾·奧辛斯達拿的努力。由于成功介入三十年戰爭,以及在俄羅斯及波蘭-立陶宛奪取不少領土,瑞典儼然成為歐洲新教國家的領導者。
三十年戰爭期間,瑞典曾一度征服了神圣羅馬帝國約一半的領土。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曾希望成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這個夢想隨著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呂岑會戰的陣亡而破滅。戰爭長年拉鋸;直到法國正式與瑞典同盟,戰況才轉而對瑞典有利。三十年戰爭對于德意志地區造成嚴重的破壞;由于德意志是主要戰場,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戰亂中喪生,經濟也遭到極大破壞,戰后法國、瑞典及新教諸侯又各割地盤,瑞士、荷蘭及北意大利諸國皆正式獨立,神圣羅馬帝國從此名存實亡。 隨著三十年戰爭終結,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使瑞典得以要求領土及戰爭賠款。
在首相亞塞爾·奧辛斯達拿的努力下,瑞典獲得了:
·西波美拉尼亞地區
·維斯馬城
·不來梅-費爾登主教區
·五百萬杜卡登的戰爭賠款
瑞典得到了帝國議會 (以及上薩克森、下薩克森、威斯特法倫等 Reichskreis議會) 的席次與投票權,隨時可以插手德意志的內部事務。《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后,瑞典成為歐洲領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僅次于俄羅斯及西班牙。 克里斯蒂娜女王的奢侈鋪張將國家財政帶到破產的邊緣,并在各地造成動亂,直到她放棄王位。
卡爾十世·古斯塔夫盡了他的努力來恢復金融秩序,但是他的好戰透支了國家財政,并為瑞典招來許多敵人,包含勃蘭登堡、丹麥、波蘭及俄羅斯。 1660年5月3日簽訂的《奧利瓦條約》結束了瑞典與波蘭的長年戰爭,波蘭正式割讓利沃尼亞和里加予瑞典,并放棄對瑞典王位的要求。連年戰爭使得波蘭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在波蘭歷史上稱為大洪水時代),以及歐洲強國的地位。法國的調解亦結束了瑞典與勃蘭登堡的爭端。
同年簽訂的《哥本哈根條約》標志著帝國的頂峰:波羅的海除了丹麥部份完全成為瑞典內海,北德意志的大河 (奧得、易北及威悉) 出海口均在瑞典的控制之下,保障宗教自由更使得瑞典成為歐洲大陸新教國家的領導者。雖然瑞典貧瘠的國土與稀疏的人口使得她并不是那么符合帝國的稱號,但訓練精良的軍隊,加上與法國穩固的同盟,瑞典身為歐洲強國的地位是無庸置疑的。 1675年,瑞典應法王路易十四的要求出兵勃蘭登堡。同時由于荷蘭在法荷戰爭遭到法國攻擊,荷蘭的盟友丹麥-挪威也在1676年入侵斯科訥。
雖然這場戰爭沒有明確的勝利,但瑞典帝國的地位開始動搖:丹麥在斯科訥被瑞典擊敗,瑞典海軍則被丹麥艦隊消滅,瑞典在北德意志被勃蘭登堡擊敗,波美拉尼亞及不來梅則遭到勃蘭登堡、奧地利及丹麥聯軍占領。
由于卡爾十一世在本土的軍事勝利與路易十四的外交調解,1677年開始和約的談判。1679年的《奈梅亨條約》恢復了瑞典在北德意志的失土;瑞典付出慘重的代價,但路易十四卻完全主導了和約的進行,這使得卡爾十一世個人對法王表達了反感,并發展出反法情緒。 卡爾十一世的剩余統治時期標志著改革,以及瑞典政府轉變為半絕對君主制。在戰爭中成長的他相信:如果瑞典要維持強國的地位,就必須徹底的改革經濟,并限制貴族的權力。
卡爾十一世在位的剩余20年也是瑞典帝國最長的和平時期。 1700年,丹麥、波蘭及俄羅斯聯合向瑞典宣戰。丹麥很快就被擊潰退出戰爭,俄羅斯也在納爾瓦之役被擊敗,于是卡爾十二世將目標轉往波蘭,并迫使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退位。在對波蘭戰爭時間,俄羅斯攻占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幾處要地;卡爾十二世被先前的勝利沖昏了頭,他沒有先將這些失地收復,反而直接揮軍莫斯科。嚴酷的天氣與俄軍的焦土政策,使得瑞典軍被迫撤到烏克蘭。1709年,瑞典軍在波爾塔瓦會戰被殲滅;雖然卡爾十二世得以逃到奧斯曼帝國,但自此瑞典已喪失跟俄羅斯爭霸的能力。接下來幾年,隨著瑞典節節敗退,波蘭與丹麥重新對瑞典開戰,瑞典失去了三十年戰爭以來所獲得的領土,連原先的本土芬蘭也被俄羅斯攻占。即使如此,卡爾十二世還是兩度入侵挪威,并迫使丹麥-挪威再次退出戰爭;但1718年11月18日,卡爾十二世在挪威陣亡,這使得大部份戰爭告一段落。1721年,《尼斯塔德條約》簽訂,大北方戰爭的結束標志著瑞典帝國的崩壞,以及俄羅斯成為波羅的海的新霸主。
經過數個世紀的擴張,17世紀晚期,瑞典處于最強大時期。曾被瑞典割去領土的俄國、丹麥和薩克森結成反瑞典北方同盟。
1700年2月22日,大北方戰爭開始。
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首先集中力量攻擊丹麥。1700年8月,瑞典迫使丹麥退出戰爭。
接著,1700年11月,查理十二世率領瑞典軍隊,以少勝多,戰勝彼得一世率領的俄軍,取得納爾瓦戰役勝利。
隨后,瑞典軍隊向南進軍。1702至1706年期間,瑞典戰勝奧古斯特二世統治的薩克森、波蘭和立陶宛。
1707年,查理十二世率領瑞典軍隊向東入侵俄國;1709年,彼得一世率領俄軍取得波爾塔瓦戰役勝利,瑞典軍隊幾乎被全殲,新反瑞典同盟開始建立。
查理十二世帶著殘兵敗將逃到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俄軍于1711年追進土耳其后被奧斯曼帝國軍隊圍困,所幸乞和成功。
從1713年起,新反瑞典同盟不斷擴大,瑞典被孤立、單獨和整個歐洲北部作戰。1718年11月,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陣亡。隨后,各國紛紛單獨和瑞典簽署合約。
1721年9月10日,歷時21年6個月19天,大北方戰爭結束。
俄國從此稱霸波羅的海,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國家。瑞典從此衰退,不再是大國。
17世紀末,沙皇彼得一世兩次南征亞速,未能取得黑海出海口,遂把目標再次移向北方,于1699年同丹麥國王腓特烈四世和薩克森選帝侯兼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簽約,建立反對瑞典的北方同盟。當時,北方同盟各國共有8.5萬人的軍隊,其中俄國4萬、波蘭薩克森2.5萬、丹麥2萬,除丹麥外,俄國和波蘭薩克森都沒有海軍;而瑞典海軍較強,有42艘戰列艦,陸軍近15萬人,在歐洲首屈一指。隨著雙方矛盾的不斷激化,1700年2月,薩克森軍隊包圍瑞典控制的里加,至此北方戰爭爆發。
北方戰爭是以俄、瑞兩國為主角,歐洲各國進行的一場混戰,由于瑞典國王查理十二(1697~1718年在位)和俄國沙皇彼得大帝(1682~1727年在位)這兩個善長軍事的強國之君導演了這壹次大戰,方使此次戰爭有聲有色,在近代軍事史上占有顯赫地位。俄國在北方戰爭中取得勝利,圓滿地結束了它為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而進行的長期斗爭,終于有了自由出入波羅的海的出海口,這是彼得戰略的一大勝利。從此波羅的海和東北歐的霸權讓位給了俄國。
這壹次戰爭中,俄國以建立正規陸、海軍為主進行的軍事改革,對奪取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被得一世把俄國的對外擴張政策從地域性蠶食體制轉變到世界性侵略體制,實現了沙皇俄國1個半世紀的夢想,為進一步西進和南下造成了有利形勢。從此,俄國走上了爭奪世界霸權的道路,對世界的程序產生了深遠影響。
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是歐洲從中世紀時期到近代社會跨越、從封建主義階段向資本主義時代過渡的一場具有標桿性意義的國際戰爭。在這三十年間,戰火遍及德意志各地,新教諸侯和天主教邦國之間征伐不斷。同時,從伊比利亞半島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從英倫三島到亞平寧半島的歐洲國家,都直接或間接地卷入到這場戰爭中。而位于北歐波羅的海沿岸的瑞典作為當時舉足輕重的一個強國,也沒有能夠置身事外,并主動地參與到這場轟轟烈烈的歐洲內戰中。
瑞典卷入起于德意志的這場宗教戰爭是有著深刻和復雜根源的,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治下的瑞典有著自己既定的戰略目標和特定的實際需求。瑞典的參戰,特別是加入新教同盟一方作戰,對戰場的演繹形勢和戰爭的發展態勢產生了明顯的作用和深刻的影響。戰后的格局調整和利益分配也昭示了瑞典參戰對自身國家發展和地區國際關系變動的重大價值和長遠意義。
一、三十年戰爭的展開與瑞典的介入
16~17世紀,對歐洲的政治走向、社會發展和歷史演繹最為重大和最具影響的事件不外乎是宗教改革。的確,源于馬丁?路德1517年的振臂一呼,攪得歐洲頓時天翻地覆,羅馬天主教的大一統局面也如同明日黃花般不復存在。被稱為“異端”的新教派別如雨后春筍,路德宗、加爾文宗、再洗禮教等都粉墨登場,急欲在“換了人間”的舊世界里尋求一席之地。這就造成了之后幾個世紀里極其嚴重的教派之爭,尤其是代表著宗教改革勢力的新教與象征著反宗教改革勢力的天主教之間的對抗、矛盾、摩擦與沖突主導著16世紀以后的歐洲世界。
表現突出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宗教改革運動起源地的德意志,宗教紛爭異常激烈,并夾雜著經濟利益的爭奪和政治權力的博弈。長期的沖突與斗爭使得新教和天主教走向集團化的趨勢,加劇了雙方的對立與敵視。先是在1608年5月,符騰堡、巴登、安斯巴赫等德意志新教諸侯國家結成新教同盟(Protestant Union),選舉巴拉丁選帝侯腓特烈四世為領袖。這是一個擁有公共資金和軍隊的政治、軍事聯盟,力圖鞏固自己的獨立地位,保持在宗教改革過程中所占有的領地。[1]44它得到英國、瑞典、俄國、丹麥、荷蘭及法國的支持。與此相對應,1609年7月,以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連一世為頭領的天主教同盟(Catholic League)成立,并作為一個緊密的政治軍事同盟與新教同盟對抗。它得到羅馬教廷以及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國的支持。
兩大集團的對峙不僅體現在德意志局勢演繹的角角落落,還反映在整個歐洲政治發展的方方面面,并最終走向暴力的無底深淵和戰爭的狂熱狀態。1618年5月,伴隨著布拉格傳來的“擲出窗外”響聲,德意志和歐洲大陸的槍聲和廝殺聲響了足足三十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狂熱的天主教徒斐迪南二世抓住千載難逢的機會,率先發動戰爭。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恢復羅馬教會的一統,擯除新教,建立帝國對中歐各諸侯的主控地位。[2]這是新教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的,戰爭于是就成為不可避免。
戰爭先是在波西米亞平原展開,隨后深入到德意志的各個角落,并逐漸出現外溢效應。隨著天主教同盟不斷的軍事勝利和不停的政治與宗教復辟,戰爭終于“歐洲化”,成為一場國際戰爭。標志性的事件就是1624年丹麥軍隊越過邊界,跨入德意志境內。事實上,三十年戰爭是天主教和新教在全歐洲范圍內的宗教戰爭,也是席卷歐洲多數國家的政治權力戰爭。[3]丹麥的參戰有著德意志新教諸侯的殷切期盼,有著英國等新教國家的財政補貼,亦有著以反哈布斯堡霸權為己任的法國的大力支持。然而,丹麥的統帥克里斯蒂安四世畢竟不是天主教同盟方面的優秀統帥瓦倫斯坦和蒂利的對手,丹麥軍隊終究不是帝國軍隊旗鼓相當的敵手,1629年6月《呂貝克和約》的一紙休戰術,將丹麥軍隊和他們的國王打發回日德蘭半島。
伴隨丹麥敗走的是天主教集團發起的聲勢浩大的一統宣言和哈布斯堡帝國掀起的咄咄逼人的全歐霸權狂潮。縱觀此時歐洲政局,德意志新教同盟已經奄奄一息,丹麥也偃旗息鼓,荷蘭共和國力不從心,孤懸大陸外的英國忙于國內繁雜的政務,積極支持抗擊哈布斯堡帝國的法國亦面臨著內憂外患而無暇他顧。在這種情況下,德意志地區的新教國家只能將期待的目光投向北歐的瑞典,并作為他們唯一的希望。[4]48此時,瑞典剛剛結束與波蘭―立陶宛的長期戰爭,(1)素以“北方雄獅”著稱的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就率領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和作戰英勇的瑞典軍隊攻入德意志境內。
瑞典的出兵介入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德意志戰場的形勢,新教方面也得以免去滅頂之災。戰爭反反復復,形勢更是跌宕不已。先是瑞典在戰場上出現一系列勝利,德意志新教諸侯也積極支持瑞典軍隊的行動。隨后,在1632年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殞命于呂岑戰場,戲劇性事件層出不窮。然而,直到1635年,戰爭仍處于膠著狀態,瑞典軍隊的行動并沒有改變德意志戰場形勢,且自身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此時多數德意志新教諸侯公然背叛了瑞典。
面對這種不利情況,先前一直在背后支持新教國家聯盟的法國公開走向前臺,在1635年先后與荷蘭、瑞典以及其他一些新教國家結盟,出兵與天主教同盟正面交鋒。經過再十多年的征戰與對峙,終于打敗天主教同盟,簽訂《威斯特法利亞和約》,三十年戰爭最終落下帷幕。
二、瑞典參加三十年戰爭的原因
德意志新教同盟與天主教同盟的爭端與沖突,本來作為德意志的內部事務,卻引起了國際干預和外部勢力的卷入。從根本上說,是各國基于各自的政治盤算、宗教追求、經濟考量等方面的利益進行的戰略投入。作為介入國之一的瑞典,其參與三十年戰爭也有著自己普遍的與特殊的緣由,包括宗教方面的考究、政治層面的設想以及商業利益的追求等。 (一)拯救新教的“偉大事業”促使瑞典參戰
三十年戰爭原本就是由于德意志內部新教與天主教之間的教派紛爭引起的,宗教性濃厚。作為新教國家的瑞典在看到德意志新教同盟慘敗、新教徒慘遭屠殺和奴役的現狀,決定發兵德意志,拯救那里的新教同伴。
在11世紀以前的歷史時期,瑞典信奉的是北歐古老的原始拜物教,之后隨著基督教的傳入,全國逐漸實現基督教化,原始宗教也被禁止。1523年,從丹麥的統治之下獨立出來的瑞典,決心擺脫天主教,改信路德派新教,驅逐瑞典天主教大主教。1527年,瑞典徹底沒收了天主教的全部財產,搗毀了教會的經濟支柱,清除了教會的政治輻射力和強大影響力。1544年,瑞典確立新教為國教,導致瑞典的國家歷史發展進程、國內宗教布局、思想潮流與生活方式從根本上發生了轉變。天主教的復辟陰謀、顛覆和破壞活動一直不斷,也導致瑞典決定完全清除天主教的存在與影響。從1607年開始,瑞典國王卡爾九世發布命令,禁止國民信仰天主教,違者將遭到嚴懲,禁令長達200余年。
可以說,新教是瑞典國家獨立、存在與維系的根本,是瑞典立國的一大合法性來源。歐洲天主教國家聯盟對新教的種種戕害與步步緊逼,尤其是哈布斯堡帝國宣布全面恢復天主教大一統的計劃以及軍事力量向北歐方向推進的現實,使得瑞典受到極大的威脅。1629年,斐迪南二世頒布《復原敕令》,規定新教諸侯應將1552年后侵占的教產全部還給天主教會。[5]強勁的宗教復辟對虔誠的新教國家瑞典感到在信仰體系、生存環境、權力存系等諸方面的壓力與威脅,而將威脅拒之于國門之外就成為一種當然的戰略選擇,更何況這種國際戰略行動還會得到英國、荷蘭、德意志新教諸國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以及受到天主教法國的大力援助。
(二)波羅的海政治霸權的戰略設想助力瑞典參戰
波羅的海是一個位于歐洲北部的半封閉的邊緣海,分別連接著中歐、北歐和東歐的一系列國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在15~17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波羅的海沿岸的國家,主要是丹麥、瑞典、波蘭、俄國以及北德意志諸國為爭奪波羅的海主導權和控制權,戰爭與沖突一直不斷。
瑞典作為北歐的強國,自然將波羅的海的霸權地位視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目標。這種霸權地位意味著瑞典在波羅的海地區頭等的政治與軍事地位、優越的商業優勢以及宗教上的發言權。而在17世紀初,實際情況是瑞典的霸權地位遠遠沒有獲取,且面臨著較為險惡的地緣形勢。西部的丹麥阻擋它進入西歐的通道,俄國從東部威脅它的擴張,波蘭從南部給瑞典造成了壓力。[1]381611~1613年瑞丹戰爭,瑞典戰事不利,被迫放棄一些領地。1614~1615年與俄國的戰爭則大獲全勝,封堵了俄國西出波羅的海的夢想。
三十年戰爭爆發后,瑞典仍在與丹麥、波蘭等國進行著爭奪波羅的海沿岸土地的戰爭。隨著三十年戰爭的深入,尤其是隨著哈布斯堡帝國的不斷勝利,在波羅的海戰爭有所斬獲的瑞典與波蘭等國簽訂停戰協定,全力應對三十年戰爭。這是因為瑞典要實現波羅的海霸權,必然要把波羅的海南岸的北德意志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并向東推進到波蘭的邊境。天主教同盟的勝利并大肆北進,對瑞典的霸權圖謀不啻一個重大打擊。遏制并挫敗哈布斯堡帝國向北推進的步伐和計劃就成為瑞典戰略政策上的重要一環。因此,從爭奪波羅的海霸權上來看,瑞典參與三十年戰爭,是有著其進攻性與侵略性一面的。(2)
(三)商業利益的考量催發瑞典參戰
三十年戰爭是宗教戰爭,但又絕不僅僅是宗教戰爭。隨著戰爭的演化和發展,戰爭初期的宗教色彩逐漸淡化,此時的世俗性考慮慢慢壓倒了宗教和精神要素。[6]商業貿易方面的利益考量在各國的國際行為與外交謀劃中作用顯著,對瑞典參與三十年戰爭有著重要的影響。
首先,對外貿易在瑞典國家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波羅的海在對外貿易中的作用是明顯的。哈布斯堡帝國在一場接著一場的戰爭勝利之后,氣焰更加囂張,野心更加龐大,提出了哈布斯堡海洋計劃(Habsburg Maritime Design),意欲壟斷波羅的海地區的全部貿易和商業特權。要是這種計劃實施,瑞典的對外貿易就會被封死或者操控在哈布斯堡帝國手中,其國內經濟生活也必將處于紊亂和混雜的狀況,甚至威脅到瑞典的生存與獨立。
其次,哈布斯堡海洋計劃還會威脅到瑞典在波羅的海的漁業利益。波羅的海作為一個邊緣海,蘊含豐富的漁業資源,這是沿岸各國的重要生計所在。瑞典在波羅的海的漁業利益很大,捕魚業一直是瑞典國家經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產出中的比重較大。哈布斯堡帝國的這海洋計劃必將會對瑞典在波羅的海的捕魚產業帶來強烈沖擊,影響瑞典的相關經濟利益,這是瑞典所不能容忍的。
此外,英國、荷蘭等西歐貿易大國也不能容忍哈布斯堡海洋計劃的推行與實施。英荷等國與歐洲東半部的商業貿易往來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波羅的海這個貿易通道進行的。面對哈布斯堡帝國狂飆式的海洋計劃,各國的共識是確保波羅的海的開放與沿岸地區的自由貿易。[7]因此,新教國家的聯盟就在宗教的認同感與貿易的一致性的基礎上形成了,并最終埋葬了狂妄的哈布斯堡海洋計劃。
三、瑞典參加三十年戰爭的影響
瑞典參加三十年戰爭對這場戰爭的發展態勢和演繹產生了重大的作用,瑞典的參戰還為戰后瑞典的國家地位以及歐洲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瑞典參戰對瑞典、波羅的海地區以及整個歐洲國際關系都有著非凡的意義和多樣的價值。
(一)瑞典參戰改變了德意志戰場的演繹形勢和戰局的發展態勢
1629年丹麥的敗走標志著天主教同盟的勢力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德意志的力量天平已經發生坍塌。瑞典的介入和瑞典軍隊的登陸改變了這一切。作為當時歐洲最先進的軍事大國,瑞典的參戰直接影響了三十年戰爭的進程。[4]50
首先,在1630~1635年間,瑞典獨力撐起新教世界抗衡天主教同盟和哈布斯堡帝國的重任和偉業。1630年時,丹麥敗退回日德蘭,英國與荷蘭心有余而力不足,法國糾結于國內混亂政局,德意志世界內部新教諸國噤若寒蟬。蒂利和瓦倫斯坦率領下的天主教軍隊所向披靡,攻城拔寨,似乎無敵于天下。瑞典的參戰改變了這種發展態勢,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的軍隊在1831年9月全殲了蒂利的軍隊,接著橫掃萊茵河流域,攻取西北德意志的大部分地區。瑞典的行動阻止了天主教軍隊繼續向北推進的步伐,保住了新教的歐洲北部地盤。 其次,在1635~1648年間,瑞典與法國聯合作戰,堅持與天主教哈布斯堡帝國對抗,并最終取得勝利。1635年,眼看著瑞典無力獨自壓倒天主教同盟的情況下,先前一直持觀望態度的法國正式參戰。瑞典與法國相互配合,堅持抗衡政策,并經過一系列的戰役磨練和艱辛攻伐,終于在1648年徹底打敗天主教同盟的軍隊,取得這場漫長戰爭的最終勝利。
可以說,瑞典的參戰是三十年戰爭戰爭形勢發展的一個重要因子,也是反哈布斯堡同盟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盡管如同亞歷山大一樣,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在偉業尚未實現時,就不在人世了。[8]但是新教的偉大事業畢竟保住了,瑞典的重大利益與特定目標也得以實現了。
(二)瑞典參戰對戰后地區格局的重大影響
瑞典參與三十年戰爭并最后取得戰爭的勝利,在結束戰爭的《威斯特法利亞和約》中,瑞典作為戰勝國得到了相當多的戰利品,這深刻地影響了瑞典的國家發展以及波羅的海地區的力量格局的變化。
在領土疆界上,瑞典得到了全部西波美拉尼亞和部分東波美拉尼亞,以及什切青城、不來梅和費爾登的兩個主教區,控制了漢堡等波羅的海和北海沿岸最為重要的港口,占領了北德意志所有通航河流如易北河、威悉河和奧德河的入海口。這使得波羅的海成為瑞典的“內湖”,瑞典也一躍成為波羅的海的霸權國家,周邊的國家如北德意志諸邦國、丹麥、俄國、波蘭、芬蘭等無不在其影響之下。
在政治和外交層面,作為主要戰爭過之一的瑞典成為《威斯特法利亞和約》的主要保證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大升。瑞典通過這種保證國地位,積極介入歐洲的國際政治,此后不斷介入到歐洲的國際紛爭中,參與到西歐的各種國家戰爭中。在這個過程中,瑞典的強國地位得到別國的認可強國作用得到別國的重視。
在經濟層面上,瑞典作為勝利的一方獲得了一定的戰爭賠償,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威斯特法利亞和約》規定戰敗國向瑞典支付500萬塔勒的軍事賠償,這成為經歷長期戰爭的瑞典的救急資金。同時,在戰爭后,瑞典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國家經濟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耕地面積迅速增加,以納爾凱省為例,每年能增加4%~5%左右,工礦業進一步發展,鐵的輸出量從40年代到80年代增加達一倍以上。[9]
四、結語
三十年是一場牽扯歐洲多國、延續多年且影響深遠的歐洲第一次國際戰爭。瑞典主動介入這場戰爭,是有著多方面的原因的。作為新教國家的瑞典無法容忍天主教哈布斯堡帝國對新教同宗的肆意迫害無端壓榨;作為波羅的海國家的瑞典要獲取波羅的海霸權,必然要清除一切威脅其霸權夢想的行動與政策,包括哈布斯堡帝國的種種企圖;作為海權國家的瑞典將貿易作為立國的根基,將商業作為自己的生命線,而哈布斯堡海洋計劃就成為自由貿易的絆腳石。瑞典的參戰還對戰爭的發展態勢產生了重大的改觀,改變了不利于新教同盟的狀態。同時,瑞典的參戰與完勝還為自身國際地位的提升、國家實力的增長與地區格局的變動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629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