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劉詢是西漢第十位皇帝,在劉賀被廢之后,霍光等大臣擁立漢武帝劉徹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劉詢為帝。由于劉詢曾流落民間,因而對百姓疾苦和朝廷吏治極為了解,這對他親政之后采取的施政影響極大。
霍光去世之后,劉詢以雷霆之勢剿滅霍氏集團,將權力重新收歸皇帝。而在其親政之后,他勵精圖治,選賢任能,賢臣循吏輩出,例如著名的麒麟閣十一功臣。由于他極為了解民間疾苦,于是劉詢繼位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并重視吏治,認為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雜治,反對專任儒術。對外更是聯合烏孫大破匈奴,致使匈奴呼韓邪單于率眾來朝稱臣,同時平定西羌,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
可以說劉詢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縣君,他在位期間,西漢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西漢在其治理下達到鼎盛,史稱“孝宣中興”。
漢和帝劉肇
漢和帝劉肇是東漢第四位皇帝,漢章帝去世之后,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之后,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之后勵精圖治,使得東漢國力達到鼎盛。
執政方面,劉肇極為重視官員的選拔,先后四次下詔納賢,注重寬法治國,體恤百姓,多次詔令理冤獄,恤鰥寡,矜孤弱,薄賦斂,告誡上下官吏認真思考造成天災人禍的自身原因;軍事方面,則多次對外出擊,大破匈奴和西域諸國,北匈奴正是在這期間被擊潰,而班超也正是在此期間威震西域。
劉肇應該算是東漢皇帝中,僅次于光武帝劉秀的有為皇帝,其親政后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 。
晉明帝司馬紹
晉明帝司馬紹是東晉第二位皇帝,晉元帝司馬睿的長子,其繼位之后,憑借弱勢之中央,成功制衡權臣世家,推動南方社會安定發展,為東晉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
司馬紹司馬紹聰明敏捷,在位期間,兵亂連年,饑荒不斷,死于饑荒戰亂瘟疫者,超過人口之半,國家空虛社會凋敝十分嚴重,國事極端艱難。又值王敦挾兵威而震懾人主,將欲竊奪神器,司馬紹則以弱制強、潛心謀劃,最終成功將其清除。
司馬紹還對荊、湘等四州將領進行了調整,分散了長江上游地方勢力,一定程度加強了中央權威而削弱了地方勢力,使社會呈現向安定發展的趨勢。雖在位時間短暫,但對安定國家大局的影響卻非常深遠,可以說是東晉皇帝之中少有的賢能之主。
齊孝昭帝高演
齊孝昭帝高演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三位皇帝,神武帝高歡的第六子,其兄高洋去世后拜為太傅,之后發動政變廢除高殷,自立為帝。在被稱為“禽獸王朝”的北齊,高演可以說是一個“另類”。
高演在位期間,立即大刀闊斧,整頓政治秩序,極為重視了解民情、反思自身,甚至特意任命一些大臣可以徑直進入寢宮上書諫言。高演堪稱文治武功兼盛,注意民生問題,釋放奴隸,大力屯田,廣設糧倉,有效解決北齊糧食危機,同時依法量刑,大力宣傳漢文化。并親征北討庫莫奚,北出長城,卻敵千里。
可惜的是,高演在位僅有兩年,北齊在短暫強盛之后便又邁向了下坡路。
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三子。明憲宗幼年生活極為悲慘,當時萬貴妃獨寵后宮,明憲宗出生后不僅沒有享受到皇子的待遇,反而擔驚受怕的生活在后宮,而其繼位之后,面臨的又是個朝政紊亂、國力凋敝的江山,但朱佑樘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中興。
明孝宗繼位之后,針對明憲宗以來的各種弊政進行了深徹改革,先后將包括內閣首輔萬安在內的上千名官員下獄、罷免、流放,從而選賢任能,大力提拔劉健、李東陽、謝遷、王恕、劉大夏等賢良之才,改革官吏考核制度,使得朝政面貌煥然一新,形成了“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局面。
或許是源于幼年的經歷,明孝宗朱佑樘不僅勤于政事、政績斐然,而且待人極為寬厚,不論是弘治十三年(1500年)編制的《問刑條例》,還是弘治十五年(1502年)編成的《大明會典》,均對《大明律》中很多殘暴的法令予以了刪除,實行寬法治國。此外,朱佑樘極為體恤民生、善待百姓,他經常減免地方的賦稅。對于地方官員奏報的因災免賦請求,他無一例外的予以同意,甚至不僅免征錢糧,還發放給貧民麥種、牛種。同時,他又禁止宗室、勛戚侵奪民利,對于服勞役的百姓則經常犒勞慰問。
更為難得的是,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僅有一個妻子的皇帝。明萬歷年間內閣首輔、學者朱國楨曾評價,“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明朝人甚至將其評為“千古一帝”。
自有皇帝以后按照你的標準:楚漢相爭時的義帝熊心西漢初期,趙佗稱帝,舒縣稱帝的李憲,上郡稱帝的孫登,北地的滇零新朝翟義起義,立劉信為帝新朝末年,公孫述在蜀稱帝。此外更始帝劉玄以及劉盆子也應該算作偽帝,還有忠武侯劉望也曾稱帝,方望以嬰稱帝于臨涇,東漢沖帝時華孟起義,華孟稱黑帝東漢順帝時的涂山的馬勉東漢質帝時的陳留李堅 ,東漢桓帝時的歷陽陳景,扶風裴優,蜀郡李伯,渤海蓋登東漢靈帝時的沛國的戴異,句章的許生,漁陽的張舉,下邳的闕宣
東漢末年馬相起義稱帝,袁術稱帝西晉末司馬倫稱帝十六國時期稱帝的劉淵,石勒等人不列:仇池的楊紹光,江夏的丘沈,成漢的李雄,前燕的慕容嵬,馬蘭山的劉芒蕩,杜南山的侯子光,成都的范賁,豫章的黃韜,冉魏的冉閔,襄國的劉顯,繹幕的段勤,無極的蘇林,后燕的慕容垂,南燕的慕容德,泰山的王始,胡夏的赫連勃勃,桓楚的桓玄,翟魏的翟遼,皇丘的劉黎,白狼城的法長,西燕的慕容泓,后秦的姚萇,后涼的呂光,上黨的白亞堊斯南北朝時期有 南朝宋時期的彭城高闍,南朝齊時錢唐的唐寓之,南朝梁時在成都稱帝的蕭紀,在郢州稱帝的蕭莊,安成的劉敬躬,交州的李賁,北魏信都稱帝元愉, 洛陽的元顥,齊州的劉舉,幽州的王惠定,武興的楊紹先,孤山的呂茍兒,徐州的元法僧,云陽的劉蠡升,六鎮起義的葛榮,萬俟丑奴,王慶云 ,東魏時期汾州的迢觸 ,過江的侯景 ,北齊時期魯山的李山花,西梁的蕭詧隋朝末年時期:吳郡的劉元進,扶風的向海明,汧源的李弘芝,離石的劉苗王,祝阿的盧月明,冠軍的朱粲,豫章的林士弘,馬邑的劉武周,朔方的梁師都,天水的薛舉,武威的李軌,江陵的蕭銑,魏縣的宇文化及,懷戎的高曇成,深澤的魏刀兒,洛陽的王世充,離石的劉季真,江都的李子通,淮南的輔公佑
唐高宗時候的陳碩真 武則天時期的白鐵余
唐玄宗時期的安祿山,史思明唐德宗時期的朱泚,李希烈唐末時期黃巢,秦宗權,董昌五代時期:嵩山的朱乙,前蜀的王建,后蜀的孟知祥,桀燕的劉守光,南漢的劉巖,閩國的王延鈞,殷的王延政,福州的朱文進,吳國的楊行密,南唐的徐知誥
宋朝時期:宋太宗時期的四川的王均宋仁宗時期的蒙趕宋神宗時期的儂智高遼朝時期的遼陽的大延琳,箭笴山的回離保,峰山的蕭干北宋徽宗方臘,王慶,田虎北宋滅亡后的張邦昌,劉豫金朝時期的高永昌南宋時期宋高宗時期的興州的史斌宋寧宗時期的登州的楊安兒 元朝時期東夏的富察萬努,錦州的張致,南康的杜可用,新會的林桂芳,玉山的楊鎮龍,增城的朱光卿
云南地區:南詔的坦綽酋龍,大長和的鄭買嗣,大天興的趙善政,大義寧的楊干真,大理的段思平,大中的高升泰,后理的段正淳元朝末年:天完的徐壽輝,小明王韓林兒, 陳友諒,明玉珍,方國珍,
明朝:明熹宗時候鄒縣的徐鴻儒
明末的大西張獻忠,大順李自成,大周吳三桂,南明的朱由崧,臺灣的鄭經
清朝:金田的洪秀全,河南楊起隆,云南李天極,臺灣林爽文,朱一貫民國時期袁世凱,蒙古的哲布尊丹巴,長山的馬士偉,林縣的韓明玉現代:醴陵的石頂武 只列開國偽帝,后代不列 故只有155位
在古代,男子長到二十歲,要舉行冠禮,表示他已成年,可以參加一切社會活動,可以成家生子了。在舉行冠禮的同時,主持冠禮的長輩會給受冠者取一正式的表字。
人到二十歲加冠禮以后,有了為人父的資格,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同輩朋友之間,就不好再直呼其名,而是改用表字來稱呼了。字的全稱是表字,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與字互為表里,相互解釋和補充,二者組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名字。
但有一類人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們中的一多半僅有名而沒有表字,這類人就是當時的最高統治者皇帝。
留下表字的皇帝,在皇帝堆里是少數派,大概有開國皇帝、分裂時期的皇帝、非太子繼位的皇帝、末代皇帝、短命王朝的皇帝、名聲不好的皇帝等幾類。
沒留下表字的皇帝,主要是由于避諱的因素。在過去,兒女不能說父母的名字,下級不能提上級的名字,社交場合,提及對方父母的名字,是十分無禮的行為。碰到不能說也不能寫的名字,就要想辦法回避,在口頭上,這是回避,放在文章里,這就是“避諱”制度。做皇子時,都是有表字的,一當上皇帝,人們不能直呼其名,也不能稱其表字,他的名和表字自然都用不著了。
又比如宋欽宗趙桓,原本是行過冠禮,取過表字的。北宋政和年間,趙桓還不是太子時,以皇長子的身份舉行冠禮,取了表字,等他登基后,出于為尊者諱的目的,表字就隱而不彰了。
名和表字有所不同,古人有“諱名不諱字”的說法。皇帝的御名,全國都需避諱,官吏和老百姓都需牢牢記住,一旦說漏了嘴,或不小心行諸文字,后果會很嚴重;皇帝的表字,書寫時雖不需避諱,可在口語中依然不能用于稱呼,這樣的結果,會造成很容易在歷史記載中被有意無意地遺漏。長此以往,皇帝的表字就此失傳了。
皇帝沒有表字,還與皇帝的取名用字越來越生僻有關。隋代以后,皇帝的表字越來越少見。一方面,皇帝給皇子取名時,經常采用生僻少用的文字;另一方面,皇帝登基后,經常會改用僻字作為自己的名字,為的是方便臣民避諱。
古人取字,一般是作為名的補充,是要與名相互表里、相互配合的。名已生僻,取一個恰當的表字何其難也,慢慢地,作為輔助工具的表字被越來越淡化。皇帝對“避諱”的過分看重,或許是使他們的表字邊緣化的一個原因。這種情況,以明、清兩代的皇帝最為典型。
明太祖生前,給子孫排好了字輩,從他的孫輩開始,按輩分字依次向下起名。名的前一個字用輩分字,后一個字按五行相生的順序,依次選取“火土金水木”五個字為偏旁的字命名。
這種以五行命名的習俗,最早出現在唐代,盛于宋代,如散文家尹洙、奸臣秦檜、理學家朱熹、歷史學家李燾等人,子孫幾代都以五行命名。這種命名法的好處,是整齊有序懋、輩分清楚;劣勢是束縛多、自由度小。明太祖規定的長子朱標一支的輩分字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四子朱棣一支的輩分字是“高瞻祁見,厚載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于是,我們看到建文帝叫朱允,是允字輩的火字旁;仁宗叫朱高熾,是高字輩的火字旁;宣宗瞻基,是瞻字輩的提土旁;英宗祁鎮、代宗祁鈺是祁字輩的金字旁;憲宗見深,是見字輩的三點水;等等。
如此一來,因同一偏旁的字有限,明朝皇帝的名字中出現了很多的生僻字,這就很難再取表字來補充名的意思了,因為他們的名注重的是輩分字與五行偏旁,本來就無意義,即使有,意義也很不明確,在無意義的名上取表字,自然更無意義。
清代帝王,自雍正開始,才有正式的行輩字,到宣統依次為胤、弘、永( )、綿( )、奕、載、溥七個字。清帝的名字,由這七個行輩字分別加示字旁、日字旁、斜玉旁、豎心旁、言字旁、三點水、單人旁等構成。行輩字已定,名的偏旁也已確定,這種層層約束機制,與明朝皇帝的名字相仿,不容易取表字,也就順理成章了。
總的看來,皇帝有沒有表字,是與他所處的社會環境相關的。社會環境安定,文化發達,皇家禮儀也完備,皇帝的表字就不可能流傳下來;反之,如果社會動亂,文治不昌,禮崩樂壞,不講究什么避諱,皇帝的表字就容易留存下來。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619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