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唐朝民族英雄張議潮,抗擊吐蕃開拓疆土4000余里

以史為鑒 2023-06-29 14:31:33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于張議潮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01

甘肅省的地形很獨特,狹長如同一個啞鈴。

從東到西延綿上千公里,沿著祁連山經過武威(涼州)、張掖(甘州)、酒泉(肅州)、嘉峪關、敦煌(沙州)直抵“西出無故人”的陽關和玉門關,這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往西可以控制西域,往東可以扼守中原腹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古代中國控制西北的咽喉要道,軍事重地。

青海、甘肅境內的黃河和湟水流域也稱河湟地區。

從西漢開始,這里納入到中原王朝的統治范圍,漢人在此繁衍生息,與胡人在這片土地上和平共處,河湟地區成為富庶繁華的綠洲。

可是,到了公元787年唐德宗時期,這里卻遭受到一場大劫難。

唐代初期,青藏高原崛起一個吐蕃王朝,我們熟知的松贊干布便是這個王朝的建立者。

隨著吐蕃實力日益強大,開始對外擴張。

公元639年唐朝疆域圖

638年秋,20萬吐蕃軍在松贊干布親自指揮下,開始攻擊唐朝的松州(阿壩州)。

唐太宗派遣5萬軍隊去援救,在松州城下打敗了吐蕃軍,松贊干布倉惶退兵,還派特使到長安謝罪,要求和親。

這樣便有了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開始了唐朝和吐蕃長達20年的和平與合作。

在攻打西域龜茲時,唐太宗還征用了吐蕃的軍隊,那時的吐蕃還是跟唐朝友好的。

唐太宗和松贊干布相繼去世十幾年后,吐蕃和唐朝之間為了爭奪西域,沖突再起。

青海大非川之戰,唐朝與吐蕃的戰爭全面爆發。

02

唐玄宗末年發生的安史之亂,給中原大地帶來深重災難。

駐扎在河西重地的大唐軍隊,不得不陸續被調到內地去平叛。

這下被吐蕃抓住了機會,它乘虛而入,朝著防務力量削弱的河西十一州發起瘋狂的進攻。

此后30年間,盡管河西軍民進行了決死抵抗,然而經過安史之亂的唐朝國勢漸趨衰落,軍事力量虛弱,無力援救,吐蕃乘亂攻占河西隴右各州。

公元756年后,吐蕃攻占了陜西風翔以西、四川分州以北地區。

后來繼續攻陷了如今的甘肅蘭州、臨夏、臨洮、岷縣、天水、成縣、隴西和青海貴德、樂都等隴右之地,使得河西與中原隔斷。

接著吐蕃又沿祁連山北上,涼州、甘州、肅州、瓜州(安西)先后陷落。

當吐蕃軍最后攻打沙州時,沙州城與唐朝的聯系已經中斷,成為一座孤城。

但城中軍民在刺史等官員率領下頑強抗擊,與吐蕃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竟然堅守達到11年之久。

一直打到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山窮水盡。

781年,抗擊吐蕃多年的重鎮沙州淪陷,河西走廊全部丟失了。

從此,大唐王朝開始了百年河湟之恥,唐朝遺民變成真正的亡國奴,被奴隸社會的吐蕃王朝所奴役,青壯年淪為他們的奴婢,種田放牧。

“羸老者咸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

在兇殘的統治下民不聊生,還要忍受吐蕃軍隊不斷的大肆劫掠侵擾,昔日富強繁華的河西大地,已然成了人間地獄,村鎮成為廢墟,良田變為荒野。

60年過去了,淪陷區的人民始終思念回歸唐朝。

當唐朝使者赴西域途徑河西時,看到城邑依舊,可是已經變成了吐蕃的領地。

百姓見到唐朝使者,夾道相迎,高呼:“皇帝還記得陷落吐蕃的人民嗎?”

這些唐朝遺民的后代口音都有了變化,但是服裝沒改。

唐朝詩人張籍在《橫吹曲辭·隴頭》中描寫了當時涼州的慘狀:“隴頭已斷人不行,胡騎夜入涼州城。漢家處處格斗死,一朝盡沒隴西地。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誰能更使李輕車,收取涼州屬漢家?”

03

公元848年,一個民族英雄挺身而出,舉起了反抗吐蕃殘暴統治的義旗。

此人名叫張議潮。

他出生于淪陷后的沙州,父親張謙逸曾經當過唐朝的工部尚書。

張家世代也是沙州的名門望族,多年來卻同樣飽受吐蕃的壓榨和欺凌。

張議潮自幼刻苦學習武藝和兵法,立志要驅除這些入侵者,回歸大唐故國。

他變賣家產作為軍資招兵買馬,秘密招募和訓練了一批義軍,還暗中結交當地豪強望族和豪杰義士,蓄積力量等待時機。

在吐蕃政權內亂中,張議潮發現時機已經成熟。

他果斷地打出“歸義軍”的旗號,發動了起義。

平日里驕橫跋扈的吐蕃駐軍,看到歸義軍勇士們舉起武器,呼喊著向他們殺來。

原本如同羔羊一般任由驅使的全城百姓,紛紛走上街頭加入義軍的暴動。

主帥張議潮披掛盔甲,騎著戰馬,揮舞大刀沖在最前面。

在主帥無畏精神和對吐蕃殘暴統治深仇大恨的鼓舞下,義軍將士個個奮勇爭先,拼死殺敵。驚慌失措的吐蕃軍隊直落得倉皇逃出城去。

沙州光復了!

不甘心失敗的吐蕃軍又從周邊重新調集兵力,將沙州城團團圍住。

雖然敵眾我寡,但張議潮胸中自有文韜武略,連出奇招,以少量的兵力打退吐蕃的連續攻擊,終于得以破吐蕃之圍。

最后,他率城中兵馬殺出重圍與吐蕃軍決一死戰,短兵相接之際,“白刃交鋒,橫尸遍野,殘燼星散,霧卷南奔”。

昔日受盡欺壓的歸義軍將士以一當十,奮勇殺敵,打退了圍城的吐蕃大軍,起義軍終于牢牢守住了沙州。

張議潮立刻派遣使者向唐朝京師長安傳報沙州光復的捷報,并意圖聯系朝廷兩面夾擊吐蕃。

可是這送信的差事卻不是簡單的事情,而是一次極其悲壯和英勇的行程,甚至可以說是九死一生。

由于沙州和長安之間相隔千里,東去途徑的涼州等河西諸城都還在吐蕃手中,無法通過。

為了確保成功,張議潮派出了十隊信者,由不同方向前往長安,其中很多由愛國僧侶組成。

信使們從沙州的各個方向出發,越過莽莽大漠向長安進發。

這十支隊伍中的九支,有的遭到吐蕃人的尾隨追擊而犧牲,有的在大漠迷失了方向而永遠留在大漠之中。

最后,只有敦煌高僧悟真領頭的一支向東北方向進發的隊伍,迂回繞過莽莽大漠,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天德軍(烏拉特前旗)。

兩地之間數千里沿途多為沙漠地帶,包括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和庫布齊沙漠,路途的艱辛可想而知。

后來在天德軍防御使李丕的協助下,信使終于抵達了長安,這時候,離張議潮沙洲起義已經過去了兩年之久。

04

再說張議潮送走信使后,遲遲等不到朝廷共同打擊吐蕃,光復河西的消息。

他開始立足沙州,整頓軍隊,發展生產,很快沙洲的軍力就壯大起來。

接著他又以沙州為根據地,乘著吐蕃軍被打蒙,率領精銳部隊繼續進攻河西其它被吐蕃占領的城市。

在河西民眾的積極支持下,收復國土的戰爭順利進展,先是收復了甘州和肅州,第二年又收復了伊州(哈密)。

851年起,張議潮指揮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繼續橫掃從新疆哈密到青海樂都,原本屬于唐朝的河西廣大地區——沙州、瓜州、伊州、西州(吐魯番)、河州(臨夏)、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樂都)、廓州(化隆)、岷州等十一州相繼光復。

張議潮再次派遣其兄張議潭等人前往長安向朝廷告捷,并獻上已經收復的十一個州郡的地圖和戶籍冊。

河西光復的喜訊轟動了長安,歡欣鼓舞的民眾涌上街頭,夾道迎接這支風塵仆仆的信使隊伍。

唐宣宗情不自禁地贊嘆:“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長角”。

并下詔封張議潮為歸義軍節度使,統領十一州。

至此,除涼州外,陷落吐蕃近百年的河西重新回歸唐朝。

然而,新收復的河西大地卻是一個歷經戰亂破壞,經濟殘破的爛攤子。

吐蕃帝國雖然被逐出河西但是仍然占據著戰略要地涼州,還在虎視眈眈。

張議潮推行耕戰政策,在大力加強守備,保衛勝利成果的同時,發展生產以穩定河西局勢。

通過恢復農業生產,著力興修水利,發展灌溉,河西又開始出現五谷豐登的景象。

張議潮用五年的時間恢復了唐朝在河西的政權建制,重建了被吐蕃破壞殆盡的華夏文化教育。

使得“河西之地,舊時胡風盡去,唐風大盛”。

這也展示出我中華文化強大的生命力。

河西本為多民族雜居的地方,張議潮一視同仁地團結各族人民,妥善安置各族百姓的生活與生產,使他們發揮所長,和睦相處。

當時居住在河隴地區的黨項、回鶻、土渾等殘部,都曾經臣服于吐蕃,他們常常糾結在一起大肆劫掠。

為了解除后顧之憂,張議潮率軍對伊州納職城附近的回鶻和土渾進行征討,給以沉重打擊。

一次,哨探得知吐渾王召集各地人馬企圖來劫掠沙州,于是星夜上報。

張議潮得知對方尚未集結完成,隨即調兵遣將主動出擊。

他率軍前進途中遭遇敵軍,吐渾軍卻不敢交戰,狼狽逃竄。張議潮乘勢揮師追擊1000多里,一直深入到吐渾境內,將敵酋當場斬首。

這一戰大獲全勝,俘虜敵軍300多人,凱旋而歸。

在伊州城西聚集著回鶻和吐蕃殘部,他們屢次對伊州進行洗劫搶掠,虜掠百姓,搶奪牲畜,弄得民無寧日。

為了解除這一威脅,張議潮再次親率甲兵,快速行軍出擊。

回鶻部族沒想到歸義軍神兵天降,措手不及。

張議潮指揮大軍四面圍攻,奮勇沖殺,打得敵軍橫尸遍野,拋棄鞍馬倉皇而逃。

這一戰,歸義軍奪回大批駱駝和馬匹。

后來更是將回鶻的首領也招降到自己麾下。

05

張義潮組織了一支訓練有素,勇敢善戰的7000人精銳部隊,其中有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兵士,甚至有一批蕃漢僧兵。

在他的侄子張淮深等猛將率領下,開始征討被吐蕃強占近百年的涼州,要拔除這個橫亙在河西通往中原道路上的釘子。

經過長達3年的血戰,861年3月終于全殲近萬名吐蕃守軍,攻克最后的失地重鎮涼州。

至此,論陷百余年之久的河湟故地全部收復,河西走廊恢復暢通。

當時有人贊揚張議潮:“河西淪落百余年,路阻蕭關雁信稀。賴得將軍開舊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張議潮繼續擴大戰果,率領由漢、吐蕃、回鶻、黨項、羌等各民族士兵組成的數萬騎兵揮師西進,遠征吐蕃占領下的西域大唐故地。

歸義軍所向披靡,一路收復了新疆高昌、輪臺等地,成為唐朝軍隊進入西域故地距離最遠、戰果最大的一次遠征。

866年10月,在張議潮親自指揮的青海廓州戰役中,全殲3萬吐蕃軍,并且生擒了多次屠戮河西百姓的吐蕃大相尚恐熱。

將這個雙手沾滿河西各族人民鮮血,生性兇殘以吃人而聞名的賊酋梟首示眾。

吐蕃王朝這個中國歷史上的強勁對手由此土崩瓦解。

如今我們可以在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主室看到,有題目為《河西節度使檢校司空兼御史大夫張議潮統軍掃除吐蕃收復河西一道行圖》的壁畫,這個窟就是張議潮當年為了慶祝收復河西的勝利而修建的。

張議潮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傳奇人物。

他率領孤軍奮戰淪陷區,收復大片失地的壯舉,捍衛了國家領土,功在千秋,彪炳中華史冊。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578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