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晉文公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公元前632年,由鄭文公主持了一場盛大的踐土之盟。在這場盟會中,以周襄王為首的重要諸侯均到場。這一次,按照周禮,周王室將“侯伯”這一稱謂賜予晉文公,并賞賜晉文公勇士三百,紅黑弓箭百千,兵車一輛。晉文公走向眾諸侯中央,百年晉國霸業拉開序幕。
晉文公何以用得短暫五年光陰走上霸主之位。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晉文公歷經十九年流亡眾國,榮辱共俱,打磨意志,歷練人生。晉文公善聽善學,擁有明智與理智。他的經歷與智慧奠定了城濮一戰的巨大成功,進而走向人生的輝煌。
一、十九年流浪,十九年積累
晉文公乃晉國公子,名重耳。其父晉獻公早年南征北戰,對外吞并小國,對內鏟除內奸。重耳從小便跟隨晉獻公創建霸業,確實從晉獻公身上學習到驍勇善戰。
但是,晉獻公晚年昏庸不堪,造成“驪姬之亂”,國家危在旦夕,搖搖欲墜。重耳被迫流浪在外,逆境不期而降,開啟十九年流亡。
苦難提升晉文公的忍耐力和吃苦精神。重耳流亡到衛國,衛文公拒絕接待。一行人到達五鹿一地,饑腸轆轆想要向村民討食物,卻被投擲土塊。這時重耳感到侮辱,勃然大怒。趙衰安慰道:土即土地,這時人民在贈予您土地。重耳便感謝接受了這些土塊,繼續趕路。
拒絕酒肉聲色的誘惑,晉文公幡然醒悟。晉文公到達齊國,齊桓公經過鮑叔牙的推薦,對重耳不計前嫌,以禮相待。
晉文公從此沉迷酒肉聲色無法自拔,樂不思蜀,早已將復興晉國的壯志一拋腦后。晉文公的左右使臣與妻子齊姜感到十分憂慮。這導致齊姜自殺,在晉文公醉酒之時,以子犯為首的隨臣將他帶出了齊國。晉文公大怒,欲殺之。
這時,子犯說“返晉復國,任由處置”。晉文公聽罷,頓時醍醐灌頂,倍感慚愧。于是,晉文公很快恢復意志,繼續踏上復國道路。
此后,晉文公又相繼到達了曹,宋,鄭,楚,秦等國家。無論是被禮遇,還是被輕視,晉文公都寵辱不驚,一心復國。正像是《西游記》中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在孫悟空,豬悟能,沙僧的協助下完成取經,化身成佛。公元前636年,晉文公返回晉國。
二、晉國成為晉文公用武之地
十九年的時間,晉文公是在不斷地改正自身弊病,完善鍛煉自身才能。這十九年是一個漫長,坎坷的親身學習過程。接下來,回到本國后,晉文公開始了真正的實踐,這是一個證明的過程。
晉文公首先在農耕上變革。獎勵墾荒,生產先進的耕作工具,減少了百姓的稅收。這一舉措不但促進經濟向好的態勢,而且正值國亂,百姓苦難,晉文公成為能夠扭轉晉國局勢第一人,受到百姓的愛戴和支持。
面對舊貴族的掙扎,新貴族的崛起,為避免沖突,晉文公避親尚賢,突破常規,大膽任用曾經在晉文公流亡時陪伴其左右的狐偃、趙衰等異性貴族。同時,挖掘舊貴族中的賢能人士,選拔卓越之人。既團結了新舊貴族,又壯大了晉文公領導的勢力。
晉文公眼界高遠,思想成熟。《史記》記載了晉文公這樣一段話:文公報曰:夫導我以仁義,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輔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賞。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若以力事我而無補吾缺者,此復受次賞。三賞之后,姑且及子。晉人聞之,皆說。晉文公說的一番話讓人民心悅誠服。可見,晉文公最為重視的是思想上的“仁義”,其次是實際行動中的“忠心”,足以見得晉文公的政治智慧。
晉文公能夠用切身行為感化百姓,得到民心。
三、城濮一戰,水落石出,晉文公終成霸主
晉文公改善了晉國的國內的環境之后,就開始圖謀霸主之位。
晉文公二年的時候,晉文公就擁護周天子返回洛邑,周襄王十分感動,在傾向于對晉國的拉攏。
真正讓晉文公成為霸主的,還是晉文公五年時與楚國的城濮之戰。
當時的南方的楚國正在崛起,對中原虎視眈眈,先是占領了很多小國,晉文公四年時開展對了宋國的進攻,宋國就請求晉國的援助,晉文公為了成就霸主地位,開展對楚國的打擊。
晉文公五年,楚軍北上攻打晉國,晉文公的治國成就如此卓越,此城濮之戰彰顯晉文公的軍事才能。
城濮之戰,晉文公先“退避三舍”,即彰顯守信,又誘引楚軍達到預定戰場作戰。晉文公采用避強擊弱的戰略,引虎入穴,而后雙面夾擊。致使楚軍大敗。
此戰成為一場道德與權謀完美結合的戰爭典型,影響深遠,印證了晉文公“文武雙全”,使其在眾諸侯中名聲大振,一舉拿下中原霸主。
晉文公五年時間拿下春秋霸主,已經六十二歲。花甲之年已經歷經世事滄桑,從享受鼎食鐘鳴的皇子到亡國流民,再到中原霸主,期間的坎坷起伏無人能夠切身體會。晉文公的付出最終獲得回報。
簡單來說的話,晉文公把他兄弟楚成王干了后,就成為春秋五霸了。細說的話,是因為晉文公有大氣運,他能稱霸春秋是命中注定。晉文公最聰明的地方就是,?穩住,好好發育,別浪。?
一、晉文公的氣運
晉太子申生不懂變通 要知道,晉國原太子申生也是一個擁有主角光環的人,太子申生帶兵打敗,幾無敗績。要不是父親晉獻公不喜,后母驪姬犯亂,申生太過于孝順父親以死明志,那就沒有晉文公什么事了。
晉惠公夷吾天性涼薄 而弟弟晉惠公夷吾又天性涼薄,秦國幫他繼位后就翻臉不認人,里克幫他也被以欲加之罪殺了。要是弟弟夷吾不是得罪姐夫秦穆公太過份,也沒有晉文公什么事。
侄子晉懷公更是傻缺 晉惠公的兒子晉懷公為了繼承君位偷偷從秦國逃了出來,讓秦穆公十分生氣。
總之,由于有機會做或做過晉國君主之位的這些人,由于各種作死行為把自己玩死了,晉文公重耳才有機會坐上晉國的君位。
二、晉文公的流亡外交
我們都知道,晉文公重耳即位前在外面浪亡長達19年之久,他在流亡過程中做的最多的事就娶老婆。每一個認為晉文公值得投資的人都給他送去了大量的妻妾,比如說齊國、秦國。
楚國雖沒有給他送老婆,但楚成王也與他稱兄道弟。
所以晉文公回國即位后,面臨的國際環境是大部分都是親家、兄弟之國。這就讓晉國有機會休養生息,默默發育。
三、晉文公平定內亂
晉文公在外流亡時就有一堆死忠,回國后又鎮壓了晉惠公、晉懷公的殘余勢力,對曾加害過自己現在又想投奔自己的政敵也寬以待人。晉文公做了一系列的措施,平定了晉國自驪姬之亂后產生的晉國內亂,獲得了晉國全民上下的民心。
于是,在外無強敵、國內人民團結一致的環境下,在加上晉文公流亡時學習到的先進思想,本來就很強大的晉國,就變得更加強大了。
之后,由于楚國的冒進,在城濮之戰輸給了晉國之后,晉文公也打著?遵王攘夷?的旗號來號令諸侯,也被周天子封為?伯?,實現了晉國的霸業,可惜沒多久就死了。
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當年晉國出現“驪姬之亂”,公子重耳逃亡在外避難之時,曾經在楚國受到楚成王的禮遇。
楚成王問重耳:“公子若反(同,返)晉國,則何以報不谷?”重耳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軍行三十里。重耳的意思是指,若兩軍交戰,晉國將主動退讓九十里,采取退讓和回避以避免沖突。
重耳后來果真在秦國的幫助下返回晉國,繼任為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重耳即位后,選賢與能、唯才是舉,晉國很快就變得漸漸強盛起來。晉文公也是個有稱霸中原的一代雄主,渴望成為齊桓公那樣做個霸主。正好當時周朝發生內亂,公元前636年,周襄王異母兄弟王子帶盜嫂事發,與周襄王發生火并,太叔帶聯絡?烊朔⒍變,奪了周襄王的王位。周襄王逃到鄭國,身邊只帶著幾十個隨從。
他向各諸侯國發出命令,要求諸侯們幫助他平息政變,并奪回王位。列國諸侯并不愿意摻和周天子的家事,一直沒有人愿意出兵幫助周天子平息叛亂,最多只是派人去慰問擊襄王,或送些食物敷衍了事。周襄王的近臣中有人明白天下大勢,對其講:“現在諸侯當中,只有秦、晉兩國有力量出兵幫助天子平叛,別人恐怕不中用。”周襄王恍然大悟,趕快派人向秦、晉兩國請發救兵,護送他回朝。
秦穆公在收到了周天子的告急文書后,開始屯兵于黃河岸邊準備入周勤王。趙衰對晉文公講:“爭霸必須先擁護周天子,周與晉同為姬姓,若周天子被秦國推行護送回京,晉國就無法在天下諸侯前發號施令,尊王才能使晉國稱霸。”晉文公聽取了趙衰的建議,搶在秦國前面出兵,公元前635年四月,晉文公殺了太叔帶及其手下作亂之人,護送周天子回到都城洛邑。周襄王把河內、陽樊兩地賜給了晉國,以表示感謝。
公元633年,楚國大將成得臣率領楚、陳、蔡、鄭、許五國兵馬攻打宋國。大臣們都說:“楚國經常欺負中原弱小諸侯,主公要扶危助難,晉國建立霸業,正當其時。”晉文公也明白只有打敗楚國,才能稱霸中原。晉國擴軍為上中下三軍,浩浩蕩蕩討伐楚國的同盟曹、衛,以吸引楚國來救援。公元前632年,晉軍打下曹國和衛國,兩國國君都成為俘虜。
楚成王不想同晉文公交戰,聽到晉國出兵,立刻下令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不肯放棄,一定要與晉國拼個死活。楚成王拗不過他,但只派了少量兵力歸其指揮。成得臣先催動全軍向晉軍的營地進發,晉文公命令軍隊往后撤。晉軍中有些將士不解:“晉軍統帥是國君,楚軍是臣子,哪有國君讓臣子的理兒?”狐偃解釋說:“兩國交戰,理直氣就壯。楚王當年有恩于主公,晉國情愿退避三舍。后撤就是為了實現這個諾言啊。”晉軍一口氣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來。
楚國的將軍見晉軍已經后撤,打算停止進攻。成得臣卻堅決不同意,緊跟晉軍追至城濮,跟晉軍遙遙相對。成得臣向晉文公下戰書,措詞中突現的十分傲慢。晉文公也派人回答說:“晉國未曾忘記楚國的恩惠,所以才退讓到這兒。既然你們不肯罷休,只好在戰場上較量。”兩軍的大戰開始后,晉國的將軍指揮軍隊向后佯裝敗退。成得臣驕傲自大,從來不把晉人放在眼里。楚軍直追上去,正中了晉軍的埋伏。
此時,最精銳的晉軍的中軍,猛沖過來將楚軍攔腰切斷。假裝敗退的晉軍又回頭殺來,楚軍被殺得七零八落。晉文公下令只要把楚軍趕跑就行,不再繼續追殺楚軍殘兵。成得臣覺得沒法向楚成王交代,在回國的半道止羞憤自盡。晉國打敗南方強大的楚國,此消息也很快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認為晉文公立了大功,周天子親至踐土慰勞晉軍。晉文公乘勢在踐土給周天子造了一座新宮,并邀約各諸侯會盟。晉文公成為新的中原霸主。
戰場上退避三舍的晉文公,既贏得戰爭的勝利還贏得仁義之美名。因為曾受恩于楚國,戰場相遇并不直接交鋒,這在春秋時期是很被人重視的仁義之舉。雖然退避三舍,但決不意味著是軟弱與怯戰。對方死?亂打,絕不退讓撤軍時,仁至義盡,忍無可忍之時,便無須再忍。
晉文公(即重耳,前697年-前628年),姬姓,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他是春秋五霸之一,與齊桓公并稱“齊桓晉文”。
一、驪姬之亂
晉獻公有三個比較優秀的兒子,分別是申生,重耳,夷吾。本來重耳是老大,應該是他來做太子,但是他的母親是狄戎部落首領的女兒,而申生的母親是齊桓公的女兒,當時齊桓公已經稱霸,實力遠超狄戎,于是申生憑借他姥爺的實力被立為太子(自古以來比后臺啊)。
不過重耳確實是品德優良之人,一點也不記恨此事。他喜歡結交士人,包括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等等,都是在他當公子時就已經結交的。原本這樣下去倒也相安無事,說不定重耳會成為“門客三千”的春秋公子。如果真能這樣結束,也就沒有后來那些事了。
可惜,歷史總會用同樣的方式戲弄世人。晉獻公二十一年(前656年),晉獻公更加寵愛妃子驪姬(跟褒姒、妹喜、妲己齊名的紅顏禍水啊),于是愛其母便欲立其子,可是申生已經是太子了啊。于是驪姬進獻讒言,說了申生不少壞話,晉獻公當然信她,于是申生被逼自殺也就很自然了。
然后,驪姬又開始進言誣陷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兩人知道此事后,趕緊出逃了(傻子才不跑呢)。兩人出逃之后,晉獻公非常生氣,派兵捉拿。
只是有件事我們都沒注意,這時候的重耳,已經42歲了!42歲背井離鄉,該是什么感受呢?
二、四處漂泊
1.翟國生活。重耳與狐偃、趙衰、顛頡、魏犨、胥臣等人(當然還有介子推)一起逃到了他母親的母國翟國。翟國對他挺好,賞了兩個美女給重耳,但是重耳只要了一個,叫做季隗,另一個給了趙衰。
于是,重耳就有點享受這種生活了,有美女和知己相伴,如此生活下去,也很不錯。他一直在翟國生活了十二年(54歲了),還有了兩個兒子,原本這樣下去,說不定重耳就這樣老死了,但是,晉國國內發生的一些事,讓重耳難以置身事外。
2. 奚齊被刺、夷吾上位
晉獻公二十六年(前651年)九月,晉獻公去世,公子奚齊繼位,驪姬為國母。但是,一直支持申生的晉國大夫里克趁機作亂,刺死奚齊,改立另一個孩子卓子為晉君,但卓子又被刺死,驪姬被活活鞭死,并派狐偃之兄到翟國迎接公子重耳,打算擁立他(46歲了)。
但重耳于心不忍,他說:“違背父親的命令逃出晉國,父親逝世后又不能按兒子的禮儀侍候喪事,我怎么敢回國即位,請大夫還是改立別人吧。”
于是里克又派人到梁國去迎接夷吾,夷吾的謀臣呂省、郤芮認為里克不讓晉國國內的公子為國君,反而尋找流亡在外的夷吾,難令人信服,就商量以河西之地換取秦國支持夷吾歸晉,并允諾夷吾為君之后以汾陽之邑封予里克。
前650年,夷吾在秦國幫助下即位,史稱晉惠公。
3.離翟赴齊
夷吾即位后,違背了給秦及里克的約定,晉人認為夷吾言而無信,所以對他都不順服。
夷吾又想多了,他自己做的不好,又怕國人依附重耳,于是派人追殺重耳,重耳聞訊就與趙衰等人商量,得知齊桓公喜好善行,體恤諸侯。現在管仲、隰朋去世,齊也在尋找賢能的人輔佐。于是,重耳又去了齊國(54歲了)。
離開翟時,重耳對妻子說:“等我二十五年不回來,你就改嫁。”(我想吐槽兩句:你都那么老了,還讓人等你25年,怎么好意思的?)妻子季隗笑著回答:“等到二十五年,我墳上的柏樹都長大了。雖然如此,我還是會等著你的。”(果然是真愛)
4.輾轉至秦
他們先到衛國,衛文公看他落魄便沒有好好的招待,他們就離開了衛國。一路上重耳餓得實在沒有辦法,就向沿途的村民討飯,村民看到他那落魄的樣子,就給了他一塊土讓他吃。重耳大怒,趙衰安慰他說:“土,象征土地,他們是表示對您臣服,你應該行禮接受它。”(這解釋我給90分)重耳拜謝村民并把土塊裝在車上去往齊國了。隨后便發生了“割股奉君”的故事,見小吏其它文章。
重耳到了齊國,齊桓公厚禮招待他,并把同家族的一個少女齊姜嫁給重耳,陪送二十輛駟馬車,重耳在齊國過上了安逸的生活。后來齊桓公去世,齊國內亂,內憂外患霸權不在。重耳在齊住了五年(59歲了),愛戀在齊國娶的妻子,慢慢忘記了自己的鴻鵠大志,也沒有離開齊國的意思。不過他真的是命好,幾個妻子都不錯。齊國的妻子齊姜勸他離齊,他愛戀嬌妻,不愿走,齊姜便與趙衰等人一同把他灌醉,強行帶離了齊國。
后來又到了曹國、宋國、鄭國,都沒有受到如齊國般的禮遇。直到楚國,楚成王用對待諸侯的禮節招待了他,重耳也十分謙恭,并在宴席上達成了晉對楚退避三舍的約定。在楚國住了幾個月,重耳一行到了秦國(前637年,60歲了)。
秦穆公比之前翟國、齊國更加熱情,把同宗的五個女子嫁給重耳,晉國太子圉的妻子也在其中。重耳不打算接受太子圉之妻(其實是他的侄媳婦,太子圉本在秦為質,私自跑回晉國去了),但經不住秦人勸他,于是接受了太子圉妻。秦穆公十分高興,親自與重耳宴飲,答應盡快送他歸晉。
三、歸晉即位
晉惠公死后,太子圉繼位,是為晉懷公。晉懷公害怕秦國討伐,就下令跟隨重耳逃亡的人都必須按期歸晉,逾期者殺死整個家族。晉國大夫欒枝、郤谷等人聽說重耳在秦國,都暗中來勸重耳、趙衰等人回晉國,作內應的人很多。于是秦穆公就派軍隊護送重耳回晉國。晉懷公聽說秦軍來了就派出軍隊抵拒,可是大家知道重耳要回來都不愿意抵抗,只有晉惠公的幾個舊臣不愿讓重耳即位。
晉文公元年(前636年,61歲了)春,秦國護送重耳到達黃河岸邊。重耳即將登上大位,狐偃對重耳說:“我跟隨您周游天下,有太多的過錯,我自己都知道,我請求現在離去吧。”重耳說:“如果我歸晉后,有不與您同心的,請河伯作證!”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黃河中,與狐偃明誓。那時介子推也是隨從,正在船中,就笑道:“確實上天在支持公子興起,可狐偃卻認為是自己的功勞并以此向君王索取,太無恥了。我不愿和他同列。”說完就到綿山隱居了。后來晉文公即位后帶人來找介子推,但介子推拒絕出山相見,被晉文公一把火燒死子(詳見小吏相關文章)。
二月,狐偃與秦晉大夫在郇結盟,重耳到武宮朝拜即位,是為晉文公。
四、稱霸諸侯
重耳即位后所做的事,其實與齊桓公等霸主的作為相差無幾。挑幾件重要的說一說。
1. 平周王子帶之亂
晉文公元年,周襄王胞弟王子帶盜嫂事發,與周襄王發生火并,王子帶聯合狄人攻周,大敗周軍。周襄王逃居于鄭國的汜,并向諸侯求救。
晉文公二年春,秦穆公收到了周天子的求救書信,便屯兵于黃河岸邊準備勤王。趙衰敏感地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便勸晉文公說:“爭奪霸權最好是擁護周天子,周王室與晉國同為姬姓,如果晉國不搶先護送周天子回京而落在秦國之后,就無法在天下發號施令,今天尊敬周王是晉國稱霸的資本。”結果,晉軍果然搶先護送周襄王回到洛邑,并殺死王子帶。周襄王大為感動,把河內、陽樊兩地賜給了晉國。
2.圖霸中原
晉文公四年,楚成王和同盟諸侯包圍了宋國,宋國公向晉國求援。晉文公率三軍討伐楚國的同盟曹、衛,救了宋國(圍魏救趙的先例啊)。
晉文公五年春,晉國討伐曹國時向衛國借路,衛國不答應。晉軍只好迂回從南渡過黃河攻打曹國,又討伐衛國。爾后晉文公、齊孝公在斂盂結盟。
衛成公見晉大軍壓境,晉、齊又結為盟好,請求參加結盟,晉文公不答應。衛成公想與楚國結盟,衛國人又反對,結果衛國趕出衛成公以討好晉國。楚國救援衛國,因相距太遠未能成功,晉軍不戰而得衛國。
后來秦穆公、齊昭公又心懷異志,與晉國消極合作,晉國面臨著單獨與楚決戰的境地。晉文公用先軫建議,讓宋用土地賄賂秦、齊,請兩國出面求楚退兵,并告訴楚國這件事,制造秦、齊與楚國的矛盾,一面分曹、衛之地與宋,堅其抗楚決心。楚國不愿放棄曹、衛,齊、秦為得到宋國的土地便不愿與楚國結盟,最后就無可選擇的與晉國結成同盟,兵鋒直指楚國。
晉文公五年(前632年,65歲了),晉文公在城濮與楚國決戰,因為之前許諾如果晉、楚打仗,晉國要退避三舍。于是晉國按照約定退避三舍,但這實際上是誘敵深入之計,楚國真以為這是晉國君子作風,沒想到進入了晉軍的包圍圈,于是大敗,史稱城濮之戰。因為這一戰晉國打敗了強大的楚國,所以晉國的名聲一下子傳了出去,后來晉文公組織踐土之盟(類似于齊桓公的葵丘之盟),確立了霸主的地位。
重耳在成為晉文公九年(前628年,69歲)去世,后人將他與“齊桓公”并稱為“齊桓晉文”。
五、啟示
晉文公,其人重義,喜交友,少有大志,但流亡十九年,再大的志向應該也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可他最終成為春秋霸主,有什么原因呢?小吏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
一是有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 。被父兄追殺,不得以輾轉流亡;流亡時,一國公子竟至討飯的地步;討飯被人拿土塊取笑,雖然生氣,但也沒有惱羞成怒,走向極端;流亡經衛、曹、宋、鄭時,都不受人待見,但他都能夠欣然接受現實。往往機會就是給這樣的人準備的。流亡十九年,他哪怕是做了任何一件出格的事情,都不會走到最后,得到秦穆公的幫助,歸晉上位就更不用想了。雖然長年的流亡也曾讓他志向消弭,甚至就想在翟國或者齊國做一個富家翁了此殘生,但命運還是把他推到了時代的風口,他的心態一直很好。
二是有一群能力強大的旁助 。①狐偃,是他的小舅,逃亡途中多次獻計于重耳,老謀深算的他成功幫重耳奪取霸業。②狐毛(他母親叫狐姬,一家都與狐有關),重耳的大舅,城濮之戰中的主要指揮官。③趙衰,股肱謀士、戰略家、政治家,具備高超的道德修養,為人低調也不迂腐,是趙國始祖。④魏犨,又名魏武子,晉國望族,其父曾是晉獻公滅國十七,降國三十八的重要功臣,他也是跟隨重耳的重要武將。⑤先軫,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元帥頭銜的軍事家。按照周禮的約束,春秋打仗還是有許多禮節的框架限制著,而這位先軫不管,第一個敢走在時代的前端,提出一百年后孫子的“兵者,詭道也”的軍事謀略,取得“城濮之戰”和“崤之戰”的軍功戰績。⑥賈佗,晉國公族,見多識廣而謙恭有禮,是隨行謀臣。⑦胥臣,重耳的老師,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力勸重耳娶了秦穆公之女懷贏,這在周朝是需要很大勇氣才能辦得到的一件事。⑧介子推,“割股奉君”者,詳見小吏相關文章。⑨顛頡,晉國大夫,是少年時期重耳結交的好友,敢于仗義執言,義氣剛烈。
三是有一個健康強壯的體魄 。晉文公42歲開始流亡,整整十九年,61歲即位為君,通過8年努力稱霸中原。69歲去世,在幾千年前的春秋時代,算是高壽了吧!先是被人追殺,后經狄國(翟國)-衛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秦國,19年的坎坷流浪,困難的時候甚至沒有飯吃,歸國后又連年征戰,身為國君必然還要為國事操勞,這樣的日子,他能把身體保養的很好,壽終正寢,也算是他成功的秘訣了!
另外,小吏還想說一句,秦晉之好、行將就木、竭澤而漁、號令三軍、退避三舍、一戰而霸、危如累卵、唇亡齒寒…等等…等等,中華漢語5000個成語中,有關晉國的有1500個,與公子重耳有關的就有500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哈!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570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