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徐渭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說起奇人不由得想起這樣的一段話: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結婚,四處幫閑,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冤獄,八試不第,九番自殺,十分修仙。或許你會覺得這個人只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然而并非如此,作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東南第一軍師,開創潑墨大寫意一代畫風,齊白石,鄭板橋皆愿為青藤門下一走狗的“南腔北調人”徐渭。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四處幫閑,五車學富,六親皆散,八試不第
徐渭雖說出生于紹興衰落的大家族里,但是由徐鏓晚年納妾所生,徐渭出生不足百日,徐鏓便去世了,隨即由無法生育的苗夫人撫養。后來大哥徐淮做生意欠了一屁股債,為了償還債款,苗夫人迫于生計,賣掉家里的奴仆,包括徐渭的生母,徐渭童年就遇到了骨肉分離,難以想見的境地。既得不到生母寵愛,又得不到養母重視,徐渭早年生活光景頗有寄人籬下之感。
但是從小聰惠的徐渭,文思敏捷,六歲讀書,九歲便能作文,十歲仿揚雄的《解嘲》作《釋毀》,被當地士紳稱贊并以楊修,劉晏相提并論。然而好景不長自己的二哥徐潞進京趕考之時異死他鄉。
自己雖然自視才高,筆下千鈞,認為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實為易事,然而事實卻血淋淋的扇了他一個耳光。十七歲第一次參加鎩羽而歸,二十歲依舊為童生,不服氣要求復試,勉強為秀才,直至四十一歲,徐渭共計參加八次鄉試,理應當如此才華之人,中個舉人簡簡單單之事,然而八次不第,榜榜無名,深深的打擊著徐渭的心靈。這個琴棋書畫皆通之人,偏偏在八股文上屢試不第,后變得狂放不羈。
不久大哥去世,有人以徐淮欠債之名,占了徐家紹興老宅,徐渭既無功名,又無主地,紹興再無安身立命之地,為求生計來到太倉,后入贅勉強維持生計。后開設“一枝堂”,招收學童,教私塾以糊口,同時接回母親。晚年徐渭越發厭惡富貴者與禮法之士,不愿接見客人,常常忍饑挨餓,不治產業,賣畫為生,貧困交加,散盡家財,不肯低頭,不久精神病越發嚴重,去世了,身邊僅有一狗為伴。
三次結婚,七年冤獄,九番自殺,十分修仙。
伯勞打始開,燕子留不住。今夕夢中來,何似當初不飛去?憐羈雄,嗤惡侶,兩意茫茫墜曉煙,門外烏啼淚如雨。
這是徐渭給第一任妻子的悼亡詞。徐渭第一次入贅于潘家。潘似不計較禮金,以一金釵聘禮,這七年里,徐渭感受到了潘似的柔情和照顧,溫柔體貼感化著徐渭那個放蕩不羈,又自卑 的心理,可惜似乎天公不作美,剛剛度過七年之癢的婚姻,因為潘似感染肺病去世,那段掩映雙髻秀眉新,當時相見各青春。旁人細語親聽得,道是神仙會里人的美好生活也告一段落。
此時這僅僅是個開端,自己的大哥煉丹服藥去世,自己在大哥的影響下和當時文壇的風氣之下,也覺得仙丹存在,相信真仙存在,自己哥哥的死不是因為中丹毒死而是因為未遇真仙。長時間的中試不第,社會環境和屢遭挫折,讓徐渭有了追求求仙之路,甚至有了些精神疾病。
隨之不久,徐渭有了第二任妻子,也就是徐渭第二次入贅,這是一個短暫的婚姻。王氏不似潘似那樣柔情照顧自己,十足的潑婦,無法生活,僅僅幾個月便分道揚鑣。在他自己寫的回憶錄《畸譜》中如此描繪:“夏,入贅杭之王,劣甚。始被詒而誤,秋,絕之,至今恨不已。”
第三任妻子就比較復雜了,這個接觸到胡宗憲。胡宗憲算是徐渭的伯樂,雖然徐渭屢試不第,但是胡宗憲聽說了徐渭的文名后,力邀徐渭入幕,奉他為上賓。讓徐渭報國有門,在抗倭戰術上,給胡宗憲提供了很多幫助。同樣胡宗憲給予他了很多錢,徐渭用來買房,飲酒,這樣的生活給徐渭貧窮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暖意。
同樣第三任妻子也是來自于胡宗憲的牽線拉媒,娶了漂亮的妻子張氏,這算是很好的生活。可惜不久因為胡宗憲與嚴嵩的關系,受至牽連,哪怕抗倭寇有功,依舊鋃鐺入獄。徐渭對胡宗憲被構陷而死悲傷同樣怕受至牽連,有些對世界的失望,變得有些精神失常,前后九次自殺包括,鐵釘戳耳朵,以椎碎腎囊,利斧擊破頭顱,鮮血直流,也沒有死。在一次發狂之后,懷疑妻子與人私通,親手殺死了自己妻子,之后在自己朋友的多方解救之下,入獄七年,釋放歸來。從此游山玩水,調教出來一個李如松,在明朝的抗日援朝戰爭中,大破日軍。不久便回歸故里,不諳世事,不與他人接觸,潦倒而死。
徐渭的傳奇,才華出眾卻一生坎坷,詩畫書法廣為人稱贊,自恃才高,卻屢試不第,歷經三任妻子,次次悲慘,這是一個文人悲劇氏人物,卻活出了狂放不羈,也活出了軟弱和氣骨。這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或許也是因為不那么完美才會被記住吧。
徐渭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二月初四日(1521年3月12日)出生于紹興府山陰縣觀橋大乘庵東(今屬浙江紹興)一個趨向衰落的大家族。其父徐鏓曾任四川夔州府(治今重慶市)同知。徐鏓的原配童氏,生下徐淮、徐潞兩個兒子。
繼娶苗氏,不曾生育。徐鏓晚年納妾才生下徐渭,徐渭自幼由嫡母苗夫人撫養。在徐渭出生百日后,徐鏓便去世。十歲時,徐渭的生母又被苗氏逐出家門,骨肉分離,對他而言刺激頗深。
徐渭十四歲時,苗夫人去世,徐渭隨長兄徐淮生活。二人年齡相差三十多歲,又缺乏手足之情,相處得不甚愉快。
徐渭青少年時得不到親生父母的疼愛,在家庭生活中地位低下,有寄人籬下之感。 然而他聰穎異常,文思敏捷,六歲讀書,九歲便能作文,十多歲時仿揚雄的《解嘲》作《釋毀》,享譽遠近。
當地的紳士們稱他為神童,將其與東漢的楊修、唐朝的劉晏相提并論。在世態炎涼之中,徐渭形成了既孤傲自賞,又郁郁寡歡的性格。?
擴展資料:
徐渭的書法和明代早期書壇沉悶的氣氛對比顯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難看懂,用筆狼藉,他對自己的書法極為喜歡,自認為“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
徐渭超越了時代,打破了以“臺閣體”為主導的明代書壇的寂寞,開啟和引領了晚明“尚態”書風,把明代書法引向了新的高峰。陶望齡曾說過其書法“稱為奇絕,謂有明一人”。
袁宏道則稱:“予不能書,而謬謂文長書決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論書法而論書神,先生者誠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俠客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徐渭
看看中國史,有多少文化巨人在科考時名落孫山!然,直到今天,各種各樣的考試仍大行其道。于是,高分低能兒也就層出不窮。
徐渭,字文長,浙江紹興人,有明一代詩文、書畫、戲劇大家。他的詩被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宏道尊為有明一人,他的戲劇受到湯顯祖的極力推崇,他的書畫則崇拜者更多,鄭板橋自稱青藤門下走狗,齊白石說,如果生在三百年前,愿意為他磨墨理紙,倘若他不肯接納,我就站在門外,即使餓扁了肚子也決不離去。然而徐渭的一生卻很不幸。他雖然有著強烈的功名事業心和報國愿望,但卻科場蹭蹬,八次參加鄉試都名落孫山,中年因患狂疾殺妻,下獄七載,晚年則靠賣字畫乃至賣書賣衣度日,最終潦倒而死。
徐渭一生,曾四度入幕,第一次在時任總督浙閩軍務的胡宗憲幕中,歷時五年左右;后三次分別在宣大巡撫吳兌、禮部尚書李春芳與翰林院修撰張元忭幕中,但時間都很短,最長的吳兌幕中也不過半年左右,因此沒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跡,而第一次與胡宗憲的交往則頗為相得,是徐渭一生中最得意的時期。
徐渭
明代嘉靖年間,江浙、福建一帶倭寇猖獗,許多地方都遭到倭寇的襲擾與擄掠,百姓深受其害,社會也因此動蕩不安。嘉靖三十六年(1556年),胡宗憲調任總督浙閩等處軍務,總督府暫駐紹興。當時由于寇情復雜,督府與朝廷函札往來頻繁,亟需一位具有較強文字表達能力的人擔任此項任務,于是胡宗憲經身邊幕僚介紹,看中了當時在紹興一帶頗負文名的徐渭。在此期間,徐渭一方面協助胡宗憲草擬書函表文,一方面參與了誘捕海寇王直、徐海的活動。王直與徐海是當時活動于浙江沿海一帶的海寇頭目,兩支海寇人多勢眾,如果對他們實施軍事進剿,胡宗憲沒有這樣的實力,倘若實施,最終結果很難預料。于是胡宗憲聽取徐渭及其他幕僚的建議,設計對這兩人誘以官祿,拉攏分化,最終瓦解了這兩支海寇隊伍,大大減輕了浙江沿海一帶的寇患。
幾經接觸,胡宗憲覺得徐渭文筆不錯,而且還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督府正需要這樣的人才。當年年底,胡宗憲提出請徐渭留在總督府作幕僚,但為徐渭所推辭。胡宗憲并沒有就此放棄,他覺得徐渭雖然科場不順,但人才難得,于是第二年新年一過,再次派人到徐渭家請他出山,言辭懇切。徐渭為胡宗憲禮賢下士的風范所感動,同時也考慮到進入幕府能解決自己及一家的生計問題,于是在這年正月初三正式進入胡宗憲幕府。
初入幕府時,徐渭與胡宗憲約定,如果胡能以賓客之禮待他,他就來,否則他就不來,同時來了以后還應允許他時有進出。胡宗憲知道徐渭放任的脾性,知道這樣的人只有多加優容才留得住,就答應了他的條件。胡宗憲管理部屬十分嚴厲,部下不論文臣還是武將在督府謁見他,都害怕遭責罰,在他面前匍匐而行,不敢仰視,但對徐渭卻優禮有加。徐渭常常穿著布衣戴著烏巾直入督府,見了胡宗憲也不跪拜,只作長長一揖,以為見面之禮,然后坐下來和他談論天下大事。他高談闊論,旁若無人,胡宗憲雖然覺得徐渭有些倨傲,但所論卻很有道理,于是也并不計較這種不甚恭敬。徐渭入幕前的推辭與入幕初期行為上的過于狂放,多少帶有對胡宗憲試探的意味。入幕后,胡宗憲很器重徐渭才華,待他如上賓,徐渭也竭力相報,很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俠者之風。
不久,由于前方寇情緊急,胡宗憲設指揮部于寧波鄞縣,徐渭也隨胡宗憲來到鄞縣,協助胡宗憲指揮圍殲岑港倭寇的戰斗。
當年四月,胡的部下在舟山捕獲一只雌性白鹿。許多人認為這是上天預示的祥瑞,胡宗憲很高興,打算將它獻給嘉靖皇帝,便請人寫了一道《進白鹿表》。表文寫成后,胡宗憲請徐渭過目。徐渭看后沒有說話,但瞪著眼睛,似乎不甚滿意。胡宗憲說:先生是不是覺得文章寫得不怎么好?能不能借你的大手筆也寫一篇。于是徐渭就寫了一篇。胡宗憲分辨不出兩篇表文的高下優劣,就將兩篇文章與白鹿一起同時送至京城,請送鹿的使者將兩文送給與自己友善的翰林學士董份等過目,讓他們擇優選用。幾位學士看了文章后,一致認為徐渭的表文好。于是使者就將白鹿與徐渭所撰的表文一同上獻。嘉靖皇帝看了表文與白鹿很是高興,賞給胡宗憲大量銀幣。此后胡宗憲對徐渭更加刮目相看。
徐渭愛喝酒,幕府中無事的時候就會邀上幾個朋友到酒家喝上幾盅。一次徐渭與一群年青朋友在酒肆飲酒作樂,正好遇到幕府有事,急須與徐渭商量,但派人四處尋找卻始終找不到。到了晚上,衙役們知道徐渭在幕府中的地位,不敢將大門關上,一直等他到深夜。有人了解到徐渭的行蹤,向胡宗憲打小報告,說徐渭在某酒家喝酒,喝醉了還高聲大叫。胡宗憲聽后不僅不加責備,反而把他稱賞了一番。
還有一次,徐渭與朋友在一家酒樓喝酒,有幾個軍士也來這里喝酒,但酒足飯飽之后卻不肯付錢,與酒家掌柜、伙計爭吵起來,將酒家的掌柜、伙計大罵一通又痛打了一頓。徐渭對這幾個橫行霸道、白吃白喝的兵痞十分憤怒,就暗中寫了一個條子讓身邊的人帶給胡宗憲。胡宗憲得知這一情況,立刻派出一隊人馬趕赴酒樓,將這幾個兵痞捉拿歸案,立即正法。
當年七月,胡的部下又在安徽涇縣捕獲一只雄性白鹿,于是胡宗憲又讓徐渭撰寫《再進白鹿表》,將鹿與表再次獻給嘉靖皇帝。嘉靖三十九年八月,浙江有人上山采藥時掘得十株大靈芝,同時發現一只蹲蟄在靈芝根部的白龜,此人將靈芝與白龜一起送到總督府。胡宗憲又讓徐渭起草《進白龜靈芝表》,與白龜靈芝一起上獻嘉靖皇帝,胡宗憲再次受到皇上的厚賞。
胡宗憲對徐渭的文章才華十分滿意,為了能留住他,使他安心于幕府,為自己盡力,便借助自己的地位與影響,在杭州為徐渭聘定張氏女子作繼室,并隨即為他支付了聘金。徐渭的發妻潘氏于嘉靖二十六年去世,以后他雖有過幾次婚姻,但均相處時間不長即告失敗。因此在發妻亡故后的十五六間,他大多數時間都是孤身獨處。徐渭對胡宗憲為他聘定繼室十分感激,這不僅因為自己可以坐享其成,重獲妻室帶來的關切與溫情,還因為家中的老母又有人侍奉照顧,免了他的不少后顧之憂。為此他寫了《謝督府胡公啟》。第二年正月,徐渭正式將張氏從杭州迎娶到紹興。婚后不久,即趕赴杭州胡宗憲幕府。婚后第二年,張氏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可惜的是,五年多以后,徐渭因心疾發作,懷疑妻子有外遇,將她殺害了。在眾多朋友的協力幫忙疏通下,他才免于一死,但還是為此付出了七年牢獄的代價。
徐渭在胡宗憲幕中,不僅為胡宗憲代擬書函,也積極為他的軍事行動出謀劃策。徐渭入幕前在紹興有數次親身參加抗倭的經歷,他曾夾在士兵隊伍中,冒險隨軍到前線,觀察形勢,謀劃克敵方略;事后又記下戰事經過,分析成敗原因,對倭寇的活動規律及采用的戰略戰術有一定了解,積有一定的抗倭經驗。入幕后,他雖然主要是以才智見用的文職人員,但喜歡與武將結交,與他們談論一些戰事問題。因此他對軍事行動的建議常為胡宗憲采納。袁宏道在《徐文長傳》中說:文長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明史·徐渭傳》也說:渭知兵,好奇計,宗憲擒徐海,誘汪直,皆預其謀。由此,他在軍事上也頗受胡宗憲器重。在胡宗憲幕中,徐渭究竟為抗倭戰事具體做了些什么,由于史料缺乏,難以實考。但以徐謂的經歷,以他好奇計又喜談兵的性格以及素來對抗倭的熱情,可以斷定他參與了不少重要軍事行動的謀劃,這從他《文集》中的《擬上督府書》等文中可以看出來。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胡宗憲重建杭州鎮海樓竣工,這一年胡宗憲的平倭戰績輝煌,為此他十分高興,認為樓成之后應該有一篇記來記述此事,于是就請徐渭寫了一篇《鎮海樓記》。寫成以后,胡十分滿意,作為獎賞,他送給徐渭二百二十兩銀子,讓徐渭建造房子。這是一筆數目不小的錢,徐渭推辭再三不肯接受。胡宗憲說,我比不上唐朝的裴晉公,你寫的這篇文章,我也不能像裴度對待皇甫那樣給予厚賞,如果用皇甫為洛陽福先寺作碑記所得到的報酬來要求我,這點銀子還嫌太少,怎么能說多呢?徐渭見胡宗憲說得懇切,收下了這筆銀子。回到紹興后,他變賣了家中一些文物字畫,又湊了二百二十兩銀子,在紹興城東南買了一處占地十畝有二十來間舊房的地塊,對它進行整修改造,使之成了一個頗具江南園林特色的私家園宅。約兩年后房屋建成,徐渭非常有意思地將大堂取名為酬字堂,意思是這處房子是自己用賣字得來的錢建造的。可惜這處修建沒幾年的園宅,在殺妻事件發生急需花錢時被典賣了。
嘉靖四十年夏天,徐渭因身體狀況不佳,在征得胡宗憲同意后離開幕府回家養病。但此時幕府中的文書函札事宜很多,徐渭的離開使胡宗憲仿佛失掉了一只有力的臂膀,一些重要的函札無人操筆。于是在徐渭回到紹興后的第三天,就急忙派人持信請徐回府。徐渭給胡宗憲回了一信,說自己這次是原來的心疾發作,待病情稍有好轉后即回。胡宗憲對徐渭的病情放心不下,沒過幾天又派人前去探視,并帶去了親筆信、俸銀以及徐渭不久后準備參加鄉試的有關資料,表達了對徐渭的深深關切,徐渭為此很是感激。
進入秋天,徐渭的病情有所好轉,不待胡宗憲來催就急急趕往胡在杭州的幕府,為胡宗憲效力,也準備著參加這年的秋試。在幾年的接觸中,胡宗憲覺得徐渭確實是一個有才華的人,憑他的才學實力在鄉試中得個上第應該不成問題,因此鼓勵他謀一個正經的仕途出身。其時,胡宗憲權重東南,浙江秋闈期間朝廷委派來浙的考官都到胡府拜見他。考慮到考試畢竟有許多說不清的因素會發生作用,為保險起見,胡便趁此機會將徐渭之事對考官一一加以關照,并說如果哪一位考官在考評時錄取了徐渭,我一定好好地感謝他。但不料事出意外,一位貢士出身的考官由于拜見來得較晚,胡宗憲有些看不起他,就忘了與他打招呼。閱卷完畢考卷拆封后,錄取的名單中遍尋不見徐渭之名,主考官急忙尋找試卷下落,結果正在那位貢士出身的考官處,且試卷已被這位貢士寫滿了批語,滿紙譏諷,圈涂得不成樣子,無法再進行復議,于是徐渭再次名落孫山。徐渭雖對此憤憤不平,卻無可奈何。這是徐渭一生最后一次參加科考。
雖然鄉試不舉,胡宗憲仍留徐渭于幕府之中,且一如既往地對待他。徐也跟著他輾轉于安徽、江蘇、福建等地。嘉靖四十二年,胡宗憲以黨嚴嵩及奸欺貪淫十大罪受人彈劾,隨即被免去全部職務,不久又投入監獄,總督府解散,徐渭悵然回到家鄉紹興。三年后胡宗憲在獄中自殺身亡。
徐渭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對胡宗憲的知遇之恩,他始終念念在心。五十八歲那年,他偕同幕友沈明臣準備去安徽績溪憑吊祭掃胡宗憲墓,不料乘舟至嚴州時腦病復發,出現幻覺,不得已只好返回紹興,久存心中的感念之情只能拜托沈明臣前去靈前訴告。
徐渭在胡宗憲幕府的五年,主賓相處融洽,是他一生中最為順心的五年。但由于只是幕僚,加之胡宗憲待他不薄,因此他也不能不承胡宗憲旨意做一些有違自己心志的事,比如他明明了解嚴嵩專擅媚上,招權納賄,還是替胡宗憲撰寫祝壽賀表,阿諛吹捧嚴嵩等。這種內心不愿卻又不得不為之事,暴露了徐渭性格中軟弱的一面。當然我們今天這樣說,也許是對一位身處特定環境中的封建文人的苛求。
關于徐渭描述正確的是: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自稱“南腔北調人”,紹興府山陰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才子”。
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胡宗憲被下獄后,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自殺九次卻不死。后因殺繼妻被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后,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
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貧病交加,藏書數千卷也被變賣殆盡,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的文藝創作所涉及的領域很廣,但它們共同的特征是:藝術上絕不依傍他人,喜好獨創一格,具有強烈的個性,風格豪邁而放逸,而且常常表現出對民間文學的愛好。
徐渭傳世著作有《徐文長集》、《徐文長三集》、《路史分釋》、《徐文長逸稿》、《南詞敘錄》及雜劇《四聲猿》等,雜劇《歌代嘯》、小說《云合奇縱》(即《英烈傳》)等,據傳也是徐渭所作。今人輯有《徐渭集》。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552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