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想做圣明君王,為什么天下反而混亂?他做得很糟糕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我們可能知道唐德宗并不是一個優秀的皇帝,因為他任用宦官、埋下禍根,整個朝廷被小人把持。即便后來的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沒有挽救回來,他的兒子做沒有到半年的皇帝就被逼下位子。其實在他年輕的時候,他曾心想要改變國家的命運,但是他經歷了多次的憂患之后,開始轉變性格反而不能容忍朝臣。有后人評價說,他這個人猜忌刻薄,卻想做個圣明的人,可他忘記了自己深深被奸人所玩弄。陸贄忠心他,曾經直言勸諫他,反而被貶。
其實唐德宗一開始上任的時候是想要自強的,他用了很多有才能的官員,嚴厲禁止宦官再參與政事,整個國家朝著一副興盛的樣子發展。因為他經歷了國家差點破滅的時代(安史之亂),發誓自己要做以個好的君主,并且他十分勤儉,取消了很多進貢。為了打擊當初造反的節度使等勢力,所以他的手段強硬了些,結果導致反彈。奉天之難后,他開始轉變執政的態度,姑息那些他原本不愿意饒恕的人,甚至擔心下次再度流亡而開始斂財,直接導致經濟的崩塌。他在位的時光都浪費了,幾乎沒有建樹,可以說是他運氣不錯才維持住了統治。
唐德宗一開始即位的時候是想要削弱地方勢力的,他甚至采用了暴力解決的辦法,雖然藩鎮勢力稍稍被壓制,但是不良反應也很大。他即位沒有兩年后,河北的節度使就生病了,按照慣例來說唐德宗應該把他的職位傳給他的子孫。但唐德宗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機會,非常嚴厲的拒絕了節度使兒子的上表。其實唐德宗想要改變原來藩鎮父子相傳的政策,他不應該這樣直接,應該采用委婉的手段。聽到他拒絕傳位的事情后,其他節度使打算聯合起來反抗朝廷,因為他們都覺得自己的權利受到了壓制,還不如干脆建立自己的勢力。
唐德宗早就等著他們的反抗,所以他立馬征調了一萬的兵馬去守住關卡,并親自設宴出征的士兵。一開始這支軍隊士氣很強大,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河北節度使的兒子已經被擊敗,其他想要謀反的節度使有的被殺死、有的還在頑強抵抗,但是大部分人都已經投降。不過唐德宗犯的最大一個錯誤就把其他藩鎮也牽扯到這個事情中。這些本身就有自己勢力的藩鎮在此次的鎮壓中并沒有得到想要的補償后,反而聯合起來,紛紛自己稱王,討伐唐德宗。這下唐德宗可把火燒大了,因為整個戰線不斷擴大,已經威脅到都城了。
唐德宗忙著遣調士兵要去救援自己的城池,而涇原的士兵們千辛萬苦來到異地守護他,想要的就是到達之后能獲得賞賜。雖然德宗有下令賞賜他們,但到他們手里的只有一些粗陋的東西。所以他們心里就很不爽,覺得自己拼命來守護德宗,但是皇帝有那么多好東西,卻一點點都舍不得分給他們,已經是滿軍埋怨了。而節度使只有口頭上的承諾沒有實際的行動,惱怒的將士們便連他的話也不聽了,把姚令言趕了出去。
聽說士兵們因為不滿賞賜而想要謀反后,德宗十分驚慌,想要派人安撫,但是已經來不及了,軍隊已經到了城門之下,于是德宗只好趕緊跑路,再次重復了自己祖先的慘狀。而士兵們劫掠了府庫中的寶物之后十分滿足,就干脆擁了被罷免的太尉稱王。臨時逃跑的德宗想不到這種情況下,自己手下將軍竟然召集不到士兵來保護他,德宗感到十分的難受。而且德宗因為聽了宰相的讒言,不愿意接見救駕有功的李懷光,反而導致救駕的人也要謀反。
還好善于調度組織的李晟幫助了德宗,連續進攻,才平定了這場混亂。但是德宗作為一個天子,他的威嚴已經不復存在,他根本就沒有辦法應對地方的勢力。本來雄心壯志的他,竟然改變了自己的執政理念,覺得在逃亡過程中,他的宦官們對他更加的忠心,比官員們靠譜,因而重用他們。逃亡過程中德宗受了不少苦,有時候根本顧不上飽腹,所以之后他變得十分愛斂財。人們都覺得他的人生很悲慘,因為草率的討伐而導致自己再度陷入要出逃的狀況,也放棄了自己的雄心。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549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