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紳是農民嗎?為什么《憫農》變成了反詩?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以前小的的時候,老師或者家長想要教育我們珍惜糧食,那一定會提到《憫農》這首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雖然廣為流傳,但它的作者李紳似乎鮮有人知。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能夠理解百姓疾苦的人,最終卻成為了一個禍害百姓的大貪官。
唐朝的李紳究竟是什么身份呢?
以前我一直以為李紳是平民百姓出身,所以才能了解農耕的辛苦。
其實李紳也算是官家子弟,他的父親曾是烏城縣的一個縣令,在往上追溯,他的曾祖是中書令李敬玄,也算是有點身份的人。
李紳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孤兒寡母的生活十分艱難,飽嘗社會的苦難。李紳幼年時就表現出了自己驚人的天賦,善于寫文作詞,因此結識了一大批頗有文采的好友,他與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人都素有交往,他還曾為元稹的《鶯鶯傳》作了一首《鶯鶯歌》,流傳甚廣,可見其文采非凡。
李紳不僅天賦絕佳,而且十分好學、勤奮上進,最終在二十七歲考中了進士,補國子監助教的職位。
這就意味著李紳徹底翻身了,要知道當時讀書人的信念是什么“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李紳的中功名,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那立馬就是身價倍增啊。
李紳是在什么情況下寫成《憫農》的?為何被認為是反詩呢?
李紳當官之后,很受皇帝的欣賞,被升為翰林學士。有一年,李紳回鄉探親,正好遇見了他的同僚浙東節度使李逢吉,這兩個人是同年考中的進士,而且還都是好友,自然免不了一敘。兩個人一起攜手走到了觀稼臺上,李紳望著田里辛苦勞作的農民,感慨萬千,于是吟詩一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聽完之后大加贊賞,夸其才學非凡,李紳也是不禁夸,立馬又來了一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李逢吉這一聽,覺得這李紳是在表達對朝廷的不滿啊,心中就有了主意,回到所住之地后,李逢吉讓李紳將詩文寫下來,贈給他留作紀念。
李紳覺得這小詩不足掛齒,不能贈與李逢吉,便又作了一首長詩:“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饑。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我愿燕趙姝,化為嫫女姿。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李逢吉一看,這首也不錯,足可以看出李紳對朝廷不滿了,便拿著詩欣然回京了。
回京之后,李逢吉立馬上奏皇上說:“翰林學士李紳,對朝廷不滿,還寫了反詩已泄私憤。”說完立馬將反詩呈上,希望借此能夠加官進爵。皇帝一看這詩是有點不高興,就下令將李紳找來會話。
李紳立即向皇帝解釋說,這是自己看見百姓農耕辛苦,但卻食不果腹,心中不忍,所以寫了這首詩。皇帝聽完之后并沒有追究,反而對李紳說:“多虧了愛卿提醒朕,朕久居廟堂之上,竟然忘了體恤百姓疾苦,這是朕的過錯啊。為了嘉獎你,就封你為尚書右仆射。李紳大喜,立馬叩頭謝恩。
李逢吉知道李紳加官進爵之后,心中十分不安,害怕李紳報復他,但李紳卻以為是李逢吉向皇帝舉薦了他,因此對李逢吉十分感激,還特地登門致謝,這更讓李逢吉惶恐不安。不久之后,皇帝把李逢吉降為云南觀察使,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可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李紳為什么會變成一個貪官酷吏?
按理來說,李紳同情百姓,那肯定一心為民辦事,可是人心易變,誰都不曾想到他竟然變成了一個貪官。
據《云溪友議》記載,李紳還沒當官之前,有個叫李元將的族叔,李元將家中富足,李紳當時很巴結這個族叔。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李紳做了官之后,氣勢凌人,李元將也不敢再以叔叔自居,就在李紳面前自降一輩,自稱為“弟”。但李紳對此十分高興,幾次對李元將威逼施壓,李元將只好再降一輩,自稱為“侄”。但李紳著實有點過分,“侄”也不滿意,竟然逼著李元將自稱為“孫子”。自己曾經的叔叔成了如今的孫子,不知道李紳是否還記得當年對叔叔的巴結嗎?
李紳不僅仗著自己管家的身份欺壓百姓,而且窮奢極欲。據野史記載,李紳極其喜歡一道雞舌做的菜,這一道菜就要耗費幾百只活雞,而且一只雞也只取雞舌這一小部分,其余的全部扔掉。一頓飯就要花費千百貫錢。但李紳卻毫不在意,反以為榮。李紳自己的俸祿微薄,哪供得起這樣大的花銷,還不都是從百姓手中壓榨來的。
百姓忍受不了李紳的巧取豪奪,紛紛離家而去,遠走他鄉。在當時百姓那可是勞動力的代表,這樣的人口流失,本應該引起重視。但李紳卻對此毫不在意。他對手下人說:“這些百姓就像手中捧著的麥子,好的飽滿的麥子都會留下,那些飄走的都是一些秕糠。”當年那個寫下“粒粒皆辛苦”的人卻變成了一個把百姓當作秕糠的貪官,可見世事無常啊!
當年的那個心系百姓的少年郎,變成了一個魚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酷吏。怪不得只有詩流傳甚廣,而作者鮮為人知了。
憫農
(唐-李紳)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注釋]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的土。
[簡析]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里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于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在表現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對比,前后映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發人深省,將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泣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唐代詩人。
憫 農1
李 紳
春 種 一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注釋]
1.憫:憐憫。
2.粟:(sù)
[簡析]
這是一首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
第一、二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以“春種”“秋收”,概寫農民的勞動。從“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無閑田”,更寫出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一處田地閑置著。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這真是觸目驚心!一個“猶”字,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于死地呢?“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泣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唐代詩人。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531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