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歷史上的潘美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詢,漢族,大名府人 ,北宋開國名將之一。潘美與宋太祖趙匡胤關系素來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進叛亂,太祖親征,潘美為行營都監從征。
開寶三年(970年),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團練使,率軍滅南漢,一開始潘美圍攻賀州。潘美設伏于南鄉岸,大破南漢軍,擒斬伍彥柔。接著連克昭、桂、連三州,進逼韶州。再取韶州,南漢后主出降,南漢滅亡。即日,命潘美與尹崇珂同知廣州兼市舶使。開寶五年(972年),兼嶺南道轉運使。開寶八年(975年)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滅亡,加檢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太平興國四年(978年)正月,任北路都招討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隨太宗伐北漢,又被任為知幽州行府事,隨太宗北伐遼,兵敗而回。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八月,以雁門觀之捷封代國公,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改忠武軍節度使,進封韓國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遼朝,潘美為云、應、朔等州行營都部署,率西路軍出雁門,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領東路軍大敗于岐溝關,潘美等也受詔撤軍,在撤軍過程中,潘美與王侁等逼迫楊業冒險迎敵,置之必敗之地,而又見死不救,致使陳家谷(今山西寧武)兵敗,楊業全軍覆沒,被俘而死。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為檢校太保。
淳化二年( 991年),加同平章事,數月后死,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謚武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饗太宗廟庭。潘美在宋真宗時代又追封為鄭王。
潘美(小說楊家將中的潘仁美),據說趙匡胤曾經親口把他排在功臣中的第二名(僅次于開國名將曹彬和趙普)。根據史料記載,潘美19歲從軍,建立戰功無數。他第一次出名是在公元954年,那一年,他跟隨趙匡胤參加了著名的高平之戰。那一戰,是由后周最著名的皇帝后周世宗柴榮親自指揮,以一萬之眾大破北漢三萬大軍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那一戰也徹底奠定了趙匡胤以后的仕途和地位。
在戰爭中,由于后周的左翼軍敗退,導致周世宗柴榮的中軍被圍,形勢萬分危急。關鍵時刻,趙匡胤率領右翼軍3000余人,出其不意的直接殺入北漢皇帝的中軍,幾乎生擒了北韓的皇帝,一舉扭轉了戰場上的劣勢,使得北漢軍大敗而逃,從而奠定了后周乃至于以后的大宋問鼎中原的局勢。而除了趙匡胤以外,那一戰立功最大的就是潘美。再以后,潘美支持趙匡胤稱帝,建立大宋。然后在征討四川、平定湖廣、掃平江南的歷次戰役中,屢立戰功。
比如攻打四川的時候,面對后蜀皇帝在劍門關布下的重兵,潘美一方面假意集中主力攻城,另一方面使用了當年鐘會奪取四川的經驗,派大將穿過劍閣小道,出其不意的偷襲成都,結果使得后蜀皇帝驚慌失措,獻城投降,使得難于上青天的蜀地僅僅5個月就被平滅。后來,由于進入成都的將領縱兵搶掠,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又是潘美主動承擔責任,自請降級罰俸。
而在平滅湖廣的戰斗中,更是顯出了潘美的智慧。面對依托韶關地勢,據險死守的南漢軍隊,潘美沒有一味的強攻,而是暫時退兵400里,利用南漢軍隊的松懈,派人化裝成百姓混入韶關,然后輕騎一天一夜疾馳400里,進抵韶關城下,和埋伏在城內的接應里應外合,一舉奪取天險韶關,為進軍南粵大地,最后平定南漢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兩次戰役可以說充分的顯示了潘美的智。
而最能體現潘美勇的戰役,當屬掃平南唐的戰役。當時,南唐擁兵10萬,與宋軍不相上下,又依托長江天險和水師的優勢,想做困獸之斗。但是,潘美向當時的宋軍主帥曹彬建議,通過搭設浮橋跨過長江,把水戰變成了陸戰,以發揮宋軍善于陸戰的長處。這一提議獲得曹彬的同意,使得宋軍順利度過長江天線。這時,南唐主帥企圖駕駛小舟,用火攻燒斷浮橋,截斷宋軍的退路。關鍵時刻,是潘美率軍,力戰南唐軍隊,使得宋軍得以順利的渡過長江,包圍了金陵城,最終迫使南唐降服。
像這樣一個智勇雙全,功績顯赫的人,怎么會嫉妒一個投降過來的楊繼業呢?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524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