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封樂毅為王為何他卻拒絕了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樂毅堅決不接受燕昭王的封王,一是不能接,二是不敢接。
背景
樂毅伐齊期間,在即墨受阻,三年無功。燕昭王身邊有一小人進讒言,說樂毅現在攻城一點兒都不主動,還在齊地大做善事,收買人心,恐怕是不想回來了,自己要在那邊當王。燕昭王聽了,二話不說,在一個宴會上當場把他宰了,之后送樂毅的妻子、兒子到齊國,封樂毅為齊王,樂毅感動涕零,堅決不接受。
樂毅伐齊
不能接
為什么樂毅不能接受燕昭王的封賞?很簡單,燕昭王誠信待人,對他仁至義盡,如果樂毅真要是做了齊王,部下會怎么想,齊國的百姓會怎么想,天下人會怎么想?
燕昭王
俗話說,誠信是人最大的資本。人在利益面前是會變得,何況是巨大的利益?樂毅率領燕國全國精銳伐齊,如果真的要反叛,燕昭王是拿他沒辦法的。既然沒辦法,與其扣押他的妻和子,最后弄得反目成仇,還不如順水推舟,就封他個齊王:如果樂毅接受了,兩國以后就結盟;如果不接受,樂毅以后必會死心塌地的為燕國效力。
燕昭王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這一招太妙了,不僅感動了樂毅,還感動了國內那些大臣,順便還在歷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很多時候人在大事面前容易犯糊涂,不妨學學燕昭王的妙招,以誠感人:拿出最大的誠意,讓他去選擇。
不敢接
下面我們來分析為什么樂毅受不了燕昭王的封王。
本來呢,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可戰國時期那些超級大國比周天子實力大得多了,覺得稱公、稱侯與自己的身份太不匹配,就紛紛僭越起來,也稱王了。
稱王的途徑一般有兩種:一是幾個超級大國搞個聚會,互相稱王,比方說魏王和齊王就是這樣來的;第二個方法就是自己的國家實力很強,自己稱王,其他國家也不敢說什么,比方說秦惠文王。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國王是被另一個國王任命的,何況還是實力很弱的燕王!要是其他國家覺得不爽,起兵來攻,依樂毅手上的那點兒兵力是抵擋不了多久的。
還有一個原因:齊國為什么被打?就是之前齊愍王太囂張了,惹了眾怒。樂毅微弱的兵力就敢稱王,這不就是第二個齊愍王嗎?前車之鑒啊。
教訓深刻啊
總結:樂毅不接受燕昭王封王,原因很簡單:一是不能接,二是不敢接。通過這件事,我們能學到哪些道理呢?
1、誠信是做人最大的資本。
2、做人要知足,要知道自己的斤兩。
戰國時艷國沒有,燕國到有一個軍事家叫樂毅。
樂毅,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戰國后期杰出的軍事家,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生卒年不詳,戰國軍事家,漢族,中山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人,魏將樂羊后裔。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余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樂毅先祖樂羊為魏文侯(魏斯,魏國開國君主)手下的將領。曾率兵攻取中山(參見魏滅中山之戰),因功被封在靈壽,樂羊死后,葬于靈壽,從此樂氏子孫便世代定居在這里。中山復國后,又被趙武靈王(?—前295年)所滅(參見趙攻中山之戰),樂毅也就成了趙國人。 樂毅少年聰穎,喜好兵法,深得趙人推崇。趙武靈王時,因避沙丘政變來到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當了大夫。 此時,燕昭王因為子之之亂而被齊國打得大敗,燕昭王時刻不忘為燕國雪恥。但燕國弱小又地處僻遠,昭王自忖力量不足以克敵制勝,于是便屈己禮賢,延聘賢能之士相佐。首先禮待郭隗,借此招攬天下英才。樂毅適于此時替魏出使到燕國,燕昭王用客禮厚待樂毅。樂毅謙辭退讓,最后終于被昭王誠意所動,答應委身為臣,燕昭王封樂毅為亞卿(僅次于上卿的高官)。 當時齊國非常強大,齊愍王率齊軍南敗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晉的勢力于觀津,接著與三晉攻秦,助趙國滅中山,打敗宋國。擴地千余里,諸侯各國在強大的齊國面前都表示臣服,齊愍王因此而驕矜自滿。由于齊愍王的驕橫自恣,加上對內欺民而失其信,對外結怨于諸侯,造成齊國政治局勢不穩,形勢惡化。 燕昭王認為時機成熟,欲興兵伐齊,遂問計于樂毅。樂毅回答說;“齊國系霸主之余業,地廣人多,根基較深,且熟習兵法,善于攻戰。對于這樣一個大國,雖有內患,僅由我們一國單獨去攻打它,恐怕很難取勝。如果大王一定要去攻伐齊國,必須聯合楚、魏、趙、韓諸國,使齊國陷于孤立的被動地位,方可制勝。”這就是所謂“舉天下而攻之”的伐齊方略。 燕昭王接受了樂毅的建議,便派樂毅去趙同惠王盟約攻齊,并請趙國以伐齊之利誘說秦國,予以援助。又派劇辛為使又分別到楚國和魏國進行聯絡。當時各國都因厭惡齊愍王驕暴,聽說聯兵伐齊,均表贊同。 樂毅返燕后,燕昭王在公元前284年派樂毅為上將軍,同時趙惠王也把相印交予樂毅,樂毅率全國之兵會同趙、楚、韓、魏四國之軍興師伐齊。齊愍王聞報,親率齊軍主力迎于濟水(在今山東省濟南西北)之西。兩軍相遇,樂毅親臨前敵,率五國聯軍向齊軍發起猛攻。齊愍王大敗,率殘軍逃回齊國都城臨淄(參見濟西之戰)。樂毅遣還遠道參戰的各諸侯軍隊,擬親率燕軍直搗臨淄,一舉滅齊。謀士劇辛認為燕軍不能獨立滅齊,反對長驅直入。樂毅則認為齊軍精銳已失,國內紛亂,燕弱齊強形勢已經逆轉,堅持率燕軍乘勝追擊。 樂毅率燕軍乘勝追擊齊軍至齊都臨淄。齊愍王見都城臨淄孤城難守,遂率少數臣僚逃往莒城(今山東省莒縣)固守。樂毅用連續進攻,分路出擊的戰法,陷城奪地,攻入齊都臨淄后,盡收齊國珍寶、財物、祭器運往燕國。燕昭王大為欣喜,親自到濟水前來犒賞、宴饗士兵,為酬謝樂毅的功勞,將昌國(在今山東省淄川縣東南)城封給樂毅,號昌國君。 樂毅率燕軍半年內連下齊國70余城,僅剩聊城、莒城、即墨(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3城仍頑強抵抗,久攻不下。其余全部并入燕的版圖,燕前所未有的強盛起來。樂毅認為單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領了齊國,也無法鞏固。所以他對莒城、即墨采取了圍而不攻的方針,對已攻占的地區實行減賦稅,廢苛政,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保護齊國的固有文化,優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從根本上瓦解齊國。 樂毅攻燕齊五年,攻齊70余城,皆為燕地,唯獨莒、即墨未攻下。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樂資即位,稱燕惠王。燕惠王作太子時,就與樂毅有隙,所以當他即位以后,對樂毅用而不信。齊國大將田單探知此種情況,乘機進行反間,派人到燕國散布說;“除莒城和即墨兩處之外,齊國大片土地全在燕國軍隊手里。樂毅能在短時攻下齊國70余城,難道用幾年工夫還打不下莒城與即墨嗎?其實他是想用恩德收服齊人之心,為他叛燕自立做準備。”燕惠王本來就猜疑樂毅,聽了這些話信以為真,于是下令派騎劫為大將去齊接替樂毅。樂毅深知燕惠王收回他的兵權,意味著聽信謠言,欲加罪于自己。他認為“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決定拒絕回燕而西向去趙。趙惠王見樂毅歸趙,隆重地接待了他,并封他為望觀津(在今河南省商丘東),號望諸君。趙王這樣尊寵樂毅,是藉以警惕燕、齊,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騎劫寡思少謀而又驕狂自大。樂毅奔趙后,他來到齊國,一反樂毅原來的戰略部署和爭取齊人的正確政策,而施之以殘暴,激起了齊國軍民的強烈反抗。田單設謀誑騙燕軍,在即墨城用火牛陣大破燕軍,殺死騎劫,轉而追殲燕軍到黃河邊上,收復齊國所失之城邑,將燕軍逐出齊境,從莒迎齊襄王(愍王死,襄王立于莒)歸臨淄。 惠王后悔派騎劫代替樂毅,以致軍隊被打敗,將軍被殺死,曾經占領的齊國土地又丟失了,但又怨恨樂毅奔趙、恐怕趙用樂毅乘燕吃了敗仗的時候進攻燕國。于是惠王派人責難樂毅,而且向他道歉說:“先王曾以舉國之兵托付將軍,將軍為燕大敗齊軍,報先王之仇,天下人為之震動,我也時刻記看你的功績。可是剛逢先王去世,我又初立,聽信于左右而誤國。我之所以派騎劫代替將軍,為的是將軍經年累月的暴露于荒郊野外,怕你太辛苦,所以請你回來調息,并想同你共議國事。將軍卻誤聽傳言,和我產生怨隙,棄燕降趙。將軍為自己打算,這樣做是合宜的,可你如何報先王的知遇之恩呢?”于是樂毅慷慨地寫下了著名的《報燕惠王書》,書中針對惠王的無理指責和虛偽粉飾,表明自己對先王的一片忠心,與先王之間的相知相得,駁斥惠王對自己的種種責難、誤解,抒發功敗垂成的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的歷史教訓申明自己不為昏主效愚忠,不學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爭精神。這才打消了燕惠王對樂毅的某些偏見,便封樂毅之子樂間為昌國君。 盡管樂毅受到不公,但樂毅也并不因個人得失而說趙伐燕,以泄私恨,而是居趙、燕兩國客卿的位置,往來通好,樂毅最后卒于趙國。 點評:史書上雖沒有記載樂毅在軍事理論上有什么建樹,但他指揮燕趙聯軍,連克齊國七十余城的不凡業績,證明他是一位有杰出才能的軍事家。他在《報燕惠王書》中提出的國君用人的思想,對封建帝王在用人問題上提出了要求,他與燕昭王在興燕破齊的事業中建立的君臣情誼,為封建社會的賢人志士所向往。 樂毅者,其先祖曰樂羊。樂羊為魏文侯將,伐取中山,魏文侯封樂羊以靈壽。樂羊死,葬于靈壽,其后子孫因家焉。中山復國,至趙武靈王時覆滅中山,而樂氏后有樂毅。
一句話: 樂毅,中山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人。戰國后期杰出的軍事家,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
樂毅伐齊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共同伐齊(戰爭開始后楚也加入聯軍)。激戰于濟西,大敗齊軍。樂毅率燕軍乘勝攻克齊72城,直入都城臨淄。并燒齊都宮廟宗室,掠珍寶巨財一空,盡歸燕國。燕昭王封樂毅為昌國君。燕國至此達到鼎盛時期。當時齊國僅剩莒、即墨仍在堅守,樂毅圍城,三年不下。昭王死后,剛剛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齊將田單的反間計,撤掉樂毅,由騎劫掌軍攻城。久攻不下,卻中田單的火牛陣,身死軍敗。齊國趁勢收復所有失地。樂毅伐齊之功盡失。 樂毅解職后,燕惠王企圖將他召回都城,而樂毅擔心被殺,遂投奔了趙國。 樂毅墓位于房山區官道鄉富莊村東。整體呈圓形,土寶頂高約10米,占地面積約2400平方米。墓兩側現存民國4年(1915)碑記一座。碑上刻有館閣體“望諸君墓”4字。
衷心無二,一心為主
——《古文觀止》讀書筆記37
本周閱讀《唐雎不辱使命》和《樂毅報燕王書》
“上有明君,下有賢士大夫,佞者可忠,柔者可彊,天下豈患無人材哉!”君明臣賢,君臣才可一心。在歷史上,不乏這樣的衷心為主的臣子,他們之所以能夠這樣,一是因為有君王的信任,二是全心為了國家的利益。
秦國在滅掉魏國之后,想著以“易地”為名,奪取魏國的一個附屬小國安陵。突然想起秦王用十五座城換和氏璧的事,當時的藺相如不畏秦王的強暴,愿意和和氏璧同歸于盡,最后保住了趙國的寶貝。歷史在這時又重演了,不過這次秦王碰見了唐雎,一個和藺相如一樣有膽量、有擔當的人。正是在唐雎的這種不屈的抗拒之下,秦王不再打安陵的主意。唐雎衷心為主,絕無二心,為了自己的國家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唐雎的衷心是表現在英勇無畏的行為里的,而樂毅的衷心則表現在一封長長的書信里,信中的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對燕國的愛,對燕王的衷心。
燕國在子之之亂之后,燕昭王即位后重金求士,覓得樂毅為上將。樂毅不負燕昭王重望,率領大軍橫掃齊國,一舉拿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但是后來燕昭王去世后,他的兒子燕惠王沒有像自己的父親那樣信任重視樂毅,樂毅只好去了趙國。但是燕惠王又害怕樂毅領兵攻打燕國,就派使者去向樂毅表示愿意讓樂毅回國,但是樂毅委婉的拒絕了,并且表明自己事不會攻打燕國的。
在這封書信里,樂毅首先陳述了燕昭王對人才的渴求,對自己的重視,對自己的信任以及自己事如何回報燕王的知遇之恩的。當燕昭王要給他縫上的時候他也拒絕了,由此說明自己不是一個貪圖高官厚祿的人,所以請燕惠王盡管放心,自己很珍惜自己的名聲:堅決不會做對不起燕國的事。
這封書信寫得入情入理,情真意切,就是不知道燕惠王看到這封信后會作何感想。俗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燕惠王一方面懷疑樂毅,一方面又害怕樂毅,像這樣的君王又怎能留下人才呢?靠君臣之間的知遇之恩來建功立業,互相成就是古代不少人君人臣的美好愿望,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圓了這樣的心愿呢?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516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