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唐朝的醫療技術如何白居易是如何治療自己的眼疾的

眾妙之門 2023-06-26 00:49:17

說到白居易,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跡。

隨著對人體結構認識的加深,中國的古人們逐漸放棄了危險且效果成疑的外科手術,以至于華佗的事跡到了二百多年后的陶弘景時代,就受到了質疑,認為是傳說而已。從此以后,一直到西醫傳入之前,中國的外科手術只限于體表癰疽(即毒瘡)排膿引流、縫合傷口、兔唇修補和痔瘡切除結扎、拔牙等小型手術,雖然偶有腸吻合術、氣管縫合術,但也只限于金創(金屬器械所造成的傷口)急救,可以說,中國古代的外科手術在3世紀以后,就走向了低谷。但是在這個低谷中,金針撥障術卻始終熠熠生輝,以至于運用到了20世紀,這是為何?

金針撥障術又叫“金篦術”,因為使用金針為手術工具而得名。公元前4世紀發明,漢代以后隨著佛教進入中國。北涼時期翻譯的《大般涅槃經》卷八記載:“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決其眼膜。”錍,是一種類似箭頭的扁長銳利工具,發展到后世演變成“金針”。南北朝時期,這種手術就已經得到了運用《梁書》卷二十二《太祖五王·鄱陽忠烈王恢傳》中記載:“后( 太妃)又目有疾,久廢視瞻,有北渡道人慧龍得治眼術……及慧龍下針,豁然開朗,咸謂精誠所致。”說的就是醫僧慧龍使用金針撥障術,為蕭恢的生母費太妃治療白內障的故事。

到了唐代,這種手術運用更加廣泛了,在許多名人詩句中都留下了印記。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云:“金篦空刮眼,鏡象未離銓。”在眾多患者中,白居易最引人矚目。

中年以后,白居易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隔三差五出現些毛病。年少時為出人頭地勤力苦讀,時常廢寢忘食,作息不規律,年長后又好飲酒,如今身體出現早衰的信號,患上了白內障。長年求醫卻效果不佳,他最終下決心以手術方式解決。為此,他寫下了《眼病二首》

散亂空中千片雪,蒙籠物上一重紗。

縱逢晴景如看霧,不是春天亦見花。

僧說客塵來眼界,醫言風眩在肝家。

兩頭治療何曾瘥,藥力微茫佛力賒。

眼藏損傷來已久,病根牢固去應難。

醫師盡勸先停酒,道侶多教早罷官。

案上謾鋪龍樹論,盒中虛撚決明丸。

人間方藥應無益,爭得金篦試刮看。

對于一個需終日與簿冊打交道,又喜好舞文弄墨的文人來說,再沒有比眼疾更讓人煩惱的事了。他的眼前,不分時節的飄雪飛花、罩紗籠霧。這些浪漫的意象背后,是年過不惑的白居易,因罹患白內障而出現了嚴重的視物模糊癥狀。

于是白居易苦苦尋求解決辦法。白居易看來曾同時求助于僧、道和醫家,詩中說“僧說客塵來眼界”,“客塵”是佛教用語,指的是染污心性的外來煩惱,與“自性清凈”對稱。醫家則認為“風眩在肝家”,即認為患的是風眩,而且醫家還勸告白居易戒酒,這是白居易的軟肋,他一生愛酒,“平生好詩酒”,而酒精是一切眼病的大敵。白居易還可能求助于道士,道士則秉著清靜無為的原則,勸告他“早罷官。”

萬般無奈下,白居易還自己翻看醫書。“龍樹論”應該就是《龍樹菩薩眼論》,這是一本成書于隋唐時期的眼科專著,從書名到內容都受到了印度醫學的巨大影響。書里記載了當時流行的金篦術若翳狀已成,非湯藥所及,徒施干萬,亦無一效。唯用金針撥之,如撥云見日。”這里的“翳”,指的就是白內障,在古代又叫“圓翳內障”。白居易應該是在看了《龍樹菩薩眼論》后,認定藥物治療已經無效,于是轉而求助于金篦術。

可惜的是,白居易的白內障手術效用可能不太理想。眼病愈發妨礙日常生活與心情,他不時抱怨“眼昏”。71歲時,他在《病中看經贈諸道侶》中寫道:

右眼昏花左足風,金篦石水用無功。

不如回念三乘樂,便得浮生百病空。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469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