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清宮劇讓我們見識到了高墻綠瓦內女人之間那些沒有硝煙的戰爭,雖然遠沒有像疆場上那般慘烈,但同樣彌漫著血雨腥風的味道,它們更多體現的是女人之間的勾心斗角,不失精彩非凡之處。今天小編要講的是雍正后宮的一位妃子,這位妃子竟然死了七年之后才被發現,堪稱雍正后宮最慘妃子了。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雍正后宮的格局。
雍正繼承皇位后,大清后宮最早的一批后妃是雍正潛邸的福晉和格格,她們包括孝敬憲皇后、孝圣憲皇后、敦肅皇貴妃、齊妃、純懿皇貴妃、懋嬪,雍正繼位后,嬪位以上的妃子又增添了寧妃與謙妃。
大家可以發現,雍正在冊封妃嬪方面是比較吝嗇的,嬪位以上的妃子大多是潛邸舊人,這說明雍正是一個比較重感情和遵循祖制的皇帝,不會因個人喜好而濫封妃子。那么,馬常在又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馬常在家世信息不詳,已知其在雍正七年七月出現于清宮,封號為答應,稱馬答應。
從馬常在的初封來看,她極有可能是一名來自內務府的包衣女子,這種包衣女子有參加宮女選秀入宮服役的慣例,因此,馬常在最早的身份應該是一名宮女。
或許是馬常在有一絲姿色的緣故吧,入宮后的她竟然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寵幸,從一名奴才變成了小主,而且,就在馬常在封為答應過了半年(雍正八年正月),她便被晉封為的常在,稱馬常在。這說明,這段時間馬常在是十分得寵的。
然而,就在這一年,雍正生了一場大病,這場病極為嚴重并持續時間長,幾乎奪去了雍正的性命。沒想到的是,雍正在第二年(雍正九年)的下半年得以痊愈。但是,大病痊愈之后,雍正似乎就忘記了馬常在,由此,馬常在沒有為天子生下兒女,也沒有再得到晉升。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駕崩,年紀輕輕的馬常在瞬間成了一名寡婦,由于她沒有為雍正生下兒女,因此沒有得到乾隆的尊封,位分還是常在。不過,幸好馬常在的心態不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她的身體健康。
乾隆三十三年四月十一日,馬常在病逝于宮中,估計年齡在55歲左右。按照宮規,馬常在的彩棺需要在殯宮安置一段時間,但也不會太長。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由于內務府官員的疏忽,馬常在的彩棺竟在殯宮安置了七年之久,一直到乾隆四十年,才有官員發現馬常在仍未下葬,便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乾隆。
乾隆聽到此事后,龍顏大怒,從中可以看出大清官員的玩忽職守,因此,乾隆下令嚴懲了相關人等。隨后,馬常在才入葬泰陵妃園寢,最終得以入土為安。
歷史上關于雍正皇帝的記載本來就比其他的幾位皇帝要少,雍正的妃子就更少的。馬佳云慧作為一名宮女能夠以全名被記載在歷史上,這的確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后人猜測,要么是因為這個女子極為得寵,要么是因為她有過人的本領。
馬佳云慧本來只是一名伺候雍正的宮女,后來得到了雍正的寵幸,被封為官女子。一名宮女竟然能夠得到皇帝的寵幸,可以她應該還是有幾分姿色的。被寵幸之后只是封為了官女子,是皇帝女人中的最末等。
不過比起宮女,起碼也算是上升了一個等級了。封為官女子之后有了一個優勢,就是可以經常陪伴在雍正的身邊,也不用每天等著被翻牌子。雍正后宮的妃子,能夠說得上全名 沒幾個。就連他最愛的年妃,也只是記載為年氏,不知道全名是什么。
馬佳云慧作為一個官女子竟然能夠被記錄全名,應該是深得雍正的喜愛。但為何只是一個最末等的官女子,雍正為何不給她提高位份呢?
可能是因為馬佳云慧的福薄,她伺候雍正沒幾年就過世了。過世之前也沒有生下子嗣,在清朝時沒有子嗣晉升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母憑子貴,這是比較常見的現象。馬佳云慧的墓穴究竟在什么地方,至今都無人知曉。
多年前有一部電視劇《步步驚心》紅遍了大江南北,據說電視劇中的女主角馬爾泰若曦的原型就是馬佳云慧。倒是有幾分相似之處,同樣是一個宮女伺候在雍正的身邊。
到死的時候都沒有得到什么名分,但是卻深得雍正的喜愛。這些也僅僅只是后人的猜測而已,真實的情況究竟如何,是否還有其他隱情,大概也沒有人知道了。
對章佳氏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我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章佳氏確實是康熙的后宮中最沒存在感的女人,別看她有貴妃之名,這貴妃之名是她死后才被追封的,她生前為康熙生下一個皇子兩個公主,卻始終都未得到冊封,這在大清的后宮中實在很少見。
章佳氏,是滿洲鑲黃旗包衣人,父親名為海寬,是二等侍衛、參領兼佐領。因為是包衣出身,所以她不能參加皇帝的選妃,只能參加內務府主持的宮女選秀,從而成為一名宮女。幸運的是,她有機會被康熙寵幸,并相繼生下一子二女。
一般情況下,被皇帝臨幸的宮女都會得到相應的冊封,但史料并沒有這位章佳氏的任何冊封記錄,也就是說,她被康熙寵幸后,身份沒有任何變化,依舊是個宮女。
難道是因為她的出身低?這說不過去,因為康熙的后宮中,與她出身一樣低微的妃嬪大有人在,像同為包衣出身的良妃、德妃,她們為康熙生育子嗣后,都相繼得到了冊封,而且都坐上了妃位。
難道是不受寵?這似乎也說不過去。據史料記載,這位章佳氏于乾隆二十五年生下十三阿哥胤祥,二十六年生皇室三女,三十年生皇十五。若是不受寵,章佳氏怎么能五年這么短的時間連生三個子女呢?
亦或者她犯了什么過錯,失寵了?好像也不是,因為她一死,康熙就直接追封她為敏妃。而且康熙也沒有對她有什么不好的評價,在《清圣祖實錄》中,康熙對她的評價多為褒揚:“章佳氏性行溫良,克嫻內則,久侍宮闈,敬慎素著,今以疾逝,深為軫悼,謚為敏妃。應行禮儀,爾部察例行。”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與德妃烏雅氏比起來,章佳氏顯得很可憐,同樣的出身,同樣生育了子嗣,為什么烏雅氏就能晉升為妃,而章佳氏卻無任何冊封。直到死她才被康熙追封為敏妃,從而擺脫了宮女的身份,但這能彌補她生前的未得冊封的苦悶嗎?
后來雍正登基,下旨將敏妃家合族人等由包衣撥出編一佐領,并追封敏妃章佳氏為皇考皇貴妃,遷葬于景陵。章佳氏死后能有這些待遇,完全是因為她有一個好兒子十三阿哥,十三阿哥武雙全、才華出眾,是大清最出色的皇子之一,他與雍正關系非常親密,曾幫助雍正爭奪皇位,并為雍正朝立下很多功勞,被封為鐵帽子王。若不是章佳氏生下這么一個出色的兒子,想必她會更加沒有存在感吧。
馬爾泰若曦的歷史原型應該是唯一被雍正寵幸過的宮女,史上有全名,叫馬佳氏云惠,這在古代女子中是很少見的,就連后妃很多都沒有全名,只有姓氏,所以,這個宮女在雍正心中不簡單。她也并非死無葬身之地,只是壓根就找不到其葬身之地。因為她始終沒有名分,所以也并不能入皇家陵墓,加上史料中沒有記載,所以,只知道有這個人的存在,卻并不知道,這個人最后安葬在哪里。這也是清宮無數懸案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懸案之一。
一、歷史上的雍正皇帝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 ?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號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雍正是個比較講究養生,懂節制的皇帝,他嬪妃數量既不及父親康熙帝,也不及兒子乾隆帝。據統計,雍正朝后妃名單中,妃嬪只有八位:孝敬憲皇后、孝圣憲皇后、敦肅皇貴妃、純懿皇貴妃、齊妃、寧妃、謙妃和懋嬪。其他都是些貴人、常在、答應和格格,有大約22人。
其中位分最低的便是官女子馬佳氏云惠。官女子,就是宮女們的管理者,侍過寢,但未得冊封。不上不下的一個尷尬地位,有點像民間官宦人家的通房大丫頭。《紅樓夢》中類似襲人的位置。
二、歷史上的馬佳氏云惠
馬佳氏云惠在宮中屬于宮女的頭,但又不算主子,因為還沒有名分;但也不能算奴才,畢竟也被皇帝臨幸過,就是皇帝的女人,而且,天天在皇帝身邊伺候,見皇帝的面可能比嬪妃見皇帝還多呢。史書上,清宮妃嬪通常只記錄家族姓氏,很少被記錄全名的,為什么雍正要把這個無名無分的官女子的全名記錄在冊呢?可以想見,這名官女子與雍正的關系一定不一般,她的地位也不一般。
如果有人說,宮里的所有女人都是皇帝的女人,被臨幸了也沒啥特別的,如果是昏庸好色的皇帝,的確不奇怪,但雍正是個勞模皇帝,而且,私生活比較嚴謹,除了這個宮女,并未見史料他臨幸過其他宮女,而且皇帝都有起居注,有一說一,這方面沒什么好避諱隱瞞的。
清史專家推測,馬佳云惠應當出身于漢軍旗(漢軍旗的姓氏,都是原漢姓后加上一個?佳?字,如?佟佳氏?、?魏佳氏?等等),是歸內務府管理的包衣女子(?包衣?即奴才),通過選秀的方式入宮,起初只是個普通宮女。她在后宮的經歷,史料不可能記載。唯一的相關信息是,她于雍正九年六月死于紫禁城,芳齡大概25歲左右。
我們現在能猜測的,就是這位馬佳?云惠應該不是普通的女子,或者姿容不俗,或者氣質很贊,或者情商很高,總之是有一定的魅力,才會有吸引力,所以成了唯一上了雍正龍床的宮女。
馬佳氏云惠與雍正結發妻子孝敬憲皇后死于同一年。但是,在泰陵、泰東陵、泰陵妃園寢都沒有馬佳氏云惠的墓碑和記錄。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439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漢壽亭侯是什么官職是個多大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