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公孫瓚還會被袁紹擊敗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系,小編告訴你。
公元19年,袁紹打算與公孫瓚講和,但公孫瓚并沒有同意,反而增強守備,因此袁紹只能大舉興兵攻打公孫瓚。由于袁紹實力逐漸強大,公孫瓚有所不敵,于是他決定留在易京,等待他的兒子搬來救兵,采取內外夾擊的方式攻打袁紹。一年后,張燕與公孫須率領大軍十萬,分三路援助公孫瓚,只不過援軍還未到,這個消息就被袁紹所截獲。當時袁紹將計就計,故意舉起火把,讓公孫瓚以為救兵到了,因此公孫瓚率軍主動出擊,卻被袁紹事先設伏的將士擊敗,在此之后,公孫瓚自料他將必敗無疑,于是他引火自焚,一代諸侯就此隕落。但實際上,公孫瓚在鼎盛時期可以說是最強勢力的諸侯,他的實力不弱于鼎盛時期的袁術,既然如此,為何公孫瓚還會被袁紹擊敗呢?
事實上,后世之所以認為公孫瓚很弱,主要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因此將田楷、劉備和陶謙勢力與公孫瓚剝離開來,但實際上,鼎盛時期的公孫瓚是包括這幾大勢力的,所以公孫瓚在鼎盛時期的實力確實無人能及。但由于后方不穩,以及控制范圍狹長這兩大弱點,導致公孫瓚在遭遇了一連串的打擊之后逐漸被孤立。
當時公孫瓚的基本戰略,就是依靠一開始的軍事優勢,盡可能的多圈地,多擴大勢力范圍,畢竟一旦中原的河北勢力發展起來,身份背景不如他人的公孫瓚就沒有什么優勢可言了。除此之外,田楷在青州的戰略也十分成功,再加上劉備救援了孔融,使得公孫瓚勢力一度擴展到了青州。然而在龍湊之戰時,公孫瓚率領的徐州軍對袁紹發動了三路圍攻,但這三路軍隊都被袁紹和曹操的聯軍擊敗,正因為這幾場關鍵戰役的失敗,使得大局開始向袁紹傾斜。
此時袁紹站穩冀州,優勢開始突顯出來,他開始南據黃河,北阻燕代,又有內線作戰的優勢,而公孫瓚勢力則完全依靠青州連接起來,一旦青州失守,公孫瓚集團就收尾不能救援了。而袁紹從冀州出兵攻打青州,距離很近,難度也并不大,再加上公孫瓚后院失火,在河北也遭到了決定性的失敗,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才被袁紹擊敗的。
筆者認為,對公孫瓚而言,他優勢明顯,但弱點也很突出,而在他的弱點被袁紹抓住后,公孫瓚也就逐漸陷入了孤立無援的絕境,并就此隕落了。
對于公孫瓚這個人物,很多人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因為這個人物出場的次數太少,最多就是劉備的陪襯。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公孫瓚曾經是北方的雄主,控制了遼寧、京津地區、河北北部等大片的土地。既然公孫瓚這么強悍,為何最終會敗給盤踞河北的袁紹呢。其實,袁紹擊敗公孫瓚的經過非常艱辛,先后用了8年時間才平定了北方地區。
公孫瓚出身貴族,因其相貌俊美、才智過人,被涿郡太守招為女婿,升為中郎將,后成為幽州牧劉虞手下將領。公孫瓚善騎射,作戰勇猛,在遼東先后擊敗張純及西烏桓首領丘力居引起的叛亂,但公孫瓚與上司幽州牧劉虞不知,劉虞仁義,主張招撫胡人,公孫瓚好戰,主張武力打擊胡人,兩人有了矛盾。
初平三年(192年),袁紹率大軍與公孫瓚爭奪冀州,公孫瓚卻連吃敗仗,后在董卓從中調和,相安無事,之后公孫瓚剿滅劉虞,得到整個幽州,傭兵十萬之眾。建安三年(198年),袁紹再次率軍攻打公孫瓚,贊軍被圍困,后來兵敗被殺。公孫瓚傭兵十萬為何會敗給袁紹。
公孫瓚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在易京里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同時又“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公孫瓚的末日近在眼前了。袁紹也看到公孫瓚末日已到,以伏兵擊敗公孫瓚的前軍,又挖地道毀壞易京的瞭望臺,大軍長驅直入,攻向公孫瓚中京。“瓚自知必敗,盡殺其妻子,乃自殺”。想不到他滅了劉虞全家,最后自己也難逃滅門的下場,連頭顱也被送到了許都。
袁紹四世三公,四州之地,步兵騎兵弓弩兵,謀臣大將啥都有,有錢有糧有地盤。雖然自己是個庸才,但是也看和誰比,比曹操不行,比別人還湊合。而且公孫瓚的敵人還有劉虞,劉虞的部下不要臉,招來一大幫烏丸人鮮卑人一起來搞他,他也頂不住啊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434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允袐是什么人被雍正當“兒子”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