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曹操,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故事。
歷史上的曹操有25個兒子,這二十五個兒子中有著名的幾個,比如最聰明的是曹沖,我們從小學就知道的《曹沖稱象》,文章中充分體會了曹沖的智慧,雖然曹沖很聰明,但是誰能想到曹沖不識字?大字不識一個的曹沖在《三國演義》中把它寫為了被曹丕害死的,這就誤導了很多后來看書的人,其實歷史上的曹沖并沒有跟曹丕扯上關系,曹沖是病死的,自然死亡,這個是有歷史資料和史書記載的,不能與曹丕掛鉤。
被曹操最看好的天才是曹植,自幼才華橫溢,從小開始寫詩,曹植是個善于寫詩的詩人,走的文雅路線,我們都背過他的詩歌《七步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是感嘆他們之間的兄弟關系吧;曹彰走勇猛路線,而且非常愛國,據說曹彰的勇武不下張飛,可以跟張飛一決高下、相互媲美的人,自然是是難得的猛將,是猛將,但擔當不了大任,曹彰的缺陷就在于智慧的缺乏,只是一個虎頭虎腦的猛將,沒有戰略就不能擔當大任,而且曹彰好像也不愿意當皇帝,更想當大將軍,人各有志,反而這樣更好。
但是曹植也是天才橫溢,為什么能容曹植卻容不下曹沖呢?這個只是猜測,從沒有被證實過。而且這種說法是高希希改編演義才出現的,盡管很有可能,但是歷史上的事情沒有道理可言。
曹家有野心想奪天下,統一天下,而曹植是一個護國保土的仁君,所以曹操是間接害死曹植,加上曹家鼎立中原多年,內外政權早以分門派,夏侯家、司馬家一直按兵不動,就是為了等到曹操的故世,正所謂:世界必有一統,百安也會動蕩……曹操也算群雄之雄,也差那么一步。
《資治通鑒·魏紀·魏紀一》 鄢陵侯彰從長安來赴,問逵先王璽綬所在,逵正色曰:“國有儲副,先王璽綬非君侯所宜問也。” 這種事都做得出來純屬智障,阿斗不裝傻,早跟曹操孫子一個樣了,被人滅了。所以說我們要看自己所處的環境,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道理我們都懂,有時候裝瘋賣傻可以獲得一生安寧。阿斗是《三國演義》中被黑的最慘的,曹操后代有多強不知道,但是最強的那個曹睿還是沒有玩過司馬家族。
從背景看,孫權后臺要面臨孫策后代的競爭,江東家族的平衡,以及新老勢力的斗爭,一出生就是苦難模式。劉備后代,沒有嫡庶之爭,但是益州想要打出去很難,而且那個時期的人才幾乎都被搜刮沒了,所以阿斗出生就是中級模式, 曹操在挾天子的時候就基本把儒家打服了,而自己的家族背景曹和夏侯都忠于曹操, 曹沖早死,曹操沒掛的時候曹植就一直被壓制,所以曹丕出場幾乎就是簡單模式。感嘆阿斗不裝瘋扮傻豈能安然無恙?
網友點評:一個武力強,一個只會內斗,一個只會作詩,只能說呂布弱化版,袁譚袁尚加強版,李煜弱化版。這三人充其量只能守得住曹魏家業,當亂世明君還差了好幾個等級。曹家有野心想奪天下,統一天下,而曹植是一個護國保土的仁君,所以曹操是間接害死曹植,加上曹家鼎立中原多年,內外政權早已分門派,夏侯家、司馬家一直按兵不動,就是為了等到曹操的過世,正所謂:世界必有一統,百安也會動蕩……曹操也算群雄之雄,也差那么一步。光憑三曹的稱號就能名傳千古了! 話說回來,曹操對子女的教育絕對是成功的!
最后一個很著名的就是曹丕,有很多人以為曹丕是靠內斗繼承了曹操,但是曹丕無論是從軍事指揮還是從智慧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似乎跟曹操最像,既有曹操的頭腦,又有曹操的一身武藝,所以曹操把位置傳給他一點都不意外,那些說曹丕內斗的買本書看看行嗎,無論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我還真沒看到對曹丕評價差的。黃須兒曹彰年少敢搏虎,兵討烏丸,到你這里成了肌肉兄貴。天下一石分八斗的陳思王到你這里成了弱版李煜,講道理,10個李煜不如一個曹植,你去看看書吧,無論什么書,總比什么都不知道瞎說的強。
阿斗好歹在位42年當得最久。而且只有前12年有諸葛亮輔佐著。 不過曹魏被司馬篡了確實挺難過的,挺為曹家感到可惜。 我又想到三國無雙,里面最后司馬懿那個一撇笑容。
魏國當時的世子之爭是非常激烈的,究其原因在于曹操久不立世子,而自己對兒子的喜愛也是陰晴不定。最初曹操喜歡長子曹昂,后喜歡小兒子曹沖,這兩個兒子死后,曹操又喜歡上了曹植。
然而當時年齡最長的其實是曹丕,而曹丕和曹植又是一母同胞,因此,曹操很苦惱,那么曹操為什么最終將王位傳給曹丕了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曹丕和曹植兩人各有優缺點,曹丕穩重,遇事深思熟慮。而曹植浮躁,任性沖動。但是曹操卻喜歡曹植,為什么呢?
曹植很聰明,尤其善文。他十多歲就遍閱諸子百家,遇到問題時思路敏捷,出口成章。曹操曾經對他的文章產生懷疑,認為是別人代筆。曹植則自信地回答,言出為論,出口成章,為什么要請人帶筆呢?后銅雀臺建成,曹操讓曹植當場作賦,曹植揮筆而就,文不加點,一舉震驚了曹操。
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柰何倩人? 從私情上看,曹操是真心喜歡曹植,也希望曹植能夠當上世子。但是曹丕是嫡長子,而且曹丕為人低調,做事穩重,幾乎挑不出什么毛病。因此,曹操只有先幫助曹植樹立威望,然后才有希望立他為世子。為了培養曹植的德行與能力,曹操親自給曹植配置了得力的大臣,其中有一位叫邢颙。
邢颙當時的德行是舉世聞名的,有“德行堂堂邢子昂(邢颙字子昂)”之稱,曹操的意思很明顯,他希望曹植能夠在邢颙的影響下,舉止變得穩重和得體,處事考慮外部影響,不要再肆意放蕩,輕浮虛華。然而曹植讓他失望了,怎么回事呢?
邢颙處事謹慎,超越禮儀的事情絕不去做。而曹植覺得他太古板,因此兩人產生了矛盾。曹操沒有辦法,便將邢颙調回了丞相府,任職東曹掾。而當曹操為究竟立誰為世子苦惱時,他想到了邢颙。于是曹操便問邢颙的意見,那么曹操為什么要問邢颙呢?
邢颙的德行是曹操非常欣賞的,在曹操眼中邢颙的意見不偏不倚,是最中肯的。而邢颙又入過曹植的府邸,因此,曹操覺得邢颙應該會更了解曹植,所以曹操很期待邢颙對曹植的論斷。然而邢颙讓曹操失望了,邢颙沒有談論曹丕和曹植的優劣,而是用一句很符合禮儀的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太祖問颙,颙對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原殿下深重察之!”太祖識其意,后遂以為太子少傅,遷太傅。 邢颙的意思很簡單但很直接,以庶帶長,不符合古之禮儀,您自己掂量著辦吧。其實這個回答曹操已經預料到了,但曹操為什么還要問呢?這其實就涉及到一個很很重要的問題,立世子究竟什么因素最關鍵。
許多人都說曹植失敗于最后的夜闖司馬門,曹操震怒,遂定曹丕為太子,這樣的論斷其實太膚淺。曹操立世子的最關鍵考慮其實是看大局勢,具體來說就是曹丕、曹植誰最受大臣們擁戴,至于兩人的個性,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曹操詢問邢颙就是一個標志,什么標志?曹操在觀察大臣們的人心所向,而邢颙只是第一個,我們來看一看當時魏朝都有哪些人參與了曹操的這次詢問。
曹操很聰明,他詢問的大臣許多都是跟曹丕有過解的,例如毛玠。毛玠擔任丞相府東曹掾期間和崔琰共同主持選舉官員的工作,他所選舉的人都是德行端正,情操高尚之人。后來當時擔任五官中郎將的曹丕親自登門拜訪毛玠,想讓毛玠任命自己的私人來擔任官吏,毛玠拒絕了。因此,曹丕從心底有些怨恨毛玠。
曹操問毛玠究竟誰適合被立為世子,毛玠的話讓曹操很意外,毛玠直言不諱:當年袁紹廢長立幼,導致最終國破家亡。立太子是國之大事,要謹慎從事,而廢長立幼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曹操感嘆,真是諍臣呀。
玠密諫曰:“近者袁紹以嫡庶不分,覆宗滅國。廢立大事,非所宜聞。 曹操不放棄,選擇了一個更容易選擇曹植的大臣去詢問,誰呢?崔琰。曹植是崔琰兄長的女婿,因此兩人算是親戚。曹操覺得,崔琰十有八九會支持曹植,然而崔琰讓曹操失望了。崔琰言辭激烈的回答:立長子是春秋大義,曹丕仁孝聰明,最適合繼承大統,我誓死捍衛這件事情。曹操震驚了,他沒有想到大臣們會這么支持曹丕,連曹植身邊的親戚也不例外。
唯琰露板答曰:“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仁孝聰明,宜承正統。琰以死守之。” 從種種跡象表明,在那些正直忠心的大臣心中,曹丕是世子的不二人選。那么其他大臣呢?尤其是那些擅出奇謀的軍事們呢?他們難道不喜歡更聰明的曹植嗎?于是曹操將目光投向了賈詡,一個對時局總有清醒認識的人。
賈詡最狡猾,他不想摻和曹操的家事,但是又不能不發表意見,于是賈詡選擇了沉默。曹操問他為什么不說話,賈詡說了一句讓曹操瞬間大笑也一錘定音的話:我在想袁紹和劉表呀。曹操瞬間明白,原來大臣們的心思都是一樣的。
當時魏朝,不管是聰明的大臣還是正直的大臣,不管是喜歡曹丕的大臣還是討厭曹丕的大臣,不管是跟曹丕關系近的大臣還是跟曹丕關系遠的大臣,在立世子這件大事上,大家出奇的都堅持一條準則,那就是立長不立幼,而這就是大形勢,于是曹操順應大形勢,立曹丕為世子,魏國根基隨之穩定下來。
最后正面回答問題,曹丕舉止穩重,又是嫡長子,因此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支持他當世子。雖然曹操私心上更希望曹植當世子,但是曹植沒有被曹操扶植起來,令曹操失望。加上大形勢上曹丕占據了巨大優勢,因此,最后曹操選擇了曹丕當世子,至于曹植夜闖司馬門,只是借口,是曹操給曹植的一個失敗的理由罷了。
首先我們要看一下曹操的部分經歷:早期的戰爭中,曹操的長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死于戰亂。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原本不受曹操賞識。當時曹操打算傳位于環夫人之子曹沖,就是曹操的第五個兒子。
曹沖是出名的神童,五六歲時智力已達成人水平。他不僅聰慧,而且仁厚,頗有帝王風范,深得曹操的寵愛,也有成為帝王的條件。可惜只活了十三歲時就得病去世。曹操心中最好的選擇就沒了,只能再做計劃。
再說說曹丕,曹丕不僅文能治國,武功也行,他六歲時學會了射箭,八歲時學會騎馬,十歲開始隨父出征,可以說曹丕的水平并不差,但才華在曹丕之上還有一人,就是曹操的第四個兒子曹植,曹丕和曹植還是同母兄弟。那后來才華更高的曹植為什么沒有當上皇帝?
《三國志》記載曹植“性簡易,不治威儀”。曹植是個才子,生活中一點架子沒有,做事情不拘小節,經常和丁儀、楊修等好友喝酒高歌,不知道節制,有時候甚至不注意場合。曹植的生活中,喜歡的是隨著感覺走,想怎么樣就怎么樣。這樣的性格其實并不適合做官,更別說繼位當皇帝了。
相比之下,曹丕雖然在生活細節上有些缺點,但他心中有政務,并且聽得進他人的建議,對于禮法是非常看重的。雖然曹丕比較虛偽,然而當虛偽可以給國家和百姓帶來好處的時候,那就瑕不掩瑜。因此曹操最后聽從勸告,選曹丕為繼承人。
曹植因為有才而受寵,丁儀、丁廙、楊修等人便都來輔佐他。曹操有些猶疑,好幾次幾乎要立曹植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氣、才子氣太濃,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飾約束自己,飲起酒來毫無節制,做出幾件讓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尤其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間,借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游樂到金門,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從此加重對諸侯的法規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漸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寵愛。十月,曹操召令曹丕為世子。從此,曹植告別了昂揚奮發的人生階段,陷入難以自拔的苦悶和濃濃的悲愁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帶兵解救曹仁。命令發布后,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于是曹操后悔,不再重用他。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407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