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men)在讀歷史的(de)時候,可能有一(yi)個(ge)問題不理解。說(shuo)起來,在中(zhong)國(guo)古代歷史上(shang),夏、商、周其實已(yi)經實現統一(yi)了,為什(shen)么(me)我們(men)現在說(shuo)大一(yi)統的(de)王(wang)(wang)朝(chao)(chao),卻認(ren)為秦(qin)朝(chao)(chao)才是中(zhong)國(guo)歷史上(shang)第一(yi)個(ge)大一(yi)統王(wang)(wang)朝(chao)(chao)呢(ni)?
要談這個(ge)問(wen)題,我(wo)們得來正確理(li)解“大一統王朝”的意義(yi)。
一、大。
大一統王(wang)朝(chao),疆域(yu)面(mian)積必須大。如果(guo)疆域(yu)面(mian)積很小(xiao),是(shi)不配稱為(wei)大一統王(wang)朝(chao)的。
實際上,夏(xia)(xia)朝和(he)商朝的疆域(yu)面積都(dou)是(shi)非(fei)常小的。由(you)于(yu)中(zhong)華民族(zu)有(you)多(duo)個文(wen)明(ming)(ming)發源(yuan)地(di),當時在夏(xia)(xia)朝和(he)商朝之外,中(zhong)國(guo)還有(you)很多(duo)其(qi)它地(di)方(fang)的文(wen)明(ming)(ming)在發展。因此,夏(xia)(xia)朝和(he)商朝,只能算中(zhong)華民族(zu)其(qi)中(zhong)一個起(qi)源(yuan)的文(wen)明(ming)(ming)。不過,由(you)于(yu)一直以來的歷史定論,因此我們把夏(xia)(xia)朝和(he)商朝,稱(cheng)為中(zhong)華民族(zu)最主要的起(qi)源(yuan)文(wen)明(ming)(ming)。
實際上(shang),周朝在建立(li)的(de)(de)(de)時候,雖然(ran)屬于西域國(guo)家(jia)和中原地區國(guo)家(jia)的(de)(de)(de)一(yi)種(zhong)融合,面(mian)積已經(jing)比(bi)原先的(de)(de)(de)商朝大(da)了不(bu)(bu)(bu)少,但是也稱不(bu)(bu)(bu)上(shang)很大(da)。到了秦(qin)朝統一(yi)時候的(de)(de)(de)疆(jiang)(jiang)域,實際上(shang)比(bi)原先好了很多(duo)。這些打出來的(de)(de)(de)疆(jiang)(jiang)域,主要是秦(qin)國(guo)往西域發展(zhan)(zhan),楚國(guo)往南邊發展(zhan)(zhan),以(yi)及趙(zhao)國(guo)與燕國(guo)往北面(mian)發展(zhan)(zhan)的(de)(de)(de)結果(guo)。沒有這些諸侯國(guo)的(de)(de)(de)開疆(jiang)(jiang)拓(tuo)土(tu),如果(guo)依然(ran)只是西周初年的(de)(de)(de)那點疆(jiang)(jiang)域面(mian)積的(de)(de)(de)話,秦(qin)國(guo)就算統一(yi)了六國(guo),它也算不(bu)(bu)(bu)得(de)大(da)一(yi)統的(de)(de)(de)王朝。
二、一統。
“一(yi)統”這(zhe)個概(gai)念(nian),就是要在政治、經濟、文化(hua)等各方(fang)面,整(zheng)個國(guo)家保持比較一(yi)致的模樣。
夏朝(chao)(chao)和商朝(chao)(chao)由(you)于(yu)太小,我們這(zhe)里暫時不討論(lun),我們來說說周(zhou)朝(chao)(chao)。
西(xi)周(zhou)建立以后,實行分(fen)(fen)封(feng)(feng)(feng)制(zhi)。這(zhe)種(zhong)(zhong)分(fen)(fen)封(feng)(feng)(feng)制(zhi)和后來的(de)(de)郡(jun)縣制(zhi)最大(da)的(de)(de)區別,就是分(fen)(fen)封(feng)(feng)(feng)以后,各(ge)諸侯(hou)(hou)(hou)國內部的(de)(de)各(ge)種(zhong)(zhong)事(shi)務,都由各(ge)諸侯(hou)(hou)(hou)國自行處(chu)理。各(ge)諸侯(hou)(hou)(hou)國一方(fang)面要遵守周(zhou)禮(li),不能做違背(bei)周(zhou)禮(li)的(de)(de)事(shi)情;另一方(fang)面要朝拜(bai)周(zhou)天(tian)(tian)子(zi),同時向周(zhou)天(tian)(tian)子(zi)進(jin)獻(xian)他們應該(gai)進(jin)獻(xian)的(de)(de)糧(liang)食等(deng)(deng)各(ge)種(zhong)(zhong)日用品及祭(ji)(ji)祀用品,同時參加周(zhou)天(tian)(tian)子(zi)組織的(de)(de)戰爭、祭(ji)(ji)祀等(deng)(deng)等(deng)(deng)各(ge)種(zhong)(zhong)大(da)型(xing)活動。如果諸侯(hou)(hou)(hou)國達(da)到(dao)了這(zhe)一點,那么周(zhou)天(tian)(tian)子(zi)是不會管各(ge)諸侯(hou)(hou)(hou)國的(de)(de)。
從這(zhe)里可以看出(chu),實際(ji)上周天子只是相當于一個(ge)維持會長,或(huo)者說(shuo)“聯合國秘(mi)書(shu)長”等。統治權(quan)是比較(jiao)小的。
由于西周(zhou)在(zai)政治上采(cai)用(yong)這種方(fang)式(shi),因此(ci)周(zhou)朝各(ge)諸(zhu)侯國(guo)在(zai)發展過程中,經濟、文化各(ge)方(fang)面都會出現不(bu)(bu)平衡的(de)現象。而到了(le)(le)春秋戰國(guo)時(shi)期,周(zhou)天(tian)子沒有了(le)(le)威望,各(ge)國(guo)也不(bu)(bu)再遵守周(zhou)禮,也不(bu)(bu)再向周(zhou)天(tian)子進獻(xian)(xian)該進獻(xian)(xian)的(de)物品(pin),更不(bu)(bu)會參(can)加(jia)周(zhou)天(tian)子組(zu)織的(de)集體活(huo)動。因此(ci),春秋戰國(guo)時(shi)期的(de)中國(guo),實際上處在(zai)分裂的(de)狀(zhuang)態,更加(jia)不(bu)(bu)是“一統(tong)”國(guo)家了(le)(le),
秦朝建立后,廢除了分封制,實(shi)施郡(jun)縣(xian)制。并且“書同(tong)文,車同(tong)軌”,包括貨幣和度量衡等(deng),都實(shi)現(xian)了統(tong)一(yi)。整個國(guo)家(jia)在政治生活及經濟文化各(ge)方面,都趨(qu)于一(yi)致。所以,秦朝才稱為“一(yi)統(tong)國(guo)家(jia)”。
三、王朝。
這里的“王朝”,準確的稱呼,應(ying)該是“皇朝”。不過在(zai)這里“王”和“皇”其實是同樣(yang)的意思,因此(ci),歷史(shi)上就沿用“王朝”這個概念。
“王(wang)”在古代(dai),就(jiu)是(shi)一(yi)個“唯一(yi)統治者(zhe)”的(de)(de)意思。西周(zhou)最早的(de)(de)“王(wang)”說的(de)(de)是(shi)周(zhou)天(tian)(tian)子。但實(shi)際上周(zhou)天(tian)(tian)子并不具備“王(wang)”的(de)(de)權(quan)威。后(hou)來楚國率先稱(cheng)(cheng)王(wang),再接著(zhu),到了(le)戰(zhan)國時期,七國都紛紛稱(cheng)(cheng)王(wang)。當這些(xie)國家都稱(cheng)(cheng)王(wang)的(de)(de)時候,也(ye)就(jiu)意味(wei)著(zhu),這些(xie)國家是(shi)一(yi)個獨立(li)的(de)(de)國家了(le)。
秦(qin)始皇(huang)統一以(yi)后(hou),本來(lai)他應該(gai)也叫“王”的(de)。不過因(yin)為他覺(jue)得(de)自(zi)己(ji)的(de)功(gong)績,比(bi)“三皇(huang)五帝(di)”更(geng)了(le)(le)不起,一個“王”字已經不可(ke)能囊(nang)括他了(le)(le),因(yin)此(ci)便把自(zi)己(ji)稱為“皇(huang)帝(di)”。從這(zhe)里可(ke)以(yi)看出,秦(qin)始皇(huang)這(zhe)個“皇(huang)帝(di)”,比(bi)之前的(de)“王”,更(geng)有權威,權力更(geng)加集(ji)中。
為什(shen)么秦始皇(huang)的這個“皇(huang)帝(di)(di)”,權力(li)比之(zhi)前(qian)的“王(wang)”,權力(li)更加(jia)集中呢?因為之(zhi)前(qian)雖(sui)然(ran)七國(guo)紛紛稱王(wang),但是(shi),各國(guo)內部實際上(shang)還是(shi)按照分(fen)封(feng)制來進(jin)行的。只(zhi)不過七國(guo)諸(zhu)侯王(wang)的權力(li)更大一(yi)些而(er)已,并沒有在根本上(shang)解決問(wen)題(ti)。而(er)秦始皇(huang)統一(yi)以后(hou),秦始皇(huang)完全(quan)不分(fen)封(feng)。到了漢朝雖(sui)然(ran)有分(fen)封(feng),但先是(shi)剪滅異(yi)姓諸(zhu)侯王(wang),接著對(dui)同姓諸(zhu)侯王(wang)進(jin)行分(fen)權、消權。到了封(feng)建社會后(hou)期,那些“王(wang)”們(men),就只(zhi)是(shi)一(yi)個爵位,并沒有任何權力(li)了。而(er)皇(huang)帝(di)(di)則權力(li)獨(du)大,在整個國(guo)家里,唯我獨(du)尊。
因(yin)此,這樣(yang)的歷(li)史時期(qi),我們才稱之為“王朝”。
從以(yi)上(shang)(shang)三方面(mian)的分析,我(wo)們就(jiu)不難看出,為什么(me)從秦(qin)朝(chao)開始(shi),中國才稱得(de)上(shang)(shang)進入了“大一統(tong)王朝(chao)”時期。
秦(qin)統一(yi)六國,雖然是在秦(qin)始皇(huang)手中(zhong)完成的(de),但準備工(gong)作卻是從其先祖秦(qin)孝公時的(de)商鞅(yang)變(bian)法(fa)開始的(de)。商鞅(yang)變(bian)法(fa)是中(zhong)國歷史上截止二十世紀(ji)中(zhong)葉以前唯(wei)一(yi)的(de)一(yi)次取得(de)輝煌成果的(de)變(bian)法(fa),每一(yi)項都(dou)隱藏著(zhu)以后滅(mie)亡六國的(de)玄(xuan)機(ji),主(zhu)要內容有以下十一(yi)項:
1 強迫人民學習最低程度的禮儀。
2 統一度量(liang)衡(heng)制度。
3 建立地方政府系統。
4 建立社會(hui)基(ji)層組織(zhi)(保甲連坐制)。
5 強迫每一個公(gong)民都要有正(zheng)當職業(ye),游手好閑的(de)人,包括(kuo)貴(gui)族和(he)富豪子弟,如不能從事正(zheng)當職業(ye),一律當作奴隸,發(fa)往邊疆墾荒。
6 用優厚(hou)的條件招(zhao)請移(yi)民。不(bu)分國(guo)籍,凡到(dao)秦(qin)國(guo)從事(shi)墾荒的,九(jiu)年不(bu)收田賦(類似今天的招(zhao)商引資和(he)爭取人(ren)才)以求增加人(ren)口和(he)財富(fu),在古代,糧食(shi)就是財富(fu),人(ren)口就是兵源。
7 鼓(gu)勵生產。人(ren)民耕田織布特別好地(di),積(ji)存糧食多得,免除一定(ding)的(de)賦稅和勞役。
8 一家有兩(liang)個成年男子(zi),強迫分居(增加生產和人口)。
9 人(ren)際間爭執,必須訴諸(zhu)法律,不準私人(ren)決斗。
10 對敵作戰是第一等功勛,受第一等賞賜。
11 必須作戰有功才能(neng)升(sheng)遷。貴族的地(di)位雖(sui)高,商人的財(cai)富雖(sui)多(duo),如果沒有戰功,不能(neng)擔任(ren)政府官職。
從以(yi)(yi)上(shang)(shang)十(shi)一條可以(yi)(yi)看(kan)出,變(bian)法的(de)(de)意(yi)義(yi)不(bu)(bu)僅(jin)是單(dan)純的(de)(de)改變(bian)法令規章(zhang),也(ye)不(bu)(bu)僅(jin)是單(dan)純的(de)(de)改變(bian)上(shang)(shang)層建筑,而(er)是從軍事,政治,政府組織,社會結構,風俗習(xi)慣(guan),道德(de)標準到人(ren)生(sheng)觀念做全方位(wei)徹底地(di)改變(bian)。商鞅(yang)變(bian)法是人(ren)類智慧所能做的(de)(de)最驚心動魄的(de)(de)魔術,它把一個(ge)弱小愚昧的(de)(de)西方小國,只用不(bu)(bu)到二十(shi)年時間,變(bian)成超級強國,實(shi)力比(bi)之前的(de)(de)東(dong)方強國魏國雄厚(hou)幾十(shi)倍。
雖然商鞅最(zui)后遭車裂之刑,但他推行(xing)的(de)變法制度卻(que)沒有廢止,而是繼(ji)續推行(xing),經過(guo)幾代君主(zhu)的(de)努力,到公元(yuan)前(qian)三世紀七十年代,東(dong)方(fang)六(liu)國(guo)滅亡的(de)內(nei)在(zai)(zai)和外在(zai)(zai)條件(jian)都已具備。內(nei)在(zai)(zai)條件(jian)是,六(liu)國(guo)統治(zhi)階層(ceng)(貴(gui)族集團)日益腐(fu)敗(bai)無能,連年戰火,人民(min)窮困(kun)日益加重,渴望變天的(de)心理日益強烈。外在(zai)(zai)條件(jian)是,秦王(wang)國(guo)的(de)實力更(geng)加強大(da)(da),野(ye)心日益膨脹,更(geng)主(zhu)要的(de)是雄才大(da)(da)略的(de)贏政親政,掌舵秦帝(di)國(guo)這艘巨輪(lun),毫不留情地向東(dong)方(fang)六(liu)只破船(chuan)沖撞過(guo)去。
消滅六國的(de)時間(jian),順序,發生的(de)戰(zhan)役,何(he)人掛帥(shuai)以及(ji)當中(zhong)發生的(de)各種故事,讀者都知道,就不重復了。只說幾個(ge)關(guan)乎戰(zhan)爭勝敗的(de)要(yao)素,這其中(zhong)有些常常被(bei)歷(li)史學家所忽視(shi):
1 秦(qin)國(guo)士兵既(ji)是為國(guo)而戰,但最主要(yao)的是為自已而戰,戰斗意志倍增(見變(bian)法中之其中幾條)。
2 間(jian)者的作用不(bu)可忽視。明(ming)者外交、離(li)間(jian),暗者,收買、使(shi)詐、散布謠言(yan)、刺探情報(bao)。已經(jing)形成(cheng)系(xi)統的諜報(bao)網(wang)。
3 兵器先進。冶鐵技術領先,戈、箭、甲、盾等武器裝備已實現制式生產,流水作業,且戈長而鋒利,弩硬而連發,對陣之時,優勢明顯。
4 作戰方式(shi)先(xian)進。兩軍相接,秦軍常裸體(上身)格斗,速(su)度快(kuai)而出手狠,而其(qi)它六國軍隊還沿襲老戰法,士兵(bing)穿著笨重的防護甲(jia),氣喘吁(yu)吁(yu),時間(jian)一長連(lian)步子都邁(mai)不動。
5 全民皆兵。無論前線(xian)多遠,都能保證幾(ji)十萬(wan)大軍的后(hou)勤(qin)供應。
6 軍(jun)用壓(ya)縮食(shi)品。秦(qin)人(ren)發明了“鍋盔”,一(yi)種(zhong)烘干(gan)水分(fen)的圓(yuan)型大(da)餅,幾十天也不變質(zhi),士(shi)兵隨身攜帶,餓了順口就吃。而東(dong)方六國則(ze)食(shi)面(mian)條或(huo)(huo)米飯,戰爭間(jian)歇,才壘灶(zao)燒水做飯,很耗時(shi),及(ji)至未(wei)熟或(huo)(huo)未(wei)食(shi),秦(qin)軍(jun)一(yi)個反(fan)撲(pu)或(huo)(huo)沖鋒,便作了餓死鬼(gui)。
7 贏政的英明(放手(shou)不(bu)干涉前線(xian)前帥(shuai)(shuai))和將帥(shuai)(shuai)的出色。
秦,由西邊一小國發跡,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一統天下,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實為中華文化的一件大事,而且,最讓人神往的,就是秦國那傳奇般使秦國由一般性的大國成為戰國第一強國的商鞅變法,雖然后世有貶有褒,但每當日后國家遇到問題時,大家都不由想到商鞅變法。
秦國到底有多強,為什么強大的秦國會二世而亡,這一向是千古人士討論的話題,前不久央視的《復活的軍團》又一次讓大家對此燃起了興趣,今次我也說說關于秦的興亡。
秦何以能由西陲的一個小部落,在周王遷都后才得以封為諸侯的小國成為一統天下的大國呢。
先從秦國的基礎條件說起,這些在商鞅變法前就由秦朝先王們打下了基礎。
1. 秦國的國力:周王東遷,秦國就主要負責應對西邊的游牧民族,戎狄甚強,秦國初年一直在掙扎中生存,但是在不斷的戰斗中,秦國逐漸強大,到秦穆公時期,西邊的戎狄大多平定,開始圖謀中原,兩度扶植晉國國君復位,又一度戰勝晉國,獲得霸主之位,雖然秦穆公之后秦國日衰,但是秦國的大國地位已經完全確立下來了,春秋末年秦哀公還幫助楚國打敗吳國,在春秋時期秦國的地位雖然不及楚晉這樣的霸主,但是和齊相當,比那些小國更是遠遠超出,即便在戰國初年一度受制戰國初年的霸主魏國,但是秦獻公(就是變法的秦孝公之父)時期對魏的戰爭已經由敗轉勝,公元前三六//四年,石門一戰大破魏軍,斬首六萬,公元前三六//二年,乘魏國和韓趙交戰時在少梁大敗魏軍,俘虜公孫座。這都是變法之前的事。假如秦國沒有這樣的國力基礎,象宋國衛國那樣再怎么變法也不能成為統一天下的第一強國。
2. 秦國的民風:秦國處于西陲,常年和西邊的游牧民族打交道,而和中原諸侯接觸不多,民風近似西邊的戎狄,和深受注重禮儀的中原文化不盡相同,所以秦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其待遇也就比南方的楚國好些。而相對中原諸國,秦國人大都淳樸,善戰,注重實際,雖然這樣的民風不是文化的好發源地,但是對于處于戰爭時期的國家來說,這樣的人民是最適合的,尤其是變法,戰國時期各國都或多或少變法,但是阻力都很大,這不單是貴族的反對,還有民眾的反對,試想中原尚奢侈好享受的民眾怎么可能接受法家嚴苛的法律呢?中原文化雖然百家爭鳴是一大盛事,但是也是因為百家爭來爭去,雖然辯才都練的爐火純青,但是卻不能使國家富強,反而是不喜歡玩嘴皮子(張儀非秦國人)的秦國老老實實將國家建設強大了。
3. 秦國的地理位置,秦國立國西邊,周王遷都后舊都附近的土地基本屬于秦國控制,但是總體上秦國還是遠離中原,尤其是春秋時期,強大的晉國阻擋著秦國東進的腳步,所以雖然秦國在秦穆公時期一度戰勝晉國,但是總體上秦國一直處于弱勢,不能進入中原爭奪霸權。但是等到了戰國時期,這一點反而成了優勢。因為進入不了中原,秦國就一直專心經營西陲,戰國初年滅了巴蜀后,秦國已經沒有后顧之憂,可以一線作戰,不象三晉趙韓魏那般處于四戰之地,險要是險要,但是想擴張就四面受敵,戰國初年魏國強盛無比,但是也挺不住齊國韓國趙國秦國輪番攻打。(就象一戰的德國東線西線都吃緊。)而且秦國關中地勢險要,有險可守,這又比處于東面平原的齊國好多了,齊國在戰國初年強大無比,氣勢猶在秦國之上,但是五國聯軍長驅直入,齊國就險些滅國。而同樣是五國聯軍,秦國將函谷關守住,雖然窩囊,但是不至于滅國。
以上是秦國的基礎,但是這些也就是基礎,要使秦國由大國成為第一強國,還需要商鞅的變法。
商鞅的變法大家只要上過學讀過歷史書就知道,內容就不多重復了,主要針對結果說一說。
1. 政令統一:我們都知道,立法易,執法難,這也是中國幾千年的大毛病了,但是其實在二千年前的秦國,這個毛病已經被商鞅的變法解決了。商鞅的變法細致嚴苛,輕罪重判,將整個秦國變成了一個大機器,無論官民,都必須在這個法律機器里運轉,大家都有守法和監督別人守法的義務,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假如完不成做不到就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就拿塑造武器來說,武器上有標記,假如發現問題就要逐級調查問罪,有點象現代管理制度。
商鞅頒布的法律很細,其中有一條,在馬路上倒灰者獲重罪。這點很可怕吧,倒灰是什么罪,不要說幾千年前,就連我們現在的馬路上不到處都是垃圾嘛,倒灰算什么?居然要判罪。這點確實不可思議,我看過的一本書上是如此解釋的,“倒在馬路的灰很容易被風吹起,吹到別人眼睛里,看不見路就很容易沖撞,而沖撞就往往發生糾紛,致傷致死。”這樣看來,如此判罪確實也有道理,不過也只有還沒沾染靡靡之風的秦國人才能苛守這樣的嚴苛法律多年吧,假如是要中原諸國和懶散的楚國人看到這樣的法律,那馬上就會開始大批斗了。
但是,這樣的嚴苛而有條理的法律卻將秦國塑造成相當有效率的機器,(其實近代也有,刻板的德國和對面的日本不就是這樣的嘛,而這樣的國家才會創造國家機器)而政令公平統一使得大家不心懷僥幸,踏踏實實做事,務農,作戰。
用一句話來說,法律已經為了安排好了前面的路,你所要做的就是選擇走哪條路和遵守法律。
2. 獎勵:假如只有法律懲罰卻看不到出頭之日,那只能是恐怖統治或奴隸制度,不過商鞅的變法當然考慮到這點,他用獎勵這點將大家的目光集中過來,讓民眾有出頭之日,這和日后的科舉制度將讀書人吸引過來是一個道理,何況,他的獎勵范圍要廣的多。
獎勵軍功,戰國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戰爭,而秦國人雖然好斗,但是不受紀律,而且之前的制度對一般的士兵沒有什么激勵,而商鞅變法后,下達嚴法,整頓軍紀,禁止私斗,還需要大家對戰爭這種公戰產生興趣。商鞅之法規定: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仆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一個士兵在戰場上斬獲兩個敵人首級,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隸,也可以轉為平民而且還規定,即便宗室貴族,沒有軍功也不得超越標準獲得田宅和臣妾,連衣著也有限制,所有的秦國人目光都集中到戰爭上來,如此秦軍的戰斗力自然大大提升。(同樣,自宋之后做兵受歧視受欺壓又沒好處,而文人受到尊重,這樣戰斗力不低下才怪。)
鼓勵耕作:雖然戰爭重要,但是作為戰爭的保障,后勤也是很重要的,這主要包括兩種,武器裝備和糧食。武器裝備主要是工匠努力,有嚴法的控制來保證質量,至于糧食這就是關鍵了,古代打仗,最重要的是糧食,沒有武器,可以削木為槍,但是沒有糧食,那就要餓死了,沒有糧食,誰也不會為你賣命,自古至今,糧食作為后勤的重中之中一直沒有改變,戰國時期更是如此,戰爭長年累月,打仗占用了生產相當多的人力,又要提供不事生產的戰士食糧。沒有大量的糧食保證是絕對不行的。所以商鞅鼓勵耕作,耕作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允許私田,限制商人,都是為了保證糧食生產。(尤其是抑商這條,戰國商業大大發展,但是那時沒有工業支撐的商業大都是各地倒賣,而奇珍這些奢侈品不利國戰,反而助長國人奢侈之風,而更關鍵的是商人為利往往囤積糧食,所以商鞅變法限制商人。不過秦國對商人并不是一味的限制,畢竟戰國時期商人極為重要,一些重要商品被商人控制,無法單純的抑制。)不過糧食供應這要等秦國拿下巴蜀,修建都江堰后才能稱為解決。
3. 中央集權:這大家都熟悉,郡縣制度,統一度量衡,建立君王第一的集權統治,這秦始皇后來統一做的事其實商鞅大都做好了,這樣的制度使得國內不會出現挑戰君王權威的第二勢力,保證國內政治的穩定,這吸取了春秋時期甚或戰國有些國家大夫之強于國君甚至取而代之的經驗。這樣的制度保證政治的穩定性,而這種穩定對于常年戰爭的國家是很重要的。而且中央集權能在短時間調集最強大的力量,這在戰爭中是相當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在秦二世之前的秦王,大都非平庸之輩,能牢牢控制朝政,而秦二世連自己都保護不了,還怎么指望他維持秦國呢?)
商鞅變法在秦國相當的成功還要歸于秦國一直苛守商鞅之法,即便殺了商鞅本人。但是商鞅之法一直為秦國人所遵守,這樣才能保證秦國之后的強盛。
法家雖然重理性輕人性,重法殘酷,但是法家對法律制度的研究,分析的細致,實在是儒家等諸子百家所不及的,秦國之法的細致,不亞于現代法律。之后中國雖然尊儒,但是法制上一直沿用秦法,當然刑罰沒有那樣殘酷了。
商鞅變法之所以成功,之后的王安石張居正變法之所以失敗,全在于秦國一直遵守商鞅之法,而宋明很快就拋棄了新法。先不說新法是好是壞,單論法令朝令夕改這條,宋明之后的衰弱就可想而知,當然,宋明當時的情況比秦國要復雜多了。
秦國之所以能一統天下還有三點:
1. 名將:秦國變法使得戰斗力提升,但是單純的戰斗力提升并不代表能戰勝六國,六國之兵并不亞于秦兵,趙國胡服騎射后騎兵冠于七國,魏國吳起創立的“武卒”也是超級強兵,楚國在戰國末期還打敗李信二十萬秦軍。所以說秦軍是強,但是絕不能說達到無敵的程度。(秦軍的弩兵或許是一個相當強大的兵種,但是只能說對不能這種技術的游牧民族是占有優勢,對于相同文明程度的六國軍隊就不一定了,六國應該也掌握了這種武器,否則秦軍早就一統天下了。)所以,秦軍需要名將。
當然,秦軍在整體上還是優于各國軍隊,假如在數量相同,將領素質相同的情況下,一般都是秦軍勝利,也正是因為如此,能戰勝秦軍的趙奢,李牧,信陵君,項燕,都是一等一的名將。自然,秦軍也有自己的名將,司馬錯平巴蜀,白起伐楚,長平大勝,王剪六十萬滅楚,沒有這些名將,秦軍是無法統一天下的。
2. 不拘一格用人才:秦國重用各國人才,不拘一格,商鞅本是衛國人,為秦國變法,張儀是魏國人,為秦國出使各國,對六國伐交伐戰屢屢成功,魏國人范雎提出“遠交近攻”。楚國人李斯為秦始皇拜相立秦法,這些人非秦人,都在秦國立功,而且秦國并非只重法家,墨家巨子在秦國也受到相當尊重。(當然,儒家是不適合一心爭霸的秦國的)這樣的不拘一格用人才才使得秦國立于諸強之上。(想想其他各國,燕國用了趙國人樂毅,立下無比大功,被猜忌,趙國名將眾多,然廉頗老死于外,李牧被自己人害死,當然最冤的是魏國,白白為秦國提供了這么多人材不說,難得的兵法名家信陵君還受到自己親族的猜疑,郁郁而終。)
3. 運氣:你要說一統天下沒有這個運氣確實不行,戰國初年,變法后的魏國強盛無比,無人不懼,大有一統三晉,再建當年晉國偉業之勢,秦國雖然一度戰勝,但是魏國仍強,走了吳起又來龐涓。偏偏齊國來湊熱鬧,孫臏妙計打敗了龐涓,也毀了魏國,使得秦國前的第一塊屏障消失了。
魏國倒下了,不過齊國站起來了,這個龐然大物實在強大,秦國在他身上也占不到一點便宜,齊國論各方面條件都優于秦國,位于東方,不用雙線作戰,又是當年霸主,文化之國,由他統一六國比秦國要順理成章,問題就是出了個樂毅,五國聯軍不但把齊國險些滅了,還把齊國人的銳氣打沒了,自從齊國坐等秦國滅各國,就是不幫忙,直到秦軍一來直接投降。
齊國弱了,楚國倒是一個大國,疆域大,勢力大,上天卻為秦國送了一位張儀,為楚國送去一位楚懷王,硬生生用一張嘴把楚國折騰個半死,連楚懷王都老死秦國。可憐啊可憐。
趙國自胡服騎射后,戰斗力大張,趙奢戰勝秦軍是為各國打了一針強心針,但是命關趙秦兩國國運長平一役……怎么說呢?就算秦國派出了奸細,但是趙王不一定聽啊,就算聽也不一定換上趙括,就算趙括帶兵……也不至于四十萬被包了餃子,天下大勢就此決定。
好不容易出了李牧,后來的趙王居然還能上第二次當,自己解決自己的干將……
你說,秦國一統是不是有運氣。
秦國(guo)經過幾(ji)百年(nian)積(ji)累,日(ri)益強(qiang)大,而(er)能與之抗衡的(de)對手一個(ge)個(ge)都衰(shuai)弱(ruo)了,終于在嬴政手中,短短十年(nian)秦國(guo)完成一統(tong)天下大業,秦之偉業達到頂(ding)峰(feng),而(er)嬴政也成為(wei)了中國(guo)的(de)第一皇帝(di)——秦始皇
論秦漢時期文化的大一統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滄桑,中華民族,以創造了燦爛的古代物質文明著稱于世,同時又是一個有高度精神文明的偉大民族。在源流深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各族人民的祖先不但善于創造、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特有經濟、文化,而且善于吸收和融合外來的先進文明。翻閱我國歷史,其實更像是一部戰爭史,但每一次經歷了戰爭的更替、聚散分合、遷徙與融匯,卻始終不曾割斷共同的文化傳統,民族認同始終如一,而且越是歷經磨難、遭遇坎坷,越是增強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的自我意識和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是中華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造成中華文明這一鮮明個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國歷史上歷經數干年而不衰的"大一統"思想的潛移默化,而秦漢時期正是這種"大一統"理念完全定型的關鍵階段。秦漢文化的本質,實際上就是"大一統"的文化。
一、文化大一統的基本要求和標志
個人認為本要求和標志表現為:社會制度的創建;價值系統的奠定。
社會制度的創建,標志著政治統的完成和思想統一的進行,標志著社會秩序的穩定,是統治者自覺進行文化建設的反映;社會制度的創建,確立了該文化的政治主題和價值主題,在客觀上起到了思想導向的作用,對處于文化深層的人們的心理狀態和思維方式,也起著引導方向的作用;社會制度的創建,使該國屬于不同區域、不同民族、不同類別的文化要素(子系統),整合于一個統一的制度之內,從而在新的基礎上,形成新的統一類型的文化。同時原來的不同文化的要素(子系統),又可以在整合后發揮更大的功能。
秦漢(主要是漢代)時期創建的封建國家、地主和自耕農三位一體的土地所有制度;以中央集權為核心和特征的、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以儒為主,以法為輔,以陰陽五行為理論骨架而統合諸家的思想文化制度;以太學為主導的官方學校教育制度,等等。都從不同的層面,對大一統的、多民族的、趨善求治的中國古代文化類型及其特點的形成,起了文化整合的作用。從整體結構和功能而言,中國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很大程度來自秦漢時期所創建并為后世所承襲的各項制度,以及這些制度在功能上的整合。沒有秦漢時期各種思想文化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便沒有后世所謂中華民族文化的產生。
價值系統的奠定,是文化類型確立的前提。一種文化類型之所以區別于其他文化類型,其關鍵即在于該文化的價值系統的特質。價值意識的自覺,價值系統的建立是特定文化系統的凝聚力、向心力之所在,是該文化之所以如此的內在根據;值系統的奠定,對于特定類型的文化,起著巨大的整合作用和價值觀方面的導向作用。文化價值系統的奠定,形成了一個主導型的價值觀念。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社會制度特別是文化價值的整合作用,使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區域、不同學派的文化,逐漸滲透、融合,趨于一體。一體化的價值系統一旦確立,無論它是一元化的,還是多元化的,也無論它是封閉型的,還是開放型的,都在客觀上起著價值導向的作用。
二、秦漢"大一統" 文化的由來
"大一統"的本義是以"一統"為"大"。"大"在這里是推崇或尊尚的意思。"一統",即以"一""統"之,所謂"總持其本,以統萬物" [1]。因此,"大一統"就是高度推崇國家的統一、民族的融合,即對"一統" 所持的基本立場和態度。也有人將"大一統"的"大"理解為形容詞,認為"大一統"就是"大的統一"、"高度的統一",即描繪、形容統一的程度"統者,始也,抱系之辭。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蟲,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2]。
"大一統"所包含的具體內涵隨著歷史的前進而有所發展。在秦漢時期,分為地理概念、政治概念和時間概念。地理概念是指國土統一;政治概念是指全國上下高度一致,聽命于最高統治者。時間概念是長久統一,千秋萬代江山永固,即所謂"至尊休德,傳之亡窮,而施之罔極"[3]。到了宋代歐陽修、朱熹等人那里,又將"正統"說納入"大一統"理論體系之中,強調"大一統"要以"正統"或"有德"者為中心,以彌補早期"大一統"說之不足。
早在先秦時期,中華民族已經初步形成了"大一統"的觀念,《詩經?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表達了這種思想傾向。這之后,儒、墨、法等各家學派對此均大力倡導和弘揚。如,孔子強調"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荀子熱情謳歌和向往"四海之內若一家";墨家提倡"尚同","天子唯能壹同夭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等等。經過各家學派關于"大一統"的宣揚和倡導,使得"大一統"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到了戰國末年,終于在統一條件基本成熟的基礎上,由秦國通過戰爭的手段,橫掃六合,鯨吞六國,使"大一統"的政治理想變成現實,建立起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秦國雖然短暫,但繼起的漢王朝仍為高度統一的強盛封建帝國。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先后形成,遂使"大一統"的理念轉化成了客觀的政治實際。尤其是漢王朝作出"罷默百家,獨尊儒術"戰略抉擇之后,更使儒家的"大一統"思想在政治操作的層面上獲得了切實推行的基礎。現實的需要,促進了"大一統"思想的豐富和深化,這就是《公羊傳》作為儒家思想的主流占據了漢代思想界的統治地位。在當時,"《公羊》學"是儒家"大一統"理論的主要載體,它所主張的"王者無外"的"大一統"理想境界,為傳統的"一統"觀增添了新的內涵,使之發展到新的水平,使得"大一統"理論更加系統化、精致化,成為適合當時封建統治需要的最高政治思想綱領。
毫無疑義,秦漢時期的一切文化現象,都籠罩著"大一統"的時代精神。首先是學術文化上的統一。秦漢時期的最高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為了維系"大一統"的政治局面,都對統治思想進行了選擇,用以規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這在秦代是"法為教"、"以吏為師",在西漢初年是尊崇黃老"新道家",自漢武帝時代起是"罷默百家,獨尊儒術"。這種思想上的整齊統一直接影響著文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規定著文化發展的方向。其次是制度文化上的統一。這在秦代是實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地方行政機制等舉措,在兩漢也是制定和實施統一的賦稅搖役制度、統一的軍事制度、統一的法律制度、統一的中央與地方行政體制、統一的選官制度、統一的學校教育制度,即如漢武帝在"泰山刻石文"中所描繪的國家"大一統"的理想圖畫:"四海之內,莫不為郡縣,四夷八蠻,咸來貢職。與天無極,人民蕃息,天祿永得。"再次是民族觀念上對"大一統"理想的追求。在何休的《春秋公羊傳解估》一書中表現為:"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于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用心尤深而詳。故崇仁義,譏二名。"[2]即四夷與諸夏地位平等,彼此和睦相處,互助互補,天下為一家。這是極其卓越的民族思想,也是秦漢民族文化觀念的主流。這奠定了秦漢時期民族融合、國家統一的理論前提是中國歷史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還有在各種文化著作中對"大一統"精神的謳歌與弘揚。如,漢代司馬相如、東方朔、王褒等人在各自的文章中,以宏偉的氣勢、豐富的詞匯、華美燦麗的文采,反映了疆域遼闊、經濟繁榮、物產豐足、都市繁華、宮室壯美、統一強盛的大漢王朝的聲威,美化皇帝的功業,歌頌國勢的昌盛興旺,從而熱情地宣揚了"大一統"的時代主題,在文學創作中突出體現了漢帝國的文化精神。又如,司馬遷撰著《史記》,其初衷也是為了弘揚振奮"大一統"的時代精神。這一點,在其《太史公自序》文中有充分的反映:"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建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澤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款塞,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臣下百官,力誦圣德,猶不能宣盡其意。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明圣而德不布聞,有司之過也。且余嘗掌其官,廢明圣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可見,司馬遷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實際上就是為了"明圣盛德",對"大一統"政治局面進行贊揚。
即使到了東漢后期,現實中政治上大一統的局面漸趨瓦解,天子不尊、法令不一、豪強崛起、諸侯割據的形勢正在形成,儒家的"大一統"理想面臨嚴峻的挑戰之時,"大一統"思想依然作為一種頑強不息的文化精神,仍就受到很多學者的肯定和提倡。如,"《公羊》學"大師何休就認為,"大一統""乃天人之大本,萬物之所系",為此,他汲汲于提倡"弱臣勢"、"一法度,尊天子"、"重本尊統",把維護中央權威、擺正君臣關系、穩定封建等級秩序與綱常倫理、鞏固集權統治機制作為在當時再造"大一統"格局的中心內容[4]。由此可見,"大一統"文化精神對秦漢社會生活的指導與規范是貫穿于始終的。
秦漢(han)時期的(de)思想家之(zhi)所(suo)以(yi)(yi)(yi)普遍懷(huai)有"大(da)(da)一(yi)統(tong)(tong)"文化(hua)情結,既(ji)是(shi)因為他們(men)致(zhi)力(li)于與現實中的(de)"大(da)(da)一(yi)統(tong)(tong)"格局(ju)保(bao)持高度的(de)一(yi)致(zhi),服務于具體的(de)政治需要,也是(shi)由于他們(men)在觀念(nian)(nian)深(shen)處完全(quan)(quan)肯定"大(da)(da)一(yi)統(tong)(tong)"為"天地(di)之(zhi)常經",所(suo)以(yi)(yi)(yi)必(bi)須當仁不(bu)讓、全(quan)(quan)力(li)以(yi)(yi)(yi)赴進行弘揚(yang): "《春(chun)(chun)秋(qiu)》大(da)(da)一(yi)統(tong)(tong)者,夭(yao)地(di)之(zhi)常經,古今(jin)之(zhi)通誼也"[3],"《春(chun)(chun)秋(qiu)》所(suo)以(yi)(yi)(yi)大(da)(da)一(yi)統(tong)(tong)者,六合同風(feng),九州共貫也"[3]。從(cong)這個意義上說,"大(da)(da)一(yi)統(tong)(tong)"理念(nian)(nian)宛如一(yi)條紅線,統(tong)(tong)轄著整個秦漢(han)文化(hua)的(de)各(ge)個方(fang)面(mian)、各(ge)個層次,堪稱為秦漢(han)文化(hua)的(de)靈(ling)魂。所(suo)以(yi)(yi)(yi)我們(men)要在繼承(cheng)我們(men)優秀(xiu)的(de)傳(chuan)統(tong)(tong)文化(hua)時,更(geng)要超越傳(chuan)統(tong)(tong)。只有這樣(yang),才能開創現代文化(hua)的(de)新局(ju)面(mian)。
①統一的社會基礎已經存在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各民族之間、各地域之間聯系加強。春秋戰國以來連年的兼并戰爭以及民族遷移、民族交流,大大加強了華夏族與周邊少數民族的聯系,各民族語言、風俗、經濟、文化逐漸趨于融合。以華夏族為中心的鞏固的民族共同體基本形成。這為秦國的統一打下了一定的基礎。<BR>②各族人民強烈渴望統一 公元前475年,我國歷史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互相兼并,長期的爭霸戰爭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災難,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結束割據戰爭,實現統一成為當時各族人民的強烈愿望。③強大的秦國具備了統一的條件 商鞅入秦,助秦孝公變法,使秦國后來居上,國力躍居七雄之首。長平之戰后,趙國被消滅40萬軍隊,秦國更加強大,各國無力與強秦抗衡。
2.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
①秦滅六國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雄才大略
A、廣泛搜羅任用外來人才:衛繚、李斯、王翦、蒙恬等<BR> B、部署統一全國的戰略和策略:對內進一步鞏固統治,對外破壞六國的聯合,“遠交近攻”的策略,積極做好滅六國的準備。公元前230年,秦國采取各個擊破的辦法開始了大規模的統一戰爭。秦王嬴政“續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賈誼《過秦論》),不到十年的時間,先后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華民族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正如詩歌記載的:“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秦王掃六合》)②南方:統一越族地區越族是我國南方古老的少數民族,生活在東南沿海和珠江流域,對發展江南的經濟和文化做出過貢獻。公元前221年滅掉六國后,秦始皇就派尉屠睢率50萬大軍南下攻打越族,當年就攻取東甌和閩越,置閩中郡。在向南越進軍途中,為了解決軍糧運輸的困難,秦始皇派史祿開鑿靈渠。靈渠———今廣西興安縣境內,(去桂林旅游經過那一帶)全長三十多公里,溝通湘水和漓水,連接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世界現存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同時靈渠又有利于灌溉,至今仍能灌溉四萬多畝土地。 公元前214年,秦取得五嶺以南今廣東、廣西的地方,設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課件顯示《秦朝疆域》)公元前213年,秦遷50萬人到五嶺以南戍邊和開墾,和越人雜處,加速了嶺南地區的民族融合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③北方:擊退匈奴,奪取河套地區,修筑長城。匈奴族是我國古代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興起于蒙古草原,從公元前3世紀到5世紀,先后在蒙古高原和中原地區活動了大約八百年,對開發祖國北疆,創造祖國歷史文化作出過重要貢獻,在中國及世界歷史上都留下深遠的影響。 戰國晚期,匈奴已是一個強大的政權,占領了河套地區。到秦漢之際,匈奴與中原王朝形成了對峙局面。匈奴貴族率騎兵不斷侵擾邊疆,使北方的生產遭到破壞。為防御匈奴,當時的秦、趙、燕修筑了長城。秦統一以后,為解除匈奴對秦朝的威脅,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伐匈奴,奪取河套以南地區,接著又奪取河套以北陰山一帶地區。秦始皇在北伐匈奴取得大勝后,在原來秦、趙、燕三國修建的長城基礎上,修葺、增補、新筑,建成了今天馳名世界的萬里長城。秦代的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眠縣),東至遼東,蜿蜒萬余里。 長城的修建,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對抵御游牧民族騎兵的進攻,保障中原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起到一定的作用。課件顯示萬里長城景色和長城的起止點,顯示我國古代文化的輝煌成就。
3.秦(qin)朝(chao)的(de)疆域(yu)秦(qin)朝(chao)疆域(yu)廣大(da),當時世界上的(de)大(da)國 ,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ge)統一的(de)多民(min)族封建國家。
本(ben)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40658.html.
聲明: 我們(men)致力于保(bao)護作者(zhe)版(ban)權(quan)(quan),注(zhu)重(zhong)分享(xiang),被刊(kan)用文章(zhang)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shi)與作者(zhe)取得聯系,或(huo)有版(ban)權(quan)(quan)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men)會立(li)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yuan)來自于網(wang)絡(luo),轉載(zai)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zhi)目的,若(ruo)有來源(yuan)標注(zhu)錯(cuo)誤或(huo)侵犯了(le)您的合法權(quan)(quan)益(yi),請立(li)即通(tong)知我們(men)(管理員郵箱:),情(qing)況屬實,我們(men)會第一(yi)時(shi)間(jian)予以(yi)刪除,并(bing)同(tong)時(shi)向您表示歉意,謝(xie)謝(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