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論欽陵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從盤古開天地再到人們飛上天際,歷史記載了人類在時間長河中的一個又一個腳印。從二維世界到三維世界再到所暢想的四維世界,人類歷史的發展是緩慢的,但是也是迅速的。遠古文明的步伐從非洲大陸跨越千萬里走到這里,在世界上留下了四個文明至今只剩一個依舊前行。歷史的車輪滾滾帶來每一個生命,請來每個時代的名人講述屬于他們的事跡,然后留給后人審評與追憶。歷史是博大的又有幾分小氣,從來不會精心排序,只會一股腦全部打包處理。把不知名的小人物的歷史放進粉碎機,再把名人大事的歷史放進都塞玻璃柜里,讓后人去慢慢處理。歷史是有趣的,又是枯燥的,就像大河滾滾看上去沒半點吸引力,但是河底的泥濘里卻藏著黃金。這就是歷史的美妙。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一起去看歷史上的明星,聽一聽他們的事跡,看一看歷史上的大事情。
唐朝前期,名將輩出,在對外戰爭中,多次取得重大勝利,可以說是威震天下。但是唐朝也由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位少數民族將領,讓唐朝畏懼三十年之久,連名將薛仁貴都是手下敗將,10萬唐軍被全殲!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此人就是吐蕃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論欽陵!《新唐書》、《舊唐書》中稱其為“論欽陵”,《資治通鑒》則稱其為“起政”,實際上他的藏文全名為“噶爾·欽陵贊卓”。論欽陵出身吐蕃世家貴族,他的父親就是曾到唐朝求婚的祿東贊。
在吐蕃,“論”有大小之分,實際上相當于中原王朝的宰相。原來松贊干布死后,其幼孫即位,國政于是由祿東贊執掌。祿東贊死后,論欽陵的大哥贊悉若繼任大論,繼續執掌吐蕃國政。此時吐蕃積極對外擴張,論欽陵率軍占領了唐朝在西域的安西四鎮。
深感威脅的唐高宗于是調兵遣將,派出大將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大軍討伐吐蕃。關于唐軍的兵力有說5萬的,有說10萬的,說法不一,但這支唐軍應該是當時精銳部隊,任務就是直搗吐蕃都城,犁庭掃穴。
吐蕃聞訊后后,派出論欽陵為大將,率40萬大軍(按照《舊唐書》的說法)迎戰。雙方實力差距懸殊,加上唐軍勞師遠征,副將郭待封不聽指揮,結果唐軍在大非川遭遇慘敗,薛仁貴所部全軍覆沒。僅以身免的薛仁貴被迫“與欽陵約和而還”。
唐高宗李治并不甘心失敗,8年后,他派李敬玄為洮河道大總管兼安撫大使,統率18萬大軍出征,“與吐蕃將論欽陵戰青海”,結果唐軍先鋒戰死,李敬玄狼狽而逃,“又戰湟川,遂大敗”。
在685年,贊悉若被政敵害死,論欽陵迅速平定變故,繼承大論之職,而此時吐蕃經過征討,國力空前強大,史書稱“自漢、魏以來,西戎之盛,未之有也。”然而此時論欽陵也迎來了一位更為強大的對手,唐朝的最高統治者已經成為武則天,兩人之間必有一戰!
689年,武則天派文昌右相韋待價為行軍大總管,率軍出擊吐蕃,論欽陵率軍在寅識迦河邊迎戰。史書記載“與吐蕃戰,大敗。待價即無將領之才,狼狽失據,士卒凍餒,死亡甚眾,乃引軍還”。數年后武則天派王孝杰、婁師德為副將率軍討伐吐蕃,結果又被論欽陵打敗!
在670年的大非川之戰開始,論欽陵在三十年間,先后擊敗唐朝的薛仁貴、王孝杰、婁師德等名將,讓強盛時期的大唐王朝畏懼三十年之久。此后武則天開始與吐蕃議和,雙方關系趨于和平。然后自此,論欽陵也逐步走向死亡!
吐蕃贊普赤都松贊逐漸長大,對執掌國政的論欽陵非常不滿,特別是噶爾家族執掌吐蕃各地兵權,其威望甚至已經超過了贊普的家族。正所謂功高震主,699年,赤都松贊以狩獵之名率軍前往論欽陵的領地,誅殺了論欽陵兩千多部下。當論欽陵準備發兵反抗時,部將們卻忠于贊普,論欽陵被迫自殺身亡。
論欽陵死后,他的弟弟兒子投奔唐朝,此后論欽陵的子孫以“論”為姓,為唐朝立下汗馬功勞,比如在安史之亂中,幫助唐軍平叛,被封為郡王,在歷史上留下他們的名字!
聽歷史,憶歷史,品歷史,看完上述事情,大家有沒有什么想法呢?對于歷史有沒有什么新認識呢?歷史是屬于所有人的歷史,但是真正能夠在歷史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的人并不多,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名垂青史的人是困難的!但是不能成為歷史名人也不必遺憾,因為本本分分、安安心心過日子也是一種樂趣不是嗎?畢竟人紅是非也多嘛!有時候愚昧的快樂總比聰明的煩惱要好上許多倍不是嗎?
當大唐王朝在極盛時,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無論是其幅員遼闊的領土、還是其萬國來朝的國際影響、亦或是海納百川般的文化包容性,都讓大唐王朝成為特立獨行的高峰。
其實,這一切都建立在強大的軍事實力之上。如果沒有睥睨天下的軍力,再繁華的盛世也不過是空中樓閣。
當時幾乎沒有和大唐抗衡的力量。對東突厥,唐朝徹底解除了東突厥對中原的威脅,東突厥首領頡利可汗被唐軍生擒獻往長安;對吐谷渾,六十余歲高齡的老將李靖帶兵西征,最后逼得吐谷渾國王自盡而死,吐谷渾全國投降唐軍;還有唐與薛延陀之戰、唐與西突厥之戰、唐與高句麗之戰等一系列戰役,都是唐朝赫赫戰功的寫照。
但是,就在唐朝縱橫天下的時候,卻始終有這么一個對手,讓強盛無匹的大唐多次吃癟,甚至最后還被它奪去了西域。
這個對手就是吐蕃。
和大唐立國的同一時期,吐蕃在一直分裂的青藏高原建立起了第一個統一政權。不斷擊敗國內外的對手的大唐不會想到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同一時間建立的政權,居然能在極端環境下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
唐初之際,唐朝處于上升階段,軍事實力強大,擴張勢頭不可阻擋。當時,吐蕃立國不久,處于草創階段。為了謀求發展空間,它用和平手段與唐朝交流,著名的松贊干布求婚和文成公主進藏就是這個時期的典型事件。正是在松贊干布在位期間,唐朝與吐蕃基本上相安無事,一定程度上吐蕃還是唐朝的臣屬之國。
當唐太宗和松贊干布去世后,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關系出現縫隙。接替松贊干布的吐蕃國相祿東贊大力推行擴張政策,先是攻滅了唐朝與吐蕃之間的緩沖之國吐谷渾,之后還試圖趁勢染指西域。
雙方最終爆發戰爭。唐朝派出了在平遼東時立下汗馬功勞的薛仁貴,吐蕃派出了祿東贊之子——吐蕃名將論欽陵。憑借論欽陵的出色指揮和四十萬優勢兵力,唐軍潰敗。吐蕃吞下了吐谷渾的全部領土,直接威脅著河隴地區以及西域地區。
吐蕃的擴張勢正旺,論欽陵借著大非川之戰的余威,趁勢入侵西域,攻下了安西都護府治下的安西四鎮。
唐高宗一朝始終未能奪回安西四鎮的統治權。武則天執政后試圖奪回安西四鎮,結果卻兩次都被論欽陵掌控下的吐蕃所擊敗。一直到長壽元年(692),武則天派出的大軍才再次收復安西四鎮。
在武則天收復安西四鎮之后,吐蕃內部爆發了贊普(即國王)與論欽陵為首的祿東贊家族的矛盾,導致論欽陵被贊普擊敗后,兵敗自殺,其他祿東贊家族的成員向唐朝投降。
各位喜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來啦!
上一期老布講西突厥內部不團結的基本原因,這集咱們簡單把西突厥再講講,然后來講后突厥。
貞觀六年(632年)李世民冊封 阿史那·泥孰 為西突厥可汗,結果冊封之后一年多,他就去世了。然后唐朝又冊封了泥孰的弟弟做了下一任可汗。
這位阿史那·泥孰在唐高宗時期就曾經作為使臣來過長安,和當時身為王子的李世民見過面,還結成了兄弟,也算是老熟人了。
等到他坐上大汗之位的時候,李世民已經擊倒了上一任霸主東突厥,成了風光無限的“天可汗”。
所以,泥孰上位之初就請求唐朝的冊封,說明他的位置很不穩固,需要用“天可汗”的名號來奠定基礎。
泥孰死了以后,他弟弟比他還弱勢,低下的小可汗都不咋搭理他。最終的結果是分裂再次爆發,東西兩廂又各自推舉了一個可汗,開始以伊犁河為界,互相殺著玩。
在這段內訌期間,唐朝的態度很有意思,一邊多次表示“你們打你們的,我不參與”;一邊不斷冊封泥孰系統的領袖為西突厥可汗,表明親近泥孰系的立場。
這其實恰恰說明了唐朝對西突厥的態度,因為泥孰是個相對弱勢的王系,唐朝一直扶著它,別讓它倒了。
之后唐朝一看還是不行,干脆自己下場了。
之前咱們說過,唐朝第一次將觸手伸出玉門關,是貞觀四年(630)在新疆哈密設 西伊州。 在貞觀六年(632)的時候,改 西伊州 為 伊州 ,同時從羈縻州改成了和內地州縣一樣的性質。
之后幾年唐朝一直在努力穩定伊州附近的統治,直到貞觀十四年(640年)才發動了對高昌國的攻擊。
唐朝滅高昌的原因,并非因為高昌扣留漢人、阻塞商道,雖然李世民伐高昌的詔書里確實是這么說的。
真正的原因在于,一直在和泥孰系對抗的西突厥 乙毗咄陸可汗 ,有了東進的動作,而高昌國又與這個可汗結成了盟友。
當然了,最重要的因素可能還是,唐朝在哈密經營了好幾年,已經算是站穩了腳跟。有足夠的力量,對盤踞在吐魯番的高昌,實施碾碎性的打擊。
所以,這次滅高昌之戰,不過是唐朝在西域拓展的一個步驟,高昌很倒霉地成了車輪下的石頭。
在數萬唐軍的威逼之下,高昌兵敗投降,唐朝在此地設 西州,“置安西都護府于交河城,留兵鎮之”。
同時,乙毗咄陸可汗 “懼而西走千里” ,他的部將阿史那·步真在可汗浮圖城投降,唐朝在此地置 庭州 (新疆吉木薩爾以北的破城子遺址)。至此,天山北麓的鐵三角—— 伊、西、庭 三州,全部上線!
貞觀十六年(642年),乙毗咄陸可汗發兵伊州,安西都護 郭孝恪[kè] 連續給予痛擊,乙毗咄陸可汗部眾離散。西突厥屬部遣使長安,請求廢舊汗,另立新汗,唐太宗隨即冊立阿史那·泥孰的孫子,做了 乙毗射匱可汗 。
隨后,唐朝的步伐開始加快。
貞觀十八年(644年),征 焉耆國 (今新疆焉耆)。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平 龜茲國 (今新疆庫車)。
這場戰役中,吐蕃應唐朝之邀對龜茲實施了夾擊,這是蕃軍進入安西的首次記載。
到這時候,安西都護府的管理框架已經初步確立,形成了以 龜茲、于闐、焉耆、疏勒 為核心的四鎮結構。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此前降唐的 阿史那·賀魯 叛亂。
高宗顯慶二年(657年), 蘇定方 千里奔襲,生擒 阿史那·賀魯 。
一般來說,蘇定方平定 阿史那·賀魯之亂 ,標志著西突厥汗國的滅亡。
但阿史那·賀魯之后,西突厥地區依然存有三個可汗:
由唐朝冊封的濛池都護, 繼往絕可汗( 阿史那·步真 ) ;
由唐朝冊封的昆陵都護, 興昔亡可汗 (阿史那·彌射);
不是唐朝冊封,盤踞在雙河(新疆博樂市南的博爾塔拉河)的 真珠葉護可汗 (乙毗咄陸可汗之子)。
從冊封兩可汗的名號可知,唐朝認為西突厥王嗣已斷,因之才需要 “繼往絕”、“興昔亡” 。
三個可汗,兩個是自己封的,剩下的自然是唯一的目標。
高宗顯慶四年(659年)三月, 興昔亡可汗 在唐軍配合下,擊殺 真珠葉護可汗 ,西突厥從此完全被唐朝掌控。
唐朝對西域的統治構架,耗時長達29年,期間明顯可以看出, 先剪羽翼,再動核心 , 由東向西、先北后南 的大戰略。
而唐朝統治構架的建立過程,也是西突厥汗國日漸削弱,王室分崩的過程。
西突厥內容,暫時就梳理到這個程度了。
至于其中的細節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薛宗正先生的《突厥史》、吳玉貴先生的《突厥汗國與隋唐關系史》、劉錫淦[gàn]先生的《突厥汗國史》,一般的愛好者看過這三本書,也就差不多了。
下面我們來說后突厥。
貞觀四年(630年)東突厥汗國滅亡后,北方草原上突厥部落,保持了差不多半個世紀的穩定。
到了679年(高宗調露元年)的時候,隸屬于 單于大都護府 (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治下的突厥降部二十四州,突然爆發大規模叛亂。蜂集數十萬眾,河東、河北諸道震動。
以前對于突厥部落叛亂的解釋,一般是歸咎于唐朝對他們實施了殘暴的統治。
但其實,這種說法未必準確,因為統治也是要有成本的。這些部落游牧于草原深處,還別說實施殘暴的統治,就是一般性的管理,實施起來都很困難。
貞觀初年,在擊垮了東突厥汗國之后,唐朝曾經嘗試對降眾內遷,但結果發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你把草原上的人清空了,別的牧民自然會遷過來填補空白。所以之后,唐朝就開始在草原上實行羈縻州府的管理方式。這種方式的控制力度是相當有限的,既不編戶齊民,也不派遣官員,管理基本上就是放任自流。
在這種狀態下,說統治有多殘暴,實在是有點難以想象。
我個人覺得,突厥部落爆發大面積的叛亂,大概有一內一外兩個因素:
內因—— 應該是農耕和游牧,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維邏輯。 在很難理解對方的情況下,雙方都感覺受到了冒犯。
外因—— 應該是在突厥叛亂的前一年,吐蕃軍神論欽陵再一次在青海暴打了唐朝軍隊,這次是李敬玄統轄的十八萬大軍。 公元670年還有一次,那次領兵的是威震四夷的薛仁貴。
我們之前曾經說過,論欽陵在青海大敗唐軍的影響,在這兒我再重復一下。
對唐朝來說,連續在青海遭受重創,徹底斷了收復吐谷渾故地的心思;
對于周邊族群來說,他們發現唐軍也不是不可戰勝,既然別人行,自己也不差事兒。
后突厥的突然爆發,很有可能是兩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場突如其來的爆發,讓沙場宿將蕭嗣業措手不及。雖然他也拼力廝殺,但終究杯水車薪。等他回到長安,李治當面臭罵他: “我不殺薛仁貴、郭待封,讓你懈怠如此,要不是看著咱兩家有舊情,我現在就殺了你!”
你看,又是一件和吐蕃有關的事情。
為了平復北方,李治急詔裴行儉回朝。當時,裴行儉剛剛在西域平息了西突厥的叛亂。這次戰爭打得極為精彩,堪稱是神來之筆,我們以后會專門拿出來講一下。
奉召回國的裴行儉兩次出兵,大敗后突厥軍隊,自立為汗的后突厥首領投降。
結果唐朝內部的政治斗爭,又毀了剛剛好轉的局面。
682年的時候,李治的病情已非常嚴重,朝中分裂為太子派與武后派兩系勢力。裴行儉作為太子系的重臣,一直在受到武后系統的攻擊和非難。突厥汗王投降后,裴行儉已經密報朝廷,許諾不死。結果回朝以后,武則天公然違背承諾, “斬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溫傅等五十四人于都市”。
這是唐朝開國以來,首次斬殺投降的首領。裴行儉得知后慨嘆 :“恐怕以后,再也沒有愿意歸順的人了!”
果不出裴行儉所料,殺降事件之后,阿史那·伏念的部將 骨篤祿 收斂部眾,再次起事。他手下有兩位重臣,一個名叫 阿史德·元珍 ,另一個名叫 阿史德·墩[tūn]欲谷 。
這兩個人都曾入唐學習,在唐朝君臣討論留學生制度時,曾有大臣上書武則天說: “四夷多遣子入侍,其論欽陵、阿史德元珍、孫萬軒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觀中國兵威禮樂,其后竟為邊害。”
這段內容,我們在講論欽陵的時候,曾經提到過。
公元682年(唐高宗永淳元年), 阿史那·骨篤祿 在漠北 烏德韉山 (蒙古國杭愛山)設牙帳, 黑沙城 (內蒙古呼和浩特)設 “南牙” (南庭),以其弟 阿史那·默啜 為 “設” (也稱“殺”,官名), 咄悉匐 為 “葉護” (官名),重建了突厥政權。
由于其政權重建于東突厥的故地,為了和之前的 東突厥汗國 做區別,一般稱之為 后突厥汗國 (也稱東突厥第二汗國)。
后突厥汗國興起之時,恰逢李唐與武周的轉軌期,唐朝內部的政治斗爭達到了白熱化,嚴重削弱了對外征戰的能力。
把當時的大事件按時間排序,就能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682年, 骨咄祿 創建后突厥汗國。
阿史德 · 元珍帶兵攻破重鎮定襄都督府,唐朝起用了罷官已久的薛仁貴,他在云州“大破之,斬首萬余級,駝馬牛羊三萬余頭。”
683年,李治駕崩,太子李顯即位。
當年“二月,突厥寇定州、陷媯[guī]州,這倆地方都在河北省。
“三月,圍 單于大都護府 (今內蒙呼和浩特附近),大都護府司馬張行師孤軍苦戰,城陷而死”。
五月“突厥寇蔚州(山西靈丘),殺刺史,豐州都督 崔知辯 率軍援救,兵敗被殺。崔知辯做過西州都督,曾在于闐重創吐蕃,我們前面曾經多次提到過他。
684年,武則天廢 李顯 ,立 李旦 為帝。
同年九月,徐敬業在揚州舉兵反武。十二月,宰相 裴炎 、名將 程務挺 被殺,名將 王方翼 流放。突厥聞之,設宴歡慶,設立祠堂祭奠程務挺。
685年二月,阿史德元珍等寇朔、代等州(這兩個地方在山西),唐軍大敗,死者五千余人。武后用 韋待價 領兵救援,這個人我們之前也提到過,689年他在西域寅識迦河,被論欽陵打得大敗。
686年,武則天任用周興、來俊臣等酷吏,詔殺南安王 李穎 等宗室十二人,鞭殺已故太子李賢的二子。
同年,武后從河西調來了 黑齒常之, 又是一個見于唐蕃戰爭的名字。他在山西黃花堆大敗阿史德 · 元珍,“追奔四十余里”。
688年,瑯邪王 李沖 、越王 李貞 起兵反抗,武則天逼殺韓王、魯王、黃國公、東莞郡公、常樂公主。
689年,名將 黑齒常之 受酷吏周興誣告,含冤自盡。
690年九月初九,唐睿宗 李旦 禪讓,自請賜姓武氏。武則天正式登基,改唐為周,定都洛陽,自加尊號 “圣神皇帝” 。
從682年到692年,算是后突厥汗國的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里,重新崛起的突厥勢力,給唐朝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再加上,唐朝內部大量清洗功臣宿將,推動酷吏政治,鎮邊名將 程務挺、王方翼、黑齒常之 或死或流。一定程度上導致上,也加劇了后突厥的殺傷力。
在這段時間里,河北的定縣( 定州 )、涿鹿( 媯州 )、北京( 幽州 )、山西的靈丘( 蔚州 )、朔縣( 朔州 )、代縣( 代州 )、太原( 并州 )、嵐縣( 嵐州 )、甘肅的靈武( 靈州 )、靖遠( 會州 )、寧夏的固原( 原州 )屢遭血洗,兵火所及之地,綿延千余里。
除了南下攻擊唐朝以外,后突厥還向北對鐵勒諸部用兵,向東對契丹和奚攻擊。再有就是發動了西征,矛頭直指生活在西域的同宗兄弟——西突厥。
690年到692年期間,唐朝北部邊防突然就壓力減輕了,武則天甚至兩次發兵北伐。其實,這時候突厥的主力已經西征了。
西突厥那個弱勢的王系,根本無力抵抗后突厥的進攻,被打得抱頭鼠竄。但在碎葉川的北部,后突厥踢上了鐵板, 烏質勒 帶兵大敗后突厥,重臣阿史德·元珍死于陣中。
這位大破后突厥的烏質勒,其實咱們也提到過,他就是之后被郭元振凍死的那位突騎施首領。
然后在公元693年(長壽二年), 阿史那·骨篤祿 病逝,弟弟 阿史那·默啜 成了下一任可汗。
從682年到692年,可以看作是后突厥汗國的第一階段。
在這段時間里,突厥部落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外征戰。史料上記載,阿史那·骨篤祿在位的十年里,出征四十七次,親自參戰二十次。甚至他的死,可能都是因為在戰場受傷導致的。
因為692年的西征遭遇慘敗,阿史德·元珍直接戰死陣中,骨篤祿可能也受了傷,回國后在693年的年初就去世了。
不管怎么說,骨篤祿都是一個成功的領袖,他應該算是后突厥汗國的奠定者。
那么我們就要分析一下,后突厥汗國快速崛起的原因了。
首先得承認,后突厥的第一代領袖挺強的。
骨篤祿在最窘迫的時候,身邊只剩下了十七人。但就是憑這點星星之火,能在各種部落實力紛雜的草原上發展起來,確實得說有點王者氣韻。
另外,他身邊的阿史德·元珍和阿史德·墩[tūn]欲谷,也是一時之選的人才。
這兩個人對唐朝的情況很了解,知道唐朝強在哪里,弱在何處,所以在制定方略的時候頗有針對性。
在這里我多說一句,突厥王族都是姓阿史那的,而突厥后族都姓阿史德,這是兩個世代聯姻的家族,有點遼代耶律和蕭氏的意思。
再有一點,就是正好趕上了唐朝的波谷期。
高宗、武后的時期,正好是唐朝從貞觀的高峰上下來,開元盛世還沒到來的波谷階段。而且從李治到武則天的轉軌,也消耗了唐朝內部大量的國家資源。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這就是西南方向的吐蕃迅速崛起,無意之間形成了唐朝國力的南北拉扯。
吐蕃從662年(龍朔二年) 開始進軍西域,與弓月部聯手攻擊唐軍。
665年(麟德二年) 吐蕃、疏勒、弓月聯手攻于闐。
670年(咸亨元年),大非川之戰在青海爆發,唐軍慘敗。
吐蕃在西域則攻取龜茲撥換城,陷十八個羈縻州, 迫使唐朝撤了西四鎮。隨后的22年里,安西四鎮多次易手。唐為奪回了西域的控制權,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在河隴方向,李敬玄再次慘敗,唐朝被迫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御, 將大量行軍轉成鎮軍與吐蕃長期對峙。
也就是在這段力量真空期,后突厥強勢崛起。我們能看到,在679年(調露元年)的時候,唐朝還有能力給裴行儉湊出30余萬大軍北伐,史料記載為, “連亙數千里,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
這次軍事行動的收效很顯著,突厥的暴亂很快就得到了平息。但又是唐朝內部的權利博弈,毀了裴行儉的一片苦心。殺降事件爆發后,兩邊再也沒有了回旋余地,陷入了互不信任的死亡螺旋。
而之后的唐朝,再沒有了力量組織大規模的北伐,與河隴一樣,從戰略進攻轉入了戰略防御。
所以,骨篤祿時期的爆發,是內因與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我們看待這段 歷史 的時候,視線不能僅僅局限于北方草原,而是要從一個更高的視角上,從東亞的全局上來審視。
到了692年,情況再次發生了變化,吐蕃內部王權與相權之間的博弈趨于白熱化,不斷有部落叛蕃歸唐。唐朝也趁機收復了安西四鎮,并留下重兵穩定局面。
這時候的唐朝是不是有能力抽出手來,全力對付后突厥了呢?
我們下期再講!
高宗對薛仁貴仁至義盡了,郡公爵位并不委屈他。一來之前功勞雖大卻往往不是主帥,并且資歷尚淺,與開國名將們尚有差距;二來大非川之敗對唐朝影響極為惡劣,作為主帥的薛仁貴能逃脫一死已算法外開恩,也就沒有機會再晉升爵位了;三來重新起用后不久去世,來不及建立更多功勛將功補過提升爵位。
一、先來看看薛仁貴的功勞,看看是不是受了委屈。
1、九成宮救駕,職責所在。
最早是李世民征高句麗時,只是普通士卒的薛仁貴表現英勇,戰后被李世民破格提拔,成為右領軍中郎將,鎮守玄武門。由普通兵卒上升為高級將領,李世民待薛仁貴恩情深厚。這才有了九成宮救唐高宗的事情。當時,唐高宗巡幸九成宮避暑,山洪爆發沖至玄武門,士兵紛紛逃竄,薛仁貴堅守崗位,向宮中高呼,李治成功避難。此事,薛仁貴算是救了李治一命。但是嚴格意義說,這屬于崗位職責,份內的是,所以也不便大加升賞,只是賜御馬一匹,也算是特別恩賜,恰如其分。
2、從爭高句麗、攻打契丹,獲得封賞。
顯慶三年,高宗命程名振攻打高句麗,薛仁貴為副將。此戰薛仁貴表現英勇,殺敵三千余人,次年又與梁建方、契苾何力大破高句麗。但是這僅僅是小規模戰斗,而非滅高句麗的決戰,并且第一次是程名振為主帥,薛仁貴為副將,梁建方時為左武衛大將軍、契苾何力時為左驍衛大將軍,論官職高出薛仁貴太多,顯然他也是跟在后面而已。
同年,薛仁貴與辛文陵破契丹,擒契丹王。注意,唐朝初年的契丹不比后來唐末那么大規模,只能說是個小部落,所以此戰不算特別大的勝利。此戰后,薛仁貴封左武衛將軍、河東縣男,第一次獲得爵位,這也是對他之前戰功的一次集中肯定。所以,在此之前,薛仁貴的功勞已經獲得了應有的爵位。
3、攻打鐵勒,功過相抵。
然后就要說到著名的“三箭定天山”了。龍朔元年,右屯衛大將軍鄭仁泰掛帥,薛仁貴為副在天山攻打九姓鐵勒。此戰,薛仁貴施展高明箭法,三箭射死三人,數將驚于其神威,當場歸降。薛仁貴乘此良機一舉攻殺,大破九姓鐵勒,擒獲首領三人。
但是,此戰卻是高開低走。此后鄭仁泰拒絕接受投降而執意追擊,不僅無功而返還導致軍士餓死,互相爭奪食物,損失慘重。薛仁貴也屠殺降卒,侵占鐵勒財物,搶略當地女子,破壞了民族團結政策。回朝收到彈劾,高宗念其功高,不予追究。所以,雖然名聲大噪,但是功過相抵,無法升賞。
4、平滅高句麗,達到頂峰。
乾封元年,高宗李治下令發動滅高句麗之戰。此戰為高宗一朝最重要的大戰。老將李勣掛帥,契苾何力、高侃等名將盡出,薛仁貴也隨軍出征。在這過程中,薛仁貴于新城戰役身先士卒,又奪下重鎮扶余城。滅高句麗后,薛仁貴封右威衛大將軍兼檢校安東都護,封爵平陽郡公。
以上諸戰,可以看見,薛仁貴基本都不是主帥,尤其是最后滅高句麗一戰,連副帥都算不上。故而戰功雖多,卻難以獲得太高的爵位。
甚至,連那些與薛仁貴搭檔的主帥,也未必有很高爵位。 比如薛仁貴第一次打高句麗時的程名振,早在唐朝剛剛建國時就歸順,在唐朝統一天下過程中立下不少戰功,也僅僅獲封東平郡公爵位。而諸如李勣、契苾何力等人,不是在唐朝統一過程中就立下赫赫戰功,就是在李世民在位時已經是天下聞名的獨當一面的大將,他們獲封國公是理所當然,薛仁貴如何能比?
當然,如果薛仁貴能夠保持原本的勢頭,將來慢慢晉升,做到國公也是沒問題。可惜,接下來就是大非川之敗。
二、大非川之敗,前功盡棄。
自從吐蕃首領松贊干布去世后,國相祿東贊大權獨攬,開始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不斷進犯同在青藏高原的唐朝屬國吐谷渾。由于當時唐朝在百濟作戰,沒有及時插手,導致吐谷渾被吐蕃吞并。吐蕃進而發兵吞并了唐朝在西域的十八個州。咸亨元年,李治命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總管,領軍十余萬進駐青海湖地區,討伐吐蕃并協助吐谷渾復國。
當西征軍進抵大非川(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時,按照薛仁貴原來的戰略部署,是讓郭待封率兩萬人在大非嶺上筑營固守,保護大軍的輜重和糧草,然后由他本人親率主力進擊烏海(今苦海)方向的吐蕃軍隊。當薛仁貴率部在河口大破吐蕃前鋒時,郭待封卻放棄了大非嶺,擅自帶領輜重部隊繼續前進,終于遭到吐蕃二十萬大軍的伏擊,輜重和軍糧喪失殆盡。
薛仁貴聞訊,連忙退守大非川。然而就在此時,吐蕃國相論欽陵親自率領的四十萬大軍已經把唐軍團團包圍了。經過一場空前慘烈的廝殺之后,唐軍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幾乎全軍覆沒。薛仁貴、郭待封等將領被迫與吐蕃議和,才得以保住性命。
隨后,朝廷派出特使將他們押解回京。雖然高宗念在他們以往的功勛,赦免了他們的死罪,但均將他們革職除名,可惜薛仁貴的一世英名就這樣毀于一旦!
大非川之敗雖然主要是因為郭待封自恃名將之后,看不起平民出身的薛仁貴,不聽號令才導致的。但由于薛仁貴才是此戰主帥,難辭其咎。況且,大非川之敗,一舉破除了唐軍天下無敵的神話,成為唐朝對外戰爭史上由盛而衰的一大轉捩點,影響極其惡劣。當年,李靖(六十四歲高齡,還患有嚴重腳疾需用拐杖行走)、侯君集也是在青藏高原上轉戰千里,大小數十戰,最終收服吐谷渾,威震西域,才打下了唐軍的不敗神話,就這樣前功盡棄。試問,薛仁貴能不承擔責任嗎?這等重罪,不死已經是高宗極念舊情,法外開恩了。爵位自然是沒了。
三、重新起用,云州大捷,奈何已時日無多。
自從大非川慘敗之后,名將薛仁貴就落入了他人生的低谷。雖說后來曾經被短暫地起用過一次,去征討高麗叛亂,但是回朝后他不知因為犯了什么事,就再度被罷職免官,流放象州。幾年后他遇赦回京,不過已經是一個無官無職的庶民。永淳元年十月,東突厥第三次叛亂,阿史那骨咄祿自立為可汗,占據了黑沙城(陰山北麓,進攻鐵勒,砍殺了嵐州(今山西嵐縣)刺史王德茂。長期鎮壓東突厥的名將裴行儉已去世,高宗任命薛仁貴為右領軍衛將軍兼檢校代州都督,前往鎮壓東突厥前線。
但是這一年,薛仁貴已經七十高齡。當薛仁貴在云州遭遇叛軍二號人物阿史德元珍時,叛軍不相信是薛仁貴復出。薛當即摘下頭盔,阿史德元珍確認后當即下馬拜見這位名揚天下的戰神,隨即領兵后退。薛仁貴帥軍追擊,突厥人無心戀戰,大敗而走。此戰,俘獲敵軍二萬余人,駝馬牛羊三萬余頭。
云州大捷后,突厥人迫于薛仁貴威名,不敢再冒進一步。奈何人算不如天算,薛仁貴不久就病倒,于年底去世。突厥也再次崛起,恢復到鼎盛時期,一度成為唐朝最可怕的對手。薛仁貴則再也沒有機會創立新功了。唐高宗追封其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這死后的追封官職也僅僅是達到滅高句麗后的平級。而爵位上就再也沒有什么上升的機會了。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356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