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內外朝制度是怎么回事內外朝制度為何沒被后世所沿用

以史為鑒 2023-06-20 18:38:48

內外朝制度是怎么回事內外朝制度為何沒被后世所沿用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內外朝制度,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漢武帝作為中國古代繼秦始皇之后第二位“千古一帝”,其文治武功均成就較高,創建了許多影響后世的制度,例如年號、十三州部等。這些制度中,有的對于維護大一統、加強中央集權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很多直接被后世君主給沿用下來了。

但是,有一項制度影響極其深遠,卻似乎并沒有被后世沿用。這個制度就是內外朝,又叫中外朝。

要想了解內外朝制的歷史發展軌跡,首先需要知道內外朝制究竟是什么?所謂中外朝,是指中(內)朝和外朝的合稱。西漢初年的制度大多繼承自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甚至是完全照搬,作為三公之首的丞相具有統領百官、協助皇帝處理朝政的功能,這就注定了丞相的權力極大,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因此,西漢初年的皇帝與丞相在很多地方存在矛盾甚至是對抗,例如漢文帝與周勃,漢景帝與周亞夫。漢景帝想要封自己的舅舅為候,就被當時的丞相周亞夫以“高帝約‘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今信雖皇后兄,無功,侯之,非約也”的理由給否決了,周亞夫后來悲慘結局的也印證了背后皇權、相權之間斗爭的殘酷性。

為了不像自己的爹和爺爺那樣,做事處處受丞相掣肘,漢武帝想出一個主意:讓自己身邊的一些親信在宮廷之內和他進行決策,然后再交給宮廷外的丞相及其統領的百官去具體執行,這樣就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權力。而漢武帝身邊參與決策的親信就形成了內朝,與之相對的三公九卿們就組成外朝,這便是內外朝制度的由來。

漢武帝的內朝人員主要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少府官員,少府原本只負責掌管皇室的私財及吃、穿、住、用等雜事,漢武帝則將其地位升高到可以參與重大決策,其官職代表就是尚書令;

二是近臣,這些人一般原是皇帝身邊的幕僚,有的本來就在外朝任職,得到漢武帝賞識后就在原任官職的之外再授予新的職務例如侍中、左曹、右曹、諸吏、散騎、常侍、給事中等等,被稱為加官,這些加官有權出入宮廷中,隨從漢武帝;

三是軍隊將軍,漢武帝在位時親掌軍權,軍隊的高級將領大多也是他的近臣,例如衛青、霍去病等,因為受到漢武帝的寵信,也會參與中樞決策。

從分工上來看,漢武帝設立的內朝擁有決策權,外朝則是執行權。漢武帝在位時期的很多重大變革都是由內朝決策出來的,例如鹽鐵官營、推恩令等。這些由內外朝制推動的變革有效地幫助漢武帝成為了“千古一帝”。

既然這個制度具有這么大作用,那么后世有沒有其沿用下來呢?實際上,雖然早在東漢初年就已經不存在內外朝這個說法了,雖然它的基本架構還在,但發生了較大變化,也就是說完全沿用內外朝制度只是在西漢時期。這是為什么呢?

很明顯,內外朝制由于決策權和執行權分離,導致內朝實際上掌握實權,外朝形同虛設。這雖然極大地削弱了相權,保證皇權的利益。卻也帶來一個極大的弊端,那就是內朝官員的權力膨脹,成為皇權的新威脅。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源就在于缺乏制約。因為設立內外朝制度的目的是為了制約相權,但矯枉過正的話,內朝權力過大就只能由皇帝本人去制約了。

漢武帝雄才大略,能夠慧眼識人,直接從外朝中選撥人才去內朝,而且充分地為他所用,他可以輕松駕馭并制約內朝的權力,但他的后世繼任者就不一定具備這個能力了。漢武帝去世以后,原本為內朝尚書的霍光就迅速掌握大權,之后更是廢掉一個皇帝(昌邑王劉賀),再擁立一個皇帝(漢宣帝劉洵),可謂是權勢滔天。不過,將霍光的專權歸結于內外朝顯然并不準確,因為這是特殊背景下權力交接過程中顧命大臣經常會出現的情況。

但漢元帝時期,宦官弘恭、石顯相繼以中書的身份專斷朝綱的鍋就必須由內外朝制度來背了。因為年幼的或者才華平庸的皇帝在選擇內朝官員時無法做到合理,一般就直接用身邊關系最密切的人,例如宦官、外戚等,他們因為深得皇帝信任,即使專權跋扈也幾乎無人敢管,要是再攤上皇帝是一個幼主或者昏君,那內朝權力膨脹到取代皇權也就順理成章了。

西漢末年,哀帝、平帝在位時,皇帝沒有能力掌控朝局,外戚王氏(漢元帝的皇后王氏家族)就在內朝中一直把持著朝廷大權,最終導致王莽篡奪西漢天下,建立新朝的結局。

東漢光武帝平定天下,鑒于西漢滅亡的教訓,對外戚干政嚴加防范,并對漢武帝以來的內外朝制進行了改革,設立尚書臺,共有尚書令一人、仆射一人人、尚書六人。進一步削弱外朝權力的同時將內朝組織更加系統化,從而防范外戚、宦官等專權,其繼任者漢明帝、漢章帝均嚴格執行,并未發生任何內外朝權力膨脹的問題。

然而,很明顯東漢的前幾位皇帝沒有將內朝權力膨脹從而引發外戚的根源解決掉,結果漢章帝之后的皇帝幾乎全都年幼或短命,外戚作為皇帝內朝中最為密切的群體,又走上了權力的舞臺,釀成了東漢中后期長達一百年的宦官和外戚輪流專權的局面。

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者總結了兩漢時期的經驗教訓,對內外朝制進行了大規模地變革,尚書臺成為了更加獨立,且總攬全國政務的尚書省,但相繼出現了其他分權制約的機構,如中書省、門下省。這些變革到了隋朝由隋文帝楊堅梳理整合形成了“三省六部”,三省分別為尚書、門下、內史(中書),三省互相牽制,共同向皇帝負責。其中,內史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下設六部明確分工),隋朝以后一直沿用。

雖然內外朝制因為其弊端沒有被沿用下來,但它的目的和思想卻一直沿用至清朝,那便是加強皇權。后來的三省六部制,以及明朝的內閣制、清朝的軍機處都是圍繞著這個目的和思想來進行的,最終導致皇權走向極端。

漢朝有了外朝制為什么還要實行內朝制?

漢朝建立外朝的主要原因就是削弱丞相權力以此加強皇權。漢朝初期丞相的權利大,地位高,就算是皇帝也要禮讓三分。景帝時丞相周亞夫立有戰功,深得景帝信任,但是周亞夫對景帝并不是那么尊重,屢次對景帝的決議提出反對意見,甚至不愿在皇帝面前跪下認錯,十分驕橫,景帝也因此懟周亞夫十分忌憚。

 景帝對周亞夫以后能否輔佐少主變得不那么肯定,丞相權力如此之大,對皇帝缺乏必要的敬畏,很有可能找個機會就篡權了,所以景帝在周亞夫被冤枉謀反后也沒多管,周亞夫自己吐血身亡。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漢朝皇帝實行內朝主要是因為丞相的權力太大了,而皇帝又沒辦法沒理由的廢掉丞相,所以想出了設立內朝制度來制衡丞相。

 漢朝的內朝主要就是由皇帝和其信任的心腹大臣構成的。我們看三國演義時,有一回講的是十常侍亂政,十常侍處處逢迎,保全自己而不顧政權安危,是東漢亂世的始作俑者。十常侍其實就是內朝人員。他們有能力干預皇帝決議,對皇帝的決定有很大的影響力,這一方面就讓丞相的地位有些尷尬,甚至到了皇帝的對立面。

 內朝制度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皇權和相權之間的矛盾,也體現了皇權加強和相權削弱的趨勢。漢朝時的丞相的確沒什么好下場,幾乎不得善終,而內朝人員卻深得信任,幾乎左右了朝廷局勢,但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丞相的替代品,在后期也出現了威脅皇權的情況。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344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