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宋朝部隊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日之兵,分隸張俊者則曰‘張家軍’,分隸岳飛者則曰‘岳家軍’,分隸楊沂中者則曰‘楊家軍’,分隸韓世忠者則曰‘韓家軍’。——《三朝北盟會編》南宋史家徐夢莘撰。
南宋其他史籍也偶見記載,《云麓漫鈔》稱:“人自為法,時有‘岳家軍’、‘張家軍’之語。”,“會諸將稍姿肆,各以其姓為軍號,曰‘韓家軍’、‘岳家軍’。
此外,南宋“部曲”在某種程度上也被用于指稱“家軍”,如《要錄》謂“惜乎朝廷以光世部曲,付之呂祉。”“光世部曲”必然是劉光世所統領的“劉家軍”。而“鎮江大軍,韓氏部曲也;健康大軍,張氏部曲也;鄂州大軍,岳氏部曲也。”顯然所謂的“部曲”乃是其統轄的各“家軍”。
“家軍”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借北宋末年的戰亂而萌發,建炎、紹興時期發展至鼎盛時期,紹興十一年收兵權之后,“家軍”及其運作體系才趨于崩潰,在“家軍”的形成演變過程中,諸“家軍”雖然有軍事力量的消減,鎮戍轄區的調整,但也呈現出一些相似的特征,通過分析這些特征,或可對“家軍”崛起的路徑有一整體關照。
軍事性是“家軍”發展與形成中最主要的特征。
由于南宋初期社會的戰爭狀態,統治者不得不大力扶植“家軍”的發展,與此同時,各“家軍”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相互侵奪,彼此招納,所謂“相視如仇讎,相防如盜賊。”這種的情況,既削弱了諸軍的戰力,也制約著南宋國家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諸“家軍”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與北宋時期的“家將”相類似,具有比較明顯的地域性特征。諸“家軍”長期活躍于某一區域,不僅擁有可靠的經濟物質基礎,而且熟悉當地的社會文化與戰略格局。
“要之謂韓家軍者,今為京口人矣。劉家軍者,今為建康池陽人矣。岳家軍者,今為鄂渚江陵人矣。”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固然多樣,但政治經濟上的因素無疑是最為主要的。從諸軍對營田的開展與控御地方財賦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來看,這種政治經濟因素發揮的作用最為顯著。
“家軍”對于時局來講是好事,但對于趙宋來講隱患太大。
諸“家軍”開展營田始于紹興初,營田的動因是為解決龐大的軍費開支給朝廷帶來的負擔,準許諸“家軍”開展,實是中央不得已之舉。
紹興元年,解潛為荊南鎮撫使,在緝捕盜寇,穩定境內治安的同時,積極發展營田以充軍需,“以所管五州絕戶及官田年來荒廢者甚多,乃以便宜辟直秘閤宗綱為屯田使,召人使耕,分收子利。”上報朝廷之后,高宗下詔以宗綱為“鎮撫司營田官”,有效的的解決了荊州轄區的軍資需求,減輕財政負擔,謂“其后荊州軍食,多仰給于營田,省縣官之半焉。”
在此基礎上,朝廷看到營田帶來的好處,便擴大營田范圍。紹興六年,“命五大將及江、淮、荊、襄、利路帥臣悉領營田使。”準許五大將開展營田以實軍資,這便在政策上為諸軍自擅財用,擁兵自重提供了便利。
實際上,諸“家軍”為了解決龐大的軍費開支,早已產生了營田、屯田以及其他的營利性活動。其實,毋寧“岳家軍”,南宋時期的其他諸“家軍”也多有渠道獲得收入,且收入來源呈現出多樣化的形態。紹興十一年,秦檜已經開始羅織岳飛罪名,對岳飛與“岳家軍”的違法行為與違規活動進行檢舉揭發,其中不乏夸大不實之辭,但頗能表明“岳家軍”的物資來源并不單一。
《要錄》載:“岳飛頃于鄂渚置酒庫,日售數百緡。襄陽置通貨場,利復不貲。”
這極有可能是湖北轉運判官汪叔詹的構陷之詞,但置辦酒庫的情形其他各“家軍”也存在,不獨“岳家軍”。鮑琚曾奏“岳家軍”中物資來源及積儲時說,“岳飛軍中利源,鄂州并公使、激賞、備邊、回易十四庫,歲收利息錢一百十六萬五千余緡;鄂州關引、典庫房錢、營田雜收錢、襄陽府酒庫房錢、博易場,共收錢四十一萬五千余緡;營田稻谷十八萬余石。”數量頗為龐大。
最后,尤為重要的是“家軍”打破了北宋長期遵守的武將不置親軍的制度規范。南宋諸“家軍”的統領多置親軍以為個人親隨護衛部隊。
楊業“楊無敵”本是北漢降將,他在新朝雖然可以憑借軍功而獲得殊榮,但“降將”的政治背景嚴重制約著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在軍事上,親隨護衛部隊更是與他無緣。楊業之死的深層原因固然是北宋的政治社會局勢使然,即文武關系失衡的惡果。但從外因來看,沒有牙將親隨護衛的“楊無敵”,即便武藝如何高強,也能被遼軍輕易俘虜的俘獲。
北宋立國政策中對武將的防范與控制,使得武將(即便是高級將領)不能招納親隨護衛。南宋時期,諸將多有親軍,雖然名號不一,但均挑選軍中精銳組成,有固定的人員配置,承擔保護武將本人的安全之外,有時也會參加軍事任務。
《云麓漫鈔》中:“韓世忠、岳飛軍中,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勇健無比。”
其實李顯忠、劉光世、吳玠、吳璘手下均有“背嵬軍”的設置,而以韓世忠創設最早。可見,“背嵬軍”只是一種指稱,用以代指那些由驍勇善戰的精銳所組成的勇武部隊,并非韓、岳二人所獨有。劉光世有“部落軍”,而張俊設“銀槍親兵”,都是南宋時期諸將置“親軍”的事實,非常明顯,北宋武將擁有“親兵”都是極為不易的事,但南宋時期,武將已經不滿足于“親兵”的配置,“親軍”的標準似乎更能讓他們安心。
這也表明武將的思維體系與權力結構發生了變化,但同時也為日后岳飛的被害留下隱患。
總之
南宋時代武力的組織形式與武將成員的結構體系,在很大程度上脫胎于北宋晚期的軍政體制。因為北宋末年,當時的軍政制度還是“兩司體制”,“靖康”的發生雖然有很多原因,但軍政體制的弊病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說,南宋的軍事制度與武力是在北宋已經崩潰的軍事制度中,通過對舊制一系列的調整與重建而確立起來的。而新建軍事統領體制是符合南宋立國之初的利益,但是隨著隱患不斷加強,最終“家軍”以岳飛身死而慢慢退出歷史。
在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有一個名為康基田的官員。老康活到了85歲,但仕途止步于江蘇巡撫、河東河道總督等職,不算出眾,在歷史上也沒什么名氣。之所以會提到他,是身為山西人的康基田曾撰寫了一部編年體的山西通史《晉乘搜略》。該書共有32卷,上起唐堯下迄明亡,十分詳細嚴謹的記載了三晉大地近四千年的歷史,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
山西人杰地靈,自古便人才輩出。但要論在民間名氣最大、口碑最好的山西人物,北宋“天波楊府佘老太君”肯定能算上一位。
在民間傳說和文藝作品中,佘太君作為北宋名將楊業的夫人,堪稱是楊家將和天波楊府的定海神針,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都圍繞著她才得以展開。可惜在治學嚴謹的康基田查詢了大量史料并親自到其故鄉走訪了個遍之后,卻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人是有這么個人,但事跡卻基本上都是后人編造和加工出來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佘太君”其實應為“折太君”。之所以連老人家的姓氏都搞錯了,可能是因為“佘”與“折”二字同音(折作為姓氏時,音為shé),說書人以訛傳訛弄混了;也有傳說是楊家將一門忠烈,折太君的丈夫、兒孫近乎死絕,讓她覺得都是自己的姓氏不祥所致(確實,“折”無論念zhé還是shé都不怎么吉利),于是便改為了同音的“佘”。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是后人有意為之。畢竟折姓不光是看上去就不怎么吉利,更讓宋明元清那些民族情緒比較激烈的漢人們瞅著就不順眼。
為啥?因為“折”這個姓氏古人大概只要瞅一眼就知道不是自己人——折姓發源于匈奴的折蘭氏以及鮮卑的折婁氏,跟漢人幾乎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在大氣磅礴又開放包容的漢唐,胡人要搞張中原王朝的“綠卡”從不是啥難事。像匈奴王子金日磾能成為漢武帝劉徹的托孤四大臣之一,唐時“非我族類”的名將更是多如牛毛,如尉遲恭(鮮卑)、屈突通(鮮卑)、阿史那社爾(突厥)、李光弼(契丹)、仆固懷恩(鐵勒)、高仙芝(高句麗)、哥舒翰(突騎施)等等。不過自從這些“華籍外人”被安祿山和史思明搞臭了名聲、漢人又被異族欺負了幾百年后,像宋明這樣的中原王朝對任何外族人的態度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由接納轉為排斥,甚至是嚴防死守。
所以費了老鼻子勁才塑造出的一位巾幗英雄,到頭來一看卻是個外族人,想必無論編者還是讀者都不會開心。所以干脆大筆一揮,就給老太太改了姓。
這個理由是我瞎猜的,但卻并非沒有根據。比如說“佘太君”真正的娘家——府谷折氏在北宋一朝就備受猜忌和打壓,在本就不受待見的武人行列中,更是后娘養的中的后娘養的。
然而身為鮮卑后裔卻堅持自認為是炎黃子孫的折家人,卻為前赴后繼、死不旋踵,為大宋王朝戰斗到了最后一刻。
說到安史之亂后的大唐王朝,總讓人想到一個詞兒,那就是藩鎮割據。其實對于藩鎮這個唐朝“特產”,人們還是存在著很多的誤解。
從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告終,到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黃巢之亂爆發的115年間,唐朝境內確實遍布著藩鎮,但卻談不上割據。就算是勢力最雄厚河北三鎮,雖然也經常跋扈幾下,但跟安祿山當年卻有著天壤之別。
因為現實就是“河朔兵力雖強,不能自立,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資治通鑒·卷二百四十八·唐紀第六十四》)
為啥?因為大唐王朝的藩鎮布局是頗為合理的——以東南藩鎮的財力支撐國家開支,以河朔藩鎮為震懾外夷的武力擔當,以中原藩鎮屏障關中、溝通南北。這就使得各處藩鎮形成了一個彼此聯系又相互制約的穩定結構,從而必須對朝廷表現出恭順的態度,才能維系生存。
否則在安史之亂后,大唐王朝也不可能又延續了近150年的國祚。
不過李世民的子孫甭管本事大小,雄心壯志從來都沒少過,根本不能容忍任何一個武夫在自己的枕頭邊上打呼嚕,于是從唐德宗李適開始便對以河北三鎮為主的藩鎮展開打擊。可是大唐朝廷既無強兵又沒多少錢糧,所以只能鼓動藩鎮打藩鎮。結果100多年打下來,河北三鎮倒是被打成殘廢了,可是那些在戰爭中逐漸壯大起來的各地藩鎮們又開始不服管了。尤其是在黃巢之亂中,他們更是看透了唐廷色厲內荏的本質,由此產生了取而代之的野心。
故此史有公論——唐之亡國,全是自己作的:
而隨著唐朝完蛋,“藩鎮”這個詞也在史書中失去了蹤跡,于是給一些人留下了藩鎮與唐同亡的印象。
怎么可能!
唐朝雖然沒了,但藩鎮仍在,而且小日子過得更美。只不過這時人家已經不滿足于再當什么節度使了,紛紛稱王稱帝,這才有了五代十國。
前后交替的五代還好些,打石敬瑭往后就沒有在唐朝當藩鎮的經歷。而所謂的十國(實際上共出現過20個左右的割據政權),基本上就是唐末藩鎮的翻版——人還是那些人、地盤還是那些地盤,只不過把節度使的名頭換成了帝王而已。
而唐末藩鎮的殘余一直到唐亡320年后才徹底消失于歷史的舞臺——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唐僖宗李儇任命李思恭為定難軍節度使,此后由李氏后人世襲11代,直到北宋年間由末代節度使李繼捧的侄孫李元昊在定難軍故地開國西夏,又維持了189年的國祚。
當然,哪怕無法在“十國”中留名,但也能在青史中留下一筆的,最起碼也得當過節度使、為一方藩鎮。但那些在晚唐及五代還沒混出頭的小軍閥們,稱王稱帝是不敢想了,甚至為了生存還不得不依附于強者,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得永遠的默默無聞下去。
比如堪為北宋軍中砥柱的折家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中國通俗小說史上有“三大家將小說”,即《薛家將》、《楊家將》和《呼家將》。有時還會把《曹家將》加進來,湊成“四大家將小說”。
四大家將中有三家都是北宋人物。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楊家自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后再無杰出人物,曹家除了曹彬、曹瑋父子外盡是紈绔,呼家更是在呼延贊之外再無名將。在北宋,因為自澶淵之盟后與遼國百多年無戰事,所以真正的將門世家盡出西軍。比如折、種、姚、景、劉等家族,族中子弟世代在與西夏作戰的第一線搏殺,才是北宋真正的“家將”。
但相較于種姚景劉等在宋夏戰爭中崛起的家族,折家更像一個另類。
前文提到過,折氏是鮮卑后裔,所以其發家史可以一桿子支到南北朝時期:
此后折家的歷史不可考。但到了武德年間(公元618~628年),折氏曾以“土著強宗”的身份被大唐朝廷任命為府谷鎮遏使,開始了為期500多年的為國戍邊的歷程。
而折氏第一個留有姓名和事跡可考的人物叫折宗本,在唐末曾任振武軍沿河五鎮都知兵馬使之職。這位折氏先人頗有威望,“因其所居,人爭附之”(引用同上),所以受到了時任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重用,以功封為上柱國。
折宗本死后,其子折嗣祚繼續追隨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累官至麟州刺史。至折嗣祚之子折從阮當家后,又歷仕后唐、后晉和后漢,官至振武軍節度使(后漢時,府州升為永安軍,又改任永安軍節度使)。至此,折氏作為府州之主的地位已不可動搖。
乾祐二年(公元949)后漢高祖劉知遠罷永安軍,將府州改隸河東節度使管轄,所以折從阮之子折德扆接班后只當上了府州團練使。不過后漢立國數年即亡,篡位的后周太祖郭威為了安撫人心,又將府州升為永安軍,于是折德扆還是當上了節度使。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折德扆依照老折家誰當上了中原之主就認誰當老大的傳統,上表降順北宋。當時宋太祖趙匡胤正忙著一統天下,對這個送上門來的小弟自然不能怠慢,所以不但安撫厚待,還允許折德扆繼續總領府州軍政大權,并由此形成了慣例。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雖然折德扆從來沒跟北漢建立過任何官方聯系,但作為一個在事實上處于半獨立地位的小軍閥,為了生存也難免在背地里跟周邊各大勢力拉拉扯扯,所以折德扆將女兒嫁給了北漢世祖皇帝劉崇的心腹愛將劉繼業。后來北宋滅北漢,劉繼業降宋后恢復本姓,即為名將楊業。而他的妻子,自然就是那位天波楊府的“佘太君”了。
雖然史書上沒說老折啥時候嫁的女兒,但楊折這對夫妻的長子楊延昭(在小說里被整成了楊六郎)卻是出生在北漢天會二年(公元958年)——這時趙匡胤還當著忠武軍節度使、楊業還叫劉繼業、折德扆還管周世宗柴榮叫老大,所以這顯然是折家在玩狡兔三窟的把戲,“佘太君”等于是被送出去和親了。
老狐貍折德扆死后,其子折御勛、折御卿先后繼領州事。此后府州之主分別由折御卿之子折惟正、折惟昌、折惟忠繼承,再傳給折惟忠之孫折克柔。
折家的下一位家主,就是鼎鼎大名的北宋名將折克行。這位西夏人口中的“折家老子”戍邊30多年,殺得黨項人人頭滾滾、魂飛魄散:
折克行去世后,其子折可大繼知州事,之后又傳位給折可求。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女真人攻破汴梁,北宋亡國。次年,金將完顏婁室攻陷延安府,自此府州四面皆敵,陷入絕境。在完顏婁室以父、子等族人相要挾的情況下,折可求降金。又過了11年的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西夏趁折可求被金人毒死之機攻陷府州,并搗毀折氏祖墳,戮其尸骨、夷其墳塋。
自此折氏世代統領府州的歷史,終告完結。
在把武將當賊防著的北宋,武人只要手握兵權,哪怕喘口氣都是罪過,可府州折家卻成了唯一的例外。當然折家能夠成為例外,不是沒有原因,也不是沒有代價的。
折家名義上總領府州事,但在實際上控制著府州(今陜西府谷)、麟州(今陜西神木)和豐州(今內蒙準格爾旗西南)三州之地。但這三個州對于大宋朝來說,既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就純粹是個雞肋。
為啥?因為府麟豐三州作為北宋在西北疆土上的突出部,北面與遼國的西京道接壤,西邊則面臨西夏的右廂朝順軍司和左廂神勇軍司的南北包夾——以巴掌大塊地方直面北宋的兩大死敵,這么惡劣的戰略位置堪稱天下獨一份。然而這還不是最要命的,在府麟豐三州的東南兩個方向,又有一道黃河將其與北宋內地隔絕開來。這樣一來,別說平時的聯絡和補給都異常困難,到了戰時就更成了絕地、死地。
北宋的趙家皇帝舍不得拿自家的兵去送死,又不愿意擔上棄地失土的罵名,干脆就縱容了折氏以近乎半獨立的地位世襲——要是府麟豐三州保住了,大宋朝有面子;就算丟了,挨罵的也該是折家人。
趙家皇帝的這種心態,使得兩宋成為中國史上最沒有進取心的王朝。即便是心心念念的幽云十六州,也在打了兩次敗仗后就在百余年間不敢北進一步;在南方面對亂七八糟的“西南夷”,心煩意亂的趙匡胤玉斧一揮,大宋朝的疆界便在大渡河畔戛然而止;南宋被攆過長江以后更是畏敵如虎,誰敢提北伐中原、收復故土誰就是比女真、蒙古更讓他們痛恨的敵人。岳飛、韓侂胄、賈似道這樣的主戰派,最終都慘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還大都落得了個千載罵名(當然岳飛除外)。
相比之下,宋朝對西北疆土的態度也沒什么兩樣。
自西晉亡國、尤其是北魏設立邊地六鎮以來,西北地區的形勢就一直非常復雜。不但漢胡混雜,而且軍閥叢生、戰禍不斷,所以北宋立國后,對西北比西南還頭疼。不過甘隴向來是華夏故地,趙匡胤手里的玉斧要是敢像在西南那樣亂比劃,他就不怕自己的身后名臭到不可聞?
所以那些身處內地的唐末藩鎮余孽如武平軍、清源軍等都被北宋毫不客氣的吃干抹凈,但對地處西北的卻客氣大方得不像話——在允許折氏自立的同時,獲得同樣待遇的還有定難軍節度使李彝興。
78年后,李彝興的五世孫李元昊悍然稱帝,立國西夏,并在此后的百余年間揍得北宋痛不欲生,悔不當初。
而且因為李元昊自稱是鮮卑后裔,所以府州折氏也跟著倒了霉:
何止監視——府麟豐三州在直面遼、夏兩國巨大的軍事壓力的同時,身后隔著一條黃河就密布著火山、保德、岢嵐、晉寧四大軍鎮。當然你可以說他們是府麟豐三州堅實的后盾和強大的支援力量,可事實是在折氏與西夏(有時還有契丹)百余年打生打死的無數場戰斗中,找不到一次四大軍鎮渡河赴援的記錄。可要是折氏也像李元昊那樣起了異心,你信不信四大軍鎮肯定會蹦著高的打過黃河去,解放府麟豐?
后來,也正是因為完顏婁室幾乎沒怎么使勁,四大軍鎮就土崩瓦解,才使得折氏末代家主折可求深陷絕境,不得不屈辱的投降。
不僅如此,為了千方百計的削弱折氏,折家軍的戰損兵員永遠都遲遲無法補全,裝備、糧草、輜重的補給和改良永遠排在最后邊。甚至哪位折家家主一旦打出了名望,也會很快以“高升”的名義被調走,然后換個沒經驗的小年輕來挑大梁。
折御勛如此,折惟正如此,折惟忠如此;折克柔因目疾不能視物,上書朝廷請求由其弟折克行襲職,然而宋廷居然拖延了6年之久才予以批復。
簡直是恨折氏不早日死絕。
趙家君臣如此苛待折氏,最后連個有點良心的士大夫、后來當過宰相的梁適都看不下去了——因為府州窮困又面臨嚴重的軍事壓力,所以與內地的租稅政策不同。但在有心人的指使下“比年監同一以條約繩之”,氣得時任知府的折繼祖要辭職,最后只有梁適站出來替他說話:
那么折氏回報給趙家皇帝的是什么?
第四代家主折德扆帶病出征,死于與北漢征戰的前線,年僅48歲;至道元年(公元995年)遼將韓德威南犯,折德扆之子、第六代家主折御卿同樣是帶病出征,折母恐其重蹈先父之轍,勸其回家養病。對此,折御卿是這樣答復母親的:
次日,折御卿病逝于軍中,年僅38歲。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折御卿之子、第八代家主折惟昌奉命護送軍糧,亦因病隕于軍中,年僅37歲。
祖孫三代均因帶病出征死在軍中,如此忠烈,北宋罕見。
故此,哪怕是始終對折氏帶有偏見和敵意的北宋君臣,也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現實——折氏是對得起北宋、對得起趙家皇帝的:
實話實說,府麟豐三州地瘠人稀、地理不利,同時折氏底蘊不足,再加上鮮卑人早就衰敗得不成樣子,所以他們要是想像李元昊那樣玩造反,純粹是自尋死路。
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別的選擇。
比如契丹——要比起跟漢人的淵源,身為鮮卑后裔的折氏其實跟契丹人應該親近得多。畢竟契丹人很有可能是匈奴與鮮卑融合的產物,或者干脆就源于鮮卑別部。而且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立國以來,契丹人就成了當時的天下霸主,不但橫掃塞外無敵,還兩次南下滅了后唐、后晉。即便是北宋立國以后,也始終被契丹人按著猛揍,不得不貢獻歲幣花錢買平安。
在當時的天下格局中,折氏確實是個弟弟,所以必須認個老大求保護。可是相比北宋這個又弱又小氣的“大哥”,契丹對于折氏來說既有安全感又關系親密,難道他不香?
還有西夏。起碼在后者立國之初與折氏間是沒啥矛盾,更談不上深仇大恨。尤其是李元昊因為自家祖宗原姓拓跋,就自以為是鮮卑后裔,所以對折氏應該是很有好感的。如果折氏早早的投奔西夏,起碼日子不會過得比在北宋更慘。
(李元昊的老祖宗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交際時的拓跋赤辭,為黨項八部之一拓跋部的首領。黨項人源于古羌人,但拓跋赤辭跟源出鮮卑慕容部的吐谷渾關系好得能合穿一條褲子,聯姻更是稀松平常,所以他的子孫確實帶有部分鮮卑血統。)
但是折氏自打唐初時便已經融入了中原王朝,那種出自骨子里的親近早就非是所謂的同族血緣能夠打破的了。
哪怕以他們的實力,并不足以動搖天下大勢。
所以自唐亡之后,折氏便一直追隨奉唐朝為正朔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哪怕李氏父子是沙陀人)。后唐亡國后,折氏依然對天下第一強國契丹視而不見,依舊事后晉、后漢、后周等中原王朝為主。北宋立國后,折氏第一時間獻上順表,也僅是習慣成自然的常規操作而已。
甚至他們還一度厭倦了當個半獨立的割據軍閥,打算放棄世襲領地內遷,只可惜遭到了拒絕:
而北宋時趙家皇帝將折氏當成了防御契丹、西夏的第一道防線兼炮灰,哪怕是對其百般嫌棄和猜忌,也同樣不可能同意他們內遷。
所以折氏能成為北宋少見的半獨立藩鎮,也有被迫的成分。但哪怕折氏付出了如此代價,卻仍無法改變命運,其中最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恐怕就是有心殺賊卻無用武之地了。
北宋將門盡在西軍,但也是要分出三六九等的。
地位最高的,當然是種家。
種家在軍中的地位有多高?僅一事便可證明:
在武將賤如狗的北宋,要是哪個將領犯罪了、還是證據確鑿的那種,那就等著被痛打落水狗吧,最后不死也得脫層皮。妄想哪個文官站出來說情?那還不如指望太陽打西邊升起。
可種世衡就能,而且是頂頭上司、后來的當朝宰相龐籍替他說情,不免讓人覺得見了鬼。
其實這也不奇怪,而且這種待遇基本上也只有種家才有。為啥?因為種家的老祖宗叫種放,那可是一代大儒,算是士大夫的自己人。雖然種放的子孫棄文從武了、算是士大夫中的“敗類”,但總比那些粗鄙的純武夫看上去順眼。所以在心情好時,龐籍也不介意搭把手、拉一把。況且當時老龐坐鎮西陲,還用得上種世衡(當然后來老龐心情不好時,也沒少坑種世衡)。
所以在西軍諸將門中,種家得到的支持最大、機會最多,當然戰功也沒得說。
排在種家身后的,應該是像姚家這樣出身京營禁軍的將領。畢竟曾近水樓臺過,多少沾過點露水人情,所以也會受到照顧。像姚寶隨葛懷敏戰死定川寨后,其后代姚兕、姚麟都獲得了蔭補、得到了機會,終成一代名將;再下一代姚雄、姚古戰績也不錯,可惜最后冒出個坑貨姚平仲,差點提前一年把北宋給坑沒了。
排名第三的,就是土生土長的西軍將領。這類土鱉想受照顧沒可能,一旦出頭就坑你沒商量,典型如狄青,不用我廢話。
最墊底的,理所當然就是折家。北宋君臣對其的要求就倆——一是別造反,二是看好家。至于其他,那就純粹是想多了。
所以折氏替北宋戍邊168年,血戰無數場,族中子弟因此而殞命者無以計數,但在史書中提過一筆的卻寥寥無幾。像是折家第一名將折克行,一生大小戰170多場,但戰績呢?史書上說“殺敵盈萬”。
是不是覺得有點少?因為府麟豐三州的地理形勢太特殊了。國土遼闊的契丹瞧不上這么塊小破地方,西夏倒是眼饞,可出兵多了怕引起契丹人的干涉,出兵少了又確實打不過折家。所以雙方的戰斗規模少則幾十上百,多的時候頂多上萬,說白了就是拉鋸戰——打不死多少人,但足夠煩死人,也足夠磨死人。
但無論什么仗打上百年,也足夠慘烈。
至于折氏想建功立業、打出府麟豐,那就是癡心妄想。本來窩在家里都擔心你要反,一旦地盤打大了豈不是更得反了?所以哪怕種家、姚家之流的已經跟西夏打翻天了,折家也只能蹲在旁邊干瞪眼,頂多是火上房了才允許他們押運個糧草、打打掩護、佯動什么的。要是將折家這只猛虎放出來,萬一占了地盤不走了,那可咋整?
但日子久了,大宋君臣難免有馬虎大意的時候。當機會來臨時,折家的戰斗力差點把宋、夏兩國的大人物們嚇個半死。
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西夏梁太后親自率軍攻打環州(今甘肅環縣),戰局一度非常緊張,于是宋廷令折氏出兵尾丁硙以為牽制,于是折克行的從子折可適率兵6000出征。不過這位天生的“將種”可從不知安分守己為何物,硬是生生的將自己在這場戰中的角色,從“群演”打成了“領銜主演”。
本來是讓他拖住尾丁硙的西夏兵、別讓他們去主戰場搗亂就好。可折可適先是奇襲大破尾丁硙、斬首萬計,又在面對梁太后親率數萬大軍圍剿的情況下,佯做退兵示敵以弱,再在洪德川二次設伏大敗敵軍。此戰中,折可適面對十倍之敵奮勇拼殺,西夏軍的損失前所未有,連梁太后都不得不改妝易服才逃得一命:
西夏人被打慘了,所以才對折氏恨之入骨,并在36年后刨了折家的祖墳;而北宋君臣則被嚇慘了,從此更是堅定了把折氏牢牢的關進籠子里的決心。
扯個閑篇——折克行還有個狠人兒子叫折可存。這位小折同學的人生經歷十分傳奇,先是隨童貫出征時,冒矢突陣、力擒方臘;又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宋江受招安后二次造反時,再次將其生擒活捉、送上了法場(詳情載于《宋故武功大夫、河東第二將折公墓志銘》)。
真是一位猛將兄啊!《水滸傳》中的兩大梟雄,在真實的歷史中最后都栽在了折氏子弟手中。
到了靖康之變時,趙佶、趙桓父子在國破家亡的威脅下,再顧不上折氏是否造反的問題。于是末代家主折可求才得以領兵2萬馳援太原。
但是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盡管折可求也不白給,曾因屢立戰功被宋徽宗趙佶賜以過忠勇之旗,但也無法阻止折家軍一敗再敗。最后他不得不退守府州,又在身陷重圍、外援斷絕的情況下降金。
需要多提一句的是,當時西夏也對折氏進行過誘降,但折可求還是選擇了降金。
此后折氏仍如以往般自立于府州,女真人也依舊對其缺乏信任,因此在紹興八年(1138年)將折可求毒死。
次年三月,西夏趁折家大亂之機攻陷府州。折可求之子折彥文攜家逃往河東,后又遷往益都(今山東青州),是為折氏東遷的一支。
雖然體內流淌著異族的血液,雖然從始至終都被嫌棄和猜忌,但折氏心向中原、為國戍邊之志始終未改,也值得我們這些后人永遠銘記和敬仰。
畢竟唐亡后,堅持為其守節的唯有李克用、李存勖這樣的沙陀人;而(北)宋亡后,身為鮮卑后裔的折家,也沒啥對不起趙家皇帝的地方:
主要是在中國歷史上,宋朝相比于其它朝代,可以說是非常的孱弱,因為總是在打敗仗,甚至還一直在賠錢買和平,所以自然的人們就認為北宋沒有名將,南宋沒有名相了,其實對于這句話我是無法茍同的,因為北宋皇帝趙匡胤就是馬背上打仗的將軍,是后周的大將軍,作戰可謂勇猛,頗受底下的人敬佩,因此手底下的士兵才認為他是有資格做皇帝的,所以才有后來黃袍加身的典故,因此趙匡胤也是建立起了宋朝。
當時趙匡胤雖然奪取了后周的政權建立了宋朝,但疆域還不算大,因為當時周邊可以說有其它的政權,所以在擴大疆域的時候那么自然是手底下的大將去攻打的,比如曹彬,可以說宋朝的大半疆域都是曹彬所打下來的,對趙匡胤可謂是忠心耿耿,這位堪稱是名將,還有狄青,相信很多人也都知曉這位大將了,除此之外還有楊家將的原型楊業、楊延昭和楊文廣,還有北宋末年的種師道,所以對于?北宋無將?這句話其實是無法茍同的。
而對于?南宋無相?這個說法主要是人們認為南宋沒有名相,我們都知道宋朝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所以這個朝代有很多的文學大家,比如在北宋的時候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大文學家,如王安石、司馬光等,而南宋的話相比北宋,可以說疆域變得少了很多,但是有能力的文人也還是很多的,只不過南宋的宰相大多數都是奸相,比如秦儈、賈似道等這些國家的罪人。
但除了這些之外也還是有能力的宰相的,那就是南宋初期的宰相李綱,他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宰相,一心想要拯救宋朝的江山,但奈何遇到的皇帝是趙構,一心只想逃跑,導致他一身才華無法施展,直到去世都沒能完成自己的意愿,而且南宋的名相還有一位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那就是文天祥了,他崛起的時候已經接近南宋末年了,但是沒有因此而頹廢,反而是一心對抗元朝大軍,雖然最后被俘獲,但是也沒有因此而投降,反而是英勇就義,可以說這樣的人就是名相了,所以對于?南宋無相?這句話其實是不能相信的。
南宋與北宋的區別? 1、時間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后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南宋(1127-1279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趙構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與北宋統稱為宋朝,共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
2、疆域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西北以陜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為界。宋神宗時通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于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并重金贖回幽云七州。
與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邊界并沒有什么變化,但北界卻因金人的入侵而大大南移了,雙方確定以當時的黃河為界。紹興十一年(金皇統元年),宋金議定以淮河為界。第二年又將西部界線調整至大散關(今陜西寶雞市西南)及秦嶺以南。
3、農業發展
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發現成組的鐵制農具,如犁、耬、耙、鋤、鐮等,其中耙、鋤等中耕農具較多,表明了農民對精耕細作的重視和耕作程序的增多。
宋太宗時,在河北地區修作陂塘,并修筑長六百里的堤堰,設置斗門,引淀泊水灌溉,種植水稻,獲得豐收。南方地區水利興修的成績更為顯著,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錢塘江堤、西湖等處。
南宋農業中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租佃制發展到前所未有的歷史階段。地主招募客戶耕種土地,客戶只向地主交納地租,不承擔其他義務。
在大部分地區,客戶契約期滿后可以退佃起移,人身依附關系大為減弱。客戶直接編入宋朝戶籍,承擔國家某些賦役,不再是地主的“私屬”,因而獲得一定的人身自由。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南宋農民可以比較自由地遷徙,轉向城市從事手工業或商業的活動。
4、文化
北宋詩歌成就雖比不上唐詩,卻另有特色。宋詩多喜說理,尚議論,以理趣見長;多以冷靜的態度去體察客觀事物,“以方學為詩”,比較喜歡用典,書卷氣較濃,顯得委曲精深;往往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引入詩中,結構手段,敘述方法和語言風格具有散文化傾向。
現存南宋文學的作家、作品,不僅數量巨大,超過北宋,而且在內蘊特質、藝術表現上也有自己的特點,不是北宋文學的"附庸"。南宋中后期,士人群體依違于科舉體制而發生了階層分化,江湖詩人群登上了文學舞臺,造成文化的下移趨勢。南宋時期又完成了兩個重心的轉移:由北而南和由雅而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南宋
南宋時的社會背景是怎樣的?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北宋滅亡后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起來的小王朝。南宋王朝自建立以來,一直在金國的威脅之下,直至被元消滅時,也未能恢復宋朝在中國北方的統治。始于高宗趙構,終于衛王,共9帝。南宋王朝極其懦弱,偏安一隅。從趙構開始,一朝皇帝全無作為,奸臣當道,堪稱最軟弱的王朝。
公元1127年,金國從開封撤軍以后,立張邦昌為偽楚皇帝。由于張邦昌原為宋臣,后降金,開封軍民對其憎恨有加,一大部分舊宋朝臣也要求他退位。萬般無奈之下,張邦昌以孟太后之名,下詔書立康王趙構為帝。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一日,康王趙構正式即位,是為宋高宗。然而,叛臣張邦昌卻以護國有功為名,被封為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以張邦昌被廢為名,繼續大舉南侵。此后,于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史稱"偽齊",以加強黃河以南的統治。宋朝也發兵北伐,由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張浚等眾多抗金將領指揮,在黃河兩岸曾經擊潰偽齊軍和金國的聯軍。 高宗趙構于1138年任秦檜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檜于公元1141年,解除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又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下獄,并于當年除夕前夜(公元1142年1月28日)殺害了岳飛父子。其余所有曾支持過岳飛,堅決抗金的文官武將,也都被紛紛貶斥。宋高宗以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 在高宗之后,宋金兩國發展相對穩定。金國也有幾次南侵,但大都半途而廢,而南宋在孝宗年間也進行了北伐,但也未能收復國土。 到公元1207年,南宋的政權由史彌遠執政,繼續推行求和政策,還恢復了秦檜的王爵和贈謚。但此時金國的實力已大不如前,不但自己無力南征,還須時刻提防來自西北日漸興起的蒙古勢力。隨后,于公元1214年七月,南宋根據真德秀的奏議,決定從此不再向金貢納"歲幣",而此時,金已遭受蒙古的打擊。為了擴大疆土以彌補被蒙古侵占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納"歲幣"為名,出兵南侵,南宋王朝則與蒙古聯手抗擊金軍。公元1234年,金國蔡州被蒙宋聯軍攻陷,金哀宗自縊,金滅亡。 金滅亡之后,南宋不僅沒有由此換來一時的安寧,反而又將面對更為強大的敵人--蒙古。滅金之后,南宋想趁蒙古退兵之際,收復被蒙古占去的土地,但南宋一直以主和為主,并無強大的軍事力量,所以雖出兵但未達到預期目的。南宋的這一舉動反而成為蒙古南侵的借口。公元1235年,蒙軍首次南侵,被擊退。蒙軍并不甘心失敗,于次年九月 什么叫南宋偏安? 南宋偏安:靖康之變后,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趙構定都臨安,主和派得勢,故不思收復北方土地,與金恥辱地議和,僅以保有江南一禺,史稱“偏安江南”。
偏安,簡而言之就是說暫居偏遠之地,臨時安定下來,準備反攻。主要是指偏居江南。
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以后,宋徽宗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在應天府(河南商丘)登稱帝,為宋高宗,建立南宋。
趙構剛剛登基的前幾年,金兵多次南侵,趙構從應天府逃到揚州,跑到臨安(浙江杭州),不得已從海上跑到溫州。后來宋軍水師打敗了金兵。金兵北歸后,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安定下來,南宋開始了偏安江南一隅的生涯。
擴展資料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宋高宗趙構在臨安重建宋朝,史稱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宋與西夏、金朝和大理為并存政權。
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經濟發達、古代科技發展、對外開放程度較高,但軍事實力較為軟弱、政治上較為無能的一個王朝。
1127年,康王趙構南渡,定都臨安,建南宋。1279年,陸秀夫背著趙昺投海,南宋亡。南宋存152年,歷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恭帝、端宗、帝昺九帝。
南宋在政治、軍事等諸多領域都沿襲北宋。在中央地方權力、官僚機構、司法、軍權等方面加強中央集權的一系列措施,軍事上在招收潰兵和勤王之軍等基礎上,開始軍事重建之路,最終形成幾支較強大的軍事力量,于是有了岳家軍、韓家軍的出現。
南宋時期是加強中央集權、“干強枝弱”的時期。南宋繼承了北宋“強干弱枝”政策,在中央地方權力、官僚機構、司法、軍權等方面加強中央集權的一系列措施,為維護國家內部統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國內環境。
從用人制度上看,南宋是所謂“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南宋時期,取士更是不受出身門第的限制,只要不是重刑罪犯,即使是工商、雜類、僧道、農民,甚至是殺豬宰牛的屠戶,都可以應試授官,南宋的科舉登第者多數為平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偏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南宋
北宋和南宋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哪個城市 北宋都城為東京開封府,即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南宋都城為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后遷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
擴展資料:
南宋歷史概述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幸免于難,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公元1138年,宋室南遷行在臨安府(今浙江杭州)。金國幾度南下都未能消滅南宋,南宋北伐皆無功而返,南宋和金國形成對峙局面。公元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南宋放棄淮河以北地區,雙方以淮河-大散關為界。南宋中后期奸相頻出, *** 腐敗,處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開始崛起。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國,1211年開始大舉南侵進攻金朝。1218年滅西遼、1227年滅西夏、1234年滅金。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軍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行在臨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戰敗,陸秀夫背著宋末帝趙昺跳海而亡,南宋至此覆滅。
南宋在政治、軍事等諸多領域都沿襲北宋。在中央地方權力、官僚機構、司法、軍權等方面加強中央集權的一系列措施,軍事上在招收潰兵及勤王之軍等基礎上,開始軍事重建之路,最終形成幾支較強大的軍事力量,于是有了岳家軍、韓家軍的出現。
南宋雖偏安于秦嶺淮河以南,卻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繁榮、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王朝。南宋滅亡的直接原因是游牧民族對宋朝先進生產關系的毀滅性打擊,使一直處于上升階段的東方先進文明,從此逐漸趨向衰落。
北宋歷史概述
顯德七年(960年),后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改元建隆。后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西夏、金國的戰爭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次年被金國滅亡。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西北以陜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為界。宋神宗時通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于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并重金贖回幽云七州。
宋朝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采用分化事權方式,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這些對維護國家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6]
有人認為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經濟文化繁榮。咸平三年(1000年)GDP為265.5億美元,占據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北宋時期,因推廣占城稻,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北宋時期對外關系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在東亞同朝鮮和日本關系交流密切,在東南亞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系,同時還影響到了西亞和非洲。
資料參考:百度百科:北宋 百度百科:南宋
南宋的建立 南宋的建立: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幸免于難,定都南京應天府,建廟稱帝,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公元1138年,宋室遷都臨安府。 金國幾度南下都未能消滅南宋,南宋北伐皆無功而返,南宋和金國形成對峙局面。
擴展資料:
南宋在孝宗即位后,改革朝政,力圖恢復,宋朝相對進入到一個興盛時期,孝宗 *** 岳飛冤南宋疆域獄,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
隆興元年四月,孝宗令李顯忠、邵宏淵等出兵北伐。北伐雖然一度勝利,但由于各路將領不和加上輕敵思想,北伐歷時僅廿日就告失敗。
之后,孝宗不得已與金和談,隆興二年十二月,宋、金正式簽定和議,史稱隆興和議。但孝宗仍然念念不忘恢復中原,繼續整頓軍備。
不過由于虞允文等一批主戰派將領的辭世,最后北伐事業不了了之。在內政上,孝宗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污,加強集權,重視農業生產。
總體說來,宋朝的內政形勢有所改觀。高宗死后,孝宗對政治日益冷感,最后決定讓位于其子趙惇,也就是光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南宋
北宋和南宋是怎么回事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北宋滅亡之后,趙構在南京稱帝,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公元960年,后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即北宋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位,國號仍為宋 ,史稱南宋。紹興和議后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占臨安,南宋滅亡。
宋朝立國三百余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于內亂的王朝。
擴展資料:
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 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尊稱為大宋。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 后逐步統一中國,由于疆域相對南宋而言到達黃河以北,所以被后世稱之為北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東京,北宋亡。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繼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稱南宋,趙構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紹興八年(1138年),以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為行都,稱為行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宋朝
南宋定都哪里 一、南宋定都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二、簡介
臨安在北宋本為杭州,隸屬余杭郡。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改寧海軍節度。宋真宗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帥府。舊領兩浙西路兵馬鈐轄。
靖康之變后,北宋被金朝所滅,宋高宗逃往南方建立南宋后,為顯示收復故土的決心,在苗劉兵變后,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為臨安府,稱之為行在,又稱行都,而仍將北宋歷代先帝陵寢所在的東京汴梁城稱為京師。
直到紹興八年(1138年)才定都于臨安。下轄錢塘、仁和、臨安、余杭、于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
據咸淳《臨安志》記載,其時臨安府人口已達124萬多人。北方移民中的文人學士和能工巧匠,促進了杭州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其中,絲綢、造紙、印刷、陶瓷、造船業尤為發達。
臨安,原來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錢氏在隋郡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周圍有70里。南宋 *** 又加以擴建,分羅城、宮城。羅城即外城,南跨吳山,東瀕錢塘,西鄰西湖,辟13門。城南借助鳳凰、將臺、吳山萬松嶺等一連串府阜,居高臨下,營造宮室,作為宮城,又名子城。
建筑富麗堂皇,經趙構、趙春(孝宗)兩代興建,堪與北宋東京皇宮相媲美。在南宋偏安150多年間,臨安城既是南宋的政治中心也是繁榮的商業城市。城內自大街到坊巷,大小店鋪連門皆是。同行業的店鋪往往聚集在同一街市。大街上買賣聲晝夜不絕,臨安城外數十里,也是店鋪并列,交易繁盛。
擴展資料
現今臨安(浙江省杭州市)的發展狀況
如今,杭州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浙江省省會和全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進入1990年代,杭州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目前經濟總量在省會城市中僅次于廣州、武漢、成都,居全國第四位,民營經濟占全市GDP比重在70%左右。
2016年GDP11050.49億元,增長9.5%,居全國第10位,全市人均GDP為121394元,三大產業比重分別為2.8:36.0:61.2。根據世界銀行劃分貧富程度標準,杭州已達到“富裕國家”水平。由于杭州商貿型企業居多,因此在人均收入上保持較強競爭力。
杭州無論城區還是遠郊,投資環境優良,幾乎每個區縣都有實力很強的自主企業,連續多年獲得福布斯雜志中國最佳商業城市稱號。
2015年3月,杭州成為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是中國唯一的跨境電商試驗區,試驗區由下城園區、下沙園區、空港園區、臨安園區和江干園區組成。據胡潤報告2016年數據,浙江誕生了72位億萬富翁(過億美元),其中杭州誕生了32位億萬富翁,億萬富翁的人數在全球各城市中排名第九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杭州 (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臨安 (南宋都城)
南宋四大名將是那些 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
1、張俊
張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鳳翔府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人。南宋初年名將,與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并稱南宋“中興四將”。
張俊十六歲時為弓箭手,于宋徽宗時期參與對西夏作戰及鎮壓山東、河北農民起義。曾隨種師中救援太原。康王趙構(宋高宗)任兵馬大元帥,他即率部往從。
高宗趙構即位后,任張俊為御營司前軍統制。苗劉之亂時,他和韓世忠等受張浚節制,平定事變。紹興年間,鎮壓農民起義和叛將李成等部,并阻擊偽齊劉豫及金軍南侵。
與岳飛、韓世忠合稱三大將,所部稱張家軍。后首請納兵權,被罷樞密使,進封清河郡王。又參與促成岳飛冤獄。
張俊貪婪好財,大肆兼并土地,年收租米達六十萬斛。高宗曾親臨其家,禮遇優厚。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張俊去世,年六十九。追封循王,謚號“忠烈”,位列七王之一。
2、韓世忠
韓世忠(1090年1月26日-1151年9月15日),字良臣,自號清涼居士。延安(今陜西省綏德縣)人,南宋名將、詞人,與岳飛、張俊、劉光世合稱“中興四將”。
韓世忠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十八歲時應募從軍。他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抗擊西夏、金國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又在平定各地叛亂中作出重大貢獻。
韓世忠為人耿直,不肯依附權臣秦檜,曾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史稱其“固將帥中社稷臣也”。
累遷至鎮南、武安、寧國三鎮節度使,封爵咸安郡王。晚年杜門謝客,口不談兵,悠游西湖以自樂。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贈太師、通義郡王。宋孝宗時追封蘄王,位列七王之一。淳熙三年(1176年),謚號“忠武”。后配饗宋高宗廟廷。
宋理宗時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明清時期更配享歷代帝王廟。今有詞作《臨江仙》、《南鄉子》等傳世。
3、劉光世
劉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保安軍(今陜西延安志丹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興四將”之一,鎮海節度使劉延慶次子。
宋徽宗時,劉光世奉命鎮壓河南叛軍張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靖康初率部戍邊,敗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舉南侵,與韓世忠等共守江南,屢立戰功,升司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使,封榮國公。
后率部抗金,但其“御軍姑息,無克復志”,飽受詬病。紹興七年(1137年),引疾罷去兵權。紹興十年(1140年),再為三京招撫處置使。次年,罷為太保、萬壽觀使,累封楊國公。
紹興十二年(1142年),劉光世去世,年五十四。追贈太師,謚號“武僖”。乾道八年(1172年),追封安城郡王。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4、岳飛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后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
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
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云、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 *** 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后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擴展資料:
人物事跡:
1、張俊
紹興六年(1136年)十月,偽齊發兵三十萬大舉侵宋,受張俊節制的楊沂中軍與偽齊主力劉猊軍激戰于藕塘(今安徽定遠東南),偽齊軍戰敗。
張俊所部張宗顏等生力軍趕至,兩軍遂共奮擊,偽齊軍大敗,張俊又率主力到達,追擊偽齊軍,與楊沂中軍一直追擊至壽春(今安徽壽縣),這就是列入“中興十三處戰功”的“藕塘之戰”。
此役后,張俊以功進領鎮洮、崇信、奉寧軍三鎮節度使。此后數年,張俊與韓世忠分守江防,使金人不敢窺江而渡,為南宋爭得了休養生息的寶貴時間。
2、劉光世
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應金朝之約攻宋以牽制宋朝,劉光世在杏子堡(當在今陜西志丹東杏子河畔)戰斗中擊敗西夏軍,以功升領侍衛馬軍都虞候銜,成為侍衛馬軍司次長官。
同年十一月,金軍第二次進攻宋首都開封,劉光世率步騎3000勤王,在行軍途中得知北宋已被金滅亡。
次年四月下旬,劉光世率部到達尉氏,得到兵馬大元帥府今,率部前往濟州,于濟州南新興鎮遇到正前往南京應天府的康王趙構,當即被任為元帥府五軍都提舉。
宋高宗即位后。劉光世任提舉御營使司一行事務、行在都巡檢使,陜西將官王德(王夜義)開始隸屬劉光世部。八月,劉光世以討平山東李昱之功,升領奉國軍節度使,是南宋建立后第一個建節的將領。
3、韓世忠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將官苗傅、劉正彥對朝廷不滿發動兵變,殺死了王淵和宦官康履,逼趙構讓位給三歲的兒子。呂頤浩約韓世忠、張浚等大將平息叛亂,解救趙構。
韓世忠身邊兵不多,就在鹽城一帶收集散卒,組織起幾十人的部隊,從海上來到常熟。約見張浚等人進兵到秀州,然后詐稱休兵,不再前進。實際暗中作攻城的準備。
苗傅、劉正彥知韓世忠來攻,就俘虜韓世忠的妻子梁紅玉作為人質。宰相朱勝非已假意屈從苗、劉,對他們說,與其逼韓世忠戰,不若遣梁紅玉去勸降韓世忠。
苗、劉果然讓使者跟隨梁紅玉去見韓世忠。梁氏回到丈夫身邊,使者到來后,韓世忠燒了詔書,砍了使者,下令進攻杭州。韓世忠在杭州北關擊敗叛軍防守部隊,苗、劉驚懼,率二千主力逃跑。
韓世忠救出趙構,趙構告訴他,宮中的中軍統制吳湛和苗、劉是一伙的,此賊不除,宮中不安。恰在此時,吳湛率兵前往迎接韓世忠,伸手與韓世忠相握,韓世忠力大,順勢捏斷了吳湛的手指,喝令拿下,與其他叛將一并斬于市曹,苗、劉之亂遂平。
韓世忠因功勞最大,從此成了趙構的親信,被任命為武勝軍節度使、御營左軍都統制。此次平亂,確立了韓世忠在南宋將領中的名聲和地位。
4、岳飛
1134年(紹興四年)春,岳飛卜書宋廷請求北伐,收復失地。五月,岳家軍從鄂州(今湖北武漢)渡江開始北伐。
首戰攻克郢州(今湖北鐘祥),接著兵分兩路,岳飛命部將張憲攻打隨州,自己則率主力逼向襄陽府(今湖北襄陽)。
七月,金朝為阻攔岳家軍繼續北上,派援軍與敗將李成合兵數萬,于鄧州西北方向排列三十余營寨,企圖阻擋宋軍北進之路。岳家軍奮勇沖殺,一舉擊敗金與偽齊聯軍,并乘勝攻占鄧州。岳飛即又分兵相繼收復唐州(今河南唐河)及信陽。八月,岳飛被宋高宗晉升為靖遠軍節度使。
1136年(紹興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陽、洛陽,后因孤軍作戰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飛在這次北伐中壯志未酬,寫下《滿江紅》。
1140年(紹興十年),金兀術南侵,岳飛出兵大破金兵,收復鄭州、洛陽,進至朱仙鎮,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岳家軍士氣高昂,高喊“直搗黃龍”。
在以后的抗金戰爭中,岳飛取得了更大的勝利,但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為了徹底實現控制軍隊和壓制主戰派的目的,開始陷害岳飛。無奈宋高宗一心求和,以十二度金牌召岳飛回京。
1141年(紹興十一年),結果岳飛的北伐因為政治原因而失敗,岳飛亦被殺害。高宗和秦檜竟以“臨軍征討稽期”和“指斥乘輿”等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于風波亭。岳飛死時,年僅39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岳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張俊
南宋自立國起,由于西北諸地皆已淪喪,故完全失去了得到西北良馬的可能,被迫轉而從西藩藏地購買,數量和質量都遠不及金國及西夏。據相關學術專著及論文的考證,當時南宋一些著名將領的軍隊中,都存在著因戰馬稀缺的原因,造成的騎兵短缺。例如,劉光世部五萬兩千余人,騎兵僅三千出頭;吳玠部四萬余人,騎兵六千多,還基本都是西南產羸馬;劉锜部兩萬人,騎兵僅數百;就連一向得到宋高宗青睞的楊沂中,在與王德聯軍六萬進取濠州時,騎兵僅有兩千余人。
與上述諸軍相比,岳家軍的騎兵數量明顯要多,這與岳飛始終重視騎兵部隊組建、及其進攻型的策略密切相關。由于難以從朝廷得到有效補給,(1132年,岳飛攻打曹成時,對部下駕馭的由朝廷提供的三百匹來自廣西的馬匹的表現,就大為不滿),岳家軍的戰馬來源,主要靠的是戰場的繳獲,有據可查就有以下:
公元1130年5月,恢復建康之戰,岳飛部繳獲金軍戰馬三百余匹。
公元1131年,岳家軍樓子莊戰役,獲李成軍馬匹兩千余。隨后,追擊至蘄州,又獲馬兩千余匹。
公元1134年,收復鄧州和廬州時,獲戰馬不少。
公元1136年,岳家軍先后奪取偽齊的馬監和城鎮多處,竟得到戰馬萬余匹。
公元1140年,穎昌大戰,岳家軍戰場繳獲金軍戰馬三千余匹。
正是由于騎兵不少,使得岳飛所部臨陣時,機動靈活,打擊力度強大。例如,1130年11月,岳飛棄守泰州、撤回江南時,僅以精騎兩百殿后,數千金軍騎兵竟不敢進逼;1134年,岳飛在襄陽攻打李成時,就首次以數千騎兵大規模出擊;到了岳家軍于郾城、穎昌與完顏宗弼部金軍主力對陣時,岳飛部下背嵬軍、游奕軍、踏白軍等,均配有騎兵進行突擊。
尤其是在臨穎縣東北的一場遭遇戰中,面對六千金軍騎兵,張憲與統制徐慶、李山、寇成、傅選等,各率騎兵沖鋒,一戰擊潰敵騎。到了1141年,僅作為岳飛親軍的背嵬軍,就擁有騎兵八千人之多。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335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