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8年,兩江總督那蘇圖經過安徽鳳陽、廬州等地時,發現沿途土地雖很廣闊,卻不肥沃。那大人動了心思,下轎直接奔到地里仔細察看,發現麥子、豆類等莊稼一概萎靡不振。
莊稼不好,責任肯定在人,那蘇圖把目光轉向當地百姓。一番考察后,那大人發現“男婦半習嬉游,不事工作”。原來,老百姓根本沒盡心盡力在地里干農活,而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嬉游”一類的尋歡作樂上了。而且,這竟然是江北地區的一大傳統,“鳳、廬、潁、泗等府州為尤甚”。
但是,本地老百姓生活并不寬裕,也沒人東跑西顛忙著做生意,那為什么不專心種地呢?
原因竟然是“該處地土廣闊”—土地太多!既然家家戶戶都有用不完的土地,于是揚手撒種,坐待收割,老百姓打心眼里就沒琢磨過怎樣開展精耕細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像灌溉水利、修筑堤壩、春夏耕耘、儲糞施肥一類的事從來沒人操心,以致民間有了“望天收”的俗諺。
那蘇圖把所見所聞向乾隆詳細匯報,稱江北一帶之所以收成不好,癥結不在土地,而在人。其實,那大人不知道,他的發現并不新奇,此前已經有人向乾隆講過類似的話,只不過地點不在安徽,而在河南。
1737年,河南巡撫尹會向乾隆奏報稱,同樣種一畝地,北方的收成以斗計,南方的收成卻以石計(1石=10斗)。考慮到環境的不同,存在差距是可以理解的,但差距也不應如此之大。尹大人深入挖掘,發現根源并非一般人認為的南方人聰明、勤快且土地肥沃,而在于南方地窄人稠、土地資源嚴重緊缺。
在南方,一個人所耕種的田地通常只有十多畝,最多不過20畝,于是“力聚而功專”。人人都花費心思琢磨怎么精耕細作,把這一塊地伺候得無比周到,所以收獲頗豐。至于北方,“地土遼闊,農民惟圖廣種”,一個人種的地能達到七八十畝,甚至一百多畝,“多種則多收”,反正土地有的是,種上了就不算浪費,種上了就能打點糧食。有了這種想法,人的精力就會自動瓦解,不能夠精心耕種,最終反倒收獲極為有限。
如此,不需要太費腦筋,就能找到解決“望天收”的辦法。比如,來個釜底抽薪,推行人均耕種土地不得超過20畝的政策,打破土地占有過度的局面,徹底消除人們“望天收”的物質基礎和心理依賴。這樣一來,人人都會主動地投入到精耕細作的大軍中去,完全不需要設置一堆相關部門成天忙著催、查、辦。至于省下來的土地,種樹或養豬,干什么不掙錢呢?
300年前的兩則故事放在今天仍有意義,因為一些占盡資源的群體始終或明或暗地對“望天收”不離不棄。以之考量官場,譬如機構臃腫、人浮于事之狀依然存在,這能帶來什么好處呢?只有資源的浪費和效率的低下。所以,占用資源太多并非好事,多花些心思在如何有效管理和使用資源上,比擁有甚至霸占更多資源更能帶來好處。
當年美軍進入巴格達的時候,巴格達的市民也是夾道歡迎美軍的。其實滿清入關時,南北方人民的態度是截然迥異的,北方存在夾道歡迎的情況,而南方大部分地區卻是殊死抵抗。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的生活環境不同,北方在明朝末年戰亂頻繁,連年的作戰,使得民生疲弊,民不聊生。如果不是因為明朝的統治已經徹底爛到根了,皇帝,宗室,宦官集團,文官集團,武將無一可取,所有人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哪有半分為國為民的想法,中國的老百姓怎么可能起來造反?
其實明末大起義一開始的時候,明朝政府軍可謂是屢戰屢勝,但是他們發現賊人卻是越打越多,為什么呢?因為窮苦人實在太多了,明朝政府不斷地為敵人制造新的兵員,最終明朝政府一手締造了李自成這個明朝的掘墓人。
當然北方人民所受的苦難,李自成也有其中的一份功勞。北方的群眾由于吃不飽飯,在他們的心中,無論是大明還是大順,都有著一種深深的厭惡感。所以當清軍進入時,有一些的北方地區才會出現夾道歡迎的情景。
老百姓們實在太想要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了,他們所希望的就是能夠繼續活下去,誰能夠給予他們安寧的生活,誰能夠讓他們活下去,對于他們而言,誰來統治他們有區別嗎?
不過最歡迎清軍的那伙人,居然是明朝的鐵粉,意不意外?驚不驚奇?
其實很簡單,清軍入關時,和他們作戰的并不是明朝軍隊,恰恰相反,是滅亡了明朝政權的農民起義軍部隊,他們也是從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手中接管的北京城。
在明朝的鐵粉眼中,李自成政權才是他們的大敵,是明朝滅亡的兇手。而且當年清軍入關時,他們非常懂得宣傳,為了拉攏這些明朝的鐵粉,清軍把自己打扮成了人畜無害小白兔的形象,他們打的旗號竟然是為崇禎皇帝報仇。滿清統治者這一招操作真的是騷出了天際,能不能再無恥一點?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李自成的部隊,這些農民起義軍進北京城之后,他們對于人民的劫掠甚至超過了明軍,這徹底觸怒了北京城中的百姓。所以當清軍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來到北京時,有不少北京市民可是爭著給清軍當帶路黨的。
而在南方,由于老百姓生活還算比較富裕,而且沒有受到過多的兵災波及,南方的百姓對大明朝沒有太多的厭惡感。再加上滿清帝國推出了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滅絕人性的反人類政策,在這種慘無人道的壓迫之下,激起了南方人民激烈的反抗。
南方人民在這個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奏響了中華民族對抗外敵的最強音,只可惜南明政權實在不爭氣,內訌不斷,最終導致了痛失好局,大好形勢之下,徹底崩盤!
清朝時期中國雖然落后于世界潮流,但是作為曾經的強國,當時的清朝自然也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清朝經濟總量位居世界前列為這支軍隊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后盾,尤其是在洋務運動后,清朝統治者還引進了很多西方軍事裝備,按理說這樣的一支軍隊應該很有戰斗力才對,但是清朝軍隊卻在列強的入侵之下一擊即潰 這是為什么呢?而且還有一個問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時候普通老百姓在做什么呢?
清朝軍隊一擊即潰的原因
清朝軍隊實力如此的原因有四個。第一個原因是軍隊內部十分腐敗,尤其是軍隊中上層軍官們的腐敗非常嚴重,這樣大面積的腐敗極大地侵蝕了軍隊的戰斗力。當一支隊伍中的大部分人都十分腐敗,這支沒有了中流砥柱的軍隊就是烏合之眾。晚清軍隊就是這樣的隊伍,一個沒有靈魂的軍隊又怎么可能在戰爭中取勝呢?
第二個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軍事訓練,由于軍隊內部十分腐敗,因此導致軍事訓練也十分不順利。在當時,軍隊內部的訓練主要有登梯、打靶、騎射等幾種項目,然而士兵訓練的時候卻把這幾個項目當做游戲看待,登梯被玩成了登高游戲,打靶的時候竟有十發未中靶身,沒有良好訓練的軍隊怎么可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呢?
第三個原因是劣質的兵源問題,想要建立一支強悍的軍隊,首先制度是保障,但是人才是關鍵。清朝的八旗兵大多是世襲,這些兵在清朝末年早已成為了紈绔子弟,戰斗力嚴重退化,怎么可能與訓練嚴密的西方軍隊勢均力敵呢?
因此清朝的兵源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讀書人不可以當兵并且擁有土地的農民也不愿意去當兵,除此之外,靠手藝吃飯的工商手工業者也不愿意當兵。
當時的主要兵源是游手好閑者、在各行各業都混不下去的破產者和已經退伍的人。他們把當兵作為自己謀生的手段。這部分人在軍隊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身上的惡習很容易膨脹,成為危害社會的毒瘤。所以清軍自然而然也就垮了。
第四個原因是軍隊脫離了百姓,清軍入關后,為了保證穩定的兵源鞏固統治,他們只讓旗人當兵,漢人不能輕易地進入軍隊,因此旗人不能隨意從事其他職業,另一方面,這樣的現狀造就了旗人群體內心的優越感,他們總覺得自己高漢人一等。
清朝軍隊就這樣喪失了群眾基礎,因此在戰爭爆發的時候,老百姓便都成了吃瓜群眾,在他們看來戰爭與他們無關,有時候甚至還會幫著洋人做事情。
他們認為那些洋人打的只是滿清統治者,并不傷害他們,所以他們并不參與戰爭,這樣一支脫離群眾的軍隊根本不可能在戰場上取勝。
戰爭爆發時,老百姓的所作所為
上文說道,在清朝末年一旦戰爭爆發,老百姓一般都會置身事外,有人覺得是危言聳聽認為群眾基礎根本不可能那么差。
舉個例子,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時候,天津當地民船組成的運輸船隊通過白河向北京運送物資,然而當統治者逃亡清兵一哄而散之后,民眾們竟然競相扶梯幫助聯軍翻越北京城墻,絲毫沒有國家觀念,堪稱一道奇景。
可能會有人說,當時的老百姓愚昧,是因為覺悟不高,然而,那些深受皇恩的官員在八國聯軍侵入北京之后又做了什么呢?
聯軍占領北京之后,還沒有來得及跑的北京官員就聯合起來送了兩面大錦旗給聯軍司令部,上面寫著寫的是?萬國咸喜?和?祝效華封?,以這種卑躬屈膝的態度乞求聯軍放過他們。
?萬國咸喜?的意思是喜大普奔、皆大歡喜,而?祝效華封?的意思則是祝你多福多貴多子孫,這些官員沒有絲毫的愛國之心,為了保全自己,他們可以在侵略者面前搖尾乞憐,更不要說當時的老百姓了。
清朝末年,不管是軍隊還是百姓,都少了一股精氣,民不似民,國不似國。軍隊戰斗力低下,形如一盤散沙,百姓們沒有國家觀念,不在乎國家形勢,在他們眼里,西方列強的入侵無非就是王朝的顛覆與統治者的更迭,與他們的生活并不相關。沒有了國家的概念的老百姓和一支戰斗力低下的軍隊又怎么可能可以保全腐朽落后的清王朝,因此失去了統治基礎的滿清統治者,最終還是丟掉了江山。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332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