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福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這個人名叫李重福,他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孫子,唐中宗李顯的庶長子。
李重福是李顯四個兒子中年紀最大的,由于他是庶妃所生,接尊卑,他排在韋皇后所生的嫡子李重潤的后面。
不過,他爺爺奶奶很疼愛他。
早在李重福3歲的時候,他就被爺爺高宗封為了唐昌郡王。
待武則天稱帝后,19歲的他又被改封平恩郡王。
公元701年,李顯的嫡子李重潤遭人構陷,說他議論武則天和面首的私生活。武則天大怒,將其杖擊而死。
無巧不成書,李重潤去世不久,武則天便進封李重福為譙王,不久又任命他為國子祭酒和左散騎常侍。
公元705年,曾遭廢黜的李顯聯合太平公主和張柬之等人發動了政變。復辟成功后,李顯再次坐上了帝位。
李顯繼位后,立太子的事就提到了日程上來。
按道理,既然嫡長子李重潤已經去世了,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矩,李重福應該被立為太子。
可是,韋后不干。
原來,韋后見李重潤死后,李重福便被加官晉爵,又身任重職,認為李重潤之所以會死,都是李重福告密的緣故。因此她對李重福恨得咬牙切齒,所以不等李顯提出要立李重福為太子,就迫不及待地在李顯面前誣陷李重福,說李重潤之死,全是他在背后策劃。
李顯是個妻管嚴,聽韋后一說,也跟著把李重福恨得不行。所以將他攆出長安,貶到窮山惡水的地方做刺史去了。并且還禁止他回長安,為了加強防范,李顯又讓地方官對他嚴密監視。
公元709年,李顯在南郊舉行了一次盛大的祭天大典。
李顯在大典時大赦天下,就連流放在外的人也得到了赦免,可以回歸家鄉。
當時各地的刺史都進京參加了這次盛大的祭天大典。李重福也想來,但韋后不同意。于是李重福給李顯寫了封情真意切的信,說天下蒼生都得到了陛下您的恩澤,為何身為兒子的我卻連回長安看您一眼的機會都沒有呢?結果封信被韋后捏了,根本沒送到李顯手中。
公元710年,李顯病逝。
按理,李顯病逝后,李重福作為長子,理所應當繼承皇位。
一心想要做女皇帝的韋后,根本不打算讓李重福繼承皇位,她為了防范李重福,反而派了重兵對他進行嚴密的監視。
總之,有韋后在,李重福就一邊涼快去,什么好處也輪不到他。
可是李顯尸骨未寒,宮中就發生了政變。
相王李旦的兒子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誅殺了韋后及她的黨羽。
相王李旦在眾人的擁立下,廢黜了才繼位17天的李重茂,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此時的李重福心里頗為不平,叔叔李旦憑什么繼承皇位?自己才是李顯的長子,論資格,自己比李重茂都更有資格繼承皇位,而叔叔根本沒有繼承權。
李重福本就不滿。
李旦繼位后,擔心他會造反,所以將他改任為集州刺史,意思是讓他去一個新地方,自然不能糾集黨羽。
這下李重福更加不爽了。
就在這時,有個叫張靈均的的洛陽官員找到了李重福,給他做思想工作,讓他發動政變,奪回帝位。
接著,又有個叫鄭愔也來游說李重福,說他才是皇位正統,因此要尊他為皇帝。
有這兩人慫恿,再加上李重福本就不服氣,所以李重福以為自己造反是順應民心,當即著手向洛陽進發,并準備到了洛陽后,發動群眾一起造反。
李重福率領著十幾人到了洛陽后,沿途亮明身份,許以群眾榮華富貴,鼓動他們參與造反。
別說,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還真的以為憑此一搏,說不準真能榮華富貴了呢!所以李重福的隊伍漸漸壯大至幾百人。
由于唐軍先得到了風聲,做好了應戰準備。因此李重福尚未戰便被打得落花流水。那些追隨他的人,見勢不妙,四散而逃。
李重福見大勢已去,知道自己死罪難逃,干脆投河而死。
叛亂平定后,李旦為了震懾那些對他不滿的人。將李重福的尸體打撈上來,然后將他尸體上的肉一寸一寸割下來,示眾三天,以示懲戒。
可憐李重福身在帝王家,身為皇帝長子,卻一生悲劇。
子
長子李重潤 懿德太子
次子李重福 庶人
三子李重俊 節愍太子
四子李重茂 唐殤帝
女
新都公主,下嫁武延暉。
宜城公主,始封義安郡主。下嫁裴巽。
定安公主,始封新寧郡主。下嫁王同皎。同皎得罪,神龍時,又嫁韋濯。
長寧公主,韋庶人所生,下嫁楊慎交。開元十六年,慎交死,主更嫁蘇彥伯。務廉卒坐贓數十萬,廢終身。
永壽公主,下嫁韋鐬。蚤薨,長安初追贈。
永泰公主,李仙蕙,字秾輝,以郡主身份下嫁武延基。大足中,忤張易之,為武后所殺。帝追贈,以禮改葬,號墓為陵。
安樂公主,七公主。帝遷房陵而主生,解衣以褓之,名曰裹兒。姝秀辯敏,韋后、中宗尤愛之。下嫁武崇訓。被起義軍一刀刺死。
成安公主,字季姜。始封新平郡主。下嫁韋捷。捷以韋后從子誅,主后薨。
韋皇后,唐中宗李顯第二任皇后。韋氏勾結武三思等專擅朝政,以其從兄韋溫掌握實權,形成一個以韋氏為首的武、韋專政集團。不久李隆基發動政變,擁其父相王李旦登基。韋氏被殺于宮中,并被追貶為庶人,稱韋庶人。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唐中宗之妻韋皇后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韋皇后生平簡介
流放房州
李顯為太子時(680年至683年),韋氏因姿色美艷,被立為太子妃。
弘道元年(683年),韋氏生下一個兒子李重潤,也是李顯的長子。另外又生下四個女兒,即永泰、永壽、長寧、安樂四位公主。
嗣圣元年(684年),李顯登基,韋妃被立為皇后。同年,中宗被武則天罷黜為廬陵王,韋氏也失去皇后地位,一直跟隨他到了房州,途中韋氏生下一個女兒,為安樂公主,小字?裹兒?(安樂公主出生在前往房州的馬車上,出生之后被李顯的衣服包裹住,故名?裹兒?)。正因為幼時對安樂公主的虧欠,李顯在當上皇帝時就特別優待她。李顯與韋氏在房陵被幽禁期間,共同經歷了各種艱難困苦的生活,因而兩個人的感情十分深厚。李顯每當聽到武則天派使者前來的消息,就驚惶失措地想要自殺,韋氏制止他說:?禍福并非一成不變,最多不過一死,您何必這么著急呢!?
李顯曾經私下對韋氏發誓:?如果日后我能重見天日,一定會讓你隨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
韋氏的家族在中宗被廢黜后,境遇慘痛。父親韋玄貞配流放欽州而死,母親崔氏被欽州首領寧承兄弟所殺。兄弟韋洵、韋浩、韋洞和韋泚全部死于容州。兩位妹妹,逃竄獲免。
復位為后
圣歷元年(698年),武則天將李顯召還東都。圣歷二年(699年),武則天將李顯重新立為太子。
大足元年(701年),韋氏的獨子邵王李重潤和女兒李仙蕙、女婿武延基一起議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隨后在九月 初三 ,李重潤和武延基被武則天賜死。九月初四,女兒李仙蕙逝世。
神龍元年(705年),鳳閣侍郎張柬之、鸞臺侍郎崔玄暐等五人,發動兵變,逼迫武則天禪讓,李顯復辟,史稱神龍政變,韋氏也重新當上了皇后。
韋氏重新成為皇后以后,便像武則天在高宗朝那樣干預起朝政來了。桓彥范上表,認為:?《周易》說:?婦女沒有什么錯失,在家中主持家務,就是吉利。?,《尚書》說:?如果母雞司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敗落了?。我發現陛下每次臨朝,皇后總是坐在帷帳后面參預對軍國大事的處理。臣觀察歷朝帝王,沒有哪一個與婦人共同執政而不導致國破身亡的。再說陰凌駕于陽之上,是違背 自然 法則的;婦人欺凌丈夫,是違背人倫之道的。希望陛下觀察古今治亂興衰的 經驗 教訓,時刻想著社稷與百姓,敦促皇后嚴守皇后的本分,一心一意地致力于女子的教化,不要到外朝來干預國家政事。?
干預朝政
當時昭容上官婉兒屢次勸說韋后行武則天的 故事 ,于是上表請求規定全國士民百姓一律為被父親休棄的母親服喪三年。又請求規定 天下 百姓二十三歲時才算成丁,到五十九年就免除勞役,改易制度,用來收取人心民望,李顯都準許了。
上官婉兒又向韋后推薦武三思,將武三思領進宮中,李顯于是開始與武三思商議政事,張柬之等人從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唐中宗讓韋后與武三思一起玩一種叫作雙陸的 游戲 ,自己則坐在一旁為他們數籌碼;武三思于是又開始與韋后私通,武氏的勢力因此又強大起來。
左散騎常侍譙王李重福,是李顯的庶子;他的王妃是張易之的外甥女。韋后討厭李重福,便在李顯面前誣陷他說:?李重潤被迫自殺,是李重福在則天皇帝面前誣陷所致。?李顯因此將李重福貶為濮州員外刺史,不久又改任他為均州刺史,并且常常 命令 州官對他嚴加防范。
韋后與武三思天天在李顯面前誣陷敬暉等人,說他們?倚仗功勞專擅朝政,將對大唐的江山社稷不利。?中宗相信了他們兩人的讒言。武三思等人趁機為李顯出謀劃策,?不如封敬暉等人為王,同時罷免他們所擔任的職務,這樣的話,表面不失為尊寵功臣,而實際上又能剝奪他們的權力。?李顯認為這樣做很好。甲午(十六日),李顯封侍中、齊公敬暉為平陽王,譙公桓彥范為扶陽王,中書令、漢陽公張柬之為漢陽王,南陽公袁恕己為南陽王,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博陵公崔玄為博陵王,同時免去他們的宰相職務,賞賜上述五人金帛鞍馬,只要求他們于每月 初一 、十五朝見天子;又賜桓彥范姓韋氏,讓他與韋后同族。不久李顯又任命崔玄為檢校益州長史、知都督事,后來又改任他為梁州刺史。隨后武三思便下令文武百官重新恢復執行武則天時期的政策,凡是拒不趨附武氏集團的人都被排斥去位,那些被張柬之、桓彥范等人貶逐的人又重新得到起用,朝政大權全部落入武三思之手。
不久,韋后與武三思又日夜不停地誣陷敬暉等人,于是李顯又將敬暉降職為郎州刺史,將崔玄降職為均州刺史,將桓彥范降職為毫州刺史,將袁恕己降職為郢州刺史;當時與敬暉等一起誅滅張易之、張昌宗而立下功勛的人都被當作敬暉等人的同黨而受到貶職處分。
景龍元年(707年),韋后認為太子李重俊不是她自己親生的,所以很討厭他;特進、德靜王武三思尤其忌恨太子李重俊。上官婉兒因為與武三思私通的緣故,在她所擬定的制書敕令中,常常推崇武氏集團。安樂公主與駙馬、左衛將軍武崇訓經常欺凌侮辱太子,甚至有時稱太子為奴才。武崇訓還唆使安樂公主向唐中宗建議廢掉太子,立她自己為皇太女。太子心中積憤已久,無法平靜。同年七月,李重俊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發動重俊之變,殺韋后親信武三思、武崇訓父子于其門第,李重俊本欲殺韋后,卻在玄武門受阻,士兵倒戈,事敗。不久,李重俊為左右所殺。
八月戊寅(十三日),韋后及王公們已經下表,向李顯進上應天神龍皇帝的尊號,請求將玄武門改名為 神武 門,將玄武樓改名為制勝樓。宗楚客又率領文武百官上表請求加封韋后的尊號為順天翊圣皇后。李顯全部同意。
奢侈無度
安樂公主、長寧公主及韋皇后的妹妹國夫人、上官婕妤、上官婕妤的母親沛國夫人鄭氏、尚宮柴氏、賀婁氏,女巫第五英兒、隴西夫人趙氏等人,全都仗勢專擅朝政,大肆收受賄賂,為行賄者請托授官。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還是為他人當奴婢的人,只要向這些人行賄三十萬錢,就能夠直接得到由皇帝的親筆敕書任命的官位,由于這種敕書是斜封著交付中書省的,因而這類官員被當時的人稱為?斜封官?;如果行賄三萬錢,就可以被剃度為僧尼。她們受賄之后所任命的員外官、員外同正官、試官、攝官、檢校官、判某官事、知某官事共計數千人之多。在西京和東都兩地分別設置兩員吏部侍郎,每年四次選授官職,選任官員達數萬人。
政變被誅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李顯突然駕崩(一說韋后與安樂公主合謀用有毒的蒸餅毒殺。也有說是突發心腦血管 疾病 而去世)。韋后秘不發喪,將諸位宰相召進宮中,又調集各府兵共五萬人駐扎在長安城中,指派駙馬都尉韋捷、韋灌、衛尉卿韋璿、左千牛中郎將韋锜、長安令韋播、郎將高嵩分頭統領這些兵馬,又命令中書舍人韋元負責巡察城中六街,還命令左監門大將軍兼內侍薛思簡等人帶領五百名士兵迅速前往均州戍守,以防范均州刺史譙王李重福。韋后任命刑部尚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為同中書門下三品,讓他們仍然擔任東都留守。韋后又任命吏部尚書張嘉福、中書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為同平章事,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
上官婉兒與 太平公主 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伙同太常卿武延秀、司農卿趙履溫、國子祭酒葉靜能以及韋家諸人一同勸說皇太后韋氏沿用武則天的慣例登基稱帝,當時守衛宮城的南北禁衛軍以及地位重要的尚書省諸司,都已經被韋氏子弟所控制,他們大量網羅黨羽,在朝廷內外互相勾結。宗楚客又秘密地上書皇太后韋氏,引用圖讖來說明韋氏理當取代大唐朝而君臨天下。宗楚客還打算害死殤帝,只是十分擔心相王李旦與太平公主會從中作梗,于是與韋溫和安樂公主密謀除掉他們。
得到消息的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 決定 先下手為強,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萬騎左營統帥葛福順拔劍直闖羽林營,將韋璿、韋播、高嵩三人斬首示眾,高聲喝道:?韋后毒死先帝,謀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齊心協力,鏟除韋家人及其死黨,凡是長得高過馬鞭的人一律斬殺;擁立相王為帝以安定天下。倘若有人膽敢首鼠兩端幫助逆黨,判的罪要連及三族。?羽林軍將士全都欣然從命。于是葛福順將韋等人的首級送給李隆基,李隆基在燈下看過之后,便與劉幽求等人一同走出禁苑南門,鐘紹京率領著工匠二百余人,手持斧子鋸子跟在后面。李隆基派葛福順率領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右萬騎攻打白獸門,雙方約定在凌煙閣前會師后,即大聲鼓噪。葛福順等人分別殺掉守門的兵將,攻入宮中。李隆基率兵守在玄武門外,三更時分,聽到宮中鼓噪聲之后,即率領總監及羽林兵進入宮中,在太極殿負責守衛中宗靈柩的南牙衛兵們聽到鼓噪之后,全都披掛整齊響應李隆基等人。韋后惶惑中逃入飛騎營,有一個飛騎兵將韋后斬首,并把首級獻給李隆基。安樂公主正對著鏡子畫眉,被士兵斬殺。此外還將武延秀斬首于肅章門外,將內將軍賀婁氏斬首于太極殿西。不久追貶韋皇后為庶人,葬以一品之禮。
韋皇后與武三思穢亂后宮
韋皇后與武三思穢亂后宮一事,是時人人盡皆知的事情。話說,武三思的兒子娶了韋后與中宗的愛女安樂公主后,便過上了恃寵而驕的生活。唐中宗復位后,武三思又與韋皇后私通,在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的支持下,武三思更加有恃無恐。事實上,韋皇后與武三思穢亂后宮一事是上官婉兒一手促成的。上官婉兒是上官儀的孫女,武則天殺掉上官儀父子時,見上官婉兒聰明靈秀,便將上官婉兒接到了宮中。
長大后的上官婉兒是一名極富文采的才女,深得武三思喜愛。武則天當政時,上官婉兒經常與武三通私通。武則天去世,唐中宗復位后,上官婉兒被唐中宗召幸。隨后,唐中宗封上官婉兒為昭容,深受寵愛。慢慢地,唐中宗所寵的宮女越來越多,也就顧不上韋皇后了。韋皇后生性淫蕩,根本耐不住寂寞。上官婉兒得知韋皇后的心事后,便暗中撮合武三思和韋皇后。
韋皇后與武三思穢亂后宮一事成為了人盡皆知的事情。宮中人都知道這件事,唯獨唐中宗不知道。韋皇后和上官婉兒多次在唐中宗面前替武三思說好話,大夸武三思是一位德才兼備、不可多得的人才。唐中宗本就是沒有主見之人,便輕易聽信了韋皇后和上官婉兒的話,拜武三思為宰相。坐上宰相之位的武三思更加肆無忌憚,還曾當著唐中宗的面和韋皇后調情打鬧。
韋皇后和上官婉兒是一伙的嗎
唐隆政變,發生于公元710年7月21日,唐朝李隆基同太平公主發動的一場以誅殺韋皇后黨羽為目的的奪權政變,唐隆政變直接導致了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復辟為唐睿宗,李隆基為皇太子。韋氏專權基本肅清,從此,唐朝恢復到李唐執政的穩定時期。
根據現有正史記載,在唐隆政變中,上官婉兒在立場上偏向李氏宗室的,盡管上官婉兒在唐隆政變發生的十幾年里同韋皇后關系一直較為親密,而且在唐中宗時期主持內政多年,但是聰慧過人,心機深謀的上官婉兒一早就知道唐隆政變最終會讓李唐重撐政權,早早在政變之前就已站定了隊伍,在中宗李顯突然駕崩之后,上官婉兒就和太平公主草擬了一份遺詔,擁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試圖平衡各方勢力,但是在唐隆政變中,李隆基并不認可上官婉兒的平衡方案,把她殺掉了,由此可見,在唐隆政變中韋皇后和上官婉兒不是一伙的。
唐隆政變發生后,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及其黨羽悉數被殺,太平公主因為擁立有功,權勢更大,在李旦在位期間,這對姑侄的利益矛盾還沒有激化,但是隨著李隆基登基為皇帝后,太平公主對他的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這對在唐隆政變中親密合作的姑侄,終于兵戈相見,太平公主被賜死,子嗣除一外全被處死。
猜你喜歡:
1. 唐代歷史韋后之亂
2. 唐朝太子妃張良娣的真實歷史
3. 女皇武則天的成功歷史小故事
4. 武則天之死因真相大揭秘
5. 唐睿宗李旦當了幾年皇帝為什么兩次退位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307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