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此人延續了大明的壽命,最后卻下場慘烈

以史為鑒 2023-06-18 16:17:45

此人延續了大明的壽命,最后卻下場慘烈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于謙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在明朝的歷史上,有一件事情讓大明王朝的歷史發生了巨變,不僅國力直線下降,連軍隊的戰斗力也開始落后于西方,國家威嚴不再不說,整個大明也從威服亞洲的強國,變得被敵人吊著打。而這件事情就是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變,甚至被瓦剌軍來到了大明王朝的首都前。

當時的情況是,明英宗朱祁鎮對自己過于自信,加上王振的攛掇,他不顧大臣的反對,親自帶兵親征瓦剌。結果呢,雖然他不僅帶著朱棣留下的五十萬大軍,而且是裝備優秀的大軍,配備著神機營,還有大炮,火器等當時領先的設備。但是,問題是他們是遠征,距離后方太遠,加上朱祁鎮是突然間的御駕親征,所以,一切并未完全的準備就緒。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因為,瓦剌離大明的腹地過遠,加上準備不夠充分,參考蜀漢時期的大將都知道提前。一年的時間準備軍備物資,而土木堡之變則完全和兵法相違背。不方便運輸物資,加上皇帝親征,最高統帥從駐守邊疆的大將,變成了朱祁鎮自己。而他又是個耳根子很軟的人,被王振攛掇著親征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此一來,大明的軍隊完全沒了勝算。后來皇帝被捕,大明的軍隊全軍覆沒,隨行大臣全部被處死,瓦剌軍,甚至兵臨北京城下。原本整個大明就被因皇帝被捕,陷入了消極的狀態中,更重要的是,朱祁鎮親征時,已經把大明的主力、精銳部隊帶出去了,留守在北京的軍隊并非主力不說,人數也不行。更恐怖的是,當時已經有大臣提出遷都南京避禍,來為大明保存實力。

于謙力挽狂瀾

就是在這個時候,于謙橫空出世。當時因為朱祁鎮出征前,曾囑托朱祁鈺監國,當時的于謙雖然官職不低,但是,卻并非受到重視的臣子。但是,在一片遷都的聲音中,是于謙出來義正言辭的說:此時遷都,所有人都是大明王朝的不肖子孫,提出遷都的人應該立刻斬首示眾,以安民心,因為宋朝惡例在前。

然后,在否定了遷都的說法后,他提出了應該主戰,不僅僅是挽救大明的江山,更重要的是要挽回大明的尊嚴,而明朝的人,因為受到程朱理學的影響,氣節方面根本不需要懷疑。于謙此話一出,立即受到了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外國官員的支持。緊接著,監國的朱祁鈺也表示此法可行,然后眾臣就將防守北京的計劃定下來了。

于謙也因此被提升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御。 在他的帶領下,北京軍民一心,堅持答應了北京保衛戰,使得瓦剌不遠而來,原本打算以朱祁鎮為交換條件的想法也落了空。加上,他們雖然兵臨城下,但是和大明遠征瓦剌一樣,同樣面臨著軍資運輸不易的局面,加上大明的軍民們,因為皇帝被捕,而產生的巨大凝聚力,以及大明臣子和太后,一致重新擁立了朱祁鈺為帝。所以,大明打贏了北京保衛戰。

主持擊殺王振殘余力量

但是于謙并非僅僅功止于此。在北京保衛戰爆發之前,雖然他提出主戰,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群臣激憤之時,要求懲罰王振的黨羽,以告慰被捕的朱祁鎮時,朱祁鈺當時尚未繼位,也知道王振是他哥的心腹,一時難以抉擇。是于謙,拉住他的衣袖,讓他早下決斷,以平復臣工的怒氣。也是他在王振黨羽被眾臣群毆致死時,提出群臣激憤,但殺的卻是罪人,不需懲處,雙管齊下,安撫了朱祁鈺,也維護了百官的利益,更讓奸賊付出了代價。

擁立新君繼位

另外,于謙還有擁立新君,安穩朝綱之功。當時朱祁鎮被捕,雖然已經立有太子,但是大明當時正值多難之秋,如果少主繼位,很可能會招致敵人的覬覦。于是,大臣們提出讓朱祁鈺繼位的想法。原本,朱晨已經和太后談好了條件,朱祁鈺只需要繼位就好了,但是,朱祁鈺不愿意登基。此時是于謙聲說:"我們完全是為國家考慮,不是為個人打算。"朱祁鈺才勉強同意。

朱祁鈺繼位后,于謙還說服他將朱祁鎮接回來,更重要的是,在朱祁鈺為帝的十幾年里,于謙一直兢兢業業,認真為大明的朝廷出力。并且,他從不貪污,即便是后來朱祁鎮復位,下令將他家查抄,也是一貧如洗,沒有不該出現的錢財。只有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所以,于謙的案情是天下皆知的冤枉,但是為了立威,于謙還是被朱祁鎮給殺了。

因為于謙雖然賢能,但是卻在朱祁鈺的手下干了多年。還深受重用,復位的朱祁鎮即便是因他還朝,甚至明知他賢德,還是要殺他,警示其他人。因為于謙這樣的賢臣都可以殺,何況其他人?同時,朱祁鎮此舉也的確效果斐然,無人敢有異議。

魏忠賢臨終前,對崇禎講了什么事,能延長大明壽命,但崇禎沒明白?

魏忠賢對崇禎說不要重用東林黨人,這些人只會動動嘴皮子,實則什么都干不成。崇禎并不會聽魏忠賢的話,在他的眼里,魏忠賢就是一個小人,是他想要除掉之人。


 崇禎對魏忠賢很是不喜,因為魏忠賢是一個太監,卻手握重權,天啟帝還重用魏忠賢,才導致朝廷越來越黑暗。有一次魏忠賢給崇禎遞了份奏折,當他想跟崇禎一起討論討論的時候,崇禎卻下了逐客令。魏忠賢表示難以置信,一直以來帝王都非常重用他,他哪里受得了冷落,于是便執意要陪崇禎一起討論。

 魏忠賢的行為在崇禎眼里就是挑釁,連帝王的話都不聽。崇禎直接跟魏忠賢說自己并不需要他,魏忠賢才明白崇禎不打算跟他裝下去了,這是要拿他殺雞儆猴啊。崇禎謀劃了很久,將魏忠賢逮捕入獄。這期間崇禎一直在重用東林黨人,因為東林黨人一直在跟魏忠賢對著干,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魏忠賢臨死的時候勸告了崇禎,他說東林黨人其實是一幫偽君子,讓這些人當道只會加速明朝的滅亡。崇禎聽了之后大怒,好你個魏忠賢,死到臨頭還在妖言惑眾,為了跟魏忠賢對著干,崇禎將東林黨人都提拔上來了。魏忠賢知道崇禎容不下他,他曾經跟崇禎說你要殺我,只需要派一個人過來就好了。崇禎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怎么可能聽魏忠賢的話。


等到邊關戰事吃緊,崇禎想要聽聽臣子們的看法,但是卻沒有人能夠給出什么意見,或者出錢幫助國家度過難關。很多東林黨人為給自己謀后路,都會選擇貪污,貪污的錢財數目驚人。崇禎這時候才意識到國家無人可用,也沒有錢可以打仗。事實證明東林黨人才是真正誤了明朝的人,最后也是這幫道貌岸然的君子將城門打開,放了敵軍進來。

大明王朝的生死劫,最后77年,白銀流入如何讓帝國崩潰?

公元1550年的春天,浙江巡撫朱紈,服毒自殺了。

 三年前,這名軍事才華出眾的帝國官員,被嘉靖皇帝任命為浙、閩兩省最高軍事指揮官,負責平息東南沿海的“倭寇之亂”。

 為官清正的朱紈,一上任就收到了各種暗示。有人許他富貴,有人許他升官,朱紈不為所動,來了個釜底抽薪,“革渡船,嚴保甲,一切禁絕私市”,把東南沿海的走私貿易壓得死死的。

 當時整個帝國都知道,所謂的“倭亂”,絕大多數是亦商亦盜、以海外貿易為生的浙閩兩省人,只有極少數的日本浪人參與其中,而且這些日本人往往受雇于中國大海商。

 朱紈嚴格執行帝國的海禁政策,并采取強硬的軍事措施,先后俘獲了當時最大的兩大海商集團頭目——許棟和李光頭。

朱紈在給朝廷報捷的奏疏中,指責浙閩兩省的世家大族與“倭寇”有勾結。

這項指控,相當于在浙江、福建沿海的豪強家族中扔下一顆炸彈。

 兩省的豪門大族,立馬動用各自的官場資源,對朱紈展開反擊。浙閩籍的朝廷言官紛紛彈劾朱紈,一方面說被俘的許棟、李光頭等人都是良民,不是賊黨,更不是倭寇,要求從輕發落;另一方面說朱紈污蔑浙閩士人,惑亂視聽,請求皇帝擼掉他的軍事權力。

結果是,朱紈下令對96名被俘的“倭寇”和“海盜”,處以死刑。

 這一下,浙江、福建兩省士大夫十分驚恐,再次彈劾朱紈“擅殺”——帝制時代,生殺大權必須掌握在中央特別是皇帝的手里,朱紈擅自殺伐,給了別人彈劾他謊報軍功、僭越權力的理由。

轉瞬之間,“禁海”名臣朱紈,變成了帝國的待罪之徒。

他無限感慨地說:“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瀕海盜猶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

絕望中,朱紈喝下毒藥自殺。臨死前,他頗為無奈:“縱天子不欲死我,閩浙人必殺我。”

 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一個為官清正、能力很強的官員,在死守一條落后于時代的國家政策(海禁)時,連同自己的性命,也為時代所吞噬。

 朱紈死后17年,1567年,隆慶皇帝即位后順應時勢,開放了海禁。由此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顯著的一點是,世界上的白銀,終于源源不斷、堂而皇之地流入中國。

從此時起,到帝國覆滅,大約77年間,大明王朝迎來了它的“白銀時代”。

一個帝國,生死系于白銀。

1

 1542年,從日本駛向中國漳州的三艘商船,在中途被俘獲,船上滿載白銀3000公斤。當時,在海上從事中日貿易的這樣的商船,大約有10—20艘,進口到中國的白銀不少于20000公斤。

而這都屬于非法的走私貿易。

 嘉靖時期,聲勢浩大的“倭亂”,很大一部分誘因,是由于日本發現了產量巨大的銀礦。來自浙江、福建、廣東沿海的商船,于是不斷航行到日本九州,跟日本“以物易銀”。

 1544年,一艘中國商船在海上遭遇風暴,漂到朝鮮。朝鮮方面問船主,為何事而來。船主回答說:“以貿銀事往日本,為風所漂而至此。”

這說明,中國商人以獲取白銀為目的的中日海上走私貿易,已經開始了。

 根據歷史學者的估算,在1540年—1644年的100年間,平均每年有75噸白銀從日本流入中國,總計有7500噸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這僅僅是白銀進入中國的一個來源。

白銀的另一個來源,是美洲。

 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和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西班牙殖民者相繼在波托西(今屬玻利維亞)和墨西哥的薩卡特卡斯發現特大型銀礦。此后,大量低成本的美洲白銀,通過國際貿易、金融操作、走私、海盜掠奪以及戰爭賠款等多種渠道,源源不斷地注入西班牙和歐洲其他主要國家。

但是,流入歐洲的美洲白銀,最終,大部分都被裝運到了中國,用于購買中國產品。

 其中一條路線是:西班牙著名的“無敵艦隊”裝載白銀,自墨西哥、巴拿馬和秘魯等地出發,經葡萄牙里斯本港和西班牙本土南部港口,繞過非洲好望角,到達印度果阿港。沿途有買有賣,有裝有卸。在果阿港又增載來自地中海和中近東市場流入印度的大量白銀,再經馬六甲運至澳門。然后由葡萄牙人用這些白銀購買日本、印度、中東、近東、中歐和西歐各地市場所需的大宗中國貨物。

僅僅葡萄牙商船,每年自果阿港運至澳門的白銀,就有6000—30000公斤。

 1571年,隆慶五年,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賓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此后,美洲白銀直接航越太平洋,運到馬尼拉,再經過貿易轉至中國,這就是著名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這條路線,成為明朝晚期美洲白銀輸入中國的主要渠道。

 一項數據研究顯示,在1590年—1644年的50年間,通過美洲—菲律賓—中國這條路線流入中國的白銀總量達到4620噸。

數據表明,明朝晚期,包括日本和美洲在內的世界白銀產量,占總額的1/3至1/2最終都流入了中國。

明朝中國因此被形容為世界白銀的“吸泵”,吸納了當時全球巨量的白銀。

 沒辦法,中國制造的競爭力太強了,天下無敵。當時,整個世界都受益于中國輸出的物美價廉的商品,茶葉、瓷器、絲綢、棉布、藥材等等。而站在中國,放眼世界,其他地方能夠售予中國的貨物,卻非常有限,這就逼迫他們只能用白銀貨幣來跟中國做生意。史載,當時的外國商船來中國貿易,“所載貨物無幾,大半均屬番銀”。

 難怪后來的清朝皇帝會習慣性地聲稱“天朝上國,啥都不缺”,這是中國在1800年之前的三四百年一直維持大幅度貿易順差的思維慣性使然吧。

 說個有意思的小例子。1637年,崇禎十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首次到達中國,英國人很興奮,以為從此可以狠狠賺中國人的錢了。結果,他們連一件英國貨都賣不出去,只是拋出了8萬枚西班牙銀元,滿載中國貨而歸。

明朝對洋貨沒興趣,但為何對洋元(白銀)這么有興趣呢?

2

在白銀大量流入中國之前,明朝法定的貨幣,已經崩潰了。

 明朝建國后,最初的法定貨幣,也是唯一的法定貨幣是銅錢。7年后,洪武八年(1375)起,明朝發行“大明通行寶鈔”,開始了明朝的紙幣時代。

為什么要改銅錢為紙幣?

明朝的官方說法有三點:

 一是如果用銅錢鑄幣,由于銅礦缺乏,民間不得不以銅器上繳國家,這是勞民傷財;二是當時民間已經出現了盜鑄銅錢的現象,擾亂國家貨幣秩序;三是銅錢分量重,長距離交易、攜帶和運輸,遠遠不如紙幣方便。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明朝發行紙幣,竟然沒有準備金的概念。

 有多少儲量的銅錢,就發行相應數值的紙幣用于兌付,這在當代是一個基本的金融常識。而在當時,包括最早發行紙幣的宋、元兩代,基本都沒有準備金的理念,想著用紙一印錢財就滾滾來。元朝的崩潰,一大原因就是濫發紙幣引發通貨膨脹造成的。

 朱元璋只想著學宋元兩代印錢,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多爽,但他從未想過元朝真正的死因是什么,以為只是被自己的雄才大略打垮了而已。

不難想象,大明寶鈔從面世之日起就開始貶值。

大明通行寶鈔

由于發生不可控的貶值,朝廷就加大發行量,從而造成更迅速的貶值,這是一個無解的惡性循環。

 洪武二十三年(1390),大明寶鈔僅僅發行了15年,鈔值已經貶到官方定價的1/4。到宣德十年(1435),大明寶鈔發行60年之時,寶鈔對白銀的市場比價,降到了1000貫抵1兩(官方定價是1貫抵1兩)。也就是說,明朝的法定貨幣在60年間,貶值千倍,形同廢紙。戶部經過調查后表示,民間交易,只用金銀,寶鈔沒人用。

 面對大明寶鈔剎不住車的貶值,朝廷的應對也很奇葩:一開始是用權力,禁止民間使用銅錢、金銀交易,后來想到要回籠舊鈔,但回籠過程還想著以新鈔來搜刮社會上的白銀,導致徹底失敗。

 直到大明寶鈔發行大約100年的時候,即正統至成化年間,寶鈔在民間流通中徹底絕跡。這個時間點,跟元朝的壽命(97年)差不多,但明朝沒有因此滅亡,只是多虧了朝廷的變通。

 從正統到成化年間,朝廷逐步放開“銀禁”,“朝野率皆用銀”,相當于政府被逼放棄了已經崩潰的法定貨幣,重新錨定了具有硬通貨性質的白銀,從而拯救了明朝的經濟體系。

 到嘉靖末年,明朝的賦稅幾乎都是通過白銀收取,甚至國家的各項財政支出,包括軍餉、工程營建、政府采購等,也都用白銀。

 這說明,在1560年代左右,雖然朝廷仍未承認白銀是法定貨幣,但在現實中,白銀已是整個帝國的第一貨幣。

 白銀一旦成為明朝的首要貨幣,它的產量就變得至關重要,重要到可以影響帝國安危。但是,中國本土的白銀產量非常有限,即便明朝中后期在廣西、云南等地加大開采力度,所產仍然遠遠不足以應付整個社會的貨幣需求。

救命稻草來自于我前文所說的海外白銀,包括日本產和美洲產白銀。

 這里有一個非常巧合的時間節點:當明朝需要大量白銀的時候,日本和美洲的銀礦剛好被發現了,大航海時代也剛好來臨了。

 嘉靖時期雖然厲行海禁,其實對走私貿易禁而不止,仍有大量沿海人民以中國制造換取世界白銀。而且,浙、閩兩省人從這種海外貿易中獲利甚巨,從大海商、大海盜、地方豪強富戶,到朝中士大夫、官員,形成強大的利益共同體。

但也正是在嘉靖時期,海上走私貿易的問題,以“倭亂”之名被當成政治問題提了出來。

 從嘉靖二十六年(1547)朱紈受命巡撫浙閩開始,明朝對之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走私貿易進行收緊。無論是朱紈處死大海商許棟、李光頭,告發浙閩士大夫勾結“倭寇”,還是后來胡宗憲誘捕縱橫東南海域、在日本叱咤風云的大海商汪直,都是政策管制趨嚴的表現。

 然而,這是一把雙刃劍。嚴禁海外貿易,相當于切斷了白銀輸入的路徑,引起浙閩兩省的內部反抗不說,光是對于明朝貨幣的供給而言,就已經造成了白銀緊缺的惡果。

 所以,1567年,隆慶皇帝上臺后,帝國已經有撐不住的跡象,趕緊開放了“海禁”和“銀禁”,以寬松的政策,促進白銀流入。巨量的白銀,最終緩解了明朝的經濟窘迫,并促成了后來張居正的改革,增強了朝廷的財政實力,使其能夠為之后的“萬歷三大征”買單。

 如果嘉靖再活10年,或者沒有隆慶開關,繼續執行嚴苛的海禁政策,明朝能不能撐到17世紀,真的很難講。

可以說,明朝最后的命,是白銀給的。

3

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明朝續命依靠白銀,明朝的死,最終也因白銀而起。

 稍微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一個很著名的論斷: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于明朝中后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資本主義萌芽,正是中國對白銀的需求和進口催生出來的。

 白銀類似于當代的外匯,為了換取外匯,明朝發展出了成熟的外向型經濟,促進整個社會向著專業化、商業化,甚至跨國、跨區域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江南地區,隨著國內外對絲織品、棉布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土地從糧食作物改種桑麻等經濟作物,越來越多的人改行進入到紡織生產和貿易行業。這些地方的人民得風氣之先,游走在海外貿易的灰色地帶,賺得盆滿缽滿,成為最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

傳統理解的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江南、東南沿海地區被沖擊得七零八落。

白銀大量進入中國社會,財富暴漲,也改變了當時人的金錢觀念、消費觀念以及社會關系。

 我們熟知的,《金瓶梅》等情色小說在晚明的泛濫與暢銷,正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市民閱讀情趣的產物。這引起了一些觀念保守者的警惕,他們認為,拜金主義、奢靡消費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表現,而歸根結底是整個社會對白銀的渴望引起的。他們呼吁大家回到明初那種純粹的自然經濟時代。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了。

但朝廷真正的隱憂,并不在于白銀引起的商業發展和風氣演變,而在于國家徹底失去了貨幣的控制權。

 早在弘治時期(1488—1505),戶部尚書丘濬就從明朝的統治需要出發,主張應該由君主壟斷貨幣權,如果朝廷放棄貨幣鑄造權,就會造成社會混亂。

 我在前面說過,明朝的法定貨幣大明寶鈔,因為無限制發行而崩潰,白銀于是取代大明寶鈔成為國家的主要貨幣。但由于中國自產白銀十分有限,明朝政府無法行使白銀鑄幣和發行權。雖然很長時期內朝廷并未承認白銀的法幣地位,但實際上,國家已經默認了白銀的流通及其重要性。而政府手里又沒有白銀貨幣,大量的進口白銀貨幣由外貿巨商掌握,這相當于國家把金融命脈委之于商人。

以丘濬為代表的一些官員,預見到國家壟斷貨幣權的歷史,在明朝中后期結束了。國家權力,將被極大削弱。

 果然,明朝晚期政府一步步向操控了進口貨幣的商人妥協,制定了一系列重商政策。著名的“一條鞭法”,就是帝國內部,政府與商人、社會相互博弈的產物。張居正曾說,“一條鞭法”乃“勢所必然,勢所必行”。順應了白銀貨幣化的趨勢,明朝國家財政收入,在“一條鞭法”全面實施后,提升了整整一倍,從國庫一年收入200萬兩白銀,飆升到400萬兩左右。

然而,一場巨大的危機悄悄降臨。

 關于明朝覆滅的原因分析,我們已經寫過很多,比如氣候因素、自然災害、民變頻發、滿洲崛起、朝廷黨爭,甚至最后一任皇帝努力自救但使錯了方向等等。應該說,任何朝代的淪喪,都是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白銀,也參與了埋葬明朝的整個過程。

 雖然明朝皇帝自始至終抗拒海外貿易,不到絕路不會開放海禁(隆慶開關),但事實上,基于白銀這種介質,明朝在15世紀末以后的大航海時代中,扮演了世界經貿中心的重要角色。有學者指出,在“絲(絲綢)銀(白銀)對流”的貿易中,形成了以明朝中國為中心的南海經濟共同體。

明朝由此自覺或不自覺地卷入了世界經濟體系中,與寰球共冷暖。

 1620年代起,歐洲市場爆發了貿易危機,西班牙等國家重商主義盛行,開始采取措施遏制白銀外流。中國商船原來每年有40多艘停泊于馬尼拉,到1629年,僅剩下6艘。貿易萎縮,輸入中國的白銀銳減。

1634年,西班牙頒布了緊急限制貿易的征稅令。

1639年,中國商人在馬尼拉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的大屠殺。

1640年,日本斷絕了與澳門的所有貿易往來。

1641年,馬六甲落入荷蘭人手中,印度果阿港與澳門的貿易線也被切斷。

流入中國的白銀總量,急劇下降。

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崇禎時期。

 朝廷早已喪失貨幣控制權,常年對后金、對內亂的戰爭都需要巨額財政,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世界卻不太平,經濟危機來襲,白銀輸入的通道幾乎都斷了。這就是崇禎統治時期,朝廷一直處于缺錢狀態的深層原因。崇禎朝的悲劇,真是一半在人,一半在天。

 明朝政府采用的應對辦法,是加稅。從1618年至1636年,18年間,連續七次增稅以應付滿洲人的入侵和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這些新增的稅收,從社會中抽取了大量白銀,讓處于經濟衰退期和自然災害頻發期的整個社會雪上加霜。由此觸發更多的民變和反抗,明朝逐步走入死循環。

 帝國的貪官和巨商,原來就有窖藏白銀的習慣,巨額白銀被藏入地窖,退出流通領域,如同進入黑洞。如今,白銀緊缺,民間惶恐,也紛紛窖藏白銀自保。結果,一方面海外流入的白銀少了,另一方面國內流通的白銀也少了,造成了嚴重的銀荒。

 1642年,崇禎要求戶部發行5000萬貫紙鈔,每貫兌換白銀0.97兩。這是想赤裸裸地從老百姓手上搶劫白銀,時人評論說,“百姓雖愚,誰肯以一金買一紙”?

 1643年,安徽桐城人蔣臣赴京出任戶部主事。他經歷過家鄉民變,在日記中說,如今天赤如血,流民萬里,無外乎就是貧戶去搶富戶的白銀罷了。

一年后,明朝覆滅。死因之一,被診斷為“白銀中毒”。

參考文獻:

全漢升:《中國近代經濟史論叢》,中華書局,2011年

[德]弗蘭克:《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

[美]魏斐德:《洪業:清朝開國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年

樊樹志:《明史講稿》,中華書局,2012年

晁中辰:《明后期白銀的大量內流及其影響》,《史學月刊》,1993年第1期

萬明:《明代白銀貨幣化: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新視角》,《河北學刊》,2004年第3期

兵部尚書楊嗣昌,十面埋伏重病而亡,為何成為崇禎最信賴的人呢?

誠然縱觀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絕大多數皇帝都是真正的孤家寡人,為了皇權而同室操戈、父子相向的例子數不勝數,玄武門之變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但是當時的兵部尚書楊嗣昌卻是一個例外,崇禎皇帝對他說信賴有加,推心置腹。楊嗣昌究竟有何特殊之處,能夠成為崇禎皇帝最信賴的人?

一:獨斷多疑,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1:早年坎坷,悲慘遭遇

童年時期就遭受了喪母之痛,其后被多人撫養長大,在深宮之中一個無權無勢失去母親的孩童,必然經歷了諸多坎坷。

《明史》當中記載稱:"莊烈愍皇帝,諱由檢,光宗第五子也,萬歷三十八年十二月生。母賢妃劉氏,早薨。天啟二年,封信王。"可以說崇禎皇帝早年坎坷的經歷塑造了他多疑猜忌的性格。


2:頻繁換相,自毀長城

 在崇禎皇帝在位期間,不可否認的是他一直兢兢業業,企圖將大廈將傾的明王朝中興,奈何天災人禍不斷,內憂外患不止。

大明王朝早已經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但是崇禎皇帝多疑猜忌的性格和明朝滅亡也有著直接的關系。

且不說崇禎皇帝多次錯失良機,獨斷轉行。就說抗清名將袁崇煥被無辜殺死就是他自毀江山的舉措。

 據《明史》當中記載稱:"會我大清設間,謂崇煥密有成約,令所獲宦官知之,陰縱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

就是怎么一個獨斷專行,多疑猜忌的皇帝,卻有著可以推心置腹的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

二:崇禎第一寵臣?大明兵部尚書楊嗣昌1:父子同臺,崇禎朝新貴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崇禎皇帝繼位之后,在開展對魏忠賢等為代表的閹黨進行大清洗的運動的同時,崇禎皇帝也開始緊鑼密鼓的開展培養屬于自己的"嫡系部隊"。楊嗣昌父子就進入了崇禎皇帝的視線當中。據《文弱公行略》當中記載稱:"尋擢公巡撫山永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在任請建山海兩翼城。"

2:十面埋伏,手握實權

在崇禎時期,大明帝國早已經是危機四伏,而內憂又是最嚴重的一個問題,當時北方已經是烽火狼煙,而其中最為嚴重的地區莫過于陜甘地區

 楊嗣昌的父親就因為睡覺"剿匪"失敗而被下獄,最終在楊嗣昌的請求下居然逃過一劫,而且在崇禎皇帝還采納的楊嗣昌"十面埋伏"圍攻農民起義軍的計策。

并且全權讓楊嗣昌負責。據《明史》當中記載崇禎皇帝對楊嗣昌的信任稱:"鳳翼故柔靡,兵事無所區畫。嗣昌銳意振刷,帝益以為能。

每對必移時,所奏請無不聽,曰:"恨用卿晚。"楊嗣昌最終也并沒有辜負崇禎皇帝的信任,在平定農民起義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督師剿匪,病重身亡

 楊嗣昌被崇禎皇帝倚為心腹大臣之后,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恰巧因為關外的清軍撕毀合約,楊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宣告破產。

國內農民起義軍死灰復燃,在種種情況之下群臣激奮,但是出人意料的卻是崇禎皇帝力排眾議,甚至還處罰了為首的幾個人。

最后崇禎皇帝不得已將楊嗣昌派去南方剿匪。在剿匪的過程當中楊嗣昌最終因為病重而倒在了路上。

《楊嗣昌集》當中記載崇禎皇帝對楊嗣昌的評價稱:"詎料乘箕謝世,赍志深淵,功未遂而勞可嘉,人已亡而瘁堪憫"。

 由此可見,楊嗣昌從生前還是死后都得到了多疑猜忌的崇禎皇帝的信賴,那么楊嗣昌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夠得到崇禎的青睞?

三:兵部尚書楊嗣昌為何會成為崇禎皇帝最信賴的人1:楊嗣昌過人的才與能力,其政治思想得到崇禎的認可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楊嗣昌之所以能夠得到崇禎皇帝的青睞,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楊嗣昌過人的才華與能力,特別是在明朝末年那個內憂外患的時期。

人才對于挽救時局,平定叛亂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楊嗣昌一直遵循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讓我國內的農民起義軍才是威脅明朝政權穩定最重要的因素。

據《梅村詩話》當中記載評價明朝滅亡的原因稱:"闖獻同起延綏,擾亂中原,十數載間,卒亡明室。"歷史事實證明楊嗣昌的眼光是正確無比的。

 光有才能或許還得不到崇禎皇帝的如此信賴,最重要的是楊嗣昌的一系列政治主張說到了崇禎皇帝的心坎之中,楊嗣昌的許多想法和建議都是那個時候的大明帝國所需要的。

2:楊嗣昌是"孤臣",沒有參與到黨派之間的爭斗

在明朝末年時期,在朝廷之上有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黨派之間的利益爭斗,這個現象在崇禎皇帝在位期間表現得特別突出,當時崇禎皇帝剛剛繼位之初。不僅僅有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禍亂朝綱,而且之后的東林黨等黨派也紛紛異軍突起,朝廷之上幾乎沒有一心為國的大臣,黨同伐異的現象屢見不鮮。

3:楊嗣昌能夠為崇禎皇帝分擔罪責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當中皇帝具有絕對的權威,這也就意味著皇帝無論做什么都是正確的,錯誤的只能說手下的臣子。

但是事實卻是皇帝也會犯錯,而且對于皇帝的威信打擊是巨大的。所以說皇帝對于那種愿意為自己背鍋的臣子是極其喜愛的。

楊嗣昌也是這樣一個臣子,在滿朝文武都不愿意議和來集中力量對抗國內農民起義軍的時候,唯獨楊嗣昌扛起這個責任,甚至還說"人不肯擔其責而臣擔之"

 最終得以遏制農民起義發展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延續了明朝的壽命。面對這樣一個知心的臣子,作為皇帝的崇禎怎么能夠不喜愛呢?

明亡在崇禎,為何史學家認為“大明之亡,實始于萬歷”?

崇禎是大明王朝最后一個君王,他也成為了大明王和亡國之君,但是真正埋葬大明王朝的時代卻是在萬歷時期。崇禎只不過是在無奈的情況下接過了這個燙手山竽,他已經無力改變大明王朝滅亡的事實,只能盡自己最大努力延續大明王朝的壽命,所有的人都知道,大明王朝的末日已經到來,崇禎只能成為大明王朝滅亡的犧牲品和陪葬品,?大明之亡,實始于萬歷?這句話也揭露了大明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萬歷時期大明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萬歷執政的前期在張居正的看護之下還算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君王,張居正作為先帝留下的輔政大臣,他掌控著朝中局勢,掌控著萬利生活工作,不僅僅是萬歷的臣子更像是萬歷的父親,而且是一個極其嚴厲的父親,在張居正的看護之下,萬歷想做一個名垂千古的君王。大明王朝已經發展了100多年歷史,這個過程積累了很多的弊病,萬歷年代急需一個人物站出來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解除朝廷疑難雜癥。

張居正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開始醫治這個國家的疑難雜癥。但是張居正的壽命并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持續的改革動力,在張居正去世之后他所有的改革都被抹殺。而親自抹殺張居正改革措施的就是萬歷,張居正給萬歷帶來了很大的生活陰影,他早就想逃出張居正的約束,萬歷真正掌權之后開始對張居正進行了瘋狂的報復,他要抹殺張居正的歷史存在,他要抹殺張居正在這個世上的一切痕跡。

而這一切僅僅是萬歷瘋狂行為的開始。萬歷創造了一個歷史記錄,長達二十年不上朝,以后很多的君王都效仿他的行為,大明王朝從這一刻徹底失去了希望。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273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