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卻為秦國貢獻兩位頂級人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子,但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后,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個諸侯國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
對于戰國七雄來說,說到最強大的諸侯國,可能人們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比如在戰國初期,顯然是魏國最為強盛。再比如戰國中期,齊國也曾和秦國平起平坐。至于戰國中后期,趙國和楚國,同樣能和秦國一較高下。不過,說到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諸侯國,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韓國這個諸侯國,也即這是幾乎沒有什么爭議的答案。不過,對于韓國來說,雖然是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諸侯國,卻為秦國貢獻了兩位頂級人才,從而幫助其一統天下。
一
首先,這兩位人才分別是鄭國和韓非。一方面,鄭國(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韓國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人,原本是韓國水利方面的專業人才。在韓國期間,鄭國曾經參與過治理滎澤水患以及整修鴻溝之渠等水利工程,從而展現出自己在水利方面的專業才能。公元前247年,韓國派遣鄭國到秦國,游說秦國涇水東注北洛水為渠,從而讓秦國將注意力放在修建水利工程上,進而避免秦國繼續討伐韓國。鄭國來到秦國后,成功說服了秦王嬴政,后者任命鄭國主持開鑿工程。
工程進行中,鄭國的意圖被秦國發現,所以秦國準備殺了鄭國這個人。結果,鄭國說開鑿水渠,也是有利于秦國的事情,這不僅讓鄭國保住了性命,還繼續任命其繼續施工,終于完成了水渠的修建工作。對于鄭國修建的水渠,從仲山(今陜西涇陽西北)引涇水向西到瓠口作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東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東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長三百多里。
二
這條水渠利用涇水含泥而有肥效的特點,用以灌溉,并沖壓、降低耕土層中的鹽堿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功效。在此基礎上,這條水渠修建完成之后,灌溉土地四萬余頃,使每畝增產到一鐘(六石四斗)。“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因命名曰鄭國渠”(《史記·河渠書》)。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韓國本來想派遣鄭國去破壞秦國,擾亂秦國進攻韓國等諸侯國的計劃。但是,讓韓國沒有想到的是,陰差陽錯之下,鄭國反而幫助秦國修建了一條價值千金的水渠,也即鄭國渠。
鄭國渠的修建,明顯增加了秦國的糧食產量,促使關中地區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眾所周知,在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之間的激烈戰爭,離不開糧草上的后勤支持。所以,在筆者看來,鄭國這位人才的到來,幫助秦國獲得了更多的糧食,這自然有助于秦軍消滅韓國、魏國、趙國、齊國、楚國、燕國這山東六國的戰爭。
三
另一方面,就韓非來說,同樣對秦滅六國之戰起到了促進作用。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稱韓非子,戰國末期韓國新鄭(今屬河南)人。不過,和鄭國這位人才不同的是,韓非出身韓國宗室。因此,韓非一開始更希望振興家族,富強韓國,讀“家有之”的商、管之書和孫、吳之書,也讀各類雜書。小小年紀就單獨一人周游列國,一路上努力學習諸子百家的理論知識。韓王安二年(公元前236年),李斯奉秦王命到韓國,促其速降。
韓非見到十五六年未見的李斯,出示《孤憤》《五蠹》等篇章,李斯看后,把作品帶走,傳至秦王嬴政手中。《史記》說的“人或傳書至秦”,這“人或”就是李斯。韓王安五年(公元前233年),韓非子被韓王派遣出使秦國。在此之前,秦王嬴政已經讀到了韓非的書籍,自然是非常認同和欣賞韓非的理論。不過,來到秦國后,韓非上《存韓》書,批評李斯,姚賈的不足之處,由此得罪了李、姚二人。
四
最后,韓非欲存韓,李斯欲滅韓。因為韓非子和李斯曾經是同窗,李斯深知韓非的才華,所以建議秦王嬴政抓捕韓非,最終導致韓非自盡。不過,雖然韓非被逼自盡,但是,韓非的理論觀點,還是為秦朝建立提供了指導,甚至被秦王嬴政所采納。韓非的文章由后人收集整理編纂成《韓非子》,現存二十卷共計五十五篇,約十余萬言。《韓非子》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韓非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在此基礎上,不少歷史學者認為,《韓非子》的內容,為秦國消滅山東六國提供了理論指導,同時,也為封建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依據。
因此,在筆者看來,李斯之所以害死韓非,主要還是妒忌韓非的才華,但是,同樣作為法家學派的人物,李斯對于韓非的觀點,大部分還是認同和遵循的。至于秦始皇嬴政,在看到韓非的《孤憤》《五蠹》之書時,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也即如同商鞅變法的商鞅一樣,韓非雖然沒能善終,不過,其理論觀點,卻對秦國乃至于秦朝形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綜上,在戰國末期,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韓國,為秦國貢獻了鄭國、韓非子這兩位頂級人才,這客觀上幫助了秦滅六國之戰和秦朝的建立。
韓國確實是最弱小的國家,但是它不是靠兵力或者說強盛的國力抵擋住了秦國的進攻,而是靠自己的優越地勢。再者,韓國與秦國并不接壤,因此秦國要攻打韓國的時候必須先把其他和國家給合并了之后才能有一個攻打韓國的有利位置。
從地圖上來看,與韓國接壤的國家是魏國和楚國,而且這兩個國家的實力其實是相當的不錯的。秦國當時打過出國的幾次主意,都想一把拿下楚國,到那時可惜的是兩次都沒有成功,反倒被楚國打得落荒而逃。但是在這里就又會有疑問了,那就是既然楚國很強大的話,而且楚國又與韓國接壤,為什么楚國不把韓國給吞并了呢?于是這就體現出韓國的地理優勢了,在這種情景之下,唯一能夠不被鄰國欺負的理由也只有它易守難攻的地理環境。
楚國明明不是很弱,而且和韓國接壤都沒有去攻打韓國,秦國不僅沒有和韓國接壤,而且還被楚國打得落花流水的國家,怎么可能越過楚國去攻打韓國呢?因此從楚國這個實力及歷史記載來看,這個是不成立的。不過在這里也要夸一夸韓國的外交了,如果沒有好的外交,韓國也不可能與鄰國這么多年都相安無事的。而且韓國當時還來了一個很牛的人物,這個人后面還通過自己的智慧游說六國,從而建立了合縱聯盟。
而且這個合縱聯盟的建立也是各國的抱團行動,齊心協力來抵抗秦國。
同為戰國七雄中的小透明,韓國與燕國相比,早期燕國較弱,中后期韓國較弱。燕韓是戰國七雄中最廢的2個諸侯國。“三家分晉”的最開始,三晉整體實力最牛,而后“田氏代齊”,田齊發展趨勢下去,燕國依然是南邊的大國,秦朝相對而言較差,而燕國較弱。
之后,三國魏國通過李悝變法,是戰國七雄中最開始強勁下去的諸侯國。是第一大國,隨后趙國通過鄒忌變法,強勁下去,而秦朝通過商鞅變法,開展了更為充分的國富民強的改革創新,但秦朝由于三晉的關聯,或是沒法東進。
燕國也曾開展吳起變法,僅僅商鞅變法時間較短,盡管燕國有簡短的富強,但楚悼王一死,皇室馬上擊斃了洛川,商鞅變法遭受毀壞,接著的楚文王推行輕徭薄賦,臨時停戰偏安南方地區,倒也保留了整體實力。倒是第一大國三國魏國由于進攻燕國,遭受齊秦楚的圍捕搶劫,綜合國力降低。這個時候韓國的缺點就展現出來了,土地資源少,四周勁敵圍繞,三晉做為一個總體水平很強,一旦各考慮到各的,韓國是最廢的。只是是自我保護就消耗許多氣力。
但較弱的或是燕國,燕國盡管自春秋戰國時期就逐漸存有,可是與中原地區聯系很少,還差點兒亡國,也僅僅清靜的呆在東北方向。之后的人生轉折點發生在燕國,趙武靈王稱帝,趙武靈王依次扶立燕昭王和秦昭襄王稱帝,使燕國的外交關系獲得最高的益處,隨后趙武靈王又推行“胡服騎射”,使燕國的國防工作能力變成七國最牛。是秦朝東進最強有力的阻礙。
而燕昭王高筑黃金臺引進人才,一時間大量優秀人才投靠燕國,在其中最賢良的就是樂毅,樂毅在燕國改革創新政令,國富民強,使燕國迅速強勁下去。之后樂毅舉五國之兵征討強齊,魏軍慘敗,樂毅領著燕軍攻入臨淄區,五年時長內占領了趙國七十余個封地,趙國只剩莒和即墨市。就在這時,燕昭王過世,燕惠王稱帝,齊人挑撥燕惠王和樂毅,樂毅跑來到燕國。迅速趙國又搶回了喪失的土地資源。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之后的時期。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諸侯國,基本上都被周邊的大國兼并了。到了春秋末期,魏趙韓三家聯手消滅智氏,并在戰國初期瓜分了晉國,成為魏國、韓國、趙國這三個諸侯國。與此同時,田氏代齊的發生,促使戰國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國、齊國、韓國、魏國、趙國、楚國、燕國七雄并列。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的較量,往往還講究一個名正言順。
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的戰爭則是更加殘酷和頻繁了。于是,為了適應戰國時期的特點,戰國七雄都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變法,以此增強自己在戰國時期的競爭力。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就是一場非常成功的變法。在商鞅變法后,秦國成為戰國中后期最強大的諸侯國,并因此一統天下。那么,問題來了,幾乎同時期的商鞅變法和申不害變法,為何秦國強大?韓國依然是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呢?
一
首先,申不害,原為鄭國京(今河南滎陽東南)人,戰國中期法家著名代表人物。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滅亡,鄭地納入韓國版圖,韓國的版圖擴展到中原一帶,與楚國接壤。但是,韓國與其他大國相比,無論從疆域面積,還是從國力上講,都不能算是強國(地理位置使韓無擴張空間)。此時,各國的變法運動風起云涌,不變法就有落后和被別人吃掉的危險。在已經進行的變法中,魏國的李悝變法是比較成功的一個榜樣。李悝是法家人物,所以,韓昭侯也想用一個法家人物主持變法。他選中了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申不害。
公元前351年,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在韓國實行變法。與此相對應的是,商鞅自衛國入秦,并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便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因此,從變法開始的時間上,申不害變法和商鞅變法幾乎是在同一時期進行的。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天壤之別,也即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諸侯國,而韓國則是最弱的諸侯國。
二
對此,在筆者看來,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韓國的地理位置相對較差,這促使申不害變法能夠帶來的幫助是極為有限的。對于韓國來說,由于地處中原,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 所以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疆域面積也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所以在公元前230年,韓國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因為周邊都是比較強大的諸侯國,這意味著韓國不僅難以擴張自己的疆域,反而要擔心周邊大國蠶食自己的疆域。所以,韓國能夠在戰國時期堅持到公元前230年才滅亡,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相對于韓國,秦國的地理位置則比較優越。面對山東六國,秦國坐擁易守難攻的函谷關。并且,秦國的核心區域位于今甘肅、陜西等地,這在整體海拔上要高于中原之地,也即秦國進攻中原比較容易,而中原之地的諸侯國想要進攻秦國,則比較困難。當然,相對于韓國,秦國的擴張空間也是比較廣闊的。對于秦國來說,可以向北進攻匈奴等游牧民族,向西進攻義渠國等戎狄,也能夠向南吞并巴國、蜀國。
很多人認為中國從140多個國家的春秋進入戰國時代的時候,由于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就直接進入了戰國七雄的局面,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在戰國七雄最終成型是在公元前260年左右,在此之前,除七雄外還有一些大國,比如越國、巴國、蜀國、魯國、中山國,還有宋國。小國也夾雜其間,如滕國、衛國、鄭國、鄒國等。
宋國是周朝開國時期便分封的一個諸侯國,國內子民基本都是商朝的后裔,文化和商業發達。孔子的祖輩就是屬于宋國人。宋國國都是在商丘。宋國從周初一直到滅亡,傳了34代君王,享國829年。春秋時期,宋襄公火了一把,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到了戰國時期,宋國的老大不再稱公,僭越稱王了。宋國在宋康王率領之下達到了發展巔峰,東伐齊國、南擊楚國、西敗魏國,并且把滕國也給滅掉了,占領了它的地盤,號稱擁兵5000乘的勁旅。
戰國七雄中最弱的韓國根本沒有單獨擊敗魏國、齊國、楚國等大國的歷史記錄,但是宋國做到了,所以說宋國實力一點不差于韓國。宋國之所以沒有成為戰國七雄,第1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宋國滅亡的時間比較早。公元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魏國、齊國、楚國聯合討伐宋國,宋康王被迫逃亡,最后是死在了現在的河南焦作一帶。相對于宋國而言,韓國是到了公元前230年才被秦國滅亡。韓國的滅亡時間比宋國遲了50多年,而整個戰國一共才經歷了200多年,所以說宋國滅亡時間太早了。中山國和越國他們的實力不見得比韓國差,但是他們也是因為過早被滅亡,所以沒有出現在戰國七雄的名單上。如果宋國、越國、中山國這些國家能夠延緩幾十年被滅,那么戰國的格局就是十雄。
宋國雖然實力不差,但它基本上沒有參與到戰國連橫合縱的戰略格局的變化當中,其影響力相對于韓國來說是比較弱的。韓國無論是在戰國初期還是在戰國中期,都積極參與到與其他大國的戰爭之中去,比如馬陵之戰、伊闕之戰、華陽之戰、五國伐齊之戰、垂沙之戰等,都可以見到韓國的身影。戰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戰役長平之戰,是因為秦趙兩國爭奪韓國的上黨郡而引起的。韓國像一個打不死的小強,雖然國力弱,但是一直參與合縱連橫、縱橫捭闔、想方設法延長自己的壽命。韓國對戰國格局的發展變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宋國卻沒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力。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243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呂蒙死時年僅42歲,他到底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