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是隔著燈光的皮影戲,而是滲著血腥的連續劇。有多高的輝煌,就有著多深的哀怨。許倬云老先生說江河萬古,萬古江河耀我中華。達利歐從投資角度,強調不要把可能性作為概率,但是,歷史的的確確是在各種概率下圍繞核心人物的必然,不斷推動各種生產關系的形成、變革、重組、顛覆,也不斷吸納或組滯各種生產力相關的應用與組合。資源與空間的爭奪,背負著無數的殺戮與賭注,通過朝代的實錄,變得邏輯又可信,最終又都淹沒在根深蒂固的文化與制度變革中。田地、科舉、鹽鐵、貿易、商業、稅賦、刑制、繼承,標準化,以及軍隊建制與中央地方的集權管制方式,對外合作與聯姻鄧,大概構成了歷史諸朝的基本節奏。
從三皇五帝開始,大致的朝代時間表如下圖。實際上,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歷史分了很多岔,最終,都在東西南北得到了糅合與融化,這在全球歷史上,本身就是奇跡。
比如魏晉南北朝的各種荒誕與野蠻,可悲可笑的歷史故事,我認為是大一統之前的必然的碰撞與重建。期間百姓疾苦,伴隨自然災害與戰爭,死亡與遷移,可能都不及草木。
我認為隋帝楊堅對中華民族文化凝聚的貢獻,可與秦皇漢武相提并論,而后才有唐宋的繁榮;而元明清對中華疆域的貢獻也是巨大的。在西部以青藏高原為屏障,東南部以大海為天塹,北部數千公里的漠北與草原帶上,游牧與農耕碰撞,圍繞黃河與長江的沖積,農耕與手工向東南遷移擴散。清朝乾隆帝晚年的無度,在制度方面的僵化與抑制,在科學與工業方面的封閉與懼憚,造成了咸豐帝及后續的衰落。繁榮是機會,衰敗也是再發展的機會。而中國歷史多民族的貢獻,尤其如此。
我們按照大時代區分,分成十八部分,一步一步展開更迭時序。
從三皇五帝的公元前2700年算起,西部狄戎炎帝皇帝的各種部落斗爭,至今近5000年,可謂星辰燦爛的進化革命與斗爭。而周朝之禮儀樂度,秦皇之統一群雄與度量衡,漢武之匈奴驅逐與農耕推進,梟雄曹魏被司馬,拓跋挺進北魏,獨孤家族成就隋帝楊堅,李淵兵變,太宗奪位,懦弱高宗成就武昭儀。應該說武周對李唐王朝的篡改與歸還,打破了李唐的社會階層與政權結構。唐后的混亂,與南北朝相似又不同,都是源于內部的社會蛻化與外族的強大入侵。到清朝的皇太極女真聯姻蒙古,康熙大帝三征葛爾丹,蒙藏宗教融合,幾乎牢牢穩固了從中華版圖,從雞頭至雞尾,還有寬厚的脊梁。歷史還在前進。我們未來一個世紀的努力,將再次推動中華民族與世界的命運共同。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有將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會。其中封建社會可分為五個階段:一、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三、隋唐五代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四、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五、明、清(鴉片戰爭前),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
原始社會
約四千多年前傳說中的黃帝、堯、舜時期。
奴隸社會
約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殷,西周時期開始。
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共和行政。我國歷史開始有確切紀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結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春秋時期開始。
公元前475年戰國時期開始,我國進入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
戰國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被立為諸侯。
公元前256年秦滅周。
秦朝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滅六國。
劉邦
公元前221年秦王改稱始皇帝,建立郡縣制。
公元前206年劉邦滅秦。劉邦被封漢王。西漢紀年開始。
漢朝
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項羽自殺,劉邦稱帝。
公元8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漢亡。
公元23年昆陽之戰,劉秀大破王莽軍,新朝亡。
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
三國
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稱帝,國號魏。東漢亡。
晉
公元265年司馬炎廢魏帝,建立西晉,魏亡。
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即位,東晉開始。
南北朝
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宋朝(劉宋),東晉亡。南北朝開始。
隋朝
公元581年楊堅稱帝,建立隋朝,北周亡。
唐朝
公元618年李淵(唐高祖)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隋煬帝被殺,隋亡。
公元907年朱溫稱帝,建立后梁。唐朝亡,五代時期開始。
宋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宋太祖)稱帝,建立北宋, 后周亡。五代結束。
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
元朝
公元1271年忽必烈稱帝,定國號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
公元1276年元軍攻占臨安。公元1279年元軍攻占厓山,南宋亡。
明朝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明軍攻入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亡。
清朝
公元1636年李自成稱闖王。后金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
另類時代劃分
根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物證,可將中國歷史(炎黃文明)劃分為十個紀:
炎黃、虞夏、商周、齊楚、秦漢;
魏晉、隋唐、宋元、明清、共和。
一、炎黃紀: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約兩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紀)。以農業社會、母系社會末期、銅石并用時代、父系社會初期為準。炎黃紀已經出現私有制、商業、戰爭、奴隸。
二、虞夏紀:以龍山文化、齊家文化為代表,約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紀)。二里頭文化兜底:以青銅器時代初期、雙輪車、城市、文字等古文明標志為準。傳說時代的顓頊、帝嚳、堯、舜、禹或可研究納入本時代故事集。
三、商周紀:青銅器時代中期,分封制中期,以殷墟、甲骨文為典型代表。成湯滅夏、武王伐紂、國人暴動為本時代三部曲。約八百年。
四、齊楚紀:銅鐵并用時代,約六百年。以齊楚為代表的眾多周邊族群勢力(分別代表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大規模融入華夏,為最終形成漢族奠定了基礎。這個時代,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潰、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封建帝制萌芽。有西周共和、平王東遷,尊王攘夷、問鼎中原,商鞅變法、長平之戰等等重要歷史故事。
五、秦漢紀:鐵器時代初期,中國進入帝制時代。
六、魏晉紀。亢龍有悔,黃巾起義,三國兩晉,五胡亂華,十六國走馬,南北朝并立。
七、隋唐紀。鳳凰涅盤,盛世隋唐,隋文科舉,大乘玄奘,貞觀天可汗,則天女皇帝
八、宋元紀。天下一家,地獄天堂,文明臻極,野蠻大成,
九、明清紀。
十、共和紀。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甲午辛亥,北伐長征,民國共和,抗戰翻身。
現存的中國第一部編年簡史是什么呢?《春秋》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歷史事件。幾千年來它一直受到學者的重視,在中國史學史、經濟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這個《春秋》的作者是誰呢?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答案。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一個是孔子寫了春秋,孔子周游列國,晚年回到魯那里整理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文獻資料,最后參考各國史書寫了這本書。孟子支持這一觀點。另一種觀點認為孔子只是整理了《春秋》,孔子根據魯等諸侯國的歷史文獻整理了這本書。司馬遷同意這種觀點。
“春秋”指的是歷史,這是先秦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它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符合周的禮制。周朝的生產力還是比較低的,需要一年的辛苦,所以格外注意一播一收。春天代表一年的開始,常被稱為“王的第一個月”,而“秋天,當谷物成熟時”是收獲的季節。春天和秋天一起被用來代表季節和國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當時,人們遵守周的儀式,堅持禮制。《禮記·王制》說:“春秋教禮樂,冬夏教詩書”。在冬天和夏天,人們在家背誦詩歌和學習。只有在春秋季節,氣候涼爽的時候,他們才會出來活動禮樂。因此,這個春秋季節不僅是歡樂豐收的季節,也是國家大事繁忙的季節。各國歷史學家以“春秋”為國史的代名詞,在重要的季節記住重要的
《春秋》成為中國好史的源頭,被奉為經典,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學的創作。漢朝時,《春秋》被儒家列為“五經”,朝廷有個大夫專門研究講解。然而《春秋》這個詞極其簡單,人們很長時間都無法理解。為了解釋《春秋》經文,慢慢出現了《公羊傳》、轉兩轉、《左氏傳》,稱之為“春秋三傳”。
1840年~1842年,鴉片戰爭;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
19世紀60到90年代,洋務運動;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
1898年,戊戌變法;
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興起;
1919年,五四運動;
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4年~1927年,北伐戰爭;
1927年~1937年,十年內戰;
1937年~1945年,抗日戰爭;
1946年~1949年,解放戰爭;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1958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拉開序幕;
1980年,創設經濟特區;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229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