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明朝天安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明時,“天安門”并非叫天安門,而是叫“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受命于天。
初,“承天門”為一座黃瓦飛檐的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天順元年,承天門因雷擊起火被焚毀。成化元年,明憲宗朱見深下令重修“承天門”,此次重建后的承天門,由原來的東西寬5間、南北進深3間,擴大為寬9間、進深5間,形制上也由原來的牌坊式改建成宮殿式,并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這次重建基本上奠定了今日“天安門”的形制。
此后,“承天門”經過數次的毀而又建,建而又毀的過程,直至清順治八年,“承天門”在再一次重建后,被改名為“天安門”,寓“受命于天,安邦治國”之意,自此“天安門”始定名。
明清時期的“天安門”是皇帝頒發詔令的地方,在這里頒發的詔令謂之“金鳳頒詔”。
當時凡遇國家慶典、新帝即位、皇帝結婚、冊立皇后等重大儀式,皇帝都需在“天安門”舉行“頒詔”儀式,才能向全國各地頒發。
《日下舊聞考》載:“凡國家大慶,覃恩,宣詔書于門樓上,由垛口正中,承以朵云,設金鳳銜而下焉”,明清時期,在有重要詔書要頒布的時候,朝廷會先在“天安門”大殿前正中設立宣詔臺。然后,禮部尚書會在太和殿奉接皇帝詔書,蓋上御寶,把詔書放在云盤內,后捧出太和門,將其置于抬著的龍亭內,再出午門,登上天安門城樓。
之后,禮部尚書會將詔書恭放于宣詔臺上,然后由宣詔官宣讀詔書內容。宣讀的時候,在天安門城下的文武百官會按照品級依次排列于金水橋南,面北跪著恭聽圣旨。在宣詔官宣讀完畢后,他就會將皇帝詔書放在一只木雕的金鳳的嘴里,然后用黃絨繩將它放到天安門城下,這時城下的禮部官員就會跪著,然后托著云盤接下詔令,接著再恭敬地將它放置在龍亭上,然后抬到禮部衙門,之后經禮部官員黃紙謄寫,分送各地,布告天下。
除以上重大儀式能啟用“天安門”外,就只有在將領出征時祭旗、御駕親征時祭路、刑部秋審,及金殿傳臚的時候才能啟用“天安門”,此外任何儀式皆不會啟用。當然,在每年祭天、祭地、祭五谷時,皇帝會從天安門正門進出,且需注意,除了皇帝外,其余人皆不得從天安門走過。
由上可知,“天安門”在明清時期是具有顯赫的政治地位的,它是明清皇帝用來彰顯皇權的威嚴與至高無上的地方。
如上可知,明朝會修建“天安門”(承天門),主要的目的就是用來舉行的重大儀式的頒詔儀式,同時用來彰顯皇權的至高無上。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91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