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康熙八阿哥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康熙47年,大清朝發生了一件驚動朝野的大事,那就是康熙以圖謀不軌的理由,廢黜了當了多年太子的胤礽。這對胤礽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不過其他皇子卻暗中竊喜,因為一旦太子被廢,就意味著儲君的位置空缺,那么只要好好表現,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人都有可能入主東宮當上太子。
由于康熙的子嗣眾多,雖然不是每個人都熱衷于當太子,但是覬覦皇太子之位的阿哥不在少數,而眾皇子中最具實力的便是八阿哥胤禩。首先他的才干極為出眾,正是如此康熙對他頗為重用,讓他負責廣善庫和內務府等朝廷的重要機構。對于這一點,雍正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弟弟確實能干,曾這樣的稱贊過胤禩:“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由此足以知曉,八阿哥是一位多么能干的皇子。
再者,八阿哥在人際關系方面處得極好,眾阿哥對他的印象都還不錯,尤其是九阿哥、十阿哥以及十四阿哥跟他都得很近,他們成了胤禩后來爭奪太子之位的團隊支持者。除此之外,胤禩還深得百官的擁護,不管文臣還是武將,對胤禩都很看好,當太子之位空缺之后,他們都希望八阿哥能被立為儲君。可是我們知道,胤禩雖然看起來是立為太子的最佳人選,但最終康熙并沒有立八阿哥他為儲君,而是讓四阿哥胤禛繼承了皇位。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八阿哥無緣皇位的呢?
其實,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康熙注定不可能立胤禩為皇太子。
其一,八阿哥得群臣擁護正是致命要害。雖說八阿哥人緣好,得百官擁護,是一個極大的優勢。在康熙征集百官推舉新太子人選的時候,百官幾乎一致性的都選擇了八阿哥。可是這恰恰也讓康熙感到害怕,一個皇子還沒當上太子就竟然獲得這么多朝臣的支持。這是一件極為可怕的事情,若是他一旦被立為太子,那么朝廷勢力便會立刻分為兩派,一是擁護皇權的一派,二是擁護胤禩的群臣。但是按照這個架勢,必然大部分群臣都會站在胤禩那一邊。
這就必然會出現一個可怕的局面,太子黨的勢力將會超過皇帝,也就是說康熙很可能會被兒子架空,甚至會出現太子逼宮的下場。再者,一旦胤禩作為儲君繼位,那么功臣派勢必也會影響到君權的統治,因為胤禩要想真正得到大臣的支持,勢必要允諾給他們足夠的好處和權位。那么將來這些功臣派的勢力將會十分龐大,便會極大的削弱皇權,不利于大清朝江山穩固。
其二,八阿哥子嗣凋零。歷代君王考慮接班人的時候,除了考察皇子之外,還會考慮到其子嗣問題。因為任何君王都想要把自己的江山永遠的傳承下去,誰會希望傳到中途因后繼無人而導致王朝滅亡呢?而康熙不可能立胤禩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八阿哥子嗣凋零。他并不是沒有兒子,實際上他有一個兒子弘旺。但并不是由正妻所生,而是由一個侍妾生下的,故而一直得不到康熙的認可。
康熙在這一點上,就覺得胤禩沒本事。不僅是因為八阿哥的妻室沒有為他生下一兒半女,更重要的是胤禩的妻子德行很差,以至于康熙評價其“嫉妒行惡,是以允禩迄今尚未生子。”也就是根據康熙的推測,八阿哥一把年紀了卻沒有子嗣,很可能就是妻子因妒忌行惡所致。站在康熙的角度來看,他是擔負著大清江山傳承重任的,為了祖宗的基業,就算胤禩再有能力,再得人心,但沒有子嗣也是萬萬不可能立他為太子的。
康熙晚年,因為太子被廢,其他皇子們看到了希望,因此出現了“九子奪嫡”的局面,而同時期的康熙也很頭疼,為了選擇合適的繼承人可謂是煞費苦心,最終四阿哥胤禛在眾位皇子中脫穎而出,而當時的八阿哥胤禩本來深受康熙器重,而且朝中很多大臣都支持他,卻無緣皇位,為何最終康熙選擇了四阿哥胤禛而不是八阿哥胤禩呢?
雖然說是九子奪嫡,可真正算得上雍正競爭對手的還是八阿哥胤禩,八阿哥胤禩出身并不算高,她的母親是康熙的良妃衛氏,衛氏出身辛者庫,胤禩深知自己母親出身并不算高貴,因此學習刻苦,騎射俱佳,自幼深受康熙喜愛。
胤禩17歲的時候就被康熙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也曾經委派過八阿哥很多事務,比如讓他管理廣善庫,以及署理內務府總管等,體現了康熙對他非同一般的信任和器重。
八阿哥為人處事比較寬厚圓滑,親切隨和,而且慷慨大方,十分賢能,在民間和滿朝文武的聲望都很好,受到了大家的擁護,群眾力量很強大,因此在太子被廢后,一度被朝廷重臣保舉為皇太子候選人。
然而康熙并不看好胤禩當皇帝,當時在群臣聯名推薦胤禩為皇太子的時候,康熙認為八阿哥不適合,給出的理由是“胤禩未更事,其母亦微賤,宜別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康熙非常不認同胤禩可以堪當大任,一是對江山社稷并沒有貢獻,少不更事,還有就是母親的地位卑微,然而這其實只是康熙的一個借口罷了,康熙之所以不傳位給八阿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康熙認為胤禩和雍正相比,確實不適合做一個帝王。
胤禩雖然和大臣們關系很好,擅長拉幫結派,而且從不拘泥于規制和尊卑,看起來是很多人支持他,然而這是八阿哥胤禩犯得一個非常致命的錯誤,在康熙眼里,這是作為任何統治者都不能容忍的。況且八阿哥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野心,鋒芒畢露,都讓康熙無比反感,把他排除了繼承人候選人之外。
如果八阿哥當上皇帝后,他和大臣們私下關系很好,這樣一旦登基,實行很多改革政策,勢必會很艱難,因為平時和大臣關系很好,不好意思撕破臉皮,而且對大臣們太過仁慈,如果優柔寡斷,不嚴加懲戒官員,只能讓他們丟了規矩,時間久了難免會出大亂子。
而雍正不一樣,他鐵血多疑,最適合做帝王,同時他向來和朝中大臣關系并不是太好,鐵面無私,政策改革起來很好實施。當時國庫空虛,需要雍正這樣的鐵腕人物來挽救殘局,
而且雍正本身冷靜嚴肅,有這樣的君主整頓朝綱,一定會把大清推向更強盛的局面,顯然八阿哥做不到如此。
因此綜合來看,胤禩的性格和處事風格和同時期的競爭對手雍正截然不同,而康熙為了大局長遠著想,最終沒有把江山交到胤禩的手里,胤禩奪嫡失敗,最終雍正如愿以償坐上皇位。
而胤禩在雍正登基后被多次打壓以及被圈禁,1726年,八阿哥胤禩死在牢中,終年45歲,而登基以后的雍正也表現出了鐵腕手段,把大清推向了更強大的盛世,從這點來看,不得不佩服康熙選擇皇儲的智慧。
因為八阿哥結黨,而且素有賢明,康熙曾問諸臣誰可為太子,大臣們都推薦八阿哥,所以康熙對其頗為忌憚,史書上也記載,康熙對八阿哥十分厭惡。史書有載:康熙召滿漢文武大臣,令眾人于諸阿哥中擇立一人為新太子,言:“于諸阿哥中,眾議誰屬,朕即從之”。 以佟國維、馬齊、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為首的朝中重臣聯名保奏胤禩為儲君,康熙的本意是想復立廢太子,但這個結果令康熙大感意外,無奈之下只得出爾反爾,諭曰:“立皇太子之事關系甚大,爾等各宜盡心詳議,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賤,爾等其再思之。”
次年,康熙舊事重提,查問眾臣一致舉薦胤禩為皇太子事,重責佟國維、馬齊等人,言:“今馬齊、佟國維與胤禩為黨,倡言欲立胤禩為皇太子,殊屬可恨!朕于此不勝忿恚。況胤禩乃縲紲罪人,其母又系賤族,今爾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禩為皇太子,不知何意?豈以胤禩庸劣無有知識,倘得立彼,則在爾等掌握之中,可以多方簸弄乎?如此,則立皇太子之事,皆由爾諸臣,不由朕也。”
而后八阿哥一直被圈禁在宮中,至康熙48年,大封諸子,也只有大阿哥,十三阿哥和八阿哥未得封號。
康熙51年,康熙帝在前往熱河巡視,八阿哥因為母祭,未隨駕,但派去說明情況的太監帶了2只將死的老鷹給康熙,康熙震怒認為這是胤禩對自己的詛咒,隨后說出了:“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這樣絕情的話。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諭胤禩“行止卑污,凡應行走處俱懶惰不赴”,停本人及屬官俸銀俸米、執事人等銀米。 這也表明,八阿哥繼嗣無望。
所以八阿哥不得傳嗣的真正原因不是母親地位低,而是縱得眾人之心,卻失帝皇一人,又有何用?而得眾人心者,正是為康熙所懼者,恐于己帝位有礙。
一個朝代的皇帝立儲君,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政治事件,體現了各個黨派的利益。第一,并不以是否最有才能為唯一標準,而是綜合考察你的各個方面的能力。主要看重你對國家機器的掌握能力。第二,即使在君主專制社會,皇帝的的任何舉動也不能違抗多數掌權者的意愿,儲君必須有一定的政治手腕來獲得大士族的支持。第三,八阿哥是否最優秀并不是你覺得是就是,應該是皇帝覺得是,而且這個優秀不是指什么琴棋書畫的優秀,請見第一條。第四,一般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部分正常的情況下,以嫡長子繼承皇位。嫡長子繼承制由西周傳下來,為以后每個封建王朝所遵守。康熙嫌棄他母親地位低下,曾經罵要求立八阿哥為儲君的大臣:“況胤禩乃縲紲罪人,其母又系賤族,今爾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禩為皇太子,不知何意?豈以胤禩庸劣無有知識,倘得立彼,則在爾等掌握之中,可以多方簸弄乎?如此,則立皇太子之事,皆由爾諸臣,不由朕也。”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91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岳飛出身貧苦,他的一身武功是哪里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