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楚漢戰爭,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秦國奮六世之余烈,在秦始皇這一代統一了天下。然而,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秦朝僅僅二世便滅亡了。
緊接著就是項羽劉邦爭奪天下,最后劉邦擊敗項羽,建立又一個大一統王朝,漢朝。那么,如果當時的結局是項羽打敗了劉邦,后面還會有大一統王朝嗎?我們會像歐洲一樣小國林立嗎?
項羽劉邦相爭,統一只是時間問題
這世上最難的事情,不是1變成2,而是0變成1,也就是所謂的從無到有。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前,沒有人會想到一統天下。事實上,戰國時期,除了秦國以外,山東六國都秉持著一個觀念,誰強大,就打誰。戰國初期,趙、韓、魏三家分晉,隨后又是田氏代齊,這四個諸侯國可以說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因為他們得國不正。
結果,結束了魏國霸業的不是別的國家,正是趙、韓、齊這三個國家。同理,齊國巔峰之時,結束了齊國霸業的,也正是燕、趙等國。
從山東六國的各種行為舉措中都能看出,他們并沒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只想保持現有的平衡。
秦國就不一樣了,秦國自立國之日開始,目的就很明確,東出。在這期間,秦國也許被打壓過,也許失意過,可就是沒有放棄過。
因此,秦國不統一天下,才是怪事。
言歸正傳。統一天下的概念來得突兀,但是一旦出現以后,大家就不會排斥。相反,大家會更為追捧。原因只有一個,封建王朝的掌權者,也就是皇帝,權力太大了。
西周之時,有一句話十分經典,“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而,這句話只是說說而已,周朝之時的周天子權力遠遠沒有那么大。
皇帝就不同了,這是真正的生殺予奪的職業。我想,無論是項羽,還是劉邦,亦或是其他諸侯,都無法放棄這個誘惑吧。
因此,項羽在滅亡秦朝以后的分封,實屬權宜之策,并非本意,至于他所謂霸王之名,更是他提前為自己奪取天下設置的捷徑。
項羽在滅亡秦朝以后,曾經以霸王之名行分封之事。在這之前,項羽和劉邦之間曾經發生過一場眾人皆知的事件,鴻門宴。
鴻門宴上,有人認為項羽太蠢,以至于放走劉邦,以至于后患無窮。但這是有失偏頗的,我們站在上帝視角看項羽的行為,項羽確實很蠢,但是站在當時項羽的角度來看,就能看出,項羽遠非只想當個霸王那么簡單。
項羽的分封是不公平的,他將六國的領土分解的支離破碎,以此分化六國后裔的影響力。隨后,他更是將那些只能跟隨自己的,比如秦朝降降,分封在秦國故地,用來阻擊劉邦。
這對劉邦,其實已經很尊重了。在當時的項羽看來,劉邦固然有野心,但是劉邦的戰績的確不出眾,更何況自己武力蓋世,不虛任何人。自己能夠安排三秦看管劉邦,已經很給面子了。
當時的項羽,當務之急,應該是那些危險的六國后裔。六國后裔,其母國橫距在這片中原大地上多年,影響力根深蒂固,秦朝十幾年的事件遠不能將其抹去,自己的楚家軍就是很好的例子。
齊國田氏的造反,與其說是田氏不滿項羽的分封,不如說是項羽故意為之。分而化之,逐一擊破,也許是當時項羽的真實想法。
在這個計劃實施的過程中,出現的唯一變故,就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還定三秦,其速度之快,連項羽也沒反應過來。
隨后,才是楚漢戰爭的打響,項羽的敗亡。
可以看見,項羽從一開始就沒想過當霸王,而是當皇帝,只不過有一個人比他更想,比他更厲害罷了。
因此,項羽擊敗劉邦以后,可以說是他計劃稱帝之中原本就有的,哪里還會造成歐洲一般小國林立的局面呢?
就算是項羽在鴻門宴上面殺了劉邦,他也不一定能夠統一天下。
項羽是個比較自負的一個人,只要有人刺激一下他,他就會被利用,而且容易聽信讒言,一旦聽信了,就算是一直陪在身邊的忠臣勸說他也聽不進去,所以這樣的一個人就算是沒有劉邦作為對手,還是會有其他對手存在的,只是在當時,只有劉邦的勢力能與之相抗衡,所以劉邦也成為了項羽統一天下最大的阻礙。
而且項羽是一個有婦人之仁的將領,就拿鴻門宴這個事情來說,當時項羽有四十萬戰士,劉邦只有十萬,本來他可以和捏死一只螞蟻一樣的殺掉劉邦,但是卻聽了他叔父的話,沒有下手,因為如果殺掉劉邦,他覺得是不仁也是不義的一個舉措,他不能這么做。
所以當時在鴻門宴上,項莊揮劍起舞,多次想要借機會殺掉劉邦,但是項羽卻維護劉邦,多次擋在了前面,所以項莊沒有一點機會,也就是因為項羽的婦人之仁,所以劉邦借事逃跑離開了,這一跑也就意味著項羽不能統一天下,作為一個君王,怎么能這么容易心軟呢?
一次心軟就有了后面的戰敗,說項羽力大無窮,一個人能抵得過一支隊伍,但是打仗除了靠英勇就是計謀了,項羽缺的就是智謀,而正巧他的身邊也沒有謀士,所以在垓下戰敗,失去了自己最愛的美人,自己也需要面對江東父老。
這一切都是項羽自己造成的,如果他沒有婦人之仁,如果他當時殺死了劉邦,那么還是有可能成為天下的霸主的,但是坐不坐的穩也是另外一說了,畢竟項羽自負又會擇取忠臣的勸說,這也是他最大的缺點,
秦末風云,各地紛紛叛亂,其中以項羽最為出名,項羽率八千子弟兵反叛暴秦,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一戰成名,天下皆知項羽有萬夫不擋之勇。劉邦雖先攻入關中亦不敢稱關中王,讓給了項羽。那么楚漢爭霸,項羽實力雄厚,為什么還是輸給了劉邦?第一項羽不會掌握時機,第二,不會用人。項羽在推翻秦朝后,居然不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王朝,反而效仿周制,分封諸侯,一分便分封了十八路諸侯。其中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巴蜀。而后范增勸項羽要殺劉邦,項羽居然在鴻門宴上猶豫不決,未能下定決心除去劉邦失去了最佳機會。而他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又因封地又打了起來,在他遠赴征齊的路途之中,劉邦又悄悄的出川攻占了關中之地。最后并率聯軍偷襲了項羽的大本營彭城。項羽又急急忙忙率三萬鐵騎回援,擊敗劉邦后又沒有乘勝追擊,又給了劉邦喘息的機會。又沒過多久劉邦卷土重來,項羽再次擊敗劉邦后沒有乘勝追擊而是選擇和劉邦議和,以鴻溝為界西為劉邦統治,東為他統治。項羽不聽取范增的諫言,反而還罷黜范增,身邊便沒有了謀士可用。劉邦卻沒有遵守盟約,聽取了張良的計策,趁項羽毫無防備,從背后追擊他,最后劉邦聯系各路諸侯一路追擊項羽,一步步地將項羽逼到了亥下,最后項羽被十面埋伏。項羽確實驍勇無比,這樣也突出了重圍,到了烏江,他居然以無顏見江東父老而拒絕渡烏江選擇自刎與烏江邊,實屬目光短淺。項羽目光短淺,剛愎自用,自認為自己天下無敵,天下人皆懼他三分,又不聽取亞父范增的話,才導致了他一首好牌打的壞了,所以項羽敗給了劉邦。
中國自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一個朝代代替另一個朝代的原因是不相同的,但是,筆者總結分析以后統一將它們稱為?勢?。今天筆者就跟大家分析一下秦亡后為何漢替!
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始皇一統六國后,為監視六國的殘余貴族活動將他們遷至咸陽,對地方采用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如果以秦朝統一的版圖為例,劉邦、項羽都沒有完成統一,南越的趙佗一直是獨立的。
在劉邦死前的最后一年,陸賈出使南越,才說服趙佗歸服,趙佗被封為南越王,但是在呂后時期,趙佗又獨立,自稱南越武帝。
如果以戰國七雄的版圖為例,劉邦完成了統一,因為其他諸侯都是劉邦的臣屬。
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陽,諸侯皆臣屬。十年十月,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燕王盧綰、荊王劉賈、楚王劉交、齊王劉肥、長沙王吳芮皆來朝長樂宮。《史記》
項羽并沒有完成統一,項羽雖分封十八諸侯,但是沒有跟隨項羽入關的諸侯,并不承認項羽所謂的分封。
趙王趙歇、陳馀、齊王田市、田榮、燕王韓廣、楚懷王熊心,都是沒有跟隨項羽入關。
于是在項羽分封后,沒有入關的諸侯不愿意聽從項羽的分封,雙方就干了起來。
西楚霸王項羽(原楚將)干掉楚懷王熊心(項羽封為義帝)。
燕王臧荼(原燕將、跟隨項羽入關)干掉燕王韓廣(項羽徙為遼東王)。
常山王張耳(原趙將、跟隨項羽入關)被趙王趙歇(項羽徙為代王)、陳馀打跑。
濟北王田安、齊王田都(原齊將、跟隨項羽入關)被田榮消滅。
楚漢戰爭中,項羽也沒有完成統一。
如果以封建王朝的統一標準,劉邦也不算是統一,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長沙王吳芮他們只是劉邦的臣屬。
他們相當于是劉邦的附庸國,類似于春秋時期大國與小國的關系。
附庸國雖然有獨立的經濟、獨立的軍隊,卻會受到劉邦這個大國的干預、管制。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84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