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韓信怎么死的臨死前說的一句名言什么意思

說歷史 2023-06-07 03:10:06

韓信怎么死的臨死前說的一句名言什么意思

韓信臨死一句經典的話

韓信是被人放在一個籠子里面,然后被宮女用長矛殺死。韓信在死之前說了一句話,而這一句話就是非常的后悔當初沒有聽別人的建議。

韓信之死完全是因為自己的良心,總會覺得劉邦對待自己會有一種知遇之恩,所以無論怎么樣都不愿意選擇反叛,再加上性格比較高傲,始終猶豫不決,最終才造成了自己的悲劇。

歷史上其實也會擁有著很多的例子,在翅膀硬的時候可以擁有宏圖大業,要么就是在急流涌退的時候選擇交出自己的權利。

韓信在死的時候也說自己真的特別的后悔,在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聽蒯通的建議,這才導致如今被女人欺詐,被小孩子欺詐的下場,確實也會覺得有一些追悔莫及。從韓信的字里行間就可以看出這個人并非是等閑之輩。

韓信是無法采納蒯通之言的。當時的韓信雖然說是一個將軍,但是手底下的這些士兵,要么就是劉邦的心腹,要么就是呂澤的親信。如果韓信準備自己自立江山,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根本就沒有人會聽他的,甚至還會把韓信直接給殺掉。

舉個例子,劉邦進入到韓信的大軍營,直接就把統兵印信拿走。在這個時候韓信一直都在睡覺,甚至連身邊的士兵也不知道。可想而知,這些統領的將領在關鍵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會選擇聽韓信,也就是因為如此才造成韓信最終的悲劇,如果能夠一開始就選擇反派,也未必能夠有這樣的一個結局,甚至還有可能會成功。

這可能就是當時為什么有許多人都會選擇反叛的原因,在反叛的過程中本身就會有著很多的方法,在每一個細節上都不應該忽視。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韓信怎么死的臨死前說的一句名言什么意思

談談西楚霸王

西楚霸王項羽由呂良偉飾演,漢王劉邦由張豐毅擔綱,他們的另一半由關之琳和鞏利出任。這出經典的英雄史詩、美人悲歌征服了銀幕之外的萬千觀眾。揮淚之余,“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楚聲繞梁不散,項羽的鐵骨傲漢的形象,心懷包容天下,胸襟滿載柔情,即使是易安居士也禁不住揮毫詠嘆,又何況古往今來的逸士羽客校書巾幗?相反,城府極深,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好色貪淫,甚至拋妻棄子,無視骨肉,揚言同項羽分父親肉湯一羹的劉邦,極卑鄙,極猥瑣,極無賴,極惹人反感!千載以來,無人不愛惜項藉而擊節高歌,百世于茲,誰個不唾棄劉季而嗤之以鼻(除非劉氏貴族抱著“高祖”而自慰)?

然而,人民的眼睛不是雪亮的嗎?歷史為什么竟選擇了卑猥無賴的劉邦而舍棄了義薄云天、俠骨柔情的英雄項羽呢?為什么英布、彭越、陳平、韓信……一個個離開霸王陣營而投奔漢王麾下?為什么張良、蕭何、樊噲、紀信……一個個為漢王而肝腦涂地,舍死忘生?為什么三秦困巴蜀劉邦依然陳倉突出?為什么百戰百勝的西楚霸王竟然要與劉邦劃鴻溝而治?為什么韓信假王而漢王仍能驅逐天下?為什么威霸天下的項羽竟然懷疑他唯一的謀臣而將他遣散?為什么……

是歷史欺騙了我們?還是我們歪曲了歷史?

太史公的《項羽本紀》,班固的《漢書》,司馬光的《通鑒》,筆法和語調,同情和嚴謹,經世與藝術……到底要不要來個清算?有感而作,并非筆伐劉項。

一、身世比較

劉邦這人在史書上的介紹不見得有多好,《史記》說:“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喝酒賒欠酒錢就叫做“貰酒”——翔鋒注)”,即使是《漢書》,也原文照錄這幾句文字。這樣的人,在見到秦始皇的感嘆居然是:“嗟乎,大丈夫當如此矣!”①如果是今天的無賴,發出如此感喟,得到的必是旁人的嘲笑無疑。就是這么一個“原來不讀書”的劉邦還通過欺騙的手段,得到后來的岳父呂公的好感,并將女兒呂雉嫁給他。

班固身為劉漢王朝的史家,他對太史公的《史記》有自己的看法,不少被受太史公推崇的人物,到了他的筆下都失去了光環,甚至有所貶抑。但是,對于高祖皇帝的身世來歷及早年事跡,他并沒有給以隱瞞,或者過多的“諱”。如此說來,上述資料自當屬實,后世司馬光在《通鑒》也“照單錄取”。

項羽,是個貴族,楚國名將之后,“項氏世世為楚將,封于項”①。關于他的早年事跡,有兩件值得注意。其一,學書不成,學劍,也不成。項梁,他的叔父大怒,問他意欲何為。他說:“書足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耳!”①項梁感到驚奇,認為他有志氣,于是教授他兵法,項羽大喜,但是學了一段時間后,知其大意,又沒有再深入鉆研了。其二,就是他也看到了秦始皇,當時他的名句和劉邦差不多,甚至更為壯烈:“彼可取而代也!”①

兩人的早年記載,《史記》和《漢書》是一致的,我們看到,說好一點,他們是有志氣,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懶蛤蟆想吃天鵝肉”,或者是“做白日夢”!但是自有值得稱道的地方:劉邦有詐術、權變——智謀也,項羽豪氣逼人,并且“力能扛鼎,才氣過人”①——武力也。一個是平民無賴,酒色之徒;一個是貴族之后,武壯無敵。這些身世差別,當然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他們后來在政治上、戰略上、軍事上以及用人機制、組織管理政權諸方面的較量了。

二、伐秦歲月(入咸陽的武功)

楚懷王陣營的戰略(不一定是由他本人制訂的)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先前陳勝的軍事措施:分道進攻秦朝。雖然項羽是在宋義軍中,被削弱了一部分統軍權力,但是宋義卻沒有乘機完成楚懷王交給他的任務:徹底削弱項氏的影響。這個觀點在《史書》和《漢書》并沒有明言,但是我們多少得到一些暗示:項氏本是擁立楚懷王的首立者,項梁一死,楚懷王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這一記載顯示了楚懷王對項氏的不放心。及至后來,項羽雄霸關中,打算自己稱王,于是大封諸將為王,遙尊楚懷王為“義帝”,后來又暗中殺死“義帝”。前后呼應,楚懷王讓宋義擔任最高軍事長官應該是出于削弱項氏的目的來考慮的。故此,宋義按兵不動,其深意不言而喻。由于宋義并沒有對項羽作出“最后一擊”,在諸候大難當前時,項羽堅決果斷地殺死宋義,奪回全軍的指揮權。在其后發生的“巨鹿之戰”中,楚軍破釜沉舟,九戰秦軍,大捷。《漢書》是這樣記述的:“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侯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當十,呼聲動天地。諸侯軍人人惴恐。于是楚已破秦軍,羽見諸侯將,入轅門,膝行而前,莫敢仰視。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兵皆屬焉。”幾乎是原文照錄《史記》,只是少了一個“羽召見諸侯將”中的“召”字。所以咬文嚼字如斯,只是為了顯示:在太史公和班固的眼中,項羽的伐秦武功都沒有被埋沒!

項羽部隊阻擋了秦朝的主力是不容置疑的,秦朝大將章邯的歸降又為他帶來了二十萬降兵。這是更大的武功,只是項羽在這里顯示出他“弱智”的處理方法:坑殺全部降兵。秦的暴政有目共睹的,秦軍士卒即使在滅六國中與諸侯軍士結怨頗深,但是十多年過去了,血腥的復仇火焰應該或多或少地得到一定的緩和或者消除,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秦的暴政并非只是針對六國諸侯的人民,而是覆蓋全國范圍的人民。秦軍將士同樣是暴政的反對者,至少也是怨恨者。項羽沒有團結,改編這支軍隊,而是好像當年坑殺趙兵四十萬的白起一樣行事,的確失去了民心。可是,直至現在,還是有人認為他的做法是“正確”的。歷史選擇的天平這時候即使還沒有傾向劉邦,但絕對開始偏離項羽了。與稍后在咸陽“約法三章”的沛公劉邦作個對比: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并且“余悉除去秦法”②。劉邦輕而易舉地得到了關中的民心,這對他后來突出陳倉,消滅三秦王,據守關中,甚至以此為都城奠定了一定的民望基礎。

鴻門宴后,項羽入主咸陽,再次犯了更大的政治性錯誤:“羽乃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其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寶貨,略婦女而東。秦民失望。”③

參照物:唐朝李淵入關中長安,其時的長安與此時的咸陽在地理位置上相當接近,李淵進駐長安后,沒有作出像項羽這樣的舉動;后來的黃巢、李自成等人,就幾乎成了第二個項羽。李世民說得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項羽的殘暴與秦無二,起碼在關中人民看來的確如此。

這樣一來,在謀建都城的問題上,項羽的第三句名言就出臺了:“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②有一儒生,姓韓,他應該是個敢言之人,在霸王面前,譏笑他:“人謂楚人沐猴而冠,果然。”②項羽當然殺他沒商量。所謂“沐猴而冠”,原意是即使外貌相似,本質卻改變不了的意思,可是用在項羽身上,應該就是沒有遠見,小家子氣。歷史當然不會選擇不以天下為家的君主了。舉舉例子吧,劉邦沒有將沛縣作為都城,李世民沒有,趙匡胤沒有,朱元璋也沒有,甚至,呵呵,舉個現代的例子吧,毛澤東更沒有!試考察,項羽這一決定是有著秘密目的的,他向外的揚言未必是真意。彭城,在徐州,是項氏苦心經營的根據地,這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楚懷王當時正在彭城稱尊!他是在項梁戰死后,由盱眙遷至該地的。項羽尊懷王為義帝,自稱西楚霸王后,下一步是:取懷王而代之啊!他怎不回“故鄉”呢?令人費解的是,他怎么會將毫無威脅作用的放牛娃看作假想敵人!要知道實力比楚懷王強得多的諸侯大有人在,如魏王豹、趙王歇、常山王張耳、齊王田都、九江王英布……不勝枚舉。如果我的分析有錯,那么項羽真的如韓生所說“沐猴而冠”了。

三、鴻門宴會

自古王朝更替,每到某一時刻,必定會由官方制造出某些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是為了證實謀取天下的領導者的確是“受命于天”,統治全國的事實在神話傳說中得到了有效的證據,黎民百姓在得到某些統治手段的改良后,也樂于接受這些“天命論”。劉邦斬白帝之子(蛇)起兵的傳說,就是出于這么一個目的的。東漢末年的應劭在《史記集解》中一語道破:秦國祭祀白帝,以他為自己祖族的保護神,劉邦斬殺幻化為蛇的白帝之子,就是說漢朝取代秦朝是天命所歸。其后的眾多王朝開創者無一不效法而行,只是偏偏被某些歷史學家攻擊為“封建迷信”。其實,細心分析之,就可以得出這是一種中國古代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姑稱之為“王朝天命論”,它是一種旨在維護其合法統治的重要措施。

劉邦聚眾起兵后,進一步完善他的“天命論”:立黃帝祠,自封為赤帝之子,他斬殺了白帝之子,神秘的傳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也是一種信仰。不過令人感到驚異的是,劉邦在為黃帝立祠的同時,又有祭祀蚩尤的舉動。蚩尤是黃帝時期的敵對勢力,為東方九黎族的首領,相傳又是南方苗人的遠祖,即楚國的遠祖。劉邦有這種舉動,說明“天命論”極有可能不是他起兵之初就產生了的。據這些資料顯示,立黃帝祠,祭蚩尤于沛廷,是“天命論”和團結東方諸侯和南方楚人的政治行動(上世紀的某一天,新中國建立前,陜西黃陵縣的黃帝陵祭祀大典中,毛澤東及朱德不是也有如斯舉動嗎?只不過,他們沒有“斬白帝之子”罷了)。

與項羽分道入咸陽,劉邦基本上沒有遇到強大的秦朝兵團,但是并不代表沒有抵抗力量。他在高陽得到謀士酈食其,這是沛公陣營的第一個來自秦朝的知識分子,“前倨后恭”的成語故事又在上演。不過,劉邦最終對酈生的禮遇和同時期斬殺二十萬秦兵的項羽相比,我很是奇怪一個無賴為什么對知識分子尚且禮遇有加;另一個自命“萬人敵”的來自貴族世家的項羽表現出來的舉動竟然如此“弱智”?沒有采納韓生定都咸陽的建議,反而將他處死,更甚的是坑殺秦軍二十萬。兩相對比,讀者已經能夠預料他們的未來。

劉邦入咸陽,在雒陽東失利,轉而攻擊南陽,南陽守將退守宛城。劉邦打算繞過宛城,張良出來勸諫了,他說:“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后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②劉邦采納,圍困宛城,宛城守將投降。此后,劉邦部隊一路西進,沿途郡縣大多投降,及至攻克武關后,秦朝丞相趙高殺二世,希望和劉邦裂土“分王關中”,劉邦不答應。趙高為子嬰誅滅后,秦朝組織兵力,作最后一次反撲。在這個問題上,劉邦再次聽從了張良的建議。張良說:“秦兵尚強,未可輕。愿先遣人益張旗幟于山上為疑兵,使酈食其、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②秦將果然有意講和,沛公準備答應,張良在旁邊又說:“此獨其將欲叛,恐其士卒不從,不如因其怠懈擊之。”就是在這樣的戰術決策上,劉邦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納張良等謀士的建議,秦朝的最后一戰最終潰敗。

進入咸陽后,“沛公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資治通鑒?卷第九》)。他的同襟樊噲勸阻他,劉邦起初不聽,張良說:“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愿沛公聽樊噲言!”②我覺得“助桀為虐”與“沐猴而冠”更甚,“忠言逆耳”和“良藥苦口”沒有讓沛公成為第二個項羽,采用誅殺的手段來維護權威,這已經不是一個“無賴”的劉邦了!

項羽崇尚“武力”,高高在上;劉邦,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吧,在一次宴會上,那時候劉邦已經稱帝南向了,他告訴臣子他的取勝之道:“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禽也。”③采納智謀是劉邦勝出的顯而易見的方面了。

項羽到達武關時,劉邦早已經穩定了關中大都咸陽了。對自己抵御絕大多數的秦軍,功勛卓著卻反為人后的事實使項羽一時間難以接受,在范增的鼓動下,他擺了一場“鴻門宴”。

鴻門宴的目的很明確,斬殺沛公劉邦。然而,在等待項羽發出號令的最后一刻,他竟然沒有采取果斷的措施。對項羽深懷好感的朋友多以此來證明他的仁德和善良,不過,我們不需要引用來自劉邦方面的聲音,那是敵對的言辭,我們只要看看范增的激動的句子就可以了:“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①太史公對項羽的歌頌超越了任何時代的歷史家,也忍不住借范增之口議論項羽一番。

當然,鴻門宴的結果不是偶然的,決定劉邦命運的主要是這三個人:項伯、張良和樊噲。三人中又以張良的作用為最大。他不知在什么時候,結識了項羽的叔父項伯,交情是十分深厚的。他得到項羽準備襲擊劉邦部隊時,連夜趕到沛公營中,打算解救張良,離開劉邦軍營,免受楚軍的屠殺。張良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個人性命,而是沛公的事業,私人的交情竟沒有君臣關系那么密切,他馬上將情報反映上去,然后說明解決問題的方案:會見項伯。政治婚姻第一次挽救了劉邦(后來,還有第二次,第三次……不過已經不再本文討論之列),項伯接受了劉邦的誠意,還囑咐劉邦一定要前往楚營道歉,表明自己的立場,不與楚軍為敵。

四、楚漢戰爭前期

我們先來考察項羽在直接與劉邦為敵前的事跡。

對于先入咸陽者王關中的約定,項羽還存有一定的希冀,就是楚懷王可能會臨時改變主意:他應該知道項羽破秦軍的戰績。項羽派人向楚懷王請示,可是,他得到的答復是“如約”。謀求自立的“合法”途徑遇到挫折,項羽決定強行自命,尊楚懷王為“義帝”“陽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②,他對眾諸侯作出解釋:“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于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②諸侯被分封為王,當然一口答應。但是對沛公劉邦心存忌憚,他和范增討論后,將劉邦封為“漢王”,置于巴蜀窮山惡水之中,揚言說:“巴蜀一帶也是關中地區。”

我們對項羽這一措施沒有任何惡意的攻擊,反而贊許他終于會使用“智謀”了。

更有智謀的是:將章邯等秦將封為三秦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三分關中”②,“距塞漢道”②。

整個戰略意圖是:進入蜀地后,由于劉邦部隊多是來自東方地區,遠離故土,加上這個地區尚未得到有效的開發,經濟比之中原更為落后,是個窮山惡水之地。出入靠舟船和棧道——舟船航行在秦末時期技術上沒能達到在大江大河進軍作戰的水平,棧道就是唯一的出路。劉邦那時候光是應付不斷逃亡東歸的士卒就夠了,何況章邯等秦降將堵塞了他的出路出路?即使劉邦能夠舉兵東向,也必定要在對付三秦王上虛耗不少時間,等到他完全征服關中時,項羽兵團早應該趕到了。何況,棧道狹小,危險,小分隊的士卒剛剛冒出來,章邯等人早就大軍壓境,逐個粉碎了。

項羽的計劃十分有效,劉邦當時沒有足夠的實力與之抗衡,只好委屈地進入巴蜀地帶。不甘心的漢王開始他的旨在克服對手壓迫的計劃。

第一步,仍然采納張良的計策:焚燒棧道,表示自己服從“分配”,不再東歸。可是,不久之后,他的部隊果然就出現大量的逃亡事件。一心想著東歸,謀取天下的劉邦心急如焚,又無可奈何。如果情況沒有得到改善的話,不用項羽前來,劉邦也注定失敗了。這個時候,張良已經回到他的韓國故地,不在劉邦的身邊。蕭何出現了。他在行政上和經濟上的協助,是劉邦成功的一大保證。而在軍事上,則為劉邦推薦了韓信。

第二步,任用韓信治軍。沒有韓信可能劉邦也會硬闖而出,不過有了韓信在軍事上的訓練和指揮,漢軍不僅突出陳倉,而且輕而易舉就消滅了關中的三秦勢力——項羽的橋頭堡。出身布衣,“無善行可推舉”(《史記集解》李奇語)為小官吏的韓信是個備受欺凌和貧困的折磨的傳奇人物,他是來自項羽陣營的。曾經“數以策干項羽,羽不用”(《史記?淮陰侯列傳》),很可能是由于他“胯下之辱”事情影響了項王對他的看法,后世的“演義者”都有這種傾向。韓信熱心追求并實現自我價值,他轉而投奔漢王。同樣,他起初并沒有得到賞識,甚至“犯法當斬”,在他前面的十多個士卒都已被殺,韓信高聲大叫:“上不欲就天下乎?而斬壯士!”①蕭何,也來自低下階層,做過小吏,對秦朝法律有一定的認識,他是劉邦早年的好友,聽到韓信的高呼后,“壯其貌”①,釋放了他,在和他交談中,發現韓信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向劉邦反映,劉邦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還是沒有對他委以重任。后來,流亡事件越來越多,韓信對漢王陣營感到失望,于是逃亡。蕭何得到消息馬上追趕,將韓信再次推薦給劉邦,這次,劉邦竟然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拜封為大將,統帥全軍!出發點是蕭何對韓信的賞識以及他本人奪取天下的雄心。

韓信登臺拜帥,漢營全軍震驚,不可思議啊!劉邦在韓信的一番對項羽及時局的分析后,大喜,相見恨晚之感喟油然而生!韓信對項羽的分析如下:

“項王喑惡叱箢,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于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①

對于項羽的勇武無敵,在韓信眼中不過是匹夫之勇;對于項羽見人恭敬慈愛,卻不能賞有功,韓信認為他是婦人之仁;對于項羽違背義帝之約,所過之處無不殘滅,在韓信看來他已失天下民心,認定他的強大是暫時的。故此,他隨后向劉邦提出建議:

“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觽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坑秦降卒二十余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強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豪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①

這是一份著名的戰略藍圖,相當于后世諸葛亮的“隆中對”,對當前的軍事形勢分析入微。整個藍圖中,韓信反復強調了一個事實:關中民心“姓”劉不“姓”項!

公元前206年春末,漢王入蜀,秋季,則舉兵東出。短短的三四個光景,漢軍不僅占據了關中整個地區,司馬欣等人也率眾歸降!韓信的作用不可忽視。

第三步:蕭何的后勤工作。

進入咸陽后,蕭何第一時間將秦朝所有的文獻圖書檔案全部搜集起來,故此,《史記?蕭相國世家》云:“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蕭何——翔鋒注)具得秦圖書也。”這是項羽陣營中不會出現的事情,即使是他的第一謀臣范增,也沒有在入主關中后有相似的舉動(包括言行)。聽到項羽將自己封為“漢王”,置于窮山惡水的巴蜀地區后,劉邦大怒,打算攻擊項羽,他的部下周勃、灌嬰、樊噲等人都勸阻他。蕭何為劉邦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后,建議說:“臣愿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①漢王劉邦同意,于是到巴蜀意圖日后再發展。公元前206年春末,劉邦東出關中,“(蕭)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撫諭告,使給軍食”②。對于后方事宜,劉邦命蕭何全權負責,蕭何治法令,建宗廟社稷宮室縣邑,對于突發事件,劉邦更是許以便宜行事。君王“用人不疑”的法則,最佳“案例”就是劉邦對蕭何的信任了。及至后來輔助太子,供應軍需,甚至劉邦屢敗于項羽,蕭何都能夠不斷向前線輸送士卒及軍用物資,關中這個根據地被蕭何治理的井井有條。后方政局的穩定,以及財源上,后勤供應上,兵源補充等方面,劉邦的確有著項羽并不存在的優勢。

這時候,我們再來考察項羽離開咸陽后,山東地區發生的事情。

第一:分封諸侯“不公”,導致山東諸地大亂。他將齊國的后人田市封為膠東王,以即墨為都城。而齊將田都曾經跟從楚軍救援趙國,有功封為齊王,定都臨菑。但是當兩人前往齊國故地接管時,遇到田榮勢力的抵抗。陳勝起義時,派大將周市攻打狄城,狄城人齊國貴族田儋舉眾相應,自立為齊王。田儋死后,他的堂弟田榮代領其眾,但是在項梁征戰時期,“數負項梁”②,又不肯出兵協同楚軍進擊秦朝,所以項羽沒有晉封他。田榮趕走田都,殺死田市,自立為齊王。其時,有彭越勢力,部眾萬余人,田榮與彭越勢力共同作戰,誅殺另一個項羽任命的濟北王田安。項羽派出軍隊前往討伐,結果失利。與此同時,素以友情深厚聞名的——“相與為刎頸交”③——陳馀和張耳出現了裂痕,原因是張耳晉封為常山王,而陳馀僅僅為成安君——這個稱號并不是項羽給的。于是,陳馀聯合田榮和原趙王趙歇,結成臨時的軍事同盟,共同對付張耳部隊和楚軍。

令人更為震驚的是:項羽本人也殺死了韓王韓成。不久,原燕王韓廣不肯前往遼東,做那里的遼東王,新燕王臧荼擊殺之,兼并了遼東地區。得知漢王東出后,項羽命鄭昌為韓王,抗拒劉邦。

咸陽分封諸侯沒有令天下太平,反而是戰亂的開始!項羽在得到張良(這時已經再回到漢王陣營)的“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②的解釋和“齊欲與趙并滅楚”②的情報后,一心討伐齊國,無暇西顧。

第二:暗殺義帝。義帝沒有反抗能力,項羽命人暗殺他不僅是多此一舉,反而被劉邦日后抓到了把柄。政治上的這一個失誤沒有使項羽名正言順地成為皇帝。

第三:對戰敗的齊王田榮的轄區進行殘暴的燒殺搶掠。“燒夷城郭、室屋,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所過多所殘滅。齊民相聚叛之”②。雖然存在一種可能,大概漢朝的史書對項羽多所貶抑吧。不過,到公元前205年的夏季,劉邦平定關中已經將近一年了,項羽都未能抽空對付這個勁敵,我們就知道他正在忙于鎮壓山東諸地的叛亂了。言下之意,他的后方不穩定,田榮雖死,其弟田橫又卷土重來!

第四:在劉邦陣營表現為: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項羽陣營則表現為:不斷的叛亂。這種對比很強烈,雖然楚軍主力部隊的戰斗力很強,但是當韓信為劉邦提出當前的戰略藍圖并付諸實施時,項羽部隊就處于一個比較被動的境地。漢軍的戰略藍圖是這樣的:漢軍分成兩部分,劉邦親率一部,在滎陽與楚軍主力周旋;韓信則另率部隊北伐燕、代,然后東擊齊國,對楚軍進行戰略上的迂回包抄。與此同時,劉邦命隨何前往聯絡南方的九江王英布,令其背叛霸王。隨何這個出色的外交家終于完成了劉邦的任務,英布的參戰,牽制著項羽的一部分兵力。

地圖顯示:北方和東方,有韓信勢力;南方,是英布勢力;西部和中原偏西,是劉邦勢力。項羽已經陷于三面包圍圈里。

雖然英布最終失敗投奔劉邦,但是劉邦已經爭取到幾個月的時間。北方的韓信出奇計,“背水一戰”,擊跨了趙國軍隊。

即使在楚漢戰爭的前期,項羽也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且,我們還發現這一段記載:“關中大饑,米斛萬錢,人相食。”②這是發生在公元前205年夏季的事情,但是卻沒有成為劉邦的致命傷。項羽強盛的兵力好像只存在于“演義者”的口中,他雖然將進犯彭城的漢軍擊潰,又將英布勢力消滅,不過,只是在滎陽和劉邦僵持,終其一生,再也沒有進入關中!相反,劉邦在楚漢戰爭前期還進攻過他的都城彭城!

五、結論

劉邦戰勝項羽,我們考察了楚漢戰爭前期他們的戰略上、政治上、軍事上和組織管理上等幾個因素。

在戰略上,沛公劉邦建立了一塊相對穩定的能夠提供兵源和糧食的根據地——川蜀及關中。蕭何則是其戰略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一謀臣。而項羽內部相當混亂,也沒有哪一位重要的謀臣能夠為他穩定后方。

政治思想上,劉邦不僅通過“王朝天命論”向世人證實自己是天命所歸,更重要的是他在他的根據地實行了一系列旨在得到人民支持的措施(最明顯的是“約法三章”),從而樹立了很高的民望;他隨著與項羽的戰事的開展,通過外交及必要的“政治陰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瓦解或離間敵人的內部團結。陳平和隨何則是實行這一措施的代表人物。項羽陣營沒有培養相應的出色的外交人才。

軍事上,我們先前對韓信的記述,以及對劉邦對軍隊的放權、收權(見下面的分析)等有效的、成功的控制的考察,就可以得到“劉邦勝出”的必然性。項羽也有猛將龍且、鐘離昧等,可是與韓信相比,只能望其項背!

組織管理上,其實就是上述幾個方面的總括,“三杰”忠實而有才能,分別承擔作戰、行政、思想意識及經濟領域等方面的任務,這些任務的開展及最終的完成,既是消滅項羽的基礎和后盾,又為開創王朝,接管政權做好了準備。

最后,我們來簡單地討論一下他們的個人氣質。

 劉邦的確工于心計,但是他的最后勝出得益于他對張良、蕭何和韓信的絕對信任,但又處處提防自領一軍的韓信。公元前205年,劉邦在成皋失利,與蕭何逃往修武的韓信及張耳大營,這是劉邦最脆弱的時刻,如果韓信有異心,自立或者擒殺劉邦投降項羽,劉邦其人從此消失。所以,劉邦“自稱漢使,馳入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臥,奪其印符,麾召諸將易

剻通勸韓信自立為王,是因為韓信功高震主,還是為自己的野心呢?

導語:很多人都知道韓信,知道他是著名的"兵仙",在西漢開國歷史的宏圖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韓信一生攻城略地無數,功成名就后卻受劉邦猜忌懷疑,被用計從封地抓回都城軟禁,最后死在了呂后手中,死之前說了一句千古名言"我后悔不聽蒯徹的計謀啊"。蒯通是什么人?給了韓信什么建議?讓韓信后來發出如此感慨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這位西漢開國歷史上看似微不足道,卻又不可忽視的奇謀士蒯通,他為什么要勸韓信自立為王?又為什么在韓信不聽自己意見時不轉投他人呢。

蒯通的出身

 蒯通的家世出身記載了了,出生于秦末漢初的范陽固城,本來叫蒯徹,因為和漢武帝重名后世史家為避諱將其名改為蒯通。在他出現前是做什么的,是誰的學生,甚至年紀都不清楚。后世史學家們也沒有考證到更多的有關蒯徹的歷史資料,只知道他擅長縱橫術,還寫過關于戰國權變的書。可能以相面為生。


秦末起義軍將領武臣接到陳勝的命令往北去攻打趙地,這個時候蒯通就突然出現了。原來武臣打仗前請蒯通測這一仗的勝敗結果,能否旗開得勝。蒯通當時應是一個有名氣的相術師,但是他的報負絕不是只做一個相術師,就自告奮勇去說降范陽縣令。蒯通前去游說范陽的縣令時簡單自我介紹后,運用游說策略,先說范陽縣令馬上要死了,自己來提前吊唁,來立馬引起徐公的注意,然后又說因為遇到自己,徐公就不用死了,一驚一喜讓范陽縣令不得不追問蒯徹怎么回事。


 蒯徹跟當時的范陽縣令徐公陳說利害關系。首先擺明在范陽縣令徐公當縣令的時候根據大秦律法殘殺了很多人。現在秦朝律法嚴苛君主殘暴,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起,天下大亂,秦朝的律法已經行不通了,而那些被殘殺的人的父親兄弟兒子們就要借此機會來找你報仇了。蒯徹的分析有理有據,徐公也明白即使那些人是按律法處刑,在暴亂的時候難免就有人報復掌刑的官員。

 接著又解釋說為什么祝賀徐公遇到自己就能獲得活路,因為很巧派來攻打趙地的武信君派人來問問他此次出征的兇吉,而蒯徹告訴武臣直接攻破城池取得范陽太危險了,用我的策略就不用打仗,只要發個檄文就可以得到千里城池。成功說服武臣同意高官厚祿招降。

 那么是什么策略呢?就是讓讓范陽縣令帶頭投降,武臣給范陽縣令恩惠榮耀,并且用華貴的馬車載著徐公到各地炫耀。這樣還沒有投降而又想投降的都城將領們就會爭相前來投奔了。果然武臣用了這個策略,燕趙的三十多座城池都來歸降了。

 蒯通一出現就幫助陳勝部下的起義軍不戰而得三十多城,可以說不光使自己青史留名,也免去了一場生靈涂炭。

蒯通追隨韓信

 蒯通和好友安欺生曾到項羽手下謀求任用,但是項羽不用他們計策只想封他們爵位,他們不能實現自己的報負大展自己的才華,不但不接受還逃走了。在蒯徹說降范陽令后五年,蒯徹以韓信謀士得身分出現在韓信身邊。蒯徹是怎樣到韓信身邊,又為什么選擇做韓信的謀士呢?


 蒯徹在《史記》里都沒有自傳,史書上也沒有生平的一些詳細記載,只是在別人的列傳里或多或少提到了他,在投奔韓信麾下前,蒯徹在項羽手下也呆過一段時間,逃走后選擇了投奔韓信。其中在張耳的傳記中寫道了蒯徹在韓信手下當謀士時的幾件事。

 在韓信準備攻打齊國時,酈食其說降了齊王,韓信本來準備停止進攻,這時蒯通又出現了。蒯通問韓信:"漢王有詔令讓將軍停止進攻齊國嗎?"并且給韓信分析漢王明知酈食其說降齊國卻不下令停止進攻的原因。韓信聽從了蒯通的建議繼續攻打齊國。后人都認為是韓信蒯徹嫉妒酈食其,其實主要也是防止中劉邦的計謀不得已的自保。


韓信攻下齊國后想做齊王,請求暫代齊王鎮守齊國。劉邦雖然生氣,但還是聽了張良的計策假裝高興大方地封了韓信為齊王。這個時候實際上形成了三股最強勢力就是劉邦、項羽、和韓信。各個勢力集團都明白這是最關鍵的時刻,誰能爭取到韓信誰就會贏得天下。因此項羽派武涉去勸韓信聯合楚王攻打劉邦,其實韓信一開始也是跟隨的楚王,但是不受重用,而后改投漢王,漢王手下的都是識才之人,再三推薦韓信,韓信才得以展露將帥之才。韓信猶豫后,以劉邦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拒絕了武涉。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6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