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為什么岳飛必須得死岳飛和宋高宗趙構的關系怎么樣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6-15 21:02:46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為什么岳飛必須得死?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一、

1140年,注定是載入史冊的年份。

那年,金國權臣完顏兀術撕毀和議,統帥大軍經過開封,直撲江淮而來,宋高宗趙構不得不派兵迎戰。

2年前,趙構放下身段屈辱求和。

為了保住皇位,以及不給軍人立功的機會,趙構承諾取消“宋”的國號,每年納貢25萬兩,甚至讓宰相秦檜跪在金國使者腳下,聆聽上國訓斥。

沒想到,金國絲毫不當回事。

1140年的趙構,頗有一種“脫了褲子,你就給我看這個”的既視感,忍了、讓了、跪了......沒想到還是換不來和平。

金國舉起巴掌啪啪啪的打臉,趙構也扛不住啊,實在不行就迎戰吧。

“我們以戰爭促和平。”

南宋諸路將士大多是北方人,對金國有血海深仇,時刻想著打回老家去,恢復曾經的大宋山河。

他們沒有趙構的小九九,唯有一腔熱血。

只是他們不知道,將士的熱血,也可以是皇帝和宰相的工具。

5月下旬,完顏兀術的軍隊抵達順昌城下,這地方如今是安徽阜陽,已經離長江不遠,再不打的話,趙構很可能到五國城過年。

于是,朝廷任命韓世忠、張俊、岳飛為河南、河北諸路招討使,并且加封為太保、少師、少保的榮耀官銜,勉勵他們好好干。

陜西戰場也很激烈。

行營右護軍的主將吳階去世,由副手胡世將統帥將士,和金兵在關中對峙,雙方互不相讓。

岳飛的任務是救援順昌,不過他還沒有到順昌的時候,大將劉锜已經大敗金軍,完顏兀術退回開封。

嗯,不必再打了。

此時的宋朝已經取得主動權,只要集中兵力北上決戰,不是沒有收復中原的機會,但是趙構的詔書到了。

他派司農少卿李若虛到岳飛軍營,宣讀詔書:“兵不可輕動,宜且班師。”

大好局面,岳飛實在舍不得放棄。

怎么辦呢?

岳飛和李若虛打嘴仗,恰好李若虛也是主戰派,于是他們決定不管朝廷詔命,以收復中原為主。

這種事是矯詔,放在平時要殺頭的。

國家的百年基業都在此一搏,哥倆也不怕殺頭......于是岳飛提兵北上,李若虛回朝承擔矯詔的罪名:

“矯詔之罪,若虛當任之。”

岳飛站在德安府的城頭北望中原,長須飄飄,目光堅定:“13年廝殺只為今日,干吧。”

二、

岳飛是河南農家子弟,妥妥的八代貧農,小時候沒什么能力上學,估計只能達到掃盲班的水平。

后來能寫出《滿江紅》,基本是自學成才。

長大以后,早早娶了老婆生了娃,未成年就充滿“上有老下有小”的危機。

家里沒錢、讀書不多,除了當兵和種田,岳飛沒有別的出路。

他先后在河北、山西、河南入伍當兵,憑借“一縣無敵”的武藝從敢死隊長起步,一路高歌一路戰火,在1134年做到清遠軍節度使。

那年岳飛才32歲。

宋朝的節度使是榮譽官銜,沒有唐末五代的實際權力,但是地位非常高,大概相當于省部級。

雖然宋朝在大戰場一敗再敗,但岳飛主導的局部戰場,基本沒有輸過。要不然的話,沒有根基的農家子弟,憑什么登上高位?

所以嘍,即便拋去“民族英雄”的光環,岳飛的能力也是千年第一軍人。

不僅能力強,岳飛還特別會做人。

他在早年間高喊“迎回二帝”,一旦金國準備扶持宋欽宗之子為傀儡皇帝時,岳飛就再也不說了。

而是私下拜見趙構,請求早立太子,斷絕金國的念想。

1137年寫的《乞出師札子》中說:“異時迎還太上皇帝、寧德皇后梓宮,奉邀天眷歸國。”

那時宋徽宗和鄭皇后已經死在五國城,所以叫梓宮,而宋欽宗只是歸類到天眷之一。

岳飛的意思就是:

只有趙九哥才是正統皇帝,宋欽宗已經不能代表大宋了,我們都不認可他。

你說說岳飛會不會做人吧。

私下拜見趙構是給面子,請立太子是為國謀劃,札子中的措辭更是明確表態,迎回徽欽二帝也不能動搖趙構的地位。

更何況,岳飛多年來一直遵守朝廷命令,讓打就打,讓退就退,動不動還鬧辭職,表明不貪婪軍權。

這種職業經理人,誰會不喜歡呢?

趙構都情不自禁的說:“諸將知尊朝廷可喜”......“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

議和之前的君臣關系很好。

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以后,岳飛開始謀劃北伐的大戰略,也就是所謂的布局,經過多年謀劃,這個局已經很成熟了。

他在《乞出師札子》中列出行動步驟:

1、金國扶持偽齊是希望制衡,我們可以派出使者,離間齊國的父子君臣,這是在敵占區玩搞一戰線。

2、萬一有機會的話,我就提兵北上河南,匯合五路叛將,到時候河南陜西都可以收復,山東可以交給韓世忠等人。

3、繼續分兵北上,滅偽齊、恢復大宋。

4、局勢到了此時,遼國也有復興的機會,我們可以適當給與援助,分散金國的兵力。

如果能夠實現的話,恢復北宋的國際態勢,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然而岳飛又列出更多的可能性。

5、假如劉豫實行堅壁清野,那么河南肯定不好打,我必須帶兵回來,在運動中尋找戰機,積小勝為大勝。

6、如果敵人沒有攻打襄陽,而是跑到江南或者四川,那我正好可以長驅直入,把“圍魏救趙”反過來玩。

7、最重要的是,必須給我足夠的時間,沒事別催......只要2、3年時間,保證給你大驚喜。

1137年的岳飛,不僅規劃好行動的每一步,并且還考慮到各種突發情況,以及應對方案,除此之外又有統一戰線、聯絡敵后義軍等等。

戰略家的眼光顯露無疑。

到1140年的時候,計劃表中的各項準備都已完畢,岳家軍經過3年整頓,實力非常雄厚。

對于北伐,岳飛志在必得。

唯一不確定的,在于金國到底能不能扛得住?

三、

金國最大的bug是人口少。

完顏阿骨打起兵的時候,只有區區2000人,后來一路打仗一路受降,兵力滾雪球一樣膨脹。

1125年,遼天祚帝被俘虜,緊接著金軍進攻開封,把趙家宗室打包帶走,整個黃河以北基本歸金國所有。

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往往沒有龐大的人口基數,用來彈壓各地的反撲。

如果說女真和契丹有共同性的話,那么和中原漢人則是涇渭分明的群體,短期內沒有絲毫融合的可能。

即便后來的清朝坐擁天時地利,依然被漢人反撲了幾十年,何況狼吞虎咽的女真金國呢。

“靖康之變”以后,金國其實很難真正控制黃河流域。

他們只能維持,但對遍地游擊隊束手無策,比如辛棄疾的爺爺在金國任職,卻經常帶著孫子“指畫山河。”

人心啊,這就是人心。

虛弱的統治局面,再加上太祖、太宗系統的權力斗爭,導致金國內部分為兩派。

一派主張停戰。狼吞虎咽的吃相太難看,不如休養生息積累實力,將來再南下滅宋。

一派主張進取。畢竟現在的宋朝很挫啊,不趕緊滅宋,萬一以后沒機會怎么辦呢?

兩派人通過主導政策,進行內部的權力爭奪,動不動就政變、殺人,亂的一塌糊涂。

完顏兀術屬于主戰派。

1138年主和派主導金國朝政,不是和趙構議和了嘛,順便把陜西河南歸還宋朝,兩家和和氣氣過日子。

這就是第一次議和的背景。

陜西河南重新回歸,朝廷大臣都說派大軍北上,穩穩當當的駐扎起來,趙構不肯:“意思到了就行,咱別太當真。”

岳飛氣的要辭職。

宋朝不愿意議和,金國其實也不愿意,好不容易打下的土地,憑什么白白送回去呢?

1139年完顏兀術發動政變,殺死掌權的主和派,成為金國新一代主戰權臣,一力主張收回河南陜西。

于是,1140年戰爭爆發,事情又回到文章開始的地方。

戰爭過程并不復雜。

岳飛在6月北伐,順利攻克蔡州、穎昌、陳州之后,7月收復洛陽。經過多年和北方義軍統一戰線,梁興、李寶等義軍領袖也組織民兵,在黃河以北進行敵后騷擾。

他們共同形成六面包圍開封的形態。

而韓世忠已經打到連云港,張俊進軍亳州......中興大將全部向北推進,只要岳飛擊敗開封的完顏兀術,金國再無可戰兵團。

也就是中興大業可成。

但是不出所料,趙構同志的詔書又來了,命令韓世忠、張俊、劉锜撤軍,于是岳飛成為一支孤軍。

但正是岳家孤軍,上演了最壯烈的史詩。

完顏兀術麾下無往不勝的鐵浮圖,遭遇岳云率領的背嵬軍,幾杖下來完全喪失戰斗力。

穎昌大戰,岳家軍殺的人為血人、馬為血馬,但是無一人肯回頭。

還有楊再興,他帶著300騎兵外出巡邏,在小商河遭遇大部金軍,在殺死2000敵軍后全軍覆沒。

楊再興的尸體火化后,燒出2升箭頭。

出兵以來屢戰屢敗,完顏兀術都開始懷疑人生了,他根本沒想到岳家軍的戰斗力這么強大。

他把10萬大軍駐扎在朱仙鎮,打算最后再試一次,實在不行就撤。

岳飛派出的依然是背嵬軍,不過只有500人打前站,岳飛的意思是,試試就行了,別來真的,大戰還是主力來打。

但500背嵬軍和金軍的第一次交鋒,就讓金軍全線崩潰,完顏兀術實在沒辦法了,準備拔營回東北吃小燒烤。

而在此之前,金軍大將韓常曾派人請降。

只要再堅持一下下,就那么一下下,直搗黃龍可能是吹牛逼,但收復長城以南是有可行性的。

可岳飛沒有等來援兵,而是12道金牌。

四、

金國有主戰派與主和派,宋朝也有。

只不過金國的主戰派發動政變掌權,宋朝的主和派揣摩皇帝的心思,獲得極大的支持。

宋朝的主和派首領是秦檜。

此人曾經和徽欽二帝一起,被抓到五國城,后來不知用什么辦法,一路逃回江南。

有人說秦檜帶著任務,有人說秦檜是內奸,具體情況已被埋入塵土,我們不做過多的揣測。

不過秦檜確實揣測到趙構的心思。

大宋立國初年,鑒于五代十國的軍閥混戰,趙匡胤請大家吃飯,搞了“杯酒釋兵權”,用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換取軍中大將的權力。

抑制軍人,其實是刻在宋朝骨子里的基因。

五代十國的教訓、依靠政變立國的歷史,無一不在時刻提醒趙官家,要對軍權嚴防死守。

宋朝的另一項家法是:“與士大夫共天下。”

所以軍人在宋朝的地位很低,岳飛那么厲害,也只有做到太尉以后,才能取得和文官同等的地位特權。

趙構登上皇位以后,更是敏感至極。

如果不是風云際會,做了一回漏網之魚,皇位怎么也輪不到他的頭上。登基初年,趙構的合法性是不穩固的。

“靖康之變”以后,天下各地都是軍事武裝,他們打著報效朝廷的名義,做著割據地方的勾當。

最典型的是“苗劉兵變。”1129年,剛當皇帝2年的趙構遭遇清君側,苗劉二人逼迫趙構退位,讓位給3歲的太子。

熟悉歷史就知道,苗劉想做曹操。

雖然皇位恢復,緊接著又是“搜山撿海”,趙構一路跑到大海上偷生,身邊連可用的軍隊都沒有。

祖傳基因和人生閱歷,讓趙構十分缺乏安全感,并且對軍權有熱切的渴望。

金國俘虜“徽欽二帝”北上,宋朝國祚被攔腰斬斷,又讓朝廷的威信嚴重喪失,所以趙構的任務也很簡單:

恢復朝廷權威、收攏兵權。

這就是議和的基礎。

一旦議和成功,有了金國冊封和祖傳基業的加持,南宋朝廷的合法性算是重建了,甭管強大不強大,起碼能活著。

這樣的朝廷,各地軍事武裝都得認,不認就是謀反。

而朝廷穩定以后,有了一紙合約,邊境暫時不需要打仗,正好可以著手削除兵權,把大權集中到朝廷手中。

在趙構的規劃里,只要能達到目的,什么條件都可以接受。

最重要的是,趙構本身沒什么雄才偉略,他的出發點完全不是恢復大業,而是茍且偷生。

趙構的心思,秦檜揣摩的清清楚楚。

此人沒什么理想,更沒什么大目標,所作所為就是為了權勢地位,于是他順著趙構的心思,做起主和派。

秦檜要借助推動議和的政策,打壓主戰的宰相和將軍,實現自己的政治權力最大化。

于是,趙構和秦檜狼狽為奸,策劃兩次議和。

歸根結底,他們只想保全江南,把個人榮辱置于民族興亡之上。

而岳飛則是民族興亡重于個人榮辱。

彼進我退,廟算已經輸了。

五、

岳飛在朱仙鎮收到12道退兵詔書,命令他立刻班師,然后到臨安朝見。

那時完顏兀術已經逃出開封。

河南百姓苦苦哀求岳飛留下,實在沒辦法,岳飛取出詔書示眾:“我不得擅留。”

岳家軍南下途中,完顏兀術回到河南,曾經收復的失地再次陷落,岳飛仰天大哭:

“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不幸言中。

回到臨安以后,岳飛變得沉默寡言,不再說慷慨激昂的話,只是請求辭職回鄉。

他心灰意冷,不抱什么希望了。

此時的趙構還是維護岳飛的,他不允許岳飛辭職,理由是戰爭還沒有結束。

這句話更加說明,趙構要維護江南朝廷,但又需要有忠于自己的鷹犬。嗯,建立一個有權威的江南朝廷,已經很好了。

可岳飛的成功,讓他站在趙構的對立面。

1141年,完顏兀術給秦檜寫信:“必殺岳飛,而后和可成。”只要岳飛活著,完顏兀術都怕什么時候重新啟用。

一邊是岳飛、一邊是朝廷和軍權,趙構和秦檜并不難選擇。

韓世忠、張俊、岳飛同時調離軍隊。

本來韓世忠也要死,還是岳飛通風報信,讓他有機會到宮里哭訴,勉強保住一條老命。

而岳飛就沒有這么好的機會。

他太厲害了,只要不死就不能議和,如果不議和秦檜就坐不穩,趙構的家國大業也是鏡花水月。

10月,岳飛被投入大理寺。

案子審理的很艱難,怎么都找不出岳飛謀反的證據,不得已用“莫須有”代替。

莫須有的意思是“不必有”,皇帝殺人還需要理由嗎?

岳飛死了,和議再也沒有障礙。

秦檜取得政治斗爭的勝利,繼續執政14年,趙構也踏實了,一口氣繼續活了46年,都是千年王八萬年龜。

說到底,岳飛之死不是情商低,而是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他的民族興亡價值觀,擋了趙構和秦檜個人榮辱的路,用自己的生命和民族國家的前程,為君臣鋪就通天路。

哥倆也知道岳飛死的冤,一輩子都對“岳”字耿耿于懷,甚至把岳州改為純州,還不是心虛嘛。

岳飛死后,獄卒隗順將遺體背出城外,埋在錢塘門外的九曲叢祠旁邊。這個秘密,隗順一輩子都沒有告訴任何人。

直到臨終時,才悄悄告訴兒子。

1162年,宋孝宗為岳飛平反,隗順之子才報告朝廷:“岳飛的尸骨在錢塘門外呢。”

去世21年以后,岳飛才真的入土為安,被朝廷改葬在西湖棲霞嶺。

此后千年,岳王廟香火鼎盛。

終究是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正因如此,宋朝的岳飛,才是中國的岳飛。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66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