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上位之后,勵精圖治 ,繼貞觀之治后,更上一層樓的極盛時代:開元盛世。李隆基就像是一個窮小子白手起家闖下了一番事業,創業之時什么苦都能吃,立業之后反而倦怠了,昏招盡出不理朝政,最終走向了衰落。
志驕意滿是玄宗后期思想的一大變化,他的這種志驕意滿思想集中表現在拒諫飾非方面。“人之立事,無不銳始而工于初,至其半則稍怠,卒而漫澶不振也。"宋代史學家宋祁的這一論斷,幾乎是一些歷史人物的必然規律,玄宗也正是如此。在中外的一片贊嘆謳歌聲中,唐玄宗漸漸滋長了驕奢淫逸的思想情緒。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拜韓休為黃門侍郎、同平章事。韓休為人正直,剛正不阿,玄宗小有過失,他從不肯輕易放過,使玄宗的言談舉止受到一定的約束。因此韓休只做了七個多月的宰相。
繼韓休為宰相的張九齡也為人正直,遇事常犯顏強諫。開元二十三年(735年),范陽節度使張守珪因斬契丹叛臣有功,玄宗欲提拔他做宰相,張九齡苦苦相勸,認為不能用宰相職務獎賞功臣,玄宗總算勉強接受了。事過一年后,玄宗又聽說朔方節度使牛仙客任河西節度使時治理有方,是一個良將,欲加授尚書職銜。張九齡認為牛仙客不過是一個使典,若授任他一個清要官職,則將是朝廷的恥辱。后來,玄宗又想給牛仙客增加實封戶,張九齡又出面勸止。玄宗對張九齡的一再規諫已很不耐煩,就在這一年,他罷免了張九齡的宰相職務,并將牛仙客封為工部尚書、同門下三品。玄宗統治了20多年,即漸漸怠惰政事。
由節欲戒奢到奢侈淫靡是玄宗生活作風上的一大變化。開元初年,玄宗的簡樸作風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到了開元后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社會產品的豐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頻繁,尤其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巨大沖擊,在他的志驕意滿及怠惰思想的腐蝕下,玄宗開始為自己建造華麗的宮室。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僅用了一個冬天的時間,就在長安、洛陽兩地建造豪華的殿宇臺榭千余間。為了避暑,他修造了高級的涼殿。即使在酷暑季節,烈日當空,而里面卻涼爽宜人。
后在華清宮,又重新擴建了湯池,制作極其華麗。此外,又修造了幾十間長湯屋,四周用精美的花紋石砌成,池中放著銀樓漆船及白香木船,所用揖格也都鑲嵌著珠玉。華清宮(即華清池)處有兩個池子專門供唐玄宗和楊貴妃洗浴外,還有十六個池子供妃子們洗浴。每當唐玄宗幸華清宮時,貴妃姐妹都要隨行,她們競車服,比華麗,車服上裝飾著金翠,夾雜著珠玉,金燦燦,光閃閃,一車的費用就不下幾十萬貫,費用高得驚人。
司馬光對唐玄宗奢侈極欲的生活曾進行了尖銳的批評,他說:“明皇恃其承平,不思后患,殫耳目之玩,窮聲技之巧,自謂帝王富貴皆不我如,欲使前莫能及,后無以逾,非徒娛己,亦以夸人。豈知大盜在旁,已有窺窬之心,卒致鑾輿播越,生民涂炭。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十一月,明皇把張九齡和裴耀卿罷相,任命李林甫做正宰相。李林甫擔任宰相共19年,是明皇朝任期最長的宰相。李林甫專權時,牛仙客是他的副手。從開元二十四年到安史之亂爆發前,由于唐明皇的昏庸和李林甫的專權,使得唐王朝的統治逐步瓦解了。自從張九齡被明皇罷相以后,朝臣們都接受了教訓,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不敢再直言諫諫了。李林甫擔任宰相職務后,在由東都返回西京、太子廢立,特別是獎勵軍功、重用官吏等一系列重大政治問題上都支持了玄宗。因而最后玄宗拋棄了張九齡而選中了李林甫。
玄宗把李林甫置于權力之巔后,李林甫為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極力排斥和打擊那些受到玄宗賞識并有可能入相的人,并利用玄宗疑忌太子的心理,興起了幾次大獄。李林甫處處遵從玄宗的意旨辦事,因此深得玄宗信任,“悉以政事委林甫”。而林甫在政務的處理上,也能做到“每事過慎,條理眾務,增修綱紀”。他死后,楊國忠構陷李林甫與突厥阿布思謀反,《舊唐書》說:“天下以為冤。”說明當時不僅是“朝野側目,憚其威權”,而且是因其業績,確實享有相當高的威望。
李林甫自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五月開始擔任宰相,至天寶十一載(752年)十一月病死卸任為止,一直是毫不動搖地盤踞在相位上,細究其緣由,是因為玄宗晚年昏庸、怠忽朝政,而李林甫本人也異乎尋常的精明,更有他一套固寵保位的伎倆。李林甫初任宰相時,宰相張九齡身為中書令政治地位和聲望都在他之上。李林甫雖然在政治才干、文化素養上與張九齡有天淵之別,但他事事迎合玄宗心意,甜言蜜語地奉承皇帝左右。正是憑此李林甫得到了玄宗的青睞和恩寵。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十月,玄宗幸東都洛陽。此前他曾頒下敕書,決定來年二月二日農閑時返回長安,要沿途州縣做好迎送準備。敕書頒下不久,洛陽宮中鬧“鬼”,玄宗惶恐不安,第二天召集宰相商議,決定立即動身返回長安。宰相裴耀卿、張九齡認為等到十一月在農收完畢西還為宜。玄宗聽了,一時心意不定。李林甫揣知玄宗的心意,當裴、張二相退去時,他便獨自留下勸玄宗說:“長安、洛陽,不過是陛下東西兩宮,往來行幸,何必擇時?假使妨礙農收,但應免所過地租稅而已,臣請求宣示百司,即日起行。”李林甫迎合玄宗心意,進而討得了玄宗的歡心。
玄宗返回長安不久,聽說朔方節度使牛仙客在河西任職時政績突出,欲加授他尚書職銜,經宰相張九齡勸說而止;又想給牛仙客增加實封戶,張九齡再次勸止,玄宗悶悶不樂。李林甫洞知玄宗的心意,事后對玄宗說:“牛仙客有宰相之才,義何止于尚書!九齡乃一介書生,真不識大體。”玄宗聽了李林甫的話,正中心意,十分高興。
第二天,玄宗與宰相復議給牛仙客增加實封戶一事,張九齡仍然固執己見,玄宗有些惱怒。李林甫當時一言不發,退朝后又迎合玄宗的心意說:“茍有才識,何必辭學!天子用人,有何不可理。”玄宗見有宰相李林甫的贊許,于是不顧宰相張九齡等人的反對,賜牛仙客為隴西縣公,食實封300戶。李林甫就是這樣事事迎合玄宗,投其所好,使倦于萬機的玄宗時時感到心滿意足,從而得到了他的信用。于是不久,李林甫代張九齡為中書令,進為首席宰相。從此,他的政治地位便固若金湯。
玄宗晚年很少早朝,而且每天上朝的制度也難以堅持。李林甫為了蔽塞玄宗的視聽,自專大權,一次他公然把諫官召集在一起,揚言現在明皇在位,耳聰目明,決斷萬機。群臣光是順應、承詔奉旨還忙個不迭,何須你們品頭論足、多嘴多舌。另一方面又恫嚇諫官,說諫官不要上疏言事,否則決不會有好下場。
天寶八載(749年),咸寧太守趙奉璋對李林甫的亂國亂政實在忍無可忍,斗膽向朝廷告發他的二十條罪狀。可是罪狀還未上給玄宗,就被李林甫知道了。他立即將趙奉璋逮捕下獄,并不由分說,以妖言惑眾的罪名杖刑而死。著作郎韋子春也因平時與趙奉璋交情深厚,受株連貶官。李林甫對于才能、聲望、功業超過自己的官員,必定千方百計地除掉;對于受玄宗親厚重用、勢位逼己者更不放過;對于不走他的門路而位至公卿者,他必然給加上莫須有的罪名予以貶斥;遭到李林甫妒忌排抑的大臣很多。
在李林甫排抑賢能大臣的同時,卻推薦引用了平庸之輩。在他專擅朝政之時,玄宗所任用的宰相還有牛仙客、李適之和陳希烈,其中李適之尚是賢能宰相,卻遭李林甫讒害而死,而牛仙客與陳希烈俱是庸相。當時,玄宗倦怠政事,有時不上朝聽政。李林甫也以為天下太平無事,宰相坐衙到已時就可以開道回府了。百官辦事,都要聚集到李林甫家里。省臺衙門里空空蕩蕩,即使陳希烈坐鎮衙門,百官竟無一人找他辦事。由于李林甫冤殺人多,結仇怨多,壞事做絕,他整天提心吊膽,恐怕刺客暗算自已。每次出入,騎從甚多,戒備森嚴,在距他100多步遠的地方設立警衛,金吾兵為他開道,在家里也是重墻復壁,墻四壁都要用厚木板或石頭包上一層,唯恐刺客穿墻而入。晚上睡覺也不安眠,為了防備刺客,一夜之間要換好幾個地方,即使家里人也不知道他究竟睡在什么地方。
在唐玄宗志驕意滿、倦怠萬機之時,他要高居無為,放手讓宰臣治理朝政,李林甫正適當其會。他贏得了玄宗的恩寵和信用,賢能大臣被排擠,言路被堵塞,這樣他便開了唐代奸相長期專權的先河。開元前期,玄宗接受了賢相姚崇提出的戚屬不任臺省官的建議,皇親國戚幾乎無一人任臺省高官的。開元、天寶之際,自楊貴妃遇寵以后,楊國忠的進用遂打破了這一成規。楊國忠本名釗,是楊貴妃的遠房兄弟,借著裙帶關系逐漸站穩了腳跟,常在宮中陪伴玄宗宴會。玄宗很欣賞他的精明強干,當眾稱贊他是個度支郎才。不料這話被貴妃姊妹抓住把柄,一再請求任楊釗做度支郎官。
當時王鐵因善于聚斂而贏得了玄宗的信用,由戶部郎中升任御史中丞、京徽采訪使。楊氏又請托王鐵,王鐵也想討好楊氏姊妹,便順水推舟,奏任楊釗為度支判官。不久楊釗又遷任監察御史,位居清要官之列。當時李林甫屢興冤獄,他見楊貴妃受寵,楊釗又與她同族,可以恃寵為奸,就暗中勾結楊釗,作為自己的心腹;而楊釗也想利用李林甫而騰達,并得到了李林甫的青睞。同時楊釗又通過貴妃姊妹的關系刺探玄宗的動靜與好惡,每次奏事,無不符合玄宗的旨意,得到了玄宗的賞識,提拔他做度支員外郎,不到一年,即兼領15余使。天寶七載(748年)又擢升給事中,兼御史中丞,專判度支。楊釗認為自己的名“釗”字含有金刀,與圖徽相同,請求改名,玄宗為其賜名“國忠”。
天寶十一載(752年)李林甫病死,楊國忠代替他做右相(中書令)兼文部(吏部)尚書,執掌朝政,凡領40余使職,由于萬事輻輳于一人,他一天到晚,只在政令、文簿上簽字都應接不暇。在短短的七年中,楊國忠借裙帶關系平步青云,玄宗朝由此進入了外戚專權的時期。楊國忠也和李林甫一樣是一個奸佞權臣,他嫉賢妒能、用人唯親、賄賂公行、朝政腐敗,促成了天寶末年的安史之亂。
唐代真正親用宦官是從玄宗開始的。玄宗在位已久,天下相安無事,財用富足,漸漸滋長了奢侈淫靡之風,開元、天寶之際,宮嬪多至四萬人,宦官人數也隨之劇增,穿黃衣的宦官多至三千人,穿朱紫服的竟至千余人。凡是玄宗所稱心如意的宦官往往拜三品將軍,并享受同級朝官的一切待遇。宦官中的顯貴者如楊思助、高力士、黎敬仁、林昭隱、尹鳳翔、韓莊、牛仙童、劉奉廷、王承恩、張道斌、李大宜、朱光輝、郭全、邊令誠等,有的在玄宗左右供職,有的出任監軍,有的出使藩國,有的主持教坊或禮佛等。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等事幾乎無不介入。
高力士是玄宗身邊聲名顯赫、炙手可熱的人物。高力士和另一個宦官楊思助參與了誅殺韋后及太平公主兩次宮廷斗爭,立有大功。玄宗即位后,授楊思助右監門衛將軍,常派他持節外出,將兵征討。楊思助殘忍好殺,治軍極嚴,屢立戰功。高力士則留在玄宗身邊,任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內侍省由清一色的宦官組成,為皇宮中日常生活服務。高力士成為宮中宦官的首領。力士年長玄宗一歲,從青年時代起就追隨玄宗左右,五十多年來,形影不離,在長期的接觸中,力士揣摸透了玄宗的性格愛憎、思想意圖,他說話、辦事完全以玄宗的利益、意志為準則,忠貞不貳。高力士為人行事不居功自傲,態度謙和,處事謹慎公平,善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和傳達玄宗的旨諭,處于顯要地位,并不專權獨斷,既受皇帝的信任,也不為朝臣反感。
玄宗對高力士則特別的眷顧和信任,視力士為頭號心腹,把他放在自己與外界聯系的關鍵環節上,“每四方進奏,必先呈力士,然后進御,小事便決之”。高力士地位特殊,自然身價百倍。在宮內,太子稱他為“二兄”,諸王公親稱他“阿翁”,駙馬輩稱他“爺”,都對他敬重不怠。由于玄宗的信任,高力士的官位不斷升高。玄宗時代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如太子廢立、李林甫出任宰相等,都和宦官高力士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天寶初,加冠軍大將軍、右監門工大將軍。天寶七載,加驃騎大將軍。
安史之亂中,隨玄宗至成都,進封齊國公。從成都回到長安,加開府儀同三司,賜實封500戶。隨著官職的晉升,他的財富也相應地增長,其資產的殷厚,非王侯可以比擬。開元、天寶之際,宦官勢力剛剛崛起,還不具備專擅朝政的條件,玄宗在位時期,還沒有宦官擅政。但是由于玄宗寵信宦官,故而為他們創造了干預朝政的政治條件,使宦官由家奴而逐漸登上了政治舞臺,并為晚唐宦官專權埋下了禍種。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李隆基走向衰落,是楊玉環的錯嗎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