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題西林壁》:寫下了蘇軾對人生的思考還告訴了世人許多大道理

歷史典故 2024-01-01 02:22:12

廬山是天下名山,位于今天江西省的北部九江市境內,這是一座文人倍受推崇的山,無數的文人墨客都為廬山寫過詩。所以說廬山在文學史上也是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現在只要提起廬山,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李白那首《望廬山瀑布》,整首詩氣勢磅礴,李白的神來之筆,讓這首詩充滿了靈性,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仙對于廬山的喜愛。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出,此后無人再敢描寫廬山,畢竟沒有人能夠超越李白,再去寫關于廬山的詩作,那不是自找難堪。于是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李白這首詩獨占鰲頭,一時無兩,成為了廬山的代名詞,提到了廬山,那么就要提到這首詩,人們讀了這首詩,便會想要去廬山,看一看是不是有那么一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直到北宋蘇軾的出現,才有了另一首描寫廬山的佳作,也就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題西林壁》,這首詩可以說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成為了描寫廬山的詩作中另一座高峰,盡管這首詩沒有李白那首有氣勢,可是他又是以另一種視角來描寫,更多的還是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的感悟,把自己對于人生的解讀,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也是一首很典型的七言絕句,當時蘇軾寫這首詩時,人生陷入了困境,公元1084年(神宗元豐七年)五月間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同時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于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么一首詩。自從被貶到黃州后,蘇軾的人生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不僅生活上時常捉襟見肘,思想上也發生了變化。

黃州期間蘇軾痛定思痛,一直在思考過往的人生,其實他更多的還是后悔,原本可以過上安穩的生活,可是由于鋒芒畢露,以至于被人陷害,還一度入獄,最終被貶到黃州,此后又是顛沛流離,接邊被貶到不同的地方。正是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歷,讓他對于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顯得與眾不同。

如果我們僅僅從字面上來解讀的話,這首詩著實是很一般,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人們一讀就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第一二句是寫了雄偉的廬山,你橫看和則看,那廬山都只有層層疊疊的群山,一座一座的山峰,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遠看和近看,高看和低看,也只是角度不同而已。第三四句又是再次描寫了廬山的山峰,由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是現在身處在這山中。看上去沒有什么很高明的地方,完全是平鋪直敘,讀來不如李白那首讓人震撼。

要是這么理解的話,讀蘇軾這首詩自然是會覺得平淡如水,其實我們更多的還是要深入去思考,蘇軾也正是深入地描寫廬山,還有當時的處境,以及對于人生的感悟,一個人歷經了磨難,對于事物的觀察一定是要比別人更加深刻。那么蘇軾其實正是告訴了世人,我們看一個人,或者是看一件事物,還是要從各個方面去看,要多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看清楚一個人,還有事物的本來面目。所以說這首詩是充滿了哲理,同時也是告訴了我們很多的道理。

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正是如此,往往看一個人,我們初次相見是不可能真正看清楚對方,只有深入了解了之后,才會發現對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蘇軾在這首詩中,正是告訴了我們這一點,而這也是最為關鍵,我們不應該被事物的外表所蒙蔽,還是要多了解,遇到問題多問一個為什么,你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看清楚一個人。

蘇軾正是在被貶到黃州后開始思考人生,這一時期他的思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首詩中也是全面爆發了出來,原本只是很普通的一首詩,但是我們深入了解了詩人的創作意圖,還有當時的處境之后,立馬就能夠從中明白詩人所要表達的意思。這也就是為什么這首詩一直會受到人們喜愛的原因,它不僅僅只是描寫了廬山的風景,更多的還是有著他對于人生的思考。

我們讀一首詩時,正是要多問一個為什么,要多去了解詩人的生平,還有人生經歷,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理解一首作品,從中品讀出詩歌的精髓。蘇軾屬于那種天才型的詩人,在這首詩中,完全是信手拈來,可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每一句也都有著深刻的哲理;這樣的一種哲理,也正是他對于人生的思考,同時也告訴了世人,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多思考,往往有的問題經過了思考之后,那么就一通百通了。

李白的詩氣勢磅礴,但是蘇軾以另一種角度來描寫廬山,同樣寫出了新意,也讓廬山有了另一種表達方式,這也正是蘇軾最獨特的一個地方。他后期的每一首詩都寫得很有趣,也很是深刻,這也正是說明了他的思想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明明只是描寫了廬山尋常的風景,還有層層疊疊的群山,可是他能夠通過事物的本質看到另一面。

最后總結

蘇軾的《題西林壁》正是他對于人生思考最深刻的一首作品,我們從中也是能夠學會很多的東西,進而明白更多的道理,我們看一個人,或者是一件事物時,不應該僅僅只看表面,要是這樣的話,很容易被表面所迷惑,所以還要要深入了解,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看清楚一個人,他(她)到底是什么樣的人;一件事物真正的樣子是什么。

我們通過這么一首小詩,其實應該要明白,一個人有很多面,事物同樣如此,蘇軾正是以此為切入點來描寫廬山,從而讓這首詩與別的作品不一樣,處處充滿了哲理,也處處有著他對于人生的思考,也只有蘇軾這樣的大詩人,才能夠寫出如此深刻的作品。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532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