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噶爾丹和清朝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清朝初期,我國西北部有一個強大國家逐漸崛起,征服了中亞,讓清朝和沙俄都忌憚不已,這個國家就是準噶爾汗國。
當時的清朝才剛剛入關,國內到處都在“反清復明”,沙俄還在為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與北歐強國瑞典打得你死我活,雙方都沒力氣理會國外的事情。就在這個時候,中亞部落各自為政的局勢被打破,準噶爾部落在噶爾丹的率領下崛起,先后吞并了漠西蒙古各部、葉爾羌汗國和哈薩克諸部落,掌控了中亞。
這個時候,北方的沙俄通過戰爭不斷向外擴張,又吸取了西方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崛起為歐洲列強之一,國力強盛。東邊的清朝剛剛平定三藩、收復臺灣,成功鞏固了政權,兵強馬壯,正是盛世之期。
對于準噶爾汗國來說,無論沙俄還是清朝,都毫無疑問是勁敵,若想要擴張應當西征才對,為什么最終選擇了跟清王朝死磕呢。
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內因,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時候,噶爾丹得到了五世達賴喇嘛授予的“博碩克圖汗”稱號,于是上疏要求清廷確認其汗號。然而清廷以噶爾丹并非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后裔為由拒絕,并指斥噶爾丹“擅稱汗號”。這就讓噶爾丹和清廷立下了梁子。
外因就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關系。當時的噶爾丹并沒有掌控整個中亞,那就是外蒙古的西部山地。這是中亞的一個關鍵缺口,這里關聯著阿爾泰山,而阿爾泰山一直到準噶爾汗國的核心——伊犁河谷都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想要掌控這個缺口,就必須打下控制著這片外蒙古西部山地的喀爾喀蒙古,但是喀爾喀蒙古又臣服于清王朝,一旦準噶爾西征,清軍就可以從背后攻擊,并直驅汗國核心。
所以,為了避免西征時后院起火,噶爾丹開始了他的東征之旅。結果噶爾丹野心勃勃的南下,結果撞上了鐵板,在康熙三次親征之后,眾叛親離,絕望自殺。
看到這里,你是否會想在歷史的海洋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嗎?看到歷史的河流在源源不斷的擺在世人面前,越來越多的文明也被現代人們不斷發掘著,是感動還是痛心?先輩,是我們這世上最值得尊敬的人物,他們的智慧,創造力,精神都是現在世人無法相比的。我們能為他們做的便是尊重他們的遺址,保護他們的遺物。中國不會再面臨著滅亡,但是時代的我們都要正確去看到歷史的教訓,看待國家受到的凌辱。國是大家的,有了先輩人的起步,我們更應該為國家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國家永遠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準噶爾汗國是蒙古人所建立的最后一個草原帝國,其巔峰時期控制著西蒙古和整個新疆地區,與清帝國前后對峙了一百多年。
自元朝被明軍趕出中原之后,蒙古高原就分裂成了?厄魯特蒙古?和?喀爾喀蒙古?兩大部分。厄魯特蒙古在明代被稱之為?瓦剌?,當年制造土木堡慘案的也先就是該部盟主。
到了明朝后期,厄魯特蒙古共有五大部族,分別是: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準噶爾部、杜爾伯特部、輝特部,各部落首領主要都是外姓,不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與厄魯特蒙古不同,喀爾喀蒙古(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外蒙古),其首領大多是黃金家族后裔,而蒙古大汗的位子也一直由喀爾喀蒙古把持著。
?厄魯特蒙古?和?喀爾喀蒙古?就如同中國的南北朝時期,是蒙古民族的大分裂時代,而也正是由于蒙古人的不統一,才給了清朝征服蒙古的機會。
從明朝建立開始,厄魯特和喀爾喀就開始互相征伐,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雙方也未分勝負。后來隨著清帝國的崛起,喀爾喀蒙古東部和南部地區被清軍降服,形成了后來的內蒙古。而在征服內蒙古的過程中,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也被清軍擊敗,后來病死在了青海,其子向多爾袞投降并獻出了傳國玉璽,大蒙古帝國正式滅亡。
林丹汗死后,蒙古群龍無首迫于清軍的強大,?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均向清朝稱臣,而此時的清朝忙于平定關內地區,于是對?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都非常拉攏。
而就在明末清初之際,厄魯特蒙古中的準噶爾部逐漸崛起,到1671年噶爾丹成為準噶爾部臺吉(臺吉類似于漢人的藩王、國王,比大汗低一級)。
噶爾丹繼位后先是擊敗了厄魯特蒙古的盟主,和碩部大汗鄂齊爾圖,自己也開始稱汗,正式建立準噶爾汗國,成為厄魯特蒙古的新盟主。緊接著他又向南滅掉了茍延殘喘的東察合臺汗國,向東擊敗了哈薩克汗國,將整個新疆和蒙古西部納入自己的版圖。
在統一厄魯特蒙古后,噶爾丹準備效仿成吉思汗,開始了統一全蒙古的軍事行動。(清朝初年,準噶爾汗國與喀爾喀蒙古和大清帝國)
1688年噶爾丹率兵3萬進入喀爾喀蒙古,喀爾喀蒙古諸部不敵噶爾丹,紛紛逃亡內蒙古地區,向大清皇帝求救。康熙帝在接到求救之后派遣2萬多人前去迎敵。
此時距離清兵入關已經過去40年了,八旗的戰斗力真的大不如前了,面對著強悍的準噶爾騎兵,清軍在烏爾會河遭遇慘敗,康熙帝聞之大驚,而噶爾丹在獲勝之后立即率軍南下,直撲北京。
(噶爾丹最巔峰時期的版圖)
噶爾丹南下的消息震動清廷,康熙下令京師戒嚴,之后迅速總計動員了10萬大軍前去迎戰。
面對著康熙的親征,噶爾丹沒有一絲的恐懼,在他眼中,此時此刻的局勢像極了470多年前?野狐嶺之戰?。
公元1211年,蒙古人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在內蒙古的野狐嶺擊敗了金國40萬大軍,正式拉開了滅金戰爭,而建立金國的女真人就是滿人的祖先。如今時過境遷,蒙古再度與?女真人?進行大戰,噶爾丹試圖復制成吉思汗的成功。
1690年,10萬清軍與3萬準噶爾軍在內蒙古東部的烏蘭布通展開血戰。不過由于感染痢疾,康熙并沒有親自上陣,此戰清軍統帥是康熙帝的親哥和碩裕親王福全。
對于?烏蘭布通之戰?,今天很多人都認為是清軍大勝,各路史書將噶爾丹的?駝城戰術?損地是一無是處,不堪一擊。
但其實清軍并沒有打贏噶爾丹,雖然最后噶爾丹選擇撤退,但主要是因為噶爾丹的彈藥用光了。而清軍則完全是靠著人多,槍多,大炮多的優勢,生生地把噶爾丹給?耗?跑了。
根據隨軍傳教士的記載,清軍在野戰肉搏中被蒙古人打得是七葷八素,根本沒有了當年吊打明軍的風采,而?滿人男子滿萬,則天下無敵?的神話也從此成為一個傳說。
戰后統計,清軍的傷亡遠遠大于準軍,就連康熙的大舅子佟國綱也在沖鋒中陣亡了,這令康熙大為悲慟。而反觀噶爾丹,僅僅損失了2000多人,傷亡并不大。不過倒霉的是,噶爾丹在撤退的路途中遭遇了瘟疫,數千名士兵病死,損失甚至超過了與清軍的交戰。
此戰噶爾丹最大的失誤就是兵力太少!即便他的軍隊驍勇善戰,但是僅以三萬人就想復制成吉思汗的成功,實在有些困難。要知道,當年成吉思汗可是集結了10萬大軍才敢與大金帝國開戰的,而清軍當年進攻大明的時候也至少有6萬人。相比之下,噶爾丹的區區3萬人真的不夠用。
很顯然,噶爾丹與成吉思汗不是一個檔次上的人物,噶爾丹太狂妄了,他在沒有完全統一蒙古的情況下就貿然與清帝國開戰,這是非常不明智的舉動。
當然,噶爾丹也有自己的苦衷。
就在他與清軍交戰之前,噶爾丹的后院突然著火了,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趁他舉兵東進之時抄了他的老家,讓噶爾丹失去了根據地。
這時噶爾丹最應該做的就是立即回去平叛,但噶爾丹狂妄地認為只要向東打敗清朝,策妄阿拉布坦就不足為慮,因此執意前行。
其實在第一次擊敗清軍之后,噶爾丹是可以乘勝與清廷議和的,這樣他就可以穩固自己在喀爾喀蒙古的統治,耐心地增強自己的實力。
而就算是清庭不接受議和并發兵來攻打他,憑借噶爾丹軍隊的戰斗力,只要他不主動出擊,躲在草原深處以逸待勞,便可以擊敗勞師遠來的清軍,以戰逼和。等到日后自己的統治穩固下來再出兵伐清,那時勝算會高很多。
不過第一次擊敗清軍的勝利沖昏了噶爾丹的頭腦,他認為清軍不過如此,于是希望一鼓作氣拿下北京。但他忘了自己總共只有三萬人,這么點人是不可能消滅大清帝國的,最后他受阻于烏蘭布通。
在烏蘭布通戰斗結束后,噶爾丹向西退去,但此時他的實力尚在,仍舊沒有放棄進攻清帝國的想法。而他的對手康熙也不是一個好惹的主兒,康熙深刻地了解噶爾丹的威脅,在經過了幾年準備之后,康熙決定出擊噶爾丹。
1696年,清軍投入8萬人在昭莫多(今蒙古國首都烏拉巴托附近)成功伏擊了噶爾丹,而噶爾丹由于人少(還是只有3萬),沒能頂住清軍的圍毆。
(昭莫多之戰示意圖)
這一仗噶爾丹實打實地遭到了重創,從此一蹶不振。但是從戰爭過程來看,清軍贏得也不輕松,面對著兵力遠少于自己的噶爾丹,清軍只敢伏擊戰,而斬敵首級不過2000棵,俘虜也只有幾百個。
昭莫多之戰失敗后,噶爾丹依舊拒絕投降,而清軍則是繼續窮追猛打,噶爾丹最終于一年之后病死在了科布多的阿察阿穆塔臺(一說是服毒自殺),終年53歲。
清朝與明朝的立國基礎不同,明朝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其本身是一個漢民族政權,對蒙古人只是驅逐;而清朝則不同,清朝是滿蒙漢一體(比如其八旗兵既有滿八旗,也有漢八旗和蒙八旗),尤其是滿蒙一體是清朝的立國之基。?
1,清朝取得對蒙古的宗主權尚在入關之前
公元1635年,當清朝還是后金的時候,皇太極便擊敗了漠南蒙古的林丹汗,這是大蒙古國的最后一任大汗,雖然事實上只能統領漠南蒙古,但名義上仍是整個蒙古的大汗。
這一年之后,林丹汗的兒子將傳國玉璽交給皇太極,從此皇太極兼任蒙古大汗,此后清朝的皇帝便也是蒙古人的大汗,滿蒙一體的格局開始形成。
2,康熙帝征服漠北蒙古
明清之際的蒙古人分為三部:漠南、漠北、漠西。漠南即內蒙,漠北即外蒙,漠西蒙古則在西域。
清朝皇帝成為蒙古人大汗之后,漠北蒙古后來承認了這一事實,以1691年的多倫會盟為標志,康熙帝將漠北蒙古納入了帝國版圖。
可是,漠西蒙古,尤其是其中的準噶爾部不承認清朝的宗主國地位,準噶爾部的噶爾丹甚至有一統蒙古、重現成吉思汗輝煌的志向,這與清朝便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3,清朝向西,準噶爾向東
在清朝皇帝眼中,不承認自己宗主國地位的準噶爾汗國無疑是叛亂;而從準噶爾的角度來說,一統蒙古便首先要向東拿漠北蒙古開刀。
于是,接下來朝只有戰爭,這便是康熙帝一定要親征噶爾丹的原因所在。
滿蒙一體的歷史格局,至清朝滅亡也不曾改變,所以清朝是不會放棄蒙古三部的。
4,清朝一統蒙古三部用了120多年
康熙帝雖然擊敗了噶爾丹,但準噶爾汗國并未滅亡,后來甚至又卷土重來。
至公元1759年乾隆年間,清朝才徹底滅了準噶爾汗國,并將準噶爾部屠戮殆盡,客觀上使西域變成了?回疆?。
公元1635-1759年,124年的時間,歷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五代帝王,蒙古三部最終全部納入了大清帝國的版圖。
因此,清朝一定要滅準噶爾汗國的原因是其滿蒙一體的國策所決定的,而準噶爾汗國想要恢復蒙古祖上輝煌的夢想則注定了二者只能刀兵相見。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52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