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棉甲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清朝時期,主要盔甲都是棉甲,而西方都是胸甲,那棉甲可以防得住刀槍火器嗎?《涌幢小品》中記載“純棉盔甲”的制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干收用。見雨不重、霉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
棉甲里面其實還有內襯鐵甲,外面使用銅釘進行固定,是一個復合甲。其實棉甲是蒙古人的發明,明軍也很喜歡使用,到了清朝,就更是棉甲的天下。棉甲的優點是,非常輕便,只有30-40斤。
相比全套鐵甲的60-70斤,已經非常輕便了,復合一般官軍的體重和體力。否則光是披甲就把人累垮了,就更不用提打仗了。而且,棉甲制造起來便宜,不需要量身定做,歐洲的板甲都必須量身定做。
畢竟那個時代,歐洲都是雇傭兵制度,屬于自備武器,當然,要挑選最好的。而我國是統一發放裝備,就要選擇物美價廉的,而且,不用量體裁衣,大概幾個尺寸,所有人都能穿就行了。
南方地形險陷,固多用步。步馳難以負重,天雨地濕,鐵甲易生銹爛,必不可用矣。倭夷、土賊率用火銃、神器,而甲有藤、有角,皆可著用,但鉛子俱能洞入,且體重難久。惟舟中可用重甲,蓋不行路,不蹈泥田,賊惟銃子可及,非堅不能御。除鐵甲圖于舟師,今不載。兜牟亦用藤,內以綿花襯帽,甚堅且輕,無可加矣。
從以上可以看到,真正的全套鐵甲在戰場上,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并不適用。而北方寒冷,棉甲更是一物兩用。雖然防御力不如歐洲的板甲,但是,卻非常適合我國當時的軍隊情況。
最后就是棉甲對火器的防御力比較好,滿文老檔記載,努爾哈赤時期的八旗軍,每100名八旗軍和20名奴仆,擁有43支鳥槍,22門小炮,4輛盾車。并且從1648年就已經開始出全部鳥槍的鳥槍軍。
一般都認為八旗軍是靠騎射打敗明朝,其實從遼沈大戰,松錦大戰等等關外大戰來看,清軍的火器使用水平和火器數量甚至是超過明軍的。八旗軍隊列槍戰對明軍幾乎是百分之百勝率。
密集就在于八旗鳥槍手也身披40斤棉甲,而明朝火槍手沒有盔甲,就特別喜歡搞三段射擊和遠距離射擊。八旗槍手有重甲,都是近距離所有人一起開火,那怕人數相等,實際殺傷力和火力都是起碼三倍于明軍。
一、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重騎兵叫“甲騎具裝”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重騎兵叫“甲騎具裝”,源于魏晉南北朝。甲騎具裝只是大分裂時期曇花一現的產物,南北朝時發展到頂峰,隋唐即逐步消亡,儀仗的作用大于作戰。
漢朝的重騎兵身披鐵鎧,身上裝備長矛鋼刀以及強弓勁弩,這樣的騎兵西方直到拜占庭的查士丁尼一世才發展出類似的重騎兵,這樣的騎兵被西方稱為“雙重功效騎兵”,這樣的騎兵也迅速成為當時最為強悍的騎兵。
漢朝重裝騎兵的兵器配備主要有環柄長鐵刀、馬戟等,可以在馬上進行劈砍,增強了騎兵的格殺能力。(典型西漢帝國軍隊的騎兵長鐵戟,學名‘馬戟’,戟長約37厘米,裝上必之后長2米多。騎兵用戟一般長2米多,步兵的可以達到3米。)
隋煬帝征討高麗時,一次就動用了十二萬多甲騎具裝的騎兵,這在世界上都是空前絕后的規模。
唐代遠征高麗,白巖城一戰,猛將契苾何力以800重騎突擊萬余高麗軍,高麗軍以長矛對陣,結果是高麗軍大潰,唐軍追殺十余里,斬首千余級而還。
中國馬在重量級上比不上歐洲馬,這確實是甲騎具裝不能推廣延續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均規定重騎兵在行軍時要下馬步行,作戰是才準上馬。
漢朝時期開始出現的的鐵甲一般分兩種,從陜西咸陽楊家灣出土的披甲武士俑中,可以看到兩種鎧甲的樣式,一種為札甲,采用長方形甲片,胸背兩甲在肩部用帶系連,有的還加披膊,為漢代鎧甲的主要形式。另一種甲采用魚鱗甲片(在腰部、肩部等活動部位,仍用札甲形式)。
札甲一般由超過600片的鐵片穿綴而成,重量超過十公斤,而魚鱗甲則由2000至3000片鐵片穿綴而成,重量超過十六公斤。我們目前出土的漢代鐵甲中,最重的一領鐵甲是安徽阜陽發掘出的一套鐵甲,全身由三千零八片鐵甲組成,全重為二十多公斤。在北燕馮素弗墓中發掘出的馬甲達到了四十多公斤。
東漢后出現了百煉鋼技術制造鎧甲,陳琳 《 武庫賦 》 中記:“銷則東胡闕鞏,百煉精剛,函師震旅,韋人制縫.元羽縹甲,灼檎流光”即是對這種鎧甲的描述。
我國對于馬匹的防護歷史源遠流長,最初的起源是在戰車時代對戰馬的防護,后來開始有皮制的“當胸”對馬匹進行防護,到了漢末就已經有發展的比較完善的鐵制全身式馬甲,我國稱之為具裝。
漢末到三國的這段時間是我國鎧甲的大發展時期,我國鎧甲的主要類型基本均在此時期產生,例如筒袖鎧,明光鎧,鎖子甲,兩當鎧等等。而我國的重騎兵也因此在隨后的南北朝大亂世中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時代。
明光鎧是最為重要的鎧甲,這種鎧甲因為胸前和背后各有兩面大型金屬圓護,很象鏡子,反照太陽光即發明光,正如漢代鏡銘所謂“見日之光,天下大明”,所以稱為“明光鎧”。明光鎧一般頸有盆領,肩覆披膊,腰上束帶,個別的還帶有腿裙;其在北朝晚期日益流行,表現出取代兩當鎧的趨勢。
明光愷有兩種類型,一種胸背各有兩面大型圓護,頸設盆領,肩有披膊,腰部束帶;另一種形制略有變化,胸甲分成左右兩片,居中縱束甲絆,左右各有一面圓護,或作凸起的圓弧形花紋;兩肩覆蓋披膊,背上套有臂護;腰間扎帶,腰帶之下有兩片膝裙護住大腿,小腿上則多裹縛“吊腿”。此種盔甲形式已經向著歐洲重騎兵的最終形態——全身式板甲發展。
重騎兵的大發展,騎兵手中所持的鋼刀已經很難完成破開敵人鎧甲殺傷敵人本體的任務,于是慢慢地騎兵手中的武器從鋼刀之類的銳利型武器演變成鞭锏錘之類的鈍器,靠兵器的重量直接殺傷敵人在盔甲內的本體。
騎兵鎧甲的制造愈加精良,當然重量也繼續穩步提高,以至于負擔如此沉重的甲胄作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當時對士兵的選拔都要求“勝舉衣甲”,而馬甲也是如此。(就是挑選出的士兵和戰馬能夠著重甲騎戰)
二、宋代的重騎兵
宋朝鐵甲的發展又有了變化,整體形制的明光鎧漸漸被淘汰,整體形札甲和山文甲再次成為主流,而鐵甲的重量則進一步加重,鐵甲往往會超過二十五公斤,因為太重,朝廷不得不下令將鎧甲的重量限制在二十公斤到二十五公斤之間。
宋代騎兵稀少,因此大多披馬甲,這使得宋代軍隊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從上到下均為重裝。在盔甲的制造技術方面利用了冷鍛技術,使得鎧甲經久耐用,更為堅固。
為了與西夏、遼,金的重甲騎兵抗衡,宋軍除制作了祥符鋼鐵鎖子甲和黑漆吸水山字鐵甲外,還推廣重甲的使用。重騎兵的馬甲,也進行了大全裝和小全裝的劃分。
大全裝:馬頭的面簾,頸部的雞項,馬身上的甲身,胸前的蕩胸,馬屁股的搭后連成一片,密不透風,一點都不比西方重甲騎兵遜色。
小全裝:包括甲身,搭尾、了項,雞項、面子、秋?(左鐵右或)六個部分。
在實戰中總結出,小全裝比大全裝更適用。
馬上重騎兵,全裝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每副用甲葉一千八百二十五片。《宋史》卷一九七《兵志十一》載,南宋初年,一領鐵甲的重量是45至50斤(約26.86—29.84公斤)。可見戰馬馱載的人甲和馬具裝的重量至少有60—80公斤,最重者可達130公斤。重鎧增加了戰馬的負擔,使其難以持久戰斗,只有高大健壯而又穩重的馬匹才能充當甲騎具裝的坐騎,即使是這樣的高頭大馬也只能以小跑、慢跑沖鋒。
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也出現過重騎兵,如金軍的“鐵浮屠”、西夏的“鐵鷂子”(裝備了重甲和大夏龍雀刀的赫連勃勃的胡夏鐵騎)等,遼國的重騎兵,蒙古也有少量的重騎兵。
由遼朝皇帝親自統率的御林軍“鷹軍”即為重甲騎兵。近年在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發現的一幅遼代“鷹軍圖’,生動地描繪出這支軍隊的情形。
金軍常常排出輕重騎兵混編的作戰隊形,即“每五十人為一隊,前二十人全裝重甲,持棍槍。后三十人輕甲操弓矢。每遇敵必有一二人躍馬而出,先觀陣之虛實,或向其左右前后結隊馳擊之”(《二朝北盟會編》卷3)。
蒙古騎兵:蒙古汗國和元代軍戎服飾以精巧著名。蒙古高原氈帳諸部未被成吉思汗統一之前曾用過鮫魚皮甲胄、翎根甲,后來則用以牛皮為里的銅鐵盔甲。在彼德堡宮中藏有蒙古騎士遺存的甲胄,內層皆以牛皮為之,外層則滿掛鐵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
在描自元代居庸關瀛臺上的浮雕中就有羅圈甲、魚鱗甲和柳葉甲。《黑韃事略》:"其軍器,有柳葉甲、有羅圈甲(革六重),有頑羊角弓,有響箭,有駝骨箭。" 關于蒙古騎兵的精良的軍器裝備,在有關歷史文獻中以及有關元代出土文物均有明確記載。
據普蘭諾.加賓尼記述,蒙古騎兵裝備有:2至3張弓、3個裝滿了箭的巨大箭袋、一把斧,還要帶拖兵器的繩子。領兵者要挎一種其尖端尖銳但只有一面有刃的彎刀,將其裝在精美的刀鞘里。他們所騎的馬均有護身甲,有些兵士的馬也有護身甲。馬匹的護身甲由5個部分組成,在馬的兩側 各有一片甲,一直蓋到馬頭;另一片甲放在馬的臀部,和兩側的甲片系結起來,這片甲片上留一個洞,以便馬尾從洞里伸出來;另一片甲在馬的胸部。在馬額上他們放一塊鐵板,把它系結在兩側的甲片上。 蒙古騎兵的胸甲是由4個部分組成,一片是從大腿到頸,根據人體的形狀來制作;另一片從頸到腰部,同前部的甲片連接起來,每一邊肩上固定一塊鐵板。他們每一條手臂上也有一片甲,從肩覆蓋到手腕,在每一條腿上面覆蓋著另一片甲。所有這幾片甲都用扣環連接在一起。 頭盔的上部分是用鐵或鋼制成,但保護頸部咽喉的部分是用皮革制成。根據普蘭諾·加賓尼介紹,蒙古騎兵的甲胄,制法極為精巧,就拿柳葉甲為例,他們先制成寬一指長一掌的若干鐵片,在每一個鐵片上鉆8個小洞。他們放置3根堅固而狹窄的皮帶作為基礎,然后把這些鐵片一一放在另一塊鐵片上面,因此這些鐵片就重疊起來,他們用細皮線穿過上述小洞,把這些鐵片捆在3根皮帶上。在上端他們再系上一根皮線,因此這些鐵片就很牢固地連接在一起。就這樣,他們用這些鐵片制成一根鐵片帶,然后把這些鐵片帶連接在一起,制成鐵甲的各個部分。他們把這些部分連接起來,制成保護人身和馬匹的鐵甲。他們將鐵片打磨得十分光亮,以至能夠在鐵片上映出人影。
據《中國古代服飾史》記述,元代有一種翎根鎧,用蹄筋,翎根相綴而膠連的甲片,射之不能穿。還有象蹄掌甲。蒙古騎兵多為帶盔。另有一種胄作帽形而無遮眉,但在鼻部作一個極大的護鼻器,其狀頗怪。 蒙古民族的軍隊之所以能稱霸于歐、亞二洲者,實全恃其精良的騎兵。
少數民族出現的重騎兵主要用于沖擊步兵方陣,但始終無法形成主流。作為游牧騎兵,關鍵還是機動能力,只要機動力占優,象蒙古輕騎以騎射擊敗歐洲重裝騎兵的戰例相當多。
三、明朝的重裝騎兵
明朝繼承了宋朝的鎧甲形制,并將之繼續發展完善,中國騎兵身上的重量再次加重,重量再一次上二十公斤。
四、清代的重裝騎兵
清代繼承了女真人的一貫傳統,依然是重騎兵大行其道,不過此時因為火器大行,所以鎧甲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女真人一般內穿鎖子甲外披棉甲,棉甲外綴銅釘,中敷鐵葉,作戰時還可澆水讓棉花吸水,增加防御槍彈的能力。這種重騎兵在清代的中前期風光無限,將四周的對手一一打敗,最終穩定了中國的疆域。
五、中國重騎兵消亡的主要原因:
1、中國最終沒有發展出板甲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板甲的不可替換性。中國的封建社會和歐洲的封建社會的體制完全不一樣,騎兵鎧甲馬匹都是國家提供,而板甲則往往都是需要為本人專門定制,這樣對于中國這種規模化,國家化的軍隊組織不能相適應,所以最終并沒有在中國出現。而盔甲發展到板甲的程度其實已經屬于華而不實,規模化集團化成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中國重鎧和歐洲重鎧發展軌跡的不同之處。
2、馬匹的因素:不閹割的戰馬每年春季都要發情,如果發情的戰馬上了戰場,對方陣營中的異性戰馬稍加引誘,戰馬便會聞風而去——即使它背上馱著的是一位將軍。古代中國的戰斗都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開戰時間從來不讓對手選擇。因此,所有的國家都不得不警惕敵人使用手段損害自己的戰斗力,對戰馬閹割就成了“非如此不可”的選擇。
基于此,所有被選進軍營的雄性戰馬都免不了被閹割的命運,當
第一批優秀戰馬消耗殆盡時,又不得不從原先淘汰下來的馬匹中,選擇能馱動馬鎧的戰馬補充入軍營。
在大約100代的時間內中,每代中最優秀的馬總被挑出來閹割,剩下的都是千挑萬選留下的、不能做戰馬的駑馬生育出的后代。
中國的馬種體形小、耐粗飼、基數龐大,這適合中國人口多的現狀,但選育始終是弱項,與歐洲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熱衷品種培育的風氣不同,中國(包括北方游牧民族)對馬種的培育相當隨意,缺乏科學性和計劃性,從未訂立譜系,導致不少良馬的基因流失,特別是由于中國以農業立國,對馬匹的類型的需求以挽為主,由此騎兵用馬大多是挽乘、乘挽型,真正的騎乘種少之又少。駕著拉車的馬怎么能和游牧騎兵作戰呢?
由于地理位置封閉,中國馬種長期封閉,外血流入很少,漢武帝千里遠征帶來的“汗血寶馬”就是現在的中亞阿克哈—塔克馬,直到現在也算形貌神俊,耐力速力出眾的優秀馬種,漢武帝希望以此改良騎兵用馬,可惜因長期封閉蒙古馬系的遺傳過于穩定,這種良馬對中國馬種未產生足夠的影響。
3、明、清以后火器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隨著專門的火器部隊和炮兵的出現,騎兵的地位逐漸下降,明以后曾作為主要戰略力量的騎兵日漸式微了
古代無論是東西方都是有盔甲的,認為古代西方人打仗都有盔甲,中國卻很少有盔甲,是受影視劇的影響得出的誤解。
盔甲,是人類在武力沖突中保護身體的器具,也叫甲胄、鎧甲。其中盔與胄都是指保護頭部的防具;鎧與甲是保護身體的防具,而主要是保護胸腹的重要臟器之用。從出土的實物來看,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甲片的編綴方法,橫向均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編綴起來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縑帛夾厚綿制作,屬布甲范疇。鐵甲出現于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制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古代所謂“金甲”東西方都有,是貴族為了顯耀身份在鎧甲上鍍金而已。至于金絲甲,與其防護原理相似的應該是鎖子甲,屬于柔性鎧甲,優點是透氣性好,絕對重量小,缺點是防護能力差,不能抵擋大力的打擊和刺擊,一槍絕對可以刺穿。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13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