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古代大臣見到皇帝都要下跪嗎,真相真的和電視劇演的一樣嗎

以史為鑒 2023-06-14 05:09:40

對大臣拜皇帝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通常在我們所看的古裝連續劇中,每當遇有臣下朝見君王時多用下跪叩頭來表現,海外一位研究中國文化史的專家根據其研究,認為從文化史的角度來看,把“下跪叩頭”當成亙古不變的臣下面君之禮有失偏頗,許多人卻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從上古到清末,中國歷朝歷代臣子見君王哪有不行“下跪叩頭”大禮的?讀者朋友,您是否也作如是觀?倘如此,那您就又步入了一個新的誤區:

封建社會乃是人類社會五大基本形態之一(奴隸社會也是如此),有了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當然就有君王(國君或皇帝),有了君王當然就有了臣下,有了君臣當然就有了相應的見面禮儀。公元1792年,早已經崛起于西方的英吉利王國派專使出使大清帝國,這本來是一件促進東西方交流的大好事,可當時的清朝乾隆皇帝卻堅決不準英國專使晉見,原因極其簡單,因為英使馬甘尼不肯對皇帝(當然是大清國的皇帝)行下跪叩頭的大禮。

這個在現代人看來根本不成其為問題的問題,卻被乾隆皇帝看得重于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在乾隆看來,上下幾千年,縱橫全天下,哪有臣下見君王不叩頭不下跪的理呢?

事實情況果真如此嗎?

“再拜”與“促膝談心”

皇帝雖然是“金口玉牙”,但他的說法或看法卻并不總是有理。

且不說當時的“泰西諸國”——英吉利、法蘭西等國屬臣見君主根本無“下跪叩頭”之說,就是“下跪叩頭”大禮發源地的中國,也不是從古到今都下跪叩頭的。

中國古代有確切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東周時代開始的(孔子的《春秋》上限是公元前722年,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從公元前403年寫起的),從東周到秦漢上千年的時間,我們并沒有發現有關“下跪叩頭”的記載。

春秋時代臣下見君王,其禮儀是怎樣的呢?我們不妨走進“諸子百家”之中,聽一聽看一看這些當時的文化名人們是怎樣記敘君臣相見之禮的。

《呂氏春秋》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歷史:魏文侯去見當時的賢能之士段干木,站得疲倦了卻不敢休息。回來以后見翟黃,箕踞于堂上跟他談話。翟黃很不高興。文侯說:“我禮遇段干木,是因為讓他做官他不肯做,給他俸祿他不接受,現在你想當官就身居相位,想得俸祿就得到上卿的俸祿。你既接受了我給你的官職俸祿,又要求我以禮相待,恐怕很難辦到吧。”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最值得注意的是翟黃對他侍奉的君主箕踞于堂上與他說話表示的不滿,這與漢代以后的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看過拙著《中國帝王私生活百態》的人想必還會記得南北朝時代劉宋王朝前廢帝劉子業為了尋開心,竟命他手下的大臣劉昱趴在地上用喂豬的槽子學豬吃食的故事。

晏嬰是春秋時代有名的賢臣,也是被時人和后人一致推許的最懂禮儀的人,我們不妨看看他是怎樣見他的國君的。

故事之一:

齊景公飲酒飲得很高興,對臣下說:“今天我愿意和各位大夫痛快地暢飲,請不必講究禮節。”

晏子聽后馬上進言,認為“人之所以比禽獸高貴,就是因為存在禮節”。

景公沉醉于飲酒之中,不聽晏子的勸誡。

過了會兒,景公出去,晏子沒有起立,景公再進來時,晏子卻搶先喝酒。景公生氣發怒,臉色大變,怪晏嬰不講禮節。

晏嬰離開了座位,鞠了一躬回答說:“我怎么敢跟您言行不一呢?我是想用自己的舉動讓您看看無禮對人的傷害!”景公說:“要是這樣,就是我的不對了。請您入席,我聽從你的勸諫。”(《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晏子生活的時代,君臣之間還是比較平等的——不講禮節可以隨意飲酒,講究禮節臣子也有座位可坐。

那個時代臣下見君王還是要拜的,但絕非下跪叩頭,而且行拜禮時多是在特殊的情況下(主要是祝賀)。

再看一個故事:

齊景公掏雀窩,看到窩里的鳥兒太小,就又把它送回到窩里。

晏子聽到這件事,不到上朝的時間就去見景公。

景公感到很奇怪。晏子問景公:“您做了些什么?”景公就把發生的事說了。晏子后退,面向北兩次行拜禮祝賀道:“我的國君具有圣王的品德了!”

在這個故事中晏子給國君行禮,那是因為景公有了仁義之舉,要向國君表示祝賀。

在另外一個故事中,晏子用行拜禮(注意:絕非“下跪叩頭”)來匡正君王的過失,我們不妨再看一看。

齊景公一連喝了幾天酒,感到非常快樂,便摘下帽子,脫掉衣服,親自擊缶奏樂。他問身旁的人說:“仁德的人也喜歡這樣嗎?”梁丘據回答說:“仁人的眼睛耳朵,也像一般人一樣,為什么會不喜歡這樣呢?”景公說:“快駕車,把晏子接來同樂。”

晏子穿著朝服來到,接過景公所賜的酒后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兩拜。景公說:“我非常喜歡這種娛樂,想和您共同分享,請免去禮節!”

“您的話錯了,”晏子回答說,“群臣都希望去掉禮節來事奉君王,我恐怕您不愿意。現在齊國五尺高的兒童,力氣卻都超過我,也勝過您,如此卻不敢作亂的原因,就是敬畏禮節。上邊如果沒有禮節,就沒有辦法役使下邊;下邊如果沒有禮節,就不能夠侍奉上邊。那麋鹿因為不懂禮節,所以父子同配一頭母鹿。我聽說,君王如果不懂禮,就沒有辦法治理國家,大夫如果不講禮節,官府的差吏就不會有禮貌;父子之間不講禮節,那家庭肯定不吉利;兄弟之間不講禮節,就不能長久和睦。《詩經》中說:‘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所以禮節不能免掉。”

景公說:“我愚笨不好,身邊的人迷惑我,因此到了這種地步,請讓我殺了他們。”晏子答道:“您如果不講禮節,那么喜歡禮的人就會離開您,不講禮節的人就會來到您身邊;如果您喜歡禮,那么講禮的人就會到來,不講禮的就會離去,殺了身邊的人是沒有什么用的!”景公說:“好,請讓我更換衣帽,再聽教誨。”

晏子走開,站在門外,景公讓人灑掃池地,撤換席子,衣帽整齊地召見晏子。晏子重新進門,辭讓三次后,登上臺階,三次獻酒行禮,然后喝酒。行兩次禮,告別盛宴而出——(《晏子春秋·外篇上第七》)

春秋時代君臣之間相見比較隨便,那么戰國時代又如何呢?

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傳》中提到商鞅去見秦孝公時以“強國之語”,說得秦孝公入了迷,“不覺膝之前于席也”,座位對了座位。這表明那時的國君并不像后代的皇帝那樣擺臭架子。

那時,一些想要有所作為的統治者不但不要群臣給他們叩頭,相反,他們倒常常給臣子叩頭,這絕非筆者危言聳聽,有《史記》為證。

《史記·刺客傳》載:“田光曰:‘吾聞之:長者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國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為行而使人疑之,非節俠也’。欲自殺以激荊卿。曰:‘愿足下急過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荊軻遂見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頃而后言曰:‘丹所以誡田先生毋言,欲以成大事之謀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豈丹之心哉?’荊軻坐定,太子避席頓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使得至前敢有所道,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棄其孤也。’”

公元前200年,西漢王朝的長樂宮落成,叔孫通向劉邦建議,正式啟用他修訂后的“朝儀”,劉邦無可無不可地答應了。

整個朝儀如下:

文武官員由禮儀官引導,順序進入殿內,分為左、右兩班,跪于兩廂。皇宮近衛軍站在文、武百官之后,然后是今天影視作品中經常能夠見到的“鏡頭”——一大串的官員一連聲地高喊“皇帝駕到”,聲音由遠而近,劉邦也在眾人的簇擁之下,坐著輦車緩緩而出。一見皇上駕到,文武百官立即各按官職的大小,背出一套聽起來叫人肉麻的賀詞,然后,酒宴開始。與以往“醉或妄呼,拔劍擊柱”的情況迥然有別,那些文官們就不用說了,那些平日里桀驁不馴的大將軍們也一個個都趴在地上,再仰頸抬眉往上看(讀者不妨與晏子、商鞅見國君時的情景比較一下),整個宴會進行過程中無人敢高聲喧嘩,樂得劉邦連聲說:“我到了現在才知道當皇帝的威風!”

從明朝開始,侍讀學士都改為“跪讀”學士了,他們給皇上講課時都只能跪著,而連站著的資格也沒有了。

據史料記載,清代有名的大學者紀曉嵐曾因在陪太子讀書時未采用下跪的姿態而遭到了皇帝的訓斥。紀曉嵐尚且如此,別的人見皇帝的處境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人們,至少是當代人,承繼文化傳統時一般都是取近不取遠的,而且往往是錯誤地把近處文化的沿襲,當成亙古不變的信條,所以,才有了以今證古的錯誤。

最后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古人尤其是漢代以前所說的“拜”不等于“下跪叩頭”。為便于讀者辨別,我們不妨再說上幾句。

宋朝人王楙在《野客叢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古者拜禮,非特首至地,然后為拜也。凡頭俯膝屈手動,皆謂之拜。按《周禮》辨九拜之儀,一稽首,二頓首,三空首,四振動,五吉拜,六兇拜,七奇拜,八褒拜,九肅拜。注: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手拜;頭至手也;振動,以兩手相擊也;奇拜,一拜也;褒拜,再拜也;肅拜,但俯下手,即今之揖也。何嘗專以首至地為拜耶?”這段話說得深入淺出,有興趣的人不妨思之。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09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