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fang)劑組(zu)成(cheng)】大黃24克(ke),芒(mang)硝30克(ke),葶藶子18克(ke),杏仁18克(ke)。
【用法】以(yi)上(shang)四味(wei)搗(dao)篩二味(wei),內杏仁、芒硝合研如(ru)脂,和散,取(qu)如(ru)彈丸一枚,另(ling)搗(dao)甘遂(sui)末1.5~3克,以(yi)水二杯(bei),白(bai)蜜1/5杯(bei),煮取(qu)一杯(bei),溫頓(dun)服之,一宿乃(nai)下(xia)(xia)。如(ru)不下(xia)(xia),更服,取(qu)下(xia)(xia)為(wei)效。
【方(fang)歌(ge)】大陷(xian)胸丸本于湯,再加葶藶杏仁幫(bang),驅(qu)水逐飲力更大,合蜜(mi)煎服攻不(bu)狂。
【方解】于大陷(xian)胸湯又(you)加葶藶、杏仁,驅逐水飲當更有力。但服量(liang)較(jiao)小,且合蜜(mi)煎,較(jiao)之湯劑則攻(gong)下力緩矣。
【仲景原文解析】
《傷寒(han)論》第131條:病發于(yu)陽,而反下(xia)之(zhi),熱入因作(zuo)(zuo)結胸(xiong)(xiong);病發于(yu)陰,而反下(xia)之(zhi),因作(zuo)(zuo)痞也。所以成結胸(xiong)(xiong)者,以下(xia)之(zhi)太早故也。結胸(xiong)(xiong)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xia)之(zhi)則和,宜(yi)大陷胸(xiong)(xiong)丸。
解析:這里的病(bing)發(fa)于陽(yang)(yang),是指雖已轉(zhuan)屬陽(yang)(yang)明(ming)(ming),但表未解的表陽(yang)(yang)證(zheng),治當解表而不可下(xia)(xia)(xia),而反下(xia)(xia)(xia)之(zhi),則熱(re)陷入內因(yin)作結胸。如原病(bing)發(fa)于少陰,誤(wu)用下(xia)(xia)(xia)法(fa)(fa),則病(bing)傳(chuan)入太(tai)陰,亦(yi)宜溫(wen)之(zhi),而反下(xia)(xia)(xia)之(zhi),傷及臟氣因(yin)作痞。陰證(zheng)理無下(xia)(xia)(xia)法(fa)(fa),故不以遲早(zao)論(lun);太(tai)陽(yang)(yang)轉(zhuan)屬陽(yang)(yang)明(ming)(ming),本可議(yi)下(xia)(xia)(xia),其所以成結胸者,只由于表證(zheng)未罷(ba),下(xia)(xia)(xia)之(zhi)太(tai)早(zao)故也。
結胸(xiong)(xiong)的患者(zhe),因邪充實胸(xiong)(xiong)膈,不(bu)但心下硬滿(man),而且也現項(xiang)背強急,如(ru)柔痙狀(zhuang)者(zhe),宜以(yi)大陷胸(xiong)(xiong)丸下之使和。
【臨證思考】項背強如柔痙狀,為水(shui)飲郁結劇甚的結果(guo),因(yin)此結胸證,若熱多痛劇者(zhe),宜(yi)大(da)陷胸湯;若水(shui)多痛輕者(zhe),宜(yi)大(da)陷胸丸,此于二方藥(yao)物的組(zu)成亦可(ke)知之。
【辨(bian)證(zheng)要點】心下結硬,疼痛較輕(qing)而項背強急者。
相關文章:
大陷胸湯(tang)方(fang)(fang)歌方(fang)(fang)解,大陷胸湯(tang)原文(wen)解析大陷胸湯(tang)組成,方(fang)(fang)歌,臨(lin)床運用(yong)醫案大陷胸湯(tang)的功用(yong)主治(zhi)
作者本意:以公天下之心,把自己的心得、經驗、方法技術留給后人,利益廣大民眾。正如作者自己所說: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而進能愛人知人,退能愛身知己。
內容簡介:
東漢末年張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后人整理編纂后分為兩部。《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方論》。《傷寒論》重點討論了外感熱病的部分,全書共22篇,397法,除去重復之外共有藥方112個。《金匱要略方論》則以雜病為主.全書共分上中下3卷25篇,除重復之外共有方劑262首,列舉病癥六十余種。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有部分外科婦產科等病證。
《傷寒論》目錄
卷第一
辨脈法第一平脈法第二
卷第二
傷寒例第三辨痓濕暍脈證第四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第五
卷第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第六
卷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第七
卷第五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第八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第九
卷第六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第十辨少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一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卷第七
辨霍亂病脈證并治第十三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并治第十四辨不可發汗病脈證并治第十五
辨可發汗病脈證并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發汗后病脈證并治第十七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脈證并治第二十辨可下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一
卷第十
辨發汗吐下后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金匱要略方論》目錄
? 藏府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
? ? 痙濕暍病脈證第二
? ?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
瘧病脈證并治第四
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第五
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五藏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
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五
驚悸吐血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婦人產后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雜療方第二十三
禽獸魚蟲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果實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學習重點:《傷寒論》
脈之陰陽: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脈有陰陽不足: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假令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
脈有浮沉遲數: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里,數為在府,遲為在藏。假令脈遲,此為在藏也。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
五臟正脈之形: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脈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脈。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
人之胖瘦與脈之浮沉: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
何為傷寒: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于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于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太陽病的脈癥之相: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
陽明病的脈癥之相: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俠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
9、少陽病的脈癥之相: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此三經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太陰病的脈癥之相: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而嗌干。
少陰病的脈癥之相: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厥陰病的脈癥之相: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于肝,故煩滿而囊縮。此三經皆受病,己入于府,可下而已。
汗與下的原則: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重點典型方劑:
桂枝湯: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芍藥三兩(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生姜三兩(切,味辛溫) 大棗十二枚(掰,味甘溫)。
五苓散:豬苓十八銖(去皮,味甘平) 澤瀉一兩六銖半(味酸咸) 茯苓十八銖(味甘平) 桂半兩(去皮,味辛熱) 白術十八銖(味甘平)。
大陷胸丸:大黃半斤(味苦寒) 葶藶半升(熬,味苦寒)芒硝半升(味咸寒)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甘溫)
(4)麻黃湯:麻黃三兩(去節,味甘溫) 桂技二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一兩(炙,味甘平) 杏仁七十個(湯去皮尖,味辛溫)
(5)附子瀉心湯:大黃二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 附子一枚
(6)大柴胡湯:柴胡半斤(味甘平) 黃芩三兩(味苦寒) 芍藥三兩(味酸,微寒) 半夏半升(洗,味辛溫) 生姜五兩(切,味辛溫) 枳實四枚(炙,味苦寒) 大棗十二枚(掰,甘溫) 大黃二兩(味苦寒)
(7)小柴胡湯:柴胡半斤(味苦,微寒) 黃芩三兩(味苦寒)人參三兩(味甘溫) 甘草三兩(味甘平) 半夏半升(洗,味辛溫) 生姜三兩(切,味辛溫) 大棗十三枚(掰,味甘溫)
(8)四逆湯: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干姜一兩半(味辛熱)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熱)
(9)大青龍湯:麻黃六兩(去節,味甘溫) 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味苦,甘溫) 生姜三兩(切,味辛溫) 大棗十二枚(掰,味甘溫) 石膏如雞子大(碎,味甘,微寒)
(10)小青龍湯:麻黃三兩(去節,味甘溫) 芍藥三兩(味酸微寒) 五味子半升(味酸溫) 干姜三兩(味辛熱)甘草三兩(炙,味甘平)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半夏半升(湯洗,味辛,微溫) 細辛三兩(味辛溫)
(11)白虎湯:知母六兩(味苦寒) 石膏一斤(碎,味甘寒)甘草二兩(甘溫) 粳米六合(味甘平)
(12)豬苓湯:豬苓(去皮,甘平) 茯苓(甘平) 滑石(碎,甘寒) 澤瀉(甘咸寒)各一兩〔豬苓〕
(13)大承氣湯:大黃四兩(苦寒,酒洗) 厚樸半斤(苦溫,炙,去皮) 枳實五枚(苦寒,炙) 芒硝三合(咸寒)
(14)真武湯:茯苓三兩(甘平) 芍藥三兩(酸平) 生姜三兩(切,辛溫) 白術二兩(甘溫)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熱)
(15)通脈四逆湯: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兩(強人可四兩)
(16)烏梅丸:烏梅三百個(味酸溫) 細辛六兩(辛熱) 干姜十兩(辛熱) 黃連一斤(苦寒) 當歸四兩(辛溫) 附子六兩(炮,辛熱) 蜀椒四兩(去汗,辛熱) 桂枝六兩(辛熱) 人參六兩(甘溫) 黃蘗六兩(苦寒)
(17)當歸四逆湯:當歸三兩(辛溫) 桂枝三兩(辛熱) 芍藥三兩(酸寒) 細辛三兩(辛熱) 大棗二十五個(甘溫)通草二兩(甘平)甘草二兩(炙,甘平)(18)白頭翁湯:白頭翁二兩(苦寒) 黃連(苦寒) 黃柏(苦寒) 秦皮(苦寒)各三兩
(19)理中丸:人參(甘溫) 甘草(炙,甘平) 白術(甘溫) 干姜(辛熱)以上各三兩
金匱要略方論
五臟有病補瀉之法: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余,是其義也。余藏準此。
風的作用: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藏府,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
病微即治: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藏府,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藏府之紋理也。
重點典型方劑: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麻黃(去節)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 薏苡仁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炒)
甘草附子湯方:甘草二兩(炙)? 白術二兩? 附子二枚(炮擊皮)? 桂枝四兩(去皮)
百合知母湯方:百合七枚(劈)? 知母三兩(切)
腎氣丸方 :干地黃八兩? 山茱萸? 薯蕷各四兩? 澤瀉? 茯苓? 牡丹皮各三兩?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
酸棗湯方:酸棗仁二升 甘草一兩? 知母二兩? 茯苓二兩? 穹窮二兩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 大棗十二枚
栝蔞薤白白酒湯方:栝蔞實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茯苓杏仁甘草湯方:茯苓三兩?杏仁五十個?甘草一兩
大建中湯方:蜀椒二合(汗)? 干姜四兩?人參二兩
大黃附子湯方:大黃三兩 附子三枚(炮) 細辛二兩
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一斤 大黃一斤 厚樸一尺 杏仁一升
五苓散方:澤瀉一兩一分? 豬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術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茵陳湯方: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
薏苡附子敗醬散方:薏苡六十分? ? 附子二分? ? 敗醬五分
甘麥大棗湯方:甘草三兩?小麥一斤?大棗十枚
學習方法:恭誦全文五十遍以上,背誦重點部分。結合《黃帝內經》《難經》《三張處方草稿》等,體悟作者的心意。所謂理有一定,而事無一定者,在于理要通達,才可隨緣應事而不逾矩。此書總的說來,不外祛邪與扶正兩方面,分開來說則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方法。而其中有很多都反映了對保護脾胃之氣的重視。此正與《三張處方草稿》之陰陽方的思想相同。此書作于東漢末年,當時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與現在大有不同,所以我們現在運用時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可執著于一定的方子。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應結合《三張處方草稿》。結合藥食不分五觀齋。
學習目標:與《三張處方草稿》相結合,深思、貫通全文。在仁術救助中結合《藥食不分》《外法外用》靈活運用。?
馬正學
2013年9月寫于北(bei)京五(wu)明堂基地? ? ? ?
一六四、“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熟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鞭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宜“半夏瀉心湯”。
“ 嘔而發熱者 ”代表病進入少陽,應與小柴胡湯,結果失治,用其他藥攻下后,如果柴胡湯證還在,“ 復與柴胡湯 ”,還是可以用柴胡湯,柴胡湯和解很好用,一下去,脾胃功能馬上恢復,一恢復一定會流汗,“ 蒸蒸而振 ”,“ 汗出而解 ”,流出來的汗是原來太陽證的汗。
“ 若心下滿而鞭痛者,此為結胸 ”,熱實結胸是據按,有兩個方:大陷胸湯和大陷胸丸。用湯劑的證有兩種:1、心下非常強硬且痛;2、從鳩尾到關元直的痛,痛往下走。觸診時摸上去有硬塊,可能被西醫判定為乳癌或惡性淋巴癌,都不去管它,有結胸往下走就大陷胸湯證。大陷胸湯里的芒硝不僅去燥糞,還能攻堅,《神農本草》講:咸能攻堅。大陷胸丸的心下滿而痛是往上走的,丸劑能停在胸中,湯劑一下子就下去了。
“? 滿而不痛者,此為痞 ”,按之不硬也不痛,感覺胃里面脹脹悶悶的,要開半夏瀉心湯。經方里共有五個瀉心湯,這是第一個。
心下痞和結胸的起因都是傷寒被誤攻下。痞證出現的人平常腸胃就不好,比如不按時吃飯或不注意飲食冷暖,腸胃好的人誤攻下不會出現痞。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斤洗,黃芩三兩,干姜三兩,甘草三兩,人參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劈。
甘姜參棗是張仲景用來滋陰的補藥,最輕的用生姜甘草大棗,中級的用白芍+姜甘棗,加重的用人參+姜甘棗,身體很好時可以吃滋補的藥。
這里被誤下,使腸胃津液不夠,用參姜甘棗來補足。補津液時一般用生甘草,有里寒、心陽不夠時用炙甘草。 甘草生用 :1、能蓄水,用人參補津液后,以生甘草把津液留在腸胃中,2、解百毒,食物的毒。
胃寒用干姜,干姜溫中。這里胃旁邊有水造成胃寒,如果胃中有水的話用生姜。
人參 在經方家的觀念是治療心下痞的,胃不舒服、胃痛,人參是最好的藥,而不是拿來當茶喝。
這胃病的肇因是水沒有去掉,攻誤下致表水下陷,故用半夏。 半夏 利水,去胃周圍的水,用半夏必口不渴才可用。
因為胃里面壞死的食物產生沼氣往上走,用 黃芩和黃連 去熱,把壞死的食物分解掉,黃連解血分中熱毒,黃芩解三焦淋巴、肝膽里的熱毒。中醫定義熱為毒,即東西積累在那邊排不出去,用黃芩。
用量及煎煮法:
半夏5錢,黃芩3錢,黃連1錢,干姜、甘草、人參等量各3錢,大棗12枚。十碗煮六碗,去滓,再煮成三碗,早中晚飯前各一碗。
腸胃的藥空腹吃,如果很忙沒時間煮湯劑,用粉劑也很好,粉劑能快速到腸胃。
如何辨證(zheng)?看舌苔(tai),舌苔(tai)代表胃(wei)氣,苔(tai)黃且厚但不干燥(zao)就可以(yi)用(yong)(yong)黃芩黃連(lian),隨時(shi)把濕(shi)熱去掉。苔(tai)黃且非(fei)常(chang)干燥(zao),要用(yong)(yong)石膏。人不可以(yi)積(ji)(ji)寒(han),也不可以(yi)積(ji)(ji)熱,小病即及時(shi)調整何至于積(ji)(ji)累成大(da)病。
調和肝脾劑,適用于肝脾不和之證。代表方如四逆散、逍遙散、痛瀉要方等。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甘草微炙赤,半兩(4.5g)? ? 當歸去苗,銼,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芍藥白者? ? 白術? ? ? ? 柴胡去苗? ,各一兩(各9g)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加生姜3片,薄荷6g,水煎服;丸劑,每服6~9g,日服2次)。
【功用】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來寒熱,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脈弦而虛。
【證治機理】肝性喜條達,惡抑郁,為藏血之臟,體陰而用陽。若情志不暢,肝木不能條達,則肝體失于柔和,以致肝郁血虛,則兩脅作痛、頭痛目眩;郁而化火,故口燥咽干;肝木為病,易于傳脾,脾胃虛弱,故神疲食少;脾為營之本,胃為衛之源,脾胃虛弱則營衛受損,不能調和而致往來寒熱;肝藏血,主疏泄,肝郁血虛脾弱,則見婦女月經不調、乳房脹痛。治宜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方解】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使肝郁得以條達,為君藥。當歸甘辛苦溫,養血和血,且其味辛散,乃血中氣藥;白芍酸苦微寒,養血斂陰,柔肝緩急;歸、芍與柴胡同用,補肝體而助肝用,使血和則肝和,血充則肝柔,共為臣藥。木郁則土衰,肝病易傳脾,故以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非但實土以御木乘,且使營血生化有源,共為佐藥。用法中加薄荷少許,疏散郁遏之氣,透達肝經郁熱;燒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達郁,亦為佐藥。柴胡引藥入肝,甘草調和藥性,二者兼使藥之用。全方深合《素問·臟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旨,可使肝郁得疏,血虛得養,脾弱得復,氣血兼顧,肝脾同調,立法周全,組方嚴謹,故為調肝養血健脾之名方。
【配伍特點】疏柔合法,肝脾同調,氣血兼顧。
【運用】本方為治療肝郁血虛脾弱證之基礎方,亦為婦科調經之常用方。以兩脅作痛,神疲食少,月經不調,脈弦而虛為辨證要點。原方以疏肝為主,君以柴胡,臣佐養血、健脾之品。臨證使用本方時,宜視病機之主次酌定君藥。若以血虛為主者,君以當歸、白芍,臣佐健脾、疏肝之品;脾氣虛為著者,君以白術,臣以茯苓,佐以疏肝、養血之品;脾虛濕盛者,君以茯苓,臣以白術,佐以疏肝、養血之品。臨證執此一方,圓機活法,方效無窮,乃窺“方之精,變也”之一斑。
【附方】
1.加味逍遙散(《內科摘要》)
當歸 芍藥 茯苓 白術炒 柴胡各一錢(各3g) 牡丹皮 山梔炒 甘草炙,各五分(各1.5g) 水煎服。
功用:養血健脾,疏肝清熱。主治:肝郁血虛內熱證。癥見煩躁易怒,或自汗盜汗,或頭痛目澀,或頰赤口干,或月經不調,少腹脹痛,或經期吐衄,舌紅苔薄黃,脈弦虛數。
2.黑逍遙散(《醫略六書》)
即逍遙散加生地或熟地(6g)。
功用:疏肝健脾,養血調經。主治:肝脾血虛,臨經腹痛,脈弦虛。
3.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
當歸三兩(9g) 芍藥一斤(48g)茯苓四兩(12g) 白術四兩(12g) 澤瀉半斤(24g) 川芎半斤,一作三兩(24g) 上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功用:養肝和血,健脾祛濕。主治:肝脾兩虛,血瘀濕滯證。癥見腹中拘急,綿綿作痛,或脘脅疼痛,頭目眩暈,食少神疲,或下肢浮腫,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細弦或濡緩。
【鑒別】加味逍遙散與黑逍遙散均由逍遙散加味而成,皆可治療肝郁血虛脾弱之證。加味逍遙散是在逍遙散的基礎上加丹皮、梔子,故又名丹梔逍遙散、八味逍遙散。肝郁血虛日久,則生熱化火,故加丹皮以清血中之伏火,加炒山梔清肝熱、瀉火除煩,并導熱下行。加味逍遙散臨床多用于肝郁血虛有熱所致的月經不調、經量過多、日久不止,以及經期吐衄等。黑逍遙散是在逍遙散的基礎上加地黃,治逍遙散證而血虛較甚者。若血虛而有內熱者,宜加生地黃;血虛無熱象者,應加熟地黃。當歸芍藥散與四逆散乃仲景調和肝脾之祖方,兩方相合,去利水之澤瀉,活血之川芎,行氣之枳實,即為逍遙散,主治肝郁血虛脾弱之證。但當歸芍藥散無柴胡,疏散之力銳減,而重用芍藥柔肝養血止痛,取川芎既助芍藥調肝之氣,又助當歸以行血,入澤瀉以助茯苓利水,存白術意在健脾,遂主治之證當為脾虛血虛而木郁兼有水濕者。
【方論選錄】五臟苦欲補瀉,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蓋肝性急善怒,其氣上行則順,下行則郁,郁則火動,而諸病生矣。故發于上則頭眩耳鳴,而或為目赤;發于中則胸滿脅痛,而或作吞酸;發于下則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發于外則寒熱往來,似瘧非瘧。凡此諸癥,何莫非肝郁之象乎?而肝木之所以郁,其說有二:一為土虛不能升木也,一為血少不能養肝也。蓋肝為木氣,全賴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土虛,則木不升而郁;陰血少,則肝不滋而枯。方用白術、茯苓者,助土德以升木也;當歸、芍藥者,益榮血以養肝也;薄荷解熱,甘草和中。獨柴胡一味,一以為厥陰之報使,一以升發諸陽。經云:木郁則達之。遂其曲直之性,故名曰逍遙。若內熱、外熱盛者,加丹皮解肌熱,炒梔清內熱,此加味逍遙散之義也。(吳謙《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
【醫案舉例】一妊婦,因怒寒熱,頸項動掉,四肢抽搐,此肝火血虛風熱,用加味逍遙散加鉤藤,數劑而痊。(《校注婦人良方》)
【方歌】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術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調經八味丹梔著。
一名《和劑局方》。十卷。宋太醫局編。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書是宋代大醫局所屬藥局的一種成藥處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補修訂刊行,而書名、卷次也有多次調整。最早曾名《太醫局方》。徽宗崇寧間(1102-1106年),藥局擬定制劑規范,稱《和劑局方》。大觀時(1107-1110年),醫官陳承、裴宗元、陳師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門、收279方。南渡后紹興十八年(1148年)藥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劑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干,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療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甘草微炙赤,半兩?當歸去苗,銼,微炒? ? 茯苓去皮,白者?芍藥白?白術?柴胡去苗,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
刊于明萬歷年間,明·薛己著。薛己(約 1486~1558 年),字新甫,號立齋,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世醫出身,承繼醫業,聞名于當時,先后任御醫及太醫院使,精于各科臨床。著述還有《校注外科精要》、《校注婦人良方》、《女科撮要》、《保嬰撮要》、《外科發揮》、《外科樞要》、《癘瘍機要》、《正體類要》、《口齒類要》等。
全書共上、下 2 卷,為薛氏內科雜病醫案集。主要列舉內科虧損諸病證治驗,如元氣虧損內傷外感、脾腎虛寒陽氣脫陷、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脾腎虧損停食泄瀉等 21 種,計 200 余個醫案。
治肝脾血虛發熱,或潮熱晡熱,或自汗盜汗,或頭痛目澀,或怔忡不寧,或頰赤口干,或月經不調,或肚腹作痛,或小腹重墜,水道澀痛,或腫痛出膿,內熱作渴等癥。
當歸? 芍藥? 茯苓? 白術(炒)? 柴胡各一錢? ? 牡丹皮? 山梔(炒)? 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煎服。
逍遙散 ?即前方去山梔、牡丹皮。
元氣虧損內傷外感等癥(一)
一婦人因怒吐痰,胸滿作痛,服四物、二陳、芩、連、枳殼之類,不應,更加祛風之劑,半身不遂,筋漸攣縮,四肢痿軟,日晡益甚,內熱口干,形體倦怠,余以為郁怒傷脾肝,氣血復損而然。遂用逍遙散、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調治,喜其謹疾,年余悉愈,形體康健。
一婦人懷抱郁結,筋攣骨痛,喉間似有一核,服烏藥順氣散等藥,口眼歪斜,臂難伸舉,痰涎愈甚,內熱晡熱,食少體倦,余以為郁火傷脾血燥風生所致,用加味歸脾湯二十余劑,形體漸健,飲食漸加,又服加味逍遙散十余劑,痰熱少退,喉核少利,更用升陽益胃湯數劑,諸癥漸愈,但臂不能伸,此肝經血少,用地黃丸而愈。
一產婦筋攣臂軟,肌肉掣動,此氣血俱虛而有熱,用十全大補湯而痊。其后因怒而復作,用加味逍遙散而愈。
一產婦兩手麻木,服愈風丹、天麻丸,遍身皆麻,神思倦怠,晡熱作渴,自汗盜汗,此氣血俱虛,用十全大補加炮姜數劑,諸癥悉退,卻去炮姜又數劑而愈。但有內熱,用加味逍遙散數劑而愈。
一男子舌下牽強,手大指次指不仁,或大便秘結,或皮膚赤暈。余曰:大腸之脈散舌下,此大腸血虛風熱,當用逍遙散加槐角、秦艽治之。
脾肺虧損咳嗽痰喘等癥(十一)
一婦人患咳嗽,脅痛發熱,日晡益甚,用加味逍遙散、熟地治之而愈。年余因怒氣勞役,前癥仍作,又太陽痛或寒熱往來,或咳嗽遺尿,皆屬肝火血虛,陰挺痿痹,用前散及地黃丸,月余而瘥。
一婦人飲食后,因怒患瘧嘔吐,用藿香正氣散二劑而愈。后復怒,吐痰甚多,狂言熱熾,胸脅脹痛,手按稍止,脈洪大無倫,按之微細,此屬脾肝二經血虛,以加味逍遙散加熟地、川芎二劑,脈癥頓退,再用十全大補而安。此癥若用疏通之劑,是犯虛虛之戒矣。
脾肺腎虧損大便秘結等癥(十)
一婦人年七十有三,痰喘內熱,大便不通,兩月不寐,脈洪大重按微細,此屬肝肺腎虧損,朝用六味丸,夕用逍遙散,各三十余劑,計所進飲食百余碗,腹始痞悶,乃以豬膽汁導而通之,用十全大補調理而安。若間前藥,飲食不進,諸癥復作。
此書刊行于清乾隆七年(1742),是當時政府編纂的一部醫學叢書,乾隆皇帝欽定嘉名《醫宗金鑒》。
治肝家血虛火旺,頭痛目眩煩赤,口苦倦怠煩渴,抑郁不樂,兩脅作痛,寒熱,小腹重墜,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
芍藥(酒炒) 當歸 白術(炒) 茯苓 甘草(炙) 柴胡各二錢? 引用煨姜三片,薄荷少許,煎服。
加味逍遙散 ,即此方加丹皮,山梔(炒)各五分。
【集注】趙羽皇曰:五臟苦欲補瀉: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蓋肝性急善怒,其氣上行則順,下行則郁,郁則火動而諸病生矣。
故(gu)發(fa)(fa)于(yu)(yu)上(shang),則頭眩、耳鳴而或為目赤(chi)。發(fa)(fa)于(yu)(yu)中(zhong),則胸滿(man)、脅痛(tong)而或作吞酸。發(fa)(fa)于(yu)(yu)下,則少(shao)腹(fu)疼疝(shan)而或溲尿不(bu)(bu)利(li)。發(fa)(fa)于(yu)(yu)外(wai),則寒(han)熱(re)往來,似瘧非瘧。凡此(ci)諸證(zheng),何莫(mo)非肝(gan)郁(yu)之(zhi)(zhi)象乎?而肝(gan)木(mu)之(zhi)(zhi)所以(yi)郁(yu),其(qi)說有二∶一(yi)為土(tu)虛不(bu)(bu)能(neng)升(sheng)木(mu)也,一(yi)為血少(shao)不(bu)(bu)能(neng)養肝(gan)也。蓋肝(gan)為木(mu)氣,全賴土(tu)以(yi)滋(zi)(zi)培,水以(yi)灌溉。若(ruo)中(zhong)土(tu)虛,則木(mu)不(bu)(bu)升(sheng)而郁(yu)。陰血少(shao),則肝(gan)不(bu)(bu)滋(zi)(zi)而枯。方用白術、茯苓者,助土(tu)德以(yi)升(sheng)木(mu)也。當歸、芍藥者,益(yi)榮血以(yi)養肝(gan)也。薄荷(he)解熱(re),甘草(cao)和中(zhong)。獨(du)柴胡一(yi)味(wei),一(yi)以(yi)為厥陰之(zhi)(zhi)報使(shi),一(yi)以(yi)升(sheng)發(fa)(fa)諸陽。經云∶木(mu)郁(yu)則達之(zhi)(zhi)。遂其(qi)曲(qu)直之(zhi)(zhi)性,故(gu)名曰逍(xiao)遙(yao)。若(ruo)內(nei)熱(re)、外(wai)熱(re)盛者,加(jia)丹皮解肌熱(re),炒梔(zhi)清內(nei)熱(re),此(ci)加(jia)味(wei)逍(xiao)遙(yao)散之(zhi)(zhi)義也。
卷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 第七
(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
128. 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
129. 何謂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130. 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一云寒而不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131. 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方一
132. 結胸癥,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133. 結胸癥悉具,煩躁者亦死。
134.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一云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大陷胸湯,方二
135.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三
136. 傷寒十余日,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四
137.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一云日晡所發心胸大煩),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五
138.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方六
139.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140.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141.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七。(一云與三物小白散。)
142. 太陽與少陽并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八。
143.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九
144.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十。
145.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十一。
146.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方十二。
147.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方十三。
148.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十四。
149.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方十五。
150. 太陽少陽并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151. 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152.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方十六。
153. 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虛,陰陽氣并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154.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方十七。
155.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方十八。
156.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十九。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157. 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方二十。
158.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方二十一。
159.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方二十二。
160. 傷寒吐下后,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161.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湯主之。方二十三。
162.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四。
163.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方二十五。
164. 傷寒大下后,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二十六。
165.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二十七。
166.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
167.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二十九。
168. 傷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三十。
169.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三十一。
170.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三十二。
171. 太陽少陽并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三十三。
172.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三十四。
173.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174.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臍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三十六。
175.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方三十七。
176.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177.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方三十九。
178. 脈按之來(lai)緩,時而(er)一止(zhi)復(fu)來(lai)者(zhe),名(ming)曰(yue)結(jie)。又脈來(lai)動(dong)而(er)中(zhong)止(zhi),更來(lai)小數(shu),中(zhong)有還(huan)者(zhe),反(fan)動(dong),名(ming)曰(yue)結(jie),陰(yin)也(ye)。脈來(lai)動(dong)而(er)中(zhong)止(zhi),不能自還(huan),因而(er)復(fu)動(dong)者(zhe),名(ming)曰(yue)代(dai),陰(yin)也(ye)。得此脈者(zhe),必難治。
本文地址(zhi)://n85e38t.cn/jingfangyingyong/85525.html.
聲明: 我們(men)致力于保(bao)護作者(zhe)版(ban)(ban)權(quan),注重分享(xiang),被刊用文(wen)章因無(wu)法(fa)核實(shi)真實(shi)出(chu)處(chu)(chu),未能及時與(yu)作者(zhe)取(qu)得聯系(xi),或有版(ban)(ban)權(quan)異議的,請聯系(xi)管(guan)理員,我們(men)會(hui)立即(ji)處(chu)(chu)理,本站部(bu)分文(wen)字與(yu)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ang)絡(luo),轉載是出(chu)于傳遞更多(duo)信息之(zhi)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wu)或侵(qin)犯了您的合法(fa)權(quan)益(yi),請立即(ji)通(tong)知我們(men)(管(guan)理員郵箱:),情況(kuang)屬實(shi),我們(men)會(hui)第(di)一時間予以刪(shan)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xie)謝(xie)!
下(xia)一篇: 半夏(xia)麻黃丸(wan)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