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定位:神道穴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5胸椎棘下凹陷中。
神道穴的準確位置圖
神道穴位于背部脊柱區,當后正中線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處(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間)俯伏或伏臥取穴。
神道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淺層主要布有第五胸神經后支的內側皮支和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棘突間的椎外(后)靜脈叢,第五胸神經后支的分支和第五肋間后動、靜脈背側支的分支或屬支。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
布有第五胸神經后支的內側支和第五肋間動脈后支。
神道穴意義:督脈陽氣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
運行規律:吸熱后循督脈上傳身柱穴。
壯陽益氣,神道穴有寧心安神、清熱散風、清熱平喘作用。
神道穴主要用于心神及外感疾患等:如心痛、驚悸、神經衰弱、癔病、小兒驚癇、瘈疭、心臟病、身熱汗出、咳嗽氣喘、風寒汗不出、瘧疾及項強背痛、肋間神經痛等。
神道穴主治健忘,驚悸,咳嗽,瘧疾,脊背強痛,癲癇;以及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等。
心驚,心悸,肩背痛,咳喘,健忘,小兒風癇,增生性脊椎炎,心臟神經官能癥,神經衰弱,瘧疾,肋間神經痛。
神道穴配關元穴治身熱頭痛;
神道穴配神門穴治健忘驚悸;
神道穴配百會穴、三陰交穴治失眠健忘、小兒驚風、癇癥;
神道穴配心俞穴、厥陰俞穴、內關穴、通里穴、曲澤穴治胸痹。
神道穴配心俞穴治癲癇。
神道穴配神門穴、三陰交穴治失眠、健忘。
神道穴配關元穴治頭痛、身熱、寒熱往來。
神道穴配心俞穴,有寧心安神的作用,主治風癇,神昏。
神道穴配少海穴,有行氣清熱養心的作用,主治心悸,多夢。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一般針尖微向上斜刺0.5~1.0寸。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神道為經穴名(Shéndào GV11)。出《針灸甲乙經》。別名沖道。屬督脈。神即心神,道即通道,心藏神,穴在心俞旁,如同心神之通道,故名神道。
神道。神,天之氣也。道,通道也。神道名意督脈陽氣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本穴物質為靈臺穴傳來的陽氣,在上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此氣由天之上部冷降至天之下部并循督脈的固有通道而行,故名。神通、沖道名意與神道同,通為通道,沖為沖行。
臟俞穴。臟,內部臟腑也。俞,輸也。臟俞名意指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輸督脈。本穴位處脊背上部,與體內的心臟相鄰,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傳體表督脈,故名臟俞。
道醫培訓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zonghe/438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時怎樣中藥調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