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虛濕氣重的癥狀有頭痛、惡心、舌苔白膩等,詳情如下:
1.頭痛
脾氣虛會導致氣血無法生化,造成氣血兩虛,引起頭痛。濕氣重會使體內氣血運行不暢,造成淤積,也會出現頭痛的癥狀。
2.惡心
飲食不當會造成脾氣虛、濕氣重,導致腸胃運化水濕的功能減退,引起消化不良,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
3.舌苔白膩
脾氣虛會導致濕濁不化,胃氣上熏至舌面,濕氣重會加重寒濕內蘊,出現舌苔蒼白且厚膩現象。
此外,脾氣虛、濕氣重還會出現關節腫脹、關節疼痛、大便稀薄等癥狀。平時要注意調整飲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的食物。如果癥狀未能緩解,要及時到中醫科進行診斷、調理。
以下幾個特征是濕氣重的表現,比如:舌體肥大、舌苔白膩、黃膩有齒痕;皮膚粗糙干燥瘙癢暗黃;大便粘滯小便短少;沒有胃口、惡心、有飽脹感;嘴巴發黏發甜等。下面,我們就從這幾個方面展開話題聊一聊:
一、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或黃膩有齒痕
身體濕氣重最主要看舌像。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苔厚膩代表體內濕氣重。
具體表現為:舌苔顏色白而且厚膩,這說明體內單純是濕邪,如果舌苔色黃厚膩,說明體內有濕熱。舌頭伸出來大家就可以看到,整體感覺發白不說,而且兩側齒痕很嚴重。
二、皮膚粗糙干燥瘙癢暗黃
體內濕氣重會出現皮膚粗糙干燥瘙癢的情況,這是因為濕氣影響到脾胃的正常運行,然后水濕氣就會停留在皮膚里面,直接影響到皮膚的正常代謝。
面色暗黃也是濕氣重的表現之一,因為濕氣打亂了正常的循環系統,一些營養物質不能被吸收或者是消化,最后整個人看上去變得憔悴暗黃,沒有精神。
三、大便粘滯,小便短少
正常的大便成形,類似于香蕉狀的,如果長期大便稀溏的現象,就被看作是一種病理現象。由于脾氣虧損導致濕濁中焦,濕濁中焦、脾胃功能障礙,有時候傳運不暢,傳運不達就會出現脾氣稀溏的現象,所以便溏跟濕氣有關聯,也是濕氣重的表現之一。
四、沒有胃口、惡心、飽脹感
在中醫里,脾是運化水濕的,所以內濕的源頭是脾,外感的濕氣會影響脾胃,所以當出現濕氣重的時候,就會出現脾胃的一些相關聯的癥狀,比如沒有胃口、惡心感、肚子飽脹等。
五、嘴巴發粘或發甜
口粘膩感覺口中黏膩不爽,或口中有異常味覺的表現之一,多數因為脾胃濕熱、痰熱內擾,導致脾胃陽氣不化,濁氣上泛于口而致。
口甜是中醫的癥狀,是說口中帶有甜味感。如果若甜而黏膩,舌苔黃膩,就是脾胃濕熱的表現了。就是因為甘味入脾,脾氣虛,那么甘味就上泛,出現口中甜味的狀況。
確定了濕氣重的幾個表現后,大家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來進行調整:穴位按摩法和飲食調整法:
一、穴位按摩法【豐隆穴和足三里穴】
1、豐隆穴:位于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間關節點按該穴3分鐘,然后順時針揉按穴位約5分鐘。
功效:通調脾胃氣機,祛濕化痰。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壓或順時針揉按穴位5~8分鐘,局部有酸脹感效果佳。
功效:調理脾胃,疏風化濕,補中益氣,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
二、飲食調整法
飲食調整法分3點:喝湯飲、喝綠茶、吃水果
1、喝湯飲
這個湯飲是用綠豆、赤小豆和薏米做的。大家可以提前一天把食材用溫水泡上一晚。綠豆、赤小豆和薏米用量是:0.5:0.5:1的比例,第2天熬水即可,這個湯飲有很好的祛除體內水濕的效果,而且也有美容養顏的作用。
2、喝綠茶
綠茶沒有經過發酵,能夠保留住綠茶本身的成分不流失,像茶咖啡堿、茶多酚等,這些成分能夠很好的祛濕。
3、吃水果
(1)櫻桃
櫻桃性溫熱有補中益氣的功效,經常吃些櫻桃可以有效的祛風除濕,將體內的濕氣排泄出體外。它是補血祛濕之王,可見它的祛濕氣的功效的確不錯。
(2)西瓜
西瓜是夏天常吃的一種水果,由于味道甜水分多,深受大家的喜愛。其實西瓜的功效很多,比如說:有清熱解暑的作用,也有生津利尿的功效,可使濕熱通過小便排出,達到很好的祛濕效果。
(3)木瓜
說到木瓜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它的最大的功效就是:美容祛除濕氣。這是因為木瓜性溫和,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濕和促進消化的作用,適量的吃木瓜,對身體的健康是大有益處的。
除此以外,體內濕氣重的朋友平時飲食要清淡,少飲酒,盡量不要吃肥甘厚味的食物,不要多食辛辣和冰冷的食物。還要避免潮濕的環境,減少陰雨天外出,盡量不要睡在地板上。還有一點,也要適量的運動。缺乏運動的人常常感覺身體疲倦,四肢無力,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濕氣進入內臟的情況出現。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zonghe/391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竹生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下一篇: 五味子對孕婦有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