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he)頂穴這個穴位(wei)在人(ren)體眾(zhong)(zhong)多穴位(wei)中(zhong)是比較出(chu)眾(zhong)(zhong)的(de),對(dui)該穴位(wei)進行正確(que)的(de)刺激按(an)摩,可以起到非常好的(de)養生保(bao)健作(zuo)用,而且鶴(he)頂穴的(de)配伍(wu)方(fang)法也有(you)很多,不同的(de)配伍(wu)方(fang)式(shi)可以帶來(lai)不同的(de)保(bao)健作(zuo)用,下面小編將為大家講解關(guan)于鶴(he)頂穴的(de)養生方(fang)法與配伍(wu)方(fang)法,希望能對(dui)各位(wei)有(you)所(suo)幫助。
穴位養生
通過對鶴頂穴進行按摩,可以(yi)起(qi)到很(hen)好的養生作用(yong),但是方(fang)法要掌握好。平時生活(huo)中可以(yi)經(jing)常(chang)適(shi)量(liang)的揉膝(xi)動作鍛煉膝(xi)蓋,肌(ji)肉會(hui)更加強(qiang)(qiang)壯(zhuang),膝(xi)關(guan)節(jie)(jie)可以(yi)承受更多(duo)壓(ya)力,避免(mian)膝(xi)蓋酸疼,腿膝(xi)無力的情形出現。經(jing)常(chang)揉膝(xi)會(hui)增(zeng)強(qiang)(qiang)肝腎功能(neng),能(neng)使(shi)關(guan)節(jie)(jie)液分泌(mi)增(zeng)多(duo),關(guan)節(jie)(jie)滑利,強(qiang)(qiang)健韌帶功能(neng),起(qi)到矯正關(guan)節(jie)(jie)畸形、增(zeng)寬關(guan)節(jie)(jie)間隙和增(zeng)強(qiang)(qiang)關(guan)節(jie)(jie)周(zhou)圍軟組織(zhi)張力和彈性的作用(yong),從而消除病(bing)癥,對于恢復關(guan)節(jie)(jie)功能(neng)有很(hen)好的效果(guo)。
按摩手法(fa):用自(zi)己的大拇指(zhi)指(zhi)腹按揉鶴頂(ding)穴,時間維持(chi)在3~5分鐘(zhong),長期(qi)按摩,對于膝痛,腿痛、腳(jiao)氣等病(bing)癥有(you)很好(hao)的改善(shan)效果。
穴位配伍
1、把鶴頂(ding)配內膝(xi)眼、犢(du)鼻(bi)、三陰交,可以(yi)用于治療(liao)鶴膝(xi)風的病癥。
2、將鶴頂配內(nei)膝眼、犢鼻、陰陵泉、陽(yang)陵泉,對于膝關節炎治(zhi)療(liao)效果極佳。
3、把鶴頂配(pei)梁丘(qiu)、血(xue)海、足三里、陽陵泉,可(ke)以用于治膝部(bu)腫痛(tong)的病癥,有理想的療效。
操作方法
1、刺(ci)法:直刺(ci)鶴頂穴0.5~0.8寸。
2、灸(jiu)法:艾炷灸(jiu)或溫(wen)針灸(jiu)鶴頂穴3~7壯,艾條灸(jiu)該穴位(wei)5~10分鐘。
3、按(an)摩法:以手指(zhi)指(zhi)腹或指(zhi)節向下按(an)壓(ya)鶴(he)頂穴,并作圈狀按(an)摩。
要(yao)(yao)想達到(dao)養生保健(jian)的(de)功(gong)效,那么經常對鶴頂穴進行按摩是比較(jiao)有效果的(de),但是具(ju)體的(de)操(cao)作(zuo)方法是很有講究的(de),都(dou)需要(yao)(yao)聽從專業中醫的(de)指導(dao)建議。可以根據(ju)自己(ji)的(de)病情需要(yao)(yao)來選用(yong)該穴位配(pei)伍(wu)其(qi)他(ta)的(de)穴位一起應用(yong),不僅治病的(de)效果比較(jiao)理想,而且不會帶(dai)來毒害作(zuo)用(yong)。希望本文的(de)講述能對各(ge)位有用(yong)!
練輕功吧!
在傳統武功中,輕功占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古時練武之人,不論習哪家哪派的功夫,都極重視身法的輕靈,若動作呆滯,則不僅難以制人反易為人所制。故習武者,多兼習輕功。
輕功的原理
許多氣功功法都注重意守丹田,氣功名家蔣維喬先生在岡田靜坐中說:“丹田是人生精神精力之庫。”意守丹田,使丹田部位的神經受到刺激而興歷,由興奮而產生電的變化,當練功達到高深境界時,人體內的生物電現象會很強烈,靜電富集也相當明顯。當意守上丹田時,百會穴區域正電荷大量富集,整個頭部有向外膨脹的感覺,臉面變紅;與此同時,腳底涌泉穴區域(坐著時是會陰穴區域)的負電荷與地球表面的負電荷相排斥,人體就獲得了向上的浮力。隨著功夫的由淺入深,其程度將由感覺到真實,浮力也越來越大。
內家輕功以吐納打坐,煉氣行功,其理玄妙,除有恒心苦練外,尚需有較高的悟性。除內家輕功外,古時習武之人練的輕功雖方法各異量歸結起來,不外乎頂功和鐵錫碑兩種。所謂頂功,即垂手直立,用腳前掌向上跳,此練彈勁,不可屈膝,不可用拙力,多練則可增身體的汲取功,把體重提向頂部,不使下沉。這與一般飛機的發動機安裝于機首,恐屬同一原理。但人無羽翼,若無強勁的內氣與地心引力相抵斥,則難以在空中作片刻停留,更談上不凌空飛行。此為頂功練法不如內家輕功之處,所謂鐵錫碑,即用錫瓦鐵衣附于身上,按一整套的程序練功。本來人身重于空氣不知有多少倍,為何反加上許多重物而求身法的輕靈呢?這是因為,如果僅以自身的重量練功,開始固然不覺得沉重,但練久也不會覺得輕松。正如現代體育中的跳高、跳遠運動,經過刻苦鍛煉,成績雖能逐漸提高,但卻達不到輕的境界。所以輕功練法,必須先在體重之外又加上各種重往返,這樣一開始就感到很沉重,但經過艱苦鍛煉,就會逐漸適應而不覺沉重。一旦去舊附加的身外重物,自然就頓感十分輕,行走奔跳也會非常的舒適和迅疾。輕功練成之后,竄上縱下如飛菩落葉,在平地行走,則步履輕疾,不揚微塵。只要腳下有一點憑借之物,借得些微承受力,就可履其上如平地。古時相傳的草上飛、雪上飄、水面飛行等,皆是僅憑微小的借力。若腳下全無憑借,鐵錫碑功功夫練得再高深,也難凌空而行。
練頂功和鐵錫碑者,在運用輕功之時,一方面須將內氣運至頭頂,使全身重量都提到上部,這樣只要腳下稍有憑借也可行于其上。另上方面行動又要求迅疾,使其勢連綿不斷,若稍一遲緩,則氣不吸力,力自下沉,力下沉則身體復重如常了。
古時傳下的輕功,以頂功和鐵錫碑的習練較為普遍,有章可循,穩實可學。身體健康的青年人,若掌握其功法,加上自己的刻苦練習,都可成功。除了武林中普通習練的輕功功法之外,歷史上各家各派尚有多種更為隱秘的輕身功夫。其練法不一,其功境也深不可測,我們將在最后選幾種介紹給大家。從這幾種功法,我們或可窺見各大門派神奇輕功之一斑,有志者若更能依法苦練,證悟玄境,將乃光大中華武功的莫大幸事! 練習輕功必具的條件
習練輕功,必先看有無條件,就頂功和鐵錫碑而言非常重視年齡、體質和毅力(內家輕功在年齡和體質上要求較寬,但重毅力和悟性)。練功習武最好從孩童之時就開始,往昔習武世家,小孩在幾歲時,父兄即督促其練功,更有甚者,嬰兒在襁褓之中,父母即為其按摩槌捏,即所謂胎骨功。五六歲的兒童心無雜念,意志專一,心境尤如碧空清澄朗澈,此時教之練功,心專而易成。又因兒童筋骨柔軟,動作靈活,對各種架式模仿能力強,入手快,見功迅速。學習輕功,特別是習練頂和鐵錫碑,年齡非常關鍵,俗諺“童體練輕功,一直往上沖;成人練輕功,總是不是不成功。”一般輕功從10周歲左右開始最合適,過早則筋骨未固,易致傷損,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過遲則筋胃“老化”,不僅練功太過艱難,用鐵錫碑更易損傷。
在身體素質方面,要求健康,無疾病,還要求身體動作輕靈,因起高躍遠,無不以輕為功,而身軀肥碩的人,由于體質條件所限,縱使苦練,也難望大成,當然,內家輕功也有些殊勝的練法,身軀壯大亦可成功
在毅力上,習練輕功要有超出常人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練習輕功(特別是頂功和鐵錫碑練法),自始至終,至少要10年左右的時間,其中之艱難困苦,非常人所能忍受,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是不可能練成功的。正因為條件之嚴,練功之苦,故輕功習之者少而成之者更少。
傳統輕功練習必備設施
練習輕功需要很多用具、設施。如木樁、弓房、跳臺、鐵衣、鉛瓦、鐵鞋、跑板、護踝等等。
1、木樁 選用堅實的圓木制成,其規格一般直徑2寸,長2尺,一半削尖埋入土中固定,另一半露出地面之上,各樁距離以練功者步子的距離為度。
2、跳臺 用磚砌成長方形的臺身,其規格一般為長5尺,寬3尺,又用同樣大小的木板制成臺面,蓋于磚上,板下四周有約1尺長的邊,剛好套在磚臺之上,使練功者跳上時不致動搖。初練時高3尺,以后逐漸加高。跳臺的另一種制法是做一木架,四腳埋入土中使其牢固,架上鋪以木板。臺前可挖一沙潭作為起跳點。
3、沙坑 在泥地上挖一深3尺,直徑3尺的圓潭,底下鋪一層厚沙。隨著功夫增加,坑亦逐漸挖深,直至超過頭部一尺深為止。
4、鉛瓦 用鉛制成瓦的形狀,內一面略為凹進,如半圓形,與腿形相吻合。一般從4兩(16兩制)起,逐漸增為半斤、一斤、二斤半、到三斤半為止。也可用鐵塊來代替。鉛瓦要用死鉛,方法:將鉛放入火中燒紅,再放入豬血中粹之,并浸泡三天。如此再燒、再浸泡,總七次,再埋入土中七七四十九天,即可除其“火毒”,然后按練功者小腿外形制成輕重不等鉛瓦備用。
限于篇幅及個人精力,且真正練者并不多,這里我姑且偷懶一下,其如弓房、鐵衣、鐵鞋、跑板、護踝、布架、腿帶、竹箕等具體要求及制法,不再介紹,如有需者可與我們聯系,為您郵寄。
基礎功
學習輕功之前,宜先練基礎功——丹田內功。現在的人,身體雖強弱各異,但若未經過氣功鍛煉,大多上焦滿蝕,下焦虛陷,氣機紊亂,意氣不和。丹田內功就是以特定的方法鍛煉人身三寶精、氣、神,使百脈通暢,丹田之氣充盈。晉代許遜在《靈劍子》中云:“氣若功成,筋骨和柔,百關調暢。”丹田內功性命雙修,這里為輕功基礎,修好命功階段即可。
功法:
練功時,先做好三調(調身、調息、調心)詳細參見基礎功>>>三調篇)。簡要介紹如下:
第一步:按調身要求擺好姿勢,以坐勢為佳。全身放松,排除雜念。
第二步:調息,先緩慢地呼出三口氣,邊呼氣邊意想著將體內毒素、濁氣由全身毛孔放出。然后再做吸氣,邊吸氣邊意想干凈、清新的宇宙精華之氣由百會穴往下流過膻中而至丹田,再意想此精華之氣慢慢地滋潤全身,全身干凈、透明。
第三步:雙眼平視,似看到千里之外的光景,即使在黑暗的屋里,也要做這樣的觀想。如此片刻,目光逐漸移近,垂簾回光,返照祖竅,下觀鼻尖,似將千里之光收至目前。此時閉口,鼻呼鼻吸,舌抵上顎,摒除雜念,將千里之光隨雙目下注丹田,實則以先天之性光下照丹田,并輕輕意守丹田,凝神寂照,神歸照臨之所,即是真氣凝集之處。似守非守,勿忘勿助。
收功:每次練功半小時至1小時后(初學亦可20來分鐘,漸增至1小時,甚至數小時),即可收功。收功之時,不可驟然睜奶離去無意想濁氣從全身毛孔放出,同時觀想宇宙之真氣清新、潔凈有如甘露從頭頂流貫全身洗髓,洗入地下。如此三遍,才慢慢地睜開眼睛,然后可做些自我按摩動作(詳見后面輔助功),再緩步行步數分鐘,結束練功。
火候:
習練丹田內功,不可不明火假,掌握火假決定功夫的進程和質量。然歷代丹家視火假為不傳之秘,道都南五祖中之一薛道光賦詩云:“圣人傳藥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莫將大道為兒戲,須共神仙仔細推。”
何謂“火”?何謂“火候”?《脈望》曰:“以氣攝精謂之藥,以心煉念謂之火。”火,實際上就是指意念,意念的運用,或叫神,或叫我之真意。《金仙證論》曰:“火者社也,……皆我之真意。”火候,指的就是煉丹中用火的掌握。《悟真直指》曰:“金丹全賴以火候修持而成。火者,修持之功力,候者,修持之次序,采藥須知遲早,煉藥須知時節。”用我們現在通俗的話講,火候實際上就是指用神(意念)來調息(調節呼吸)。但火候之法度,實難掌握。其中談得最多的是文火和武火,《醫學衷中參西靈:論醫士當用靜坐之功以悟哲學》中云:“蓋靜坐之時,用腦中元神,所謂文火也。采陽生時,用心中識神,所謂武火也。由斯而論,靜坐之時用文火,當名為凝神照氣穴至采陽生時用武火,言可謂凝神入氣穴。”元神無意,火起猶溫,識神意到,故火起甚烈,對于火候的一般規律,被譽為“萬古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云:“首尾武,中間文,始七十、終三旬。”練功之時,主要就是調起火力,念不可起,起則火燥,意不可散,散則火冷。練功中,前半段用武,但又不可故意加重意念呼吸,必須注意武火是在練功過程中形成的;火起之后,則勿忘勿助,自然無為,以文火溫養之。練功火候,歷來全憑師傅指點,或自己在功中去摸索、領悟,逐步把握其中的要決。道家丹鼎門有“八字火訣”:“似是乃是,自然而然。”學者可細細參悟之。
按語:大道至簡至易,本功不僅有助于輕功的修煉,且對健身祛疾都有很好作用。
輔助功法
1、丹田貫氣法
丹田貫氣法是內功(包括內家拳)的輔助功,此法傳之于武術名家張占魁,張又傳入室弟子張雨亭。
初習內功,許多人最感困難的是丹田取得得氣感。所謂得氣感即意守丹田或引氣下沉丹田時,丹田處有一股氣流跳動。往往有一些人,雖練了很長時間的功,但毫無丹田得氣感。究其原因,既有練功不得法,也關于各人身體素質。丹田貫氣法即是針對上述情況的一種輔助功法。可以練丹田內功的前后行之。具體練法分三步:
第一步:兩腿微曲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微成內八字,十趾抓地;舌尖輕抵上顎,懸頂,豎項,微收頷,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提肛松采、松小腹,兩手自然下垂于兩腿側,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虛心涵空。兩眼平視遠方或垂下眼簾視鼻端。
第二步:接上勢,兩手緊握成拳,分別移向后背,以背食指根部(即拳尖)抵住各一側的腎俞穴(本穴在第十四脊椎,即腰二椎下凹窩,左右向外各量一寸五分,按之有痛脹感,即為此穴位),要用力,以穴位感到有力或痛脹為宜。然后晃動腰腹部,先左扭——前仰——右扭——后俯,順時針成1圈,幅度要盡量大,共晃動80-100圈,接著逆時針晃動80-100圈。當然,如感晃動太吃力,可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注意:晃動時,一定要晃動腰腹部,以小腹丹田部位帶動腰部晃動,頭部要保持端正,保持內功身法要求,千萬不要以頭部去帶動腰腹晃動。否則不僅感到吃力,更會導致內氣上浮,頭暈、腦脹。
晃動后稍停,意守丹田,可以兩拳尖在兩腎俞穴揉動30~40下,要用力,以穴位有酸脹熱感為宜。
第三步:接上勢,兩拳變掌,從腎俞穴分別經兩脅前移,緊貼小腹。拇指緊按小腹上緣,余四指向下,緊按小腹下緣,兩手虎口相對,中間突出丹田部位,然后上下攔動小腹30~40次,此時意守丹田,氣沉小腹,切不可上浮。
本法一般習練10~60天就能獲得丹田有氣感,注意練功期間要節制生生活。本法又稱:“晃氣海,抖丹田”,還能醫治腰腿乏力、心率不齊等病癥。
2、按摩洗髓法
相傳達摩有《洗髓金經》傳世,但其修煉之法卻一直秘而不宣。宋人司議郎蒲虔貫的《保生要錄》中談了些導引按摩之法:“故手足欲其屈伸,兩臂欲左挽右挽如挽弓法,或兩手雙拓如拓頭法,或兩拳筑空,或兩手臂左右前后輕擺,或頭頂左右顧,或腰胯左右轉、時俯時仰,或兩手相捉細細捩如洗手法,或兩手掌相摩令熱,掩目摩面,事閑隨意用之,各十數過而已。每日頻行,必身輕目明,筋節血脈調暢,飲食易消,無所壅滯。體中小不佳,快為之即解。”這些內容,古往今來為人們練功養生所常行。
《勿藥元詮•金丹秘訣》載有著名的“十六宜”:“發宜常梳,面宜多擦,目宜常運,耳宜常彈,舌宜抵顎,齒宜常叩,津宜數咽,濁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護,腹宜常摩,欲道宜常攝,肢節宜常搖,足心宜常擦,皮膚宜常沐浴,大小便宜閉口勿言。”這些養生訣簡單易行,收效顯著,是我國人民在溫長的歷史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這里,我們從配合習練丹田內功及輕功的角度,刪敏就痢,取其精華,編成按摩洗髓19式。這些輔助功法用于功前功后,睡前醒后,可疏通氣血、調整陰陽,柔筋強骨,增強功效。輔助功或整套操作,也可選擇部分動作,若能習之以常,持之以恒,必對習練丹田內功、輕功,強身健體產生莫大的功效。
(1)搓手
雙手合十,兩中指對鼻尖,一上一下地對搓手掌,直至發熱;手掌發熱后,再互搓手背,先以左手掌搓右手背,復用右手掌搓左手背。搓時手背不動,手掌在手背上來回搓。
(2)浴面(干擦臉)
以搓熱的雙手掌貼于兩頰上,大拇指交于太陽穴處,雙掌一上一下地撫浴整個面部。一上一下為一次共行36次。
(3)干梳頭
雙手掌按于前額,手指朝上,十指為梳,稍用力由前額經頭頂百會梳至后腦,共行36次。
(4)運轉百會
兩手重疊,內外勞宮穴相對(男子左手在下,右手壓右手;女子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置于頭頂使勞宮穴緊貼百會穴,推動頭皮旋轉。先逆時針轉16次,再順時針轉16次,反復共36次。
(5)按摩眼部
以搓熱之雙掌捂在眼部,以掌心勞宮穴對準眼睛。逆時針方向轉6次,再逆順時針方向轉6次,反復共36次。
(6)擦鼻梁
兩手握成空拳,以大拇指第二節一上一下循按按鼻梁。一上一下為一次,共36次。
(7)揉按太陽穴
雙手掌按著前額,兩大拇指按著太陽穴,同對按逆時針方向揉轉6次,再按順時針方向揉轉6次,再按順時針方向揉轉6次,反復共36次。
(8)鳴天鼓
用兩手心將兩耳翼向前壓伏,以兩手的中指和食敲打風府穴,使耳內有如擊鼓般的轟鳴。連做36次。
(9)叩齒
上下齒相叩擊36次。
(10)漱口
將上下牙齒相叩,用氣漱口,共36次。
(11)攪海
用舌在牙齒的內外以順逆方攪、舔各36次,然后將口中唾液分3次咽下。
(12)搓兩耳
用雙掌分別按住兩耳,做上推下搓運動。向下推時手掌以柔勁充分按摩耳、耳輪等整個耳面及聽會、聽宮、耳門等穴位和耳旁的上關、下關穴位;向下搓揉時用手掌按摩耳背。如此一上一下為一次,共做36次。
(13)拿項
用整個手拿住頸項,配合呼吸,吸氣時抓緊上提,呼氣時放松。左、右手輪換,共做36次。
(14)揉肩
用左手托住右肘揉左肩,順逆為18次,然后用右手托住右肘揉右肩,順逆各18次。
(15)揉摩腹部
雙手重疊于小腹之上,先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向順時針方向揉轉36~108圈,再兩手交換位置,逆時針方向揉轉36~108圈。揉時手掌緊貼住腹皮,但不可重壓,均勻緩慢地揉動,腹皮與手掌一起動。
(16)搓兩腎
兩手掌置腰背,兩手指尖相對,兩手勞宮穴對腎俞穴,配合呼吸,吸氣時兩手向上搓按,呼氣時兩手向下搓按。可稍用力,但以舒服為度。一上一下為一次,共做36次。
(17)揉按膝關
兩腿放平,大腿與小腿成90度,兩手掌分另置于兩膝鶴頂穴上,順時針揉按6次,逆時針揉按6次,交替揉轉共36次。
(18)搓涌泉
用左手勞宮穴搓右腳心涌泉穴,右手勞宮穴搓右腳心涌泉穴,一推一送地搓,左右各36次。
(19)搓揉腎囊
先用左手揉搓腎囊(女子搓揉小腹)36次,再換右手36次。
輕功初級功
習練輕功,特別強調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最基礎處起步,由易到難,由淺而深,老老實實地按步驟進行,不能擅自跨越某一練功步驟,此其一;其二,每日練功,在強度上也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要急于求成,一口吃一個胖子,不顧自己身體的承受程度而接命加大練功量。貪功冒進往往損傷身體而練一日養十日,欲速反而不達。循序漸進,是每個練功者要時時把握的一大原則。
輕功初級功由跑步、跑樁、跑磚、頂功幾個練功層次組成,其目的在于鍛煉腳步的輕穩和身體的浮勁。
一、跑步
跑步功夫可為輕功的基礎之基礎,此步功夫少年八九歲左右就可開始練習。
1、跑前準備:
準備活動的內容可以自己編排。一般先由走至慢跑幾分鐘,再做些徒手體操、將上肢、軀干、腿和腳都做充分的活動,特別注意轉動脖子、腰、膝和腳部。準備活動進行10~20分鐘,以全身發暖微微出汗 度。然后可立即做跑步練習。
2、跑時兩腿的動作要領:
練習跑步注意兩腿的動作很重要。跑步時從前腳觸地點到身體移動重心線下,這階段稱重心腳著地緩沖階段,這個階段身體對前下方的地面造成壓力,因而產生一個向后上方的支撐反作用力,阻礙人體的前進。盡量減少這個阻力的辦法就是腳的著地點要離身體重心射影線近一些,腳著地后膝關節迅速彎屈,作好緩沖動作,以減少這個階段的阻力。
由腳移到身體重心射影線下,到腳離開地面,稱為后蹬階段,這是形成向前跑的主要動力階段。此階段的要點是后腿蹬直,髖、膝、踝三個關節應充分伸展,由此獲得向前的推力。
兩腿是義叉運動的,當一條腿后蹬時,另一條腿則向前擺,前擺動作和后蹬動作同時進行。前擺的要點是方向要正,并帶動臀部向前。
后腿蹬地后,人體就騰空而起,在騰空階段,動作要放松,讓身體隨著慣性向前。在整個跑步動作中,后蹬腿的肌肉積極收縮,而在腳落地的緩沖和騰空階段,肌肉要盡量放松,這樣就能跑得更輕松、更快、更遠。
3、跑時腳著地的要領
跑步時腳著地一般有三種情況:腳掌先著地;腳跟先著地;全腳著地。三種情況,應該采用哪種呢?我們有必要先了解腳的結構特點。
除少數人的腳是扁平之外,大多數人的腳是弓形的,有所謂的“腳弓”。腳弓由主要由骨骼和韌帶組成,其結構象個拱橋,能承受巨大的壓力,堅固而富于彈性。腳部還有很多關節,關節里的軟骨和韌帶副于彈性,跑動中能緩解外力的震動,從而保護人體不受損傷。
跑時用腳跟先著地的話,由于要腳跟需滾動腳前掌才能進行后蹬,需要一個過程,影響了前進速度。又由于用腳跟著地,足弓的緩沖作用發揮不出來,產生較大震動,容易引起膝關節的損傷,更會引起大腦和內臟器官受到震動而損傷,所以一般跑步都不會采用腳跟著地的方法。
腳前掌先著地是較好的方法。在腳的各個部位中,腳骨和韌帶集中在腳的中部和前部,腳前掌寬而薄,彈性較好,以腳前掌先著地,可維持身體平衡,緩沖外來的震動和阻力,所以跑步練習以腳前掌先著地為好,開始可能較費力,可先用全腳掌著地,練習一段時間后,再逐漸采用腳前掌先著地的方法練習。
以腳前掌先著地的方法練習一段時間后,還要更上一層樓,改為僅用腳尖點地而跑。只有這時,才具有初步的輕功練習特點。因為用腳掌著,步伐踏實,而踏實則身體就能輕靈;用腳尖點地,則步虛,步虛則身體易輕靈。當然腳尖點地而跑,難度很大,只能循序漸進。
二、跑樁
跑樁是輕功初級功的第二步,分跑馬樁、九宮樁、梅花樁幾種。
1、馬樁
當以腳尖點地跑的練習進行約半年之后,就可進入馬樁練習了。
馬樁的制作:以長2尺左右,直徑2寸左右的圓木,根據自己步伐大小一步一樁,一字直行排開,至少二三十根,條件允許可直排數百米遠近。
對于平時只在平地奔跑的人來說,初上樁,其難度是非常之大的。樁面很窄,跑時只能用腳尖,著力處非常小,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踏空,初時,可先練習樁上行走,由慢走到快走,再過渡到跑,同樣先慢到快,循序漸進。練跑之初非常困難,一個月左右可稍熟悉,如苦練半年一年,就是閉上眼,也不會踏空。
九宮樁
九宮樁是一種有奔跑次序的樁式。用與馬樁相同的樁木九根,按九宮方位埋好,練習時從一宮到九宮,又從九宮到一宮不斷循環于九根木樁之間,速度也是由慢而快。(九宮樁排法:九根樁分別編號為1~9,由北到南三排每排三根,我們面對北方,次序為:5、1、7;6、9、3;2、8、4。)
梅花樁
所用樁木與上同,在土中釘成梅花五瓣的形狀,每五根樁為一組,多則六、七組、,少則三、四組。跑梅花樁,不同于馬樁的直來直去民不同于九宮的從一而九從九而一的規定路線。馬樁只有前進之法,九宮雖較馬樁靈活,但線中有一定的規矩。跑梅花樁則前后左右隨意奔躍,既鍛煉腳步的輕靈,又可練習躲閃騰挪,輕如貍貓,敏似猿猴之功。梅花樁難度很大,需經長期苦練才能純熟。
整個跑樁功夫,重在鍛煉腳下穩勁,不致發飄,是為輕功的重要基礎功夫。
三、跑磚(跑弓)
在跑樁功夫練得純熟之后,腳下的穩勁和身體的靈活性已相當可觀,就轉而練習跑弓。跑弓功夫是由穩勁向浮勁過渡的階段。跑磚一法,其目的和效果與跑弓大致相同,如因弓房設置有困難,可改練跑磚。跑磚這功,隨磚 不同放置,可分為三個階段。
1、平鋪磚
選較厚的磚360塊,平鋪地上,每距一步放置一塊,排成長列,練功之時即在磚上來回奔跑,此步功夫,看似比梅花樁還要容易,但它要求點磚即過,不可發聲響。
2、側立磚
待在平鋪磚上能自如地往來飛行,毫無聲響時,再將磚側立起來練習。此時在步伐的輕、穩上要求更為嚴格,直至在側立磚上奔走而能寂然無聲,磚不絕不倒時,則轉入下步。
3、豎立磚
此時將磚直豎起來,直豎之磚更易倒伏,能落腳的面積更小。這一步功夫嚴格鍛煉落腳的準、身法的輕和穩。等到練得奔跑自如而磚安穩不倒時,還可另選薄磚練習。不斷加大難度,久久純熟。跑磚之功即告大成。
四、頂功
頂功是練向上彈跳之勁。選一平地,身子正直站立,兩手下垂,兩腿并攏,用腳前掌向上彈跳。跳時兩膝蓋不得彎曲,同時意念上引,也就是意想頭頂向上頂勁,有一鶴沖天之勢。如久練之則意到氣到,以意領氣,功到自然成。每天早晚練習,不計次數,感到疲勞炎止。能直膝跳起1寸,則屈膝可跳起1尺,直膝跳起1尺,則屈膝可跳起1丈。所以古時練功家云:“一寸管一尺,一尺管一丈”。頂功如能練到直膝跳起1尺,則輕功的初級功功夫就算練成了。
五、習練初級功的注意事項
1、輕功初級功運動量大,消耗體能多,練功期間,注意飲食營養,保證睡眠,少年人每天可睡10個小時左右,最低不能少于8小時。
2、初級功與丹田內功同時習練,丹田內功可安排在晚上子時(23時到凌晨1點)。
3、要特別注意安全。樁功、磚功都有一定的危險性,精神集中,由慢而快。
4、練功后出汗太多,不能馬上洗冷水澡,也不宜用冷毛巾擦汗。出汗時全身毛孔開張,驟然遇冷,容易感冒。
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要長久堅持,不可一天打魚三天曬網。
跑墻
跑墻功夫不是練習騰躍,而是鍛煉僅憑兩腳尖的功夫,粘住墻面,直升而上的能力。此功從跑板練起,跑板先釘有橫木,支起一端,形成一定坡度,先逐級跑上,再逐級倒退下來。逐漸加大坡度,并削底橫木的厚度,最后撤掉橫木,直至跑板與墻面平貼為止。此功關鍵全在善于借力、奔跑迅速兩點,如稍一遲滯,則立刻下降。
游墻
游墻又名爬壁功、掛畫。擅此術者,能以背貼墻,用肘踵之力,在墻面行功,形如壁虎游于墻上,故名。此功與跑墻相近,只是人的位置與跑墻正好相反,跑墻是面對墻面,以兩腳尖之力奔跑而上;而游墻則是以背貼墻靠兩肘兩踵之力而上。此法練習十分不易,能成全功者僅百分之幾而已。開始先練習仰臥于地面,在地面上行走純熟,如蛇行,再在一凸凹不平的墻面上練習,逐漸敲平墻面,日久功成。
拈功
拈(nian)功(gong)是(shi)專練以(yi)(yi)指(zhi)借力(li)的(de),以(yi)(yi)輔助騰躍之不足(zu)。主練大、食、中三指(zhi),先練拔(ba)樁,釘一(yi)直徑一(yi)寸左(zuo)右圓(yuan)木(mu)于地面(mian)(mian),用三指(zhi)拔(ba)出(chu),交替練習左(zuo)右手(shou)。再于墻(qiang)(qiang)上釘立(li)若干(gan)橫木(mu),露現(xian)墻(qiang)(qiang)面(mian)(mian)少許,以(yi)(yi)三指(zhi)拈(nian)住,使身體懸空,在上面(mian)(mian)游走自如后即可成功(gong)。
本文(wen)地址://n85e38t.cn/jiankangzonghe/144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yu)保護作者(zhe)(zhe)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wen)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ji)時(shi)與作者(zhe)(zhe)取得聯(lian)系(xi),或(huo)有(you)版權異議的(de),請(qing)聯(lian)系(xi)管理(li)員,我們會立即處理(li),本站部(bu)分文(wen)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yu)網絡,轉載是出于(yu)傳遞更多信息(xi)之(zhi)目的(de),若有(you)來源標注錯誤(wu)或(huo)侵犯了您(nin)的(de)合法權益,請(qi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li)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shi)間予以(yi)刪(shan)除,并同時(shi)向您(nin)表示歉意,謝(xie)謝(xie)!
上一(yi)篇: 秋季養生減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