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
(《本草經集注》)
【異名】杏核仁(《本經》),杏子(《傷寒論》),木落子(《石藥爾雅》),苦杏仁(《臨證指南》),杏梅仁(《浙江中藥手冊》)。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種子。
【植物形態】①杏(《本經》),又名:甜梅(《江南錄》)。
落葉喬木,高4~9米。樹皮暗紅棕色,幼枝光滑,有不整齊縱裂紋。葉互生;卵圓形,長5~9厘米,寬7~8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略近心臟形,邊緣有細鋸齒或不明顯的重鋸齒,主脈基部被白色柔毛;葉柄長2.5~4.5厘米,帶紅色,具2腺體。花先葉開放,單生于小枝端;花梗短或幾無梗;花萼5裂,裂片三角狀橢圓形,基部合生成筒狀;花瓣5,白色或粉紅色,闊卵形,長闊幾相等;雄蕊多數,著生于萼簡邊緣,不等長;雌蕊1,子房1室,花柱光滑,僅基部有淡黃色柔毛,柱頭頭狀。核果黃紅色,心臟卵圓形,略扁,側面具一淺凹槽,徑3~4厘米,微被絨毛;核近于光滑,堅硬,扁心形,具溝狀邊緣;內有種子1枚,心臟卵形,紅色。花期3~4月。果期4~6月。
野生或栽培。分布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山西、陜西、甘肅、寧夏、新疆、四川、貴州等地。
②山杏(《本草圖經》)
形狀與上種相近,葉較小,長4~5厘米,寬3~4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呈同楔形或截形。果較小,果肉亦較薄;核的邊緣薄而銳利;種子味苦。
生于山坡,間有栽培。分布遼寧、河北、內蒙古、山東、山西、陜西、寧夏、甘肅、江蘇等地。
以上2種植物的樹根(杏樹根)、樹皮(杏樹皮)、樹枝(杏枝)、葉(杏葉)、花(杏花)、果實(杏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夏季果實成熟時采摘,除去果肉及核殼,取種仁,晾干。置陰涼干燥處,防蟲蛀。
【藥材】干燥種子,呈心臟形略扁,長1~1.5厘米,寬約1厘米左右,頂端漸尖,基部鈍圓,左右不對稱。種皮紅棕色或暗棕色,自基部向上端散出褐色條紋,表面有細微縱皺;尖端有不明顯的珠孔,其下方側面脊棱上,有一淺色棱線狀的種臍,合點位于底端凹入部,自合點至種臍,有一顏色較深的縱線,是為種脊,種皮菲薄,內有乳白色肥潤的子葉兩片,富于油質,接合面中間,常有空隙,胚根位于其尖端,味苦,有特殊的杏仁味。以顆粒均勻、飽滿肥厚、味苦、不發油者為佳。
主產東北、華北各省。
除上述品種外,以下兩種同屬植物的種子亦同等使用。其形態特點:
①西伯利亞杏
葉片卵形或闊卵形,葉基部圓形或稍狹,邊緣具細鈍齒,背面脈腋常具有白色柔毛。花梗極短或缺如。核果球形,果肉薄,直徑約2厘米,成熟時開裂。分布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
②遼杏
大部分的特征與杏相同,但其葉基部很少呈心形,邊緣有粗而深銳的重鋸齒,花梗一般較萼筒為長,無毛。核邊緣圓鈍。分布東北。
杏仁有甜、苦之分,栽培杏所產者甜的較多,野生的一般均為苦的。從原植物來看,西伯利亞杏、遼杏及野生山杏的杏仁為苦杏仁,而杏及山杏的栽培種的杏仁有些是苦杏仁,有些是甜杏仁。
【化學成分】含苦杏仁甙約3%、脂肪油(杏仁油)約50%、蛋白質和各種游離氨基酸。苦杏仁甙受杏仁中的苦杏仁酶及櫻葉酶等β-葡萄糖甙酶水解,依次生成野櫻皮甙和扁桃腈,再分解生成苯甲醛和氫氰酸。
【藥理作用】見"巴旦杏仁"條。
【炮制】杏仁:揀凈雜質,置沸水中略煮,俟皮微皺起撈出,浸涼水中,脫去種皮,曬干,簸凈。炒杏仁:取凈杏仁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
【性味】苦,溫,有毒。
①《本經》:"味甘,溫。"
②《別錄》:"苦,冷利,有毒。"
③《本草正》:"味苦辛微甘。"
【歸經】入肺、大腸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經。"
②《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經。"
③《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大腸二經。"
【功用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潤腸。治外感咳嗽,喘滿,喉痹,腸燥便秘。
①《本經》:"主咳逆上氣雷鳴,喉痹,下氣,產乳金瘡,寒心奔豚。"
②《本草經集注》:"解錫、胡粉毒。"
③《別錄》:"主驚癇,心下煩熱,風氣去來,時行頭痛,解肌,消心下急,殺狗毒。"
④《藥性論》:"治腹痹不通,發汗,主溫病。治心下急滿痛,除心腹煩悶,療肺氣咳嗽,上氣喘促。入天門冬煎,潤心肺。可和酪作湯,益潤聲氣。宿即動冷氣。"
⑤崔禹錫《食經》:"理風噤及言吮不開。"
⑥《醫學啟源》:"除肺中燥,治風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訣》云,潤肺氣,消食,升滯氣。"
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潤肺,潤腸胃,消面粉積,下氣,治疳蟲。"
⑧《綱目》:"殺蟲,治諸瘡疥,消腫,去頭面諸風氣鼓皰。"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宜忌】陰虛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得火良。惡黃耆、黃芩、葛根。畏蓑草。"
②《本草經疏》:"陰虛咳嗽,肺家有虛熱、熱痰者忌之。"
③《本草正》:"元氣虛陷者勿用,恐其沉降太泄。"
④《本經逢原》:"亡血家尤為切禁。"
⑤《本草從新》:"因虛而咳嗽便秘者忌之。"
【選方】①治肺寒卒咳嗽:細辛半兩(搗為末),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上藥,于鐺中熔蠟半兩,次下酥一分,入細辛、杏仁,丸如羊棗大。不計時候,以綿裹一丸,含化咽津。(《圣惠方》)
②治咳逆上氣:杏仁三升,熟搗如膏,蜜一升,為三分,以一分內杏仁搗,令強,更內一分搗之如膏,又內一分搗熟止。先食已含咽之,多少自在,日三。每服不得過半方寸匕,則痢。(《千金方》杏仁丸)
③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睡臥不得者:杏仁(去皮尖,微炒)半兩,胡桃肉(去皮)半兩。上件入生蜜少許,同研令極細,每一兩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生姜湯嚼下,食后臨臥。(《楊氏家藏方》杏仁煎)
④治上氣喘急:桃仁、杏仁(并去雙仁、皮尖,炒)各半兩。上二味,細研,水調生面少許,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姜、蜜湯下,微利為度。(《圣濟總錄》雙仁丸)
⑤治氣喘促浮腫,小便淋瀝:杏仁一兩,去皮尖,熬研,和米煮粥極熟,空心吃二合。(《食醫心鏡》)
⑥治肺病咯血:杏仁四十個,以黃蠟炒黃,研,入青黛一錢,作餅,用柿餅一個,破開包藥,濕紙裹,煨熟食之。(朱震亨)
⑦利喉咽,去喉痹,痰唾咳嗽,喉中熱結生瘡:杏仁去皮熬令赤,和桂末,研如泥,綿裹如指大,含之。(《本草拾遺》)
⑧治久病大腸燥結不利:杏仁八兩,桃仁六兩(俱用湯泡去皮),蔞仁十兩(去殼凈),三味總搗如泥;川貝八兩,陳膽星四兩(經三制者),同貝母研極細,拌入杏、桃、蔞三仁內。神曲四兩研末,打糊為丸,梧子大。每早服三錢,淡姜湯下。(《方脈正宗》)
⑨治暴下水瀉及積痢:杏仁二十粒(湯浸去皮尖),巴豆二十粒(去膜油令盡)。上件研細,蒸棗肉為丸,如芥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食前。(《楊氏家藏方》朱砂丸)
⑩治上氣,頭面風,頭痛,胸中氣滿賁豚,氣上下往來,心下煩熱,產婦金瘡:杏仁一升,搗研,以水一斗濾取汁,令盡,以銅器螗火上從旦煮至日入,當熟如脂膏,下之。空腹酒服一方寸匕,日三,不飲酒者,以飲服之。(《千金方》杏仁膏)
⑾治眼疾翳膜遮障,但瞳子不破者:杏人三升(湯浸去皮尖、雙人)。每一升,以面裹,于?灰火中炮熱,去面,研杏仁壓取油,又取銅綠一錢與杏油同研,以銅箸點眼。(《圣濟總錄》杏仁膏)
⑿治鼻中生瘡:搗杏仁乳敷之;亦燒核,壓取油敷之。(《千金方》)
⒀治諸瘡腫痛:杏仁去皮,研濾取膏,入輕粉、麻油調搽,不拘大人小兒。(《綱目》)
⒁治犬嚙人:熬杏人五合,令黑,碎研成膏敷之。(《千金方》)
【臨床應用】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帶皮苦杏仁與等量冰糖研碎混合,制成杏仁糖。早晚各服3錢,10天為一療程。治療124例,基本治愈23例,顯效66例,好轉31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6.8%。對咳、痰、喘都有治療作用,一般服藥3~4天見效。個別患者服后有頭暈、惡心、心慌等副作用,1~2天后自然消失。
②治療外陰瘙癢
取杏仁3兩,炒枯研成細粉,加麻油1.5兩調成糊狀。用時先取桑葉煎水沖洗外陰、陰道,然后用杏仁油糊涂搽,每日1次,或用帶線棉球蘸杏仁油糊塞入陰道24小時后取出。治療136例,有效率約90%,平均用藥4~7次癢止。亦可用帶皮杏仁,搗爛后,加水2倍,攪勻絞汁,以紗布浸透填塞陰道,每日1次,每次3~4小時。治療陰道滴蟲病6例,均獲近期治愈。
【中毒】過量服用苦杏仁,可發生中毒,表現為眩暈,突然暈倒、心悸、頭疼、惡心嘔吐、驚厥、昏迷、紫紺、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脈搏弱慢、呼吸急促或緩慢而不規則。若不及時搶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中毒者內服杏樹皮或杏樹根煎劑可以解救,參見"杏樹皮"、"杏樹根"條。
本(ben)文(wen)地址://n85e38t.cn/jiankang_11/97723.html.
聲明: 我們(men)致力于保護作(zuo)(zuo)者版權(qua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zhang)因無法核實真實出(chu)處,未能(neng)及時(shi)與作(zuo)(zuo)者取(qu)得聯系,或(huo)有版權(quan)異(yi)議(yi)的,請聯系管理(li)員(yuan),我們(men)會立即處理(li),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pian)資源(yuan)來自(zi)于網絡,轉載是出(chu)于傳遞(di)更(geng)多信息之目(mu)的,若有來源(yuan)標注錯誤(wu)或(huo)侵犯了您(nin)的合法權(qua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men)(管理(li)員(yuan)郵(you)箱(xiang):),情況屬(shu)實,我們(men)會第一時(shi)間予(yu)以刪除(chu),并同時(shi)向您(nin)表(biao)示歉意,謝(xie)謝(xie)!
上(shang)一篇: 小血光藤(teng)能治(zhi)什么病
下一(yi)篇(pian): 小葉山雞尾巴(ba)草(cao)能(neng)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