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醫經(jing)方中醫經(jing)方精品微信號,中醫經(jing)典傳承關注董氏奇(qi)穴(xue)常(chang)用穴(xue)位的霸道而顯奇(qi)效
一、手指部
1.還巢穴
部位:在無名(ming)指中(zhong)(zhong)節外側(ce)(ce)(靠近小指之側(ce)(ce))正中(zhong)(zhong)央(yang)。
解剖(pou):肝副神經、腎副神經。
主治:子宮痛、子宮瘤、子宮炎、月經不(bu)調(diao)、赤白帶(dai)下、輸卵管(guan)不(bu)通、子宮不(bu)正、小(xiao)便過多、陰門發腫、安胎(tai)、通鼻氣。
取穴:當無名指外側正(zheng)中(zhong)央點是(shi)穴。
手術(shu):五(wu)分針,針深一至三分。
注意:禁忌雙手同時取穴。
2.心膝穴
部位(wei):在中指(zhi)背(bei)第二(er)節(jie)中央兩側。
解剖:正中神經,心臟分支神經。
主治:膝蓋痛(tong)、肩胛痛(tong)。
取穴:當中指(zhi)背第二(er)節兩側之(zhi)中央點共二(er)穴。
手術:針深半分。
3.木火穴
部位:在中(zhong)指(zhi)背第三節(jie)橫紋中(zhong)央。
解剖:正中神經(jing)、心(xin)臟(zang)及肝分支神經(jing)。
主治:半(ban)身不遂(sui)(此穴曾用于(yu)治療高棉(mian)國總統龍(long)諾元帥之半(ban)身不遂(sui),奇效。)
取穴:當(dang)中(zhong)指背(bei)第三(san)節橫紋中(zhong)央點是穴。
手術:橫針皮下半(ban)分(fen)。
注意:第一次限用(yong)(yong)五(wu)分鐘(zhong),五(wu)日后限用(yong)(yong)三(san)分鐘(zhong),又(you)五(wu)日后限用(yong)(yong)一分鐘(zhong)。時間及次數均不可多用(yong)(yong)。
4.膽穴
部(bu)位(wei):在中(zhong)指第(di)一(yi)節兩側中(zhong)點。
解剖:橈(rao)尺(chi)神(shen)經(jing)皮下(xia)枝,膽神(shen)經(jing)。
主治:心驚、小(xiao)兒夜哭。
取穴:當中指第一節兩側之中點,共二穴。
手術:以三棱針扎出血。
5.木穴
部位:在掌面食指之(zhi)內側(ce)。
解剖:正(zheng)中神(shen)經(jing)、指掌側固有神(shen)經(jing)、肝(gan)神(shen)經(jing)。
主治:肝火旺(wang)、脾氣躁、鵝掌(zhang)風(feng)。
取穴(xue):當掌面食指(zhi)之(zhi)內側,距(ju)中央線二(er)(er)分(fen)之(zhi)直線上,上穴(xue)距(ju)第二(er)(er)節(jie)橫(heng)紋(wen)三分(fen)三,下穴(xue)距(ju)第二(er)(er)節(jie)橫(heng)紋(wen)六分(fen)六,共(gong)二(er)(er)穴(xue)。
手術:針深半分。
6.眼黃穴
部位:在(zai)掌面小指(zhi)第二節(jie)之中(zhong)央(yang)點。
解剖:尺神(shen)經(jing)、膽神(shen)經(jing)。
主治:眼發黃(huang)、黃(huang)疸病。
取穴:當(dang)掌面小指第二節之中央點是穴。
手術:針深半分。
7.婦科穴
部位:在大指(zhi)第一節之外側。
解剖:橈神(shen)經(jing)(jing)、正中神(shen)經(jing)(jing)、子宮神(shen)經(jing)(jing)。
主治:子(zi)宮(gong)(gong)炎、子(zi)宮(gong)(gong)痛(急、慢均可)、子(zi)宮(gong)(gong)瘤、小腹(fu)脹、婦人久年不孕(yun)、月經(jing)不調、經(jing)痛、月經(jing)過多或過少(shao)。
取穴(xue):當大指背(bei)第一(yi)節之(zhi)中央線外開三分(fen),距前(qian)橫(heng)紋三分(fen)之(zhi)一(yi)處一(yi)穴(xue),距該橫(heng)紋三分(fen)之(zhi)二處一(yi)穴(xue),共二穴(xue)。
手術:五(wu)分(fen)針(zhen),針(zhen)深二分(fen),一(yi)用兩針(zhen)。
8.制污穴
部位:在(zai)大指背第一節中央線上(shang)。
解剖:橈神經淺支。
主治(zhi):久年惡(e)瘡、惡(e)瘤開刀后刀口流水(shui)不止,不結口。
取穴:當大指背第一(yi)節中央(yang)線上。
9.五虎穴
部(bu)位:在大(da)指掌面第一節之外側(ce)。
解剖(pou):橈神經(jing)(jing)淺支,正中神經(jing)(jing),指掌側(ce)固(gu)有(you)神經(jing)(jing),脾神經(jing)(jing)。
主治:治全身骨腫。
取穴:當大指(zhi)掌面第一節之外側,每二分(fen)一穴,共五穴。
手術:針深二分。
二、手掌部
1.重子穴
部(bu)位:虎口(kou)下(xia)約一(yi)寸,即大指掌骨與食指掌骨之間。
解剖:有橈骨神經之分布與橈骨動脈(mo),肺分支神經。
主治:肩(jian)背痛(特(te)(te)效(xiao))、肺炎(特(te)(te)效(xiao))、感冒、咳嗽、氣(qi)喘(小孩最有(you)效(xiao))。
取穴:手心向上,在大指掌骨與(yu)食指掌骨之間(jian),虎(hu)口下(xia)約一(yi)寸處是穴位。
2.重仙穴
部(bu)位:在大指(zhi)(zhi)骨與(yu)食指(zhi)(zhi)骨夾縫間,離虎口兩(liang)寸(cun)、與(yu)手背靈骨穴正對相通。
解剖:有橈骨神經(jing)之分布及橈骨動脈,肺分支神經(jing),心(xin)細分支神經(jing)。
主治:背痛(tong)、肺炎(yan)、退燒、心(xin)跳、膝(xi)蓋痛(tong)。
取穴:當(dang)大(da)指(zhi)骨(gu)與食(shi)指(zhi)骨(gu)之間,距虎口兩寸處是穴。
手術:一寸針,針深三至(zhi)五分。
運用:重(zhong)子、重(zhong)仙兩穴同時(shi)下針(zhen),為(wei)治背痛之特效針(zhen)。
3.上白穴
部位:在手背面,食指(zhi)與(yu)中(zhong)指(zhi)叉骨(gu)之間,距指(zhi)骨(gu)與(yu)掌骨(gu)接合處下(xia)五分。
解(jie)剖:肺與(yu)心細分支神經交錯。
主治:眼角發紅(hong)、坐骨(gu)神(shen)經痛(tong)(tong)、胸下(心側)痛(tong)(tong)。
取穴(xue):手背向上,距指(zhi)骨(gu)與掌骨(gu)接合處下五分,食(shi)指(zhi)骨(gu)與中指(zhi)骨(gu)之(zhi)間是穴(xue)。
手(shou)術:一寸針,針三(san)分至五分深。
4.大白穴
部位(wei):在手背(bei)面,大指與食指叉骨(gu)間陷中,即第(di)一掌骨(gu)與第(di)二(er)掌骨(gu)中間之(zhi)凹陷處。
解剖:此處(chu)為(wei)第(di)一手背側骨(gu)間筋,有(you)橈(rao)骨(gu)動(dong)脈,橈(rao)骨(gu)神(shen)(shen)經(jing),肺支神(shen)(shen)經(jing)。
主治:小兒(er)氣喘(chuan)、發高燒(特效(xiao))、肺(fei)機能不(bu)夠(gou)引起(qi)之(zhi)坐(zuo)骨神經痛。
取(qu)(qu)穴:拳手(shou)取(qu)(qu)穴(拇指彎曲抵食指第一節握拳),當虎口底外開五分處(chu)取(qu)(qu)之(zhi)。
手術(shu):用一寸(cun)針(zhen),針(zhen)四分至六分深,治坐骨神經(jing)痛;用三棱針(zhen)治小兒氣喘、發高燒及(ji)急性肺炎(特效)。
注意:孕婦禁針。
5.靈骨穴
部位:在手背拇指與(yu)食指叉骨間,第(di)一(yi)掌骨與(yu)第(di)二掌骨接(jie)合處,與(yu)重(zhong)仙穴(xue)相通(tong)。
解剖:第一手背側骨(gu)間筋,有橈(rao)骨(gu)動(dong)脈,橈(rao)骨(gu)神經,肺支神經。
主治:肺機能不(bu)夠之坐骨(gu)神經(jing)痛(tong)、腰痛(tong)、腳痛(tong)、半面(mian)神經(jing)麻痹(bi)、半身不(bu)遂、骨(gu)骼(ge)脹(zhang)大、婦女經(jing)脈不(bu)調(diao)、經(jing)閉、難產、背(bei)痛(tong)、耳鳴(ming)、耳聾、偏頭(tou)痛(tong)、經(jing)痛(tong)、頭(tou)昏腦脹(zhang)。
取穴:拳手取穴,在拇指食指叉(cha)骨間,第一(yi)掌骨與第二(er)掌骨接合處(chu),距大(da)白穴一(yi)寸二(er)分,與重仙穴相(xiang)通。
手術(shu):用一寸五分針至(zhi)二寸針,針深可(ke)透過(guo)(guo)重仙穴(過(guo)(guo)量針)。
注意:孕婦禁針。
6.中白(bai)穴(xue)(xue)(又名鬼門(men)穴(xue)(xue))
部(bu)位:在手背小指掌(zhang)骨(gu)與無名指掌(zhang)骨(gu)之間,距指骨(gu)與掌(zhang)骨(gu)接連處五分。
解剖:腎分支神經。
主治:腎臟(zang)病之(zhi)腰痛(tong)、腰酸、背痛(tong)、頭暈、眼(yan)散(san)光(guang)、疲勞(lao)、腎臟(zang)性之(zhi)坐骨神經痛(tong)、足外踝痛(tong)、四肢浮腫。
取(qu)穴(xue):拳(quan)手取(qu)穴(xue),在小(xiao)指掌骨與(yu)無名(ming)指掌骨之(zhi)間,距指骨與(yu)掌骨接連處五分是(shi)穴(xue)。
手術:針深三分至五分。
7.下白(bai)穴(中白(bai)之倒馬穴)
部位(wei):在手背小指掌骨(gu)與無名指掌骨(gu)之(zhi)間,距(ju)指骨(gu)與掌骨(gu)接連處一寸五分。
解剖:腎肝分支交(jiao)錯神經。
主(zhu)(zhu)治(zhi):牙齒酸、肝(gan)微痛(tong)、以及中(zhong)白穴主(zhu)(zhu)治(zhi)各癥。
取(qu)穴(xue)(xue):拳手取(qu)穴(xue)(xue),當(dang)小指(zhi)掌(zhang)(zhang)骨與無名指(zhi)掌(zhang)(zhang)骨之間,距(ju)指(zhi)骨與掌(zhang)(zhang)骨一寸五分,(即中白穴(xue)(xue)后一寸)是穴(xue)(xue)。
手(shou)術(shu):針深三分(fen)至(zhi)五分(fen)。
8.腕順一穴
部位:小指(zhi)掌骨(gu)外側(ce),距手腕橫(heng)紋二寸五分。
解剖:此處為小指外(wai)轉筋(jin),有腕骨背側動脈與(yu)支(zhi)脈,尺骨神經,腎分支(zhi)神經。
主(zhu)治(zhi):腎(shen)虧之頭痛(tong)(tong)、眼花、坐骨神經(jing)痛(tong)(tong)、疲勞、腎(shen)臟炎(yan)、四(si)肢骨腫(zhong)、重性腰(yao)兩(liang)邊(bian)痛(tong)(tong)、背痛(tong)(tong)。(女人用之效更大,兩(liang)手不宜同時(shi)用)。耳鳴(ming)特效。
取穴(xue):在小指掌(zhang)骨外(wai)側,距手腕(wan)橫紋(wen)二寸五分處(chu)是(shi)穴(xue)。
手術(shu):針(zhen)深二至四分(fen)。
9.腕順二穴
部位:在小指掌骨外(wai)側,距手腕橫紋一寸五(wu)分處。
解(jie)剖:此處為(wei)小指外轉筋(jin),有(you)腕骨背(bei)側動脈(mo)與(yu)支脈(mo),尺骨神(shen)經(jing),腎分(fen)支神(shen)經(jing)。
主治:鼻出(chu)血以及腕順一穴主治各癥。
取穴(xue):當小指掌骨外側(ce),距手橫紋一(yi)寸五分是穴(xue),亦(yi)即在腕(wan)順(shun)一(yi)穴(xue)后一(yi)寸之處。
手術:針深(shen)二至四分(fen)。
注意:腕順一穴與二穴以一次(ci)用一穴為宜。
10.手解穴
部位:小指(zhi)掌骨(gu)與無名指(zhi)掌骨(gu)之(zhi)間,握拳時小指(zhi)尖觸及(ji)之(zhi)處。
解剖:腎(shen)臟敏感神經。
主(zhu)治:主(zhu)解暈針(zhen)(zhen)與下針(zhen)(zhen)后引起之(zhi)麻(ma)木感及氣血錯亂(luan)之(zhi)刺痛。
取穴:手心向上(shang),在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觸及掌處(chu)是穴。
手(shou)術:針深(shen)三分至五(wu)分,停針十(shi)至廿分鐘即解(jie),或以三棱針出血即解(jie)。
溫(wen)馨提示(shi):文中(zhong)所(suo)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xi),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mang)目試用(yong)!
往期熱門文(wen)章:1.珍藏版《十四經絡3D動態循行圖(tu)》,配(pei)歌訣 !請收藏2.道破天機:針灸為什么能治大病!3.民國大醫張(zhang)錫純:這1個小方子(zi)提高免疫力,所有人都能用!久服不傷人!4.10張(zhang)圖(tu)打通(tong)經絡,簡(jian)簡(jian)單(dan)單(dan)祛病痛!如果(guo)您支持(chi)中醫,請多多分享和轉(zhuan)發(fa),功德無量!
有機(ji)會免費獲得紙質教材“識(shi)別”關注(zhu)
明天下午3點,精彩繼續......《董氏奇穴(xue)視頻資料》免費下載
穴位 :天士穴、地士穴、人士穴
定位 : 手平伸、掌心側向上,從腕部橫紋上行四寸,當前臂橈骨內側是 人士穴 ;人士穴上三寸是 地士穴 ;地士穴上三寸是 天士穴
主治 :1、哮喘特效穴+ 靈骨穴 2、氣喘、感冒、咳嗽(sou)、鼻炎等(deng)呼(hu)吸系統疾病3、心(xin)(xin)悸、心(xin)(xin)臟(zang)病4、腎(shen)虧、腰痛
針刺 : 此穴深(shen)度分(fen)(fen)上、中(zhong)、下三層,上層淺(qian)刺通肺經(jing),中(zhong)層入心經(jing),深(shen)層入腎經(jing)。淺(qian)刺五分(fen)(fen)到八分(fen)(fen)治氣(qi)喘、感冒;針(zhen)刺1寸(cun)到1.2寸(cun)治心悸、心臟(zang)病;深(shen)刺入1.5寸(cun)治腎虧、腰痛。
操作手法:后期(qi)待發(fa)
1、頭冷痛 ,天熱也得戴帽子,患者頭部特別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為虛癥,炙百會穴上星穴。
2、頭冷痛,前額痛 ,受寒時疼痛加重,頭部畏風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辯氣味,天熱時癥狀消失,病因為氣虛血瘀,炙百會穴,上星穴,撥揉風府風池穴。
3、頭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無力 ,病因為心理壓力過大,休息不到位,點揉后溪穴3分鐘,后溪為督脈之會穴,上通頭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4、偏頭痛 ,為少陽膽經循環不良,取小腿外側,陽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撥法。(瀉法)
5、酒后頭痛 ,點搡率谷穴,盧息穴,百會穴,撥揉后頭斜方肌起止點心,淺拿肩井穴。
6、視物不清,好象被云霧庶住 ,病因為肝虛引起的癥狀,點揉太沖穴300次。
7、聲音嘶啞 ,病因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強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手三里用擦法。
8、落枕 ,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風府穴強刺激。
9、背痛 ,直取大椎穴旁開5分處,后溪穴,外關穴強刺激。病因為寒凝后背。
? ? ? ? ? ? ? 董氏奇穴七十二絕針,掃碼免費學!
10、急性腰扭傷 ,直取承山穴雙側上臂扭傷穴,太沖穴強刺激.活動腰部。
11、腰痛環腰一周,帶脈痛 ,直取膽經足臨泣穴,外關穴強刺激,活動腰部。
12、腰脹,眼脹,口苦,不想飲食,睡眠不好 ,病為帶脈病,合并肝膽癥狀,直取足臨泣穴強刺激。
13、腎虛性腰痛 ,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點揉。
14、岔氣 ,直取肝經的太沖穴,患者張口,強刺激呼出聲來。
15、臀部疼痛 ,直取脾經的五俞穴,病因為脾經所主之癥。
16、小腿脹痛 ,直取合谷穴,病因為六腑之癥,寒瘀大腸。
17、雙腿無力,腿足發麻,無力,不能正常行走 ,取三陰交穴后1寸(奇穴)
18、大腿股四頭肌麻木 ,炙太淵穴,病因為肺所主之癥。配放血法。
19、小腿轉筋 ,取膀胱經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為寒瘀腓腸肌療。
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著地 ,病因為生殖系統寒癥,內外踝關節下面揉法拍法。
21、感冒初期,流鼻涕 ,全頭刮痧,點揉合谷穴,風府風池穴。
22、腹瀉 ,病因為受寒引起腹瀉,大便如水,一天幾次,體溫正常,隔鹽炙,神闕穴,神效。
23、腹瀉 ,食物中毒,足部反射療法。腎、腎上腺、腹腔神經叢,脾胃,結腸,肝膽反射區,加補糖水鹽水。
24、夜尿多 ,腎虛,刮捏手小指,炙或點揉夜尿點。(小指末節中間)
25、陽痿無法勃起 ,龍根穴,太沖穴。
26、手指麻木 ,病為風寒瘀阻手指經絡,炙少商穴外關穴。
27、手腕以下至手指稍麻木 ,病因為風寒如表絡,炙太淵穴,全肘以下至指稍刮痧。
28、肩周炎 ,手臂不能上抬,取條口穴,承山穴,強刺激,病因為寒入陽蹺脈。
29、肩周炎 ,人老體衰,筋脈失養,致使肩關節運動障礙,刮痧活血肩周,點揉強刺激天宗穴3分鐘。
30、打隔 ,因暴飲暴食造成隔肌驚攣,取足反射區腦垂體,胃食道,胸膈反射區。
31、打隔 ,病因為交感神經興奮,造成食道收縮性反應,點揉足大趾腹中間腦垂體反應區,強刺激。
32、肝瘀氣滯,癥狀胸肋脹,食不下 ,取脾經絡穴大包穴,胃經的不容穴期門穴,章門穴拿揉手法,消食化氣。
33、胃痛 ,直取胃經的沖陽穴,歷兌穴,強刺激,足部胃反射區,腹腔神經叢用補法。
34、腸鳴腹脹 ,炙內踝下照海穴,配足部反射區腹腔神經叢,脾、腎、肝、膽、結腸反射區。
35、胸痛,呼氣吸氣都痛 ,病因為生氣所發,氣會膻中,患者腹臥強口撥揉法強刺激承山穴至昆侖至太溪穴,患者痛時喊出聲音來。
36、少兒突發性腹脹、腹痛 ,病因為脾胃不合,拇指指甲旁1分處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對,指甲外側)
37、小兒發熱 ,足部反射區療法,腎上腺,腹腔神經叢,結腸區揉法,全足搓捏,以雙足雙手出汗為度。多喝溫開水。
38、大便困難 ,病因為長期用瀉藥,致使直腸神經叢麻痹,啄法使腰骶部發熱,點揉承山穴,支溝穴,足部直腸,結腸反射區及腹腔神經叢腦垂體反射區。
39、便秘 ,點揉腕后心經神門穴至有便意,然后再排便,可減少心腦血管意外,病因為心腎不交,致使腎的司主二陰功能減弱。
40、便秘 ,病因為老年陰液虧損,體液從表皮膚散失過多,肺所主功能失調,大腸與肺表里不合,刮痧療法,重點刮手食指雙側,配肺經大腸經五輸穴。
41、旅途便意 ,點壓手掌中心,胃腸腎反射區。
42、暈車 ,強刺激點揉風池穴特效。
43、鼻出血 ,雙手中指相鉤,加壓5秒鐘,兒童多見。
44、早泄 ,大赫穴、上會陰穴。
45、氣閉耳聾 ,病因感冒引起,取撲參穴,強刺激,特效。
46、隆閉,癥狀為小便點滴不暢或不通 ,取足反射區下腹部,腹腔神經叢,腎及腎上腺,加強生殖腺反射區。
47、突發性疝氣 ,強刺激足反射區腹股溝3分鐘,太沖穴1分鐘。
48、心腦循環不好 ,子午流注調理方法,中午11點至1點時點揉通里穴,神門穴,晚7點至9點揉曲澤穴,郗門穴,內關穴,大陵穴,拿揉腋窩淋巴。
49、防中風 ,全頭刮痧保健,重點刮百會、太陽、風府、風池穴,加刮手腕至指稍,足踝至趾稍,每天保健15分鐘。
50、頭痛
癥狀:頭部某點疼痛,類似脈搏跳動。做事沒精神,思維遲鈍。
方法:偏頭痛,多半有氣郁積在心。在同側找到痛點,用拇指輕揉,疼痛處多有結節,可揉開。也可揉搓外關穴治療。
51、胃酸
癥狀:吃飯不規律,導致胃不舒服,很餓卻不想吃,胃酸較多。
方法:取坐姿,全掌用力摩擦大腿正上面,由大腿根到膝蓋部位的肌肉。反復摩擦3分鐘。以打嗝為佳,這部位許多穴位可調節胃的功能。
52、乳腺增生
癥狀:大多年輕白領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方法:可敲打經絡,尤其是“膽經”。用指節由大腿外側腰下方,一直敲打到小腿外腳踝上方。每天不定時敲打3分鐘。
53、便秘
癥狀:大便干燥,排便不暢,會造成小腹贅肉、膚色不均。
方法:用“推腹法”可治。臨睡前用兩手指肚從心窩推到肚臍,再從兩側從上往下推。,每晚五分鐘。嚴重者可于起床前再推一次。
54、時差混亂
癥狀:白天犯困,效率極低,越晚越精神。晚上無法入睡,熬到凌晨;早上起不來。
方法:“金雞獨立”能靜心,身心俱調。抬一足直立,站穩后閉眼睛。每天堅持練習幾分鐘,一周后,“時差”就倒過來了。
55、掉發
癥狀:大把掉發,發色干枯,毫無光澤。
方法:用手指肚敲打頭部,又稱“鳴天鼓”,可健腦護發。還可用手指肚梳頭養發,每次只需兩分鐘,一天兩次,堅持兩周,就會有效。
56、虛胖
癥狀:整體不胖,局部臃腫,尤其是大腿、臀部和腰部,由于加班、疲勞、懶惰等原因,無法按時運動。
方法:消除腰部“游泳圈”可于睡前平躺,用空拳敲打腰側贅肉,每次三百下。減腿和臀部贅肉,可跪地板上爬,堅持一月,效果明顯。
二
57、視力下降
癥狀:由于常盯電腦,看東西模糊,眼睛干澀發癢,眼里有血絲。
方法:耳垂上戴耳環的小孔,是“明目穴”,平常多用手指揉捏此穴,每次兩分鐘,揉時要閉眼睛。
58、煩躁
癥狀:事情多、任務重時,容易氣血上涌,明明知道此刻需要平心靜氣,卻越想越著急。
方法:宣泄。選擇你愛聽的音樂,隨著音樂的節奏,用十個手指肚敲打你的電腦桌。敲到手微痛即可。十指連心,“十宣”穴位于此處,可宣泄心中郁結之氣。
59、偏頭痛 ,為少陽膽經循環不良,取小腿外側,陽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撥法。
60、痛經 ,點揉昆侖穴,太溪穴,撥揉踝后大筋,病因寒瘀肝脾、任沖脈。
61、眼干,癥狀眼干無淚 ,強刺激攢竹穴,睛明穴,迎香穴風府穴,流淚為止。
完
緒論
一、董氏奇穴概述
(一)董氏奇穴之分布
(二)董氏奇穴之命名
(三)董氏奇穴之取用
二、董氏奇穴與經絡
(一)循經取穴
(二)交經取穴
(三)五臟別通用法
三、董氏奇穴手法
四、董氏奇穴治療發揮
五、董氏奇穴與中醫學說
第一章 一一部位(手指部位)
大間(17)小間(17)外間(17)浮間(18)中間(18)木穴(18)心常(19)木炎(19)還巢(19)脾腫(20)鳳巢(20)復原(20)太陽(21)失枕(21)雙靈(21)定喘(22)木靈(22)火星上(22)火星下(22)人陽(23)地陽(23)天陽(23)內陰(23)沈陰(24)木華一、木華二(24)火膝(24)膝靈(25)膽穴(25)二角明(25)心膝(25)肺心(26)八關(26)七華(26)木火(27)指千金(27)三仙(28)指駟馬(28)指胃(28)指腎(28)健脾(29)指三重(29)正土(29)水腰(29)珠圓(29)婦科(30)制污(30)五虎(30)止涎(31)三肩(31)
第二章 二二部位(手掌部位)
重子(33)重仙(33)大白(33)重魁(34)靈骨(34)中白(35)下白(35)上白(36)分白(36)內白(36)外白(36)腕順(37)腕順二(37)手解(38)手解一(38)手解二(38)土水(39)上高(39)下高(39)三風(39)三齒(40)三河(40)三毛(40)三火(40)三星(40)三海(41)心靈一、心靈二、心靈三(41)三叉一(41)三叉二(41)三叉三(41)小節(42)
第三章 三三部位(小臂部位)
其門(43)其角(43)其正(43)火串(44)火陵(44)火山(44)火腑海(45)手五金(45)手千金(45)腸門(45)肝門(46)心門(46)人士(46)地士(47)天士(47)曲陵(47)建力(48)中力(48)腰靈一(48)腰靈二(49)腰靈三(49)
第四章 四四部位(大臂部位)
分金、內金、合金(50)后椎(50)首英(50)富頂(51)后枝(51)肩中(5])背面(52)天宗、地宗、人宗(52)云白(53)神肩(53)李白(53)水愈(53)下曲(54)上曲(54)支通(54)落通(54)正脊一、正脊二、正脊三(55)三神一、三神二、三神三(55)三靈一、三靈二、三靈三(55)
第五章 五五部位(足趾部位)
火包(57)上瘤(57)三圣一、三圣二、三圣三(57)海豹(58)木婦(58)
第六章 六六部位(足掌部位)
火硬(59)火主(59)門金(60)木斗(60)木留(60)六完(60)水曲(61)火連(61)火菊(61)火散(62)水分(62)水門(62)水香(62)水晶(62)水相(63)水仙(63)上溪、下溪、外溪、內溪、前溪、水溪(63)花骨一(63)花骨二(64)花骨三(64)
……
第七章 七七部位(小腿部位)
第八章 八八部位(大腿部位)
第九章 九九部位(耳朵部位)
第十章 十十部位(頭面部位)
第十一章 背部部位
第十二章 前胸部穴位
第十三章 董景昌奇穴針方賦
第十四章 常見疾病董氏奇穴
第十五章 臨床醫案
第十六章 胡光老師董氏奇穴臨床醫案整理
第十七章 5維全息療法
第十八章 三體一康論
結語
現在不(bu)養生,將來養醫生。千萬(wan)別贏了(le)事業,輸了(le)健康。關(guan)注我,學(xue)點老祖宗的養生知識,對您(nin)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99094.html.
聲明: 我(wo)們(men)(men)致力于(yu)保護(hu)作者(zhe)版權,注重分(fen)享(xiang),被刊用文(wen)章因無法核實(shi)真實(shi)出處,未(wei)能及時(shi)與作者(zhe)取得聯系,或有(you)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guan)理員,我(wo)們(men)(men)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fen)文(wen)字與圖片資(zi)源(yuan)來自于(yu)網(wang)絡,轉載(zai)是出于(yu)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you)來源(yuan)標注錯誤或侵犯(fan)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wo)們(men)(men)(管(guan)理員郵箱:),情況屬實(shi),我(wo)們(men)(men)會第一(yi)時(shi)間(jian)予(yu)以(yi)刪除,并同時(shi)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yi)篇: 董氏奇穴治療“痛(tong)經”案(an)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