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梁曉峰教授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了一篇重磅研究,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行政特區)的人們的前25位死因變化,以及導致死亡的高危因素。
1990年和2017年,我國居民的前10位死因分別是:
大家注意到了嗎?無論是1990年,還是2017年,中風都是中國人的頭號殺手。平均死亡年齡58歲,平均每人折壽18年!
中風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太高了!據最近統計:
?我國現有中風患者7000萬人;
?每年新發中風200萬人;
?每年中風死亡人數165萬人;
?每12秒即有一個中國人發生中風;
?每21秒就有一個中國人死于中風。
高發病率!高復發率!
高死亡率!高致殘率!
中風不僅兇險,而且沒有特效藥。
很多人都見過中風病人,要么偏癱,要么失語,不能說話,要么失明,看不見了,是嚴重影響國民身體健康的疾病之首。
中風高發,因為缺它國人的腦中風發生率非常高,是歐美人的3~5倍。之所以如此,和一種人體必需元素“葉酸”的缺失是分不開的。據不完全統計,每5個國人里就有1個人缺乏葉酸,這些缺少也算的也正是腦中風的高發和高危人群!
補葉酸,也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教授經過多年的臨床研究,為咱們提供的最適合中國人的預防中風的方法!
在第18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上,霍勇教授為大家介紹了中國特色預防腦卒中的方法:補充葉酸。
從2008年開始,霍勇教授帶領團隊對20702名高血壓患者進行了隨訪實驗,究結果表明,在缺乏葉酸的地區,尤其是沒有進行葉酸全民強化的地區(如中國),在高血壓患者中補充葉酸,可減少腦卒中的發病率。
數據顯示:我國居民葉酸缺乏比例高達20%~60%。人體缺少葉酸的攝入,容易導致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這種物質的升高將直接導致腦中風發生的概率直線上升。
葉酸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預防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由中美醫學家聯合完成的研究證實,補充葉酸可有效降低腦卒中的風險。
最簡單的防風法:每天一個蛋通常我們每天從食物中獲取的葉酸約300微克,要起到預防作用,最好額外補充200微克。
?可怕的是,缺少葉酸的人不會有特別明顯的癥狀,但是他們若同時伴有高血壓,那么中風的風險將提高12倍!
?葉酸對人體是普遍有益的,即便沒有高血壓,充分攝入葉酸,也可以極大減少腦中風的發生概率。
《美國醫學會雜志》曾報道:一天一兩片葉酸(0.8mg),能使中風風險下降21%。而北京大學一項后續研究結果顯示:血小板低的高血壓患者是葉酸受益最明顯的人群,補充葉酸后其風險下降程度可以達到73%。不過,建議大家不要擅自吃葉酸片劑,如果要服用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補充葉酸,首先應從天然食物開始!
由于葉酸本身易因烹煮或存放方式而耗損流失的特性,所以,建議每天要保證一定量果蔬的新鮮食用,特別是以下幾種食物,盡量減少烹飪時間,補充葉酸,輕而易舉~
在食物中,蘆薈:葉酸含量:85~120(微克/100克);雞蛋黃:葉酸含量:121(微克/100克);西藍花:葉酸含量:121(微克/100克);燕麥:葉酸含量:190(微克/100克)。
其他富含葉酸的食物
蔬菜
?萵苣、菠菜、西紅柿、胡蘿卜、青菜、龍須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扁豆、豆莢、蘑菇等。
新鮮水果
?獼猴桃、橘子、山楂、葡萄、蘋果、草莓、香蕉、梨、櫻桃、石榴等。
動物食品
?動物的肝臟、腎臟、禽肉及蛋類,如豬肝、雞肉、牛肉、羊肉等。
谷物類
?全麥面粉、大麥、米糠、小麥胚芽、糙米等:
豆類、堅果類
?黃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
谷物類
?大麥、米糠、小麥胚芽、糙米等。
哪些操作方法易損失葉酸?
①長時間浸泡、加鹽洗菜。葉酸屬于水溶性維生素,長時間浸泡、加鹽清洗等都可能造成葉酸流失。以菠菜為例,不當的清洗方式,會使葉酸流失10%左右。
②暴曬、高溫烹飪。高溫會加速葉酸的流失,同樣以菠菜為例,陽光暴曬會使葉酸流失25%。
③酸性食物、酒精。葉酸遇到酸性食物(如:醋)、酒精等,容易分解流失。
④部分藥物。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安定片等藥物可能導致葉酸不足,建議此類人群遵醫囑調整藥物和葉酸的平衡。
發表在《美國營養學院學報》上的一項研究稱,每天吃一個雞蛋,可以將罹患中風的風險降低約12%!
美國流行病學數據研究所研究人員對1982年至2015年的多項相關研究進行了分析,同時觀察了不同食物如何影響人的心臟和血管狀態。結果顯示:
?每天吃一個雞蛋,中風風險平均降低約12%;
?男性中風風險下降15%;
?女性中風風險下降8%;
因為雞蛋內的葉酸含量很高,在121微克/100克左右,而且主要存于蛋黃,每天吃一個雞蛋,也是不錯的。
怎么吃:帶殼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調溫度不高、蛋黃中的膽固醇也沒被氧化,因此是對心臟、血管最有益的吃法。而且這種吃法吸收率也最高!
最新防中風三字經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至少有80%的中風是可以預防,超過90%的危險因素是可以人為控制的!
無數臨床醫生總結出來的《最新防中風三字經》,希望能幫助幫助大家遠離這個可怕的魔鬼!
1穩血壓:控制腦梗、腦出血的關鍵危險因素2調情緒:保持樂觀情緒,避免過于激動3戒煙酒:保護血管、控制危險因素4擇飲食:太咸、太甜、太油膩的都別吃了5防便秘:太多悲劇在如廁時發生6不蹲便:讓血壓更高,發病風險更大7動左手:靈活右腦,對預防腦溢血很關鍵8喝足水:讓血液不黏稠,睡前、起夜、早上起床、運動前后都要注意補水。9防跌倒:血管脆弱經不起折騰10重先兆:救治越早,后遺癥風險越低具有中風隱患的人往往會有一些先兆癥狀,如無誘因的劇烈頭痛、頭暈、暈厥,有的突感肢體麻木、乏力或一時性失視、語言交流困難等,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國人的頭號死因不是癌癥,而是中風!一生不得中風的方法,值得每個人收藏一份,從現在開始做起,只要在生活中堅持做到了,一生不得這要命的病,千萬收好!
我認為這是一種誤解,或者叫一種錯覺!
每天都有人離開這個世界,這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
普普通通的人離開是靜悄悄的,沒有多少人知道;只有名人去世,消息才鋪天蓋地的卷過來,在某一個時期,成了全國的關注熱點,給人的感覺好像名人患癌癥的人越來越多了。就像空難事故一樣,全世界每年有兩次空難事故,給人的感覺就是飛機怎么越來越容易掉下來了,其實空難事故與車禍相比,造成人員傷亡的數量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我不是養生專家,甚至都不是一個醫生,對于人的健康長壽,只能談一點膚淺的認識。
我認為影響一個人健康長壽的首要因素是遺傳基因
我不忍心舉例子,但大家心中都有數,好多勤奮善良或者已經取得事業成功的人,因為家庭遺傳因素,在自己事業最輝煌的時候英年早逝。第二個因素應該是良好的心態。不攀比,不虛榮,不緊張,不惶恐,“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在這方面我們最好的榜樣是黃永玉老先生,還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人。一個是“老頑童”,一個是非常善良的袁爺爺。坦然地面對生死,活一天就要高興一天,過好一天。
一切都無所謂的人,“沒心沒肺”反倒不容易得病
我們現在有好多人,總覺得自己不如他人,心理上很糾結,為了所謂的面子,每天虛偽的生活,過不出真實的自我,天天都抑郁痛苦。我認為這是萬病之源。至于合理膳食、適度運動我認為不是很重要。什么東西都吃一點,什么東西都不要多吃,不要吃得過飽,也不要饑餓難耐;想動就動,不想動就座在家里,只要內心不胡思亂想則可。
趙忠祥從確診到趙忠祥老師去世,僅僅兩個月的時間
趙忠祥先生年輕的時候英俊瀟灑,無論業務水平還是思想品德,都是年輕播音員、主持人學習的榜樣但是退休以后衰老非常之快,說話走路都沒有多大的精氣神,我一直都感到非常奇怪,但趙忠祥先生不存在心態問題,從確診到趙忠祥老師去世,僅僅兩個月的時間
得到癌癥是件晴天霹靂的事,很多人都不知該如何是好,甚至對于癌癥治療有錯誤認知。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江坤俊舉一個例子:曾有一位乳癌病患在化療期間測肝功能時,發現肝功能飆到2000多,本來醫生們以為是化療藥物的副作用,但換了藥物后肝功能還是沒有降下來。后來才發現,該病患有個遠房親戚買了很昂貴的補品給他補身子,正是那個補品傷了肝臟... 飲食對癌癥病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不僅不能隨便給他們吃補品,以免傷肝、傷腎造成治療的麻煩,營養攝取本身就是癌癥治療會否成功的一大關鍵。 醫師解惑:癌癥的關鍵死因就是「它」 癌癥很可怕,但為什么可怕?一般人可能不夠清楚。江坤俊醫師講解癌癥的二大致命原因:癌細胞會轉移、侵害器官 如果得到肝癌,癌細胞把肝臟都占據了,肝功能就沒有了,失去了解毒功能,人當然就會死亡。若是得到肺癌,癌細胞把肺都占據了,人沒辦法呼吸當然也會死。至于乳癌,雖然 *** 不是維持生命的器官,但乳癌細胞會轉移,若轉移到肝、肺等重要器官就可能致人于死。 癌細胞會與人體搶營養,使人虛弱 癌細胞生長迅速,會與正常細胞搶奪營養,如果癌癥病患沒有好好補充營養,常常會產生「癌癥的惡體質」,變得非常虛弱。江醫師指出:「其實有很多癌癥病患并非死于癌癥本身,而是死于癌癥的惡體質。」約有20%的癌癥病患是死于營養不良。江醫師強調:「飲食對癌癥病患來說真的非常重要!」曾有一位乳癌四期的病患,雖然她有求生意志,但當時對她真的是愛莫能助,因為她虛弱到沒辦法下床的程度。在這種狀況下,化療做下去身體也禁受不住。那位病人最后就眼睜睜地死于虛弱,連治療的機會也沒有。得到癌癥是件晴天霹靂的事,很多人都不知該如何是好,甚至對于癌癥治療有錯誤認知。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江坤俊舉一個例子:曾有一位乳癌病患在化療期間測肝功能時,發現肝功能飆到2000多,本來醫生們以為是化療藥物的副作用,但換了藥物后肝功能還是沒有降下來。后來才發現,該病患有個遠房親戚買了很昂貴的補品給他補身子,正是那個補品傷了肝臟... 飲食對癌癥病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不僅不能隨便給他們吃補品,以免傷肝、傷腎造成治療的麻煩,營養攝取本身就是癌癥治療會否成功的一大關鍵。 醫師解惑:癌癥的關鍵死因就是「它」 癌癥很可怕,但為什么可怕?一般人可能不夠清楚。江坤俊醫師講解癌癥的二大致命原因:癌細胞會轉移、侵害器官 如果得到肝癌,癌細胞把肝臟都占據了,肝功能就沒有了,失去了解毒功能,人當然就會死亡。若是得到肺癌,癌細胞把肺都占據了,人沒辦法呼吸當然也會死。至于乳癌,雖然 *** 不是維持生命的器官,但乳癌細胞會轉移,若轉移到肝、肺等重要器官就可能致人于死。 癌細胞會與人體搶營養,使人虛弱 癌細胞生長迅速,會與正常細胞搶奪營養,如果癌癥病患沒有好好補充營養,常常會產生「癌癥的惡體質」,變得非常虛弱。江醫師指出:「其實有很多癌癥病患并非死于癌癥本身,而是死于癌癥的惡體質。」約有20%的癌癥病患是死于營養不良。江醫師強調:「飲食對癌癥病患來說真的非常重要!」曾有一位乳癌四期的病患,雖然她有求生意志,但當時對她真的是愛莫能助,因為她虛弱到沒辦法下床的程度。在這種狀況下,化療做下去身體也禁受不住。那位病人最后就眼睜睜地死于虛弱,連治療的機會也沒有。癌癥病患飲食的三大迷思 飲食對癌癥治病是如此重要,但關于癌癥病患的飲食,民眾還是有一些迷思,江醫師舉出3個例子:罹癌期間能不能吃肉、喝豆漿? 大家總覺得吃紅肉不太好、認為吃紅肉會致癌;加上肉沒有煮熟的話怕有吃進寄生蟲的疑慮,對于做化療、抵抗力差的病患來說,可能會造成敗血癥等疾病。因此,很多癌癥病患以為在罹癌期間,特別是在化療時不能吃肉、尤其是紅肉。但這些觀念都是錯的。江醫師表示,化療最大的副作用是病患的白血球數量降低,白血球數量降低病患非常容易受到感染,所以一定要讓白血球數量回復,這時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因此,醫師非但不會禁止癌癥病患吃肉,反而「強烈建議」一定要多吃肉,特別是紅肉。因為紅肉不但有助于生成白血球,而且紅肉里面有鐵,也有助于生成紅血球。江坤俊醫師特別提到了豆漿。他指出,很多人以為得到乳癌后,含有類似女性荷爾蒙的食品不要去碰;但江醫師指出:「豆漿里面的荷爾蒙是大豆異黃酮,它跟動物性的荷爾蒙是不一樣的。」所以他會建議病患,特別是乳癌的病患,如果喜歡喝豆漿,在化療的期間攝取豆漿。 饑餓療法有效嗎? 癌細胞會跟身體搶營養,且搶得比正常細胞還快。有人認為病患吃東西補的是癌細胞而不是自己的身體,所以采用饑餓療法,想餓死癌細胞。江坤俊醫師「饑餓療法對癌細胞有沒有效?有效,只是對不起!你會先死才是癌細胞死!」江醫師強調,癌癥病患一定要有充足的營養,有充足的營養才有充足的體力去接受化療。 生酮飲食可以抗癌? 生酮飲食近年很流行,很多人利用生酮飲食來減肥,有一部分的人則利用生酮飲食來抗癌。為什么生酮飲食會跟癌癥連上關系呢?江坤俊醫師表示,因為國外有些研究團隊確實利用生酮飲食來治療腦部的癌癥;但江醫師強調:第一,只有幾個證明生酮飲食抗癌有效;第二,現在只證實生酮飲食對腦癌有一定的幫忙,其他的癌癥跟生酮飲食都沒有關系。江醫名言:有做有保佑!運動不能少,傳授你超簡單「強體力運動」 江坤俊醫師表示,除了飲食,運動對癌癥病患來說也很重要,但正在接受化療的癌癥病患,可能因為身體太過虛弱沒辦法做室外運動,或是怕走出室外容易被病菌感染。為此,江醫師教大家幾個簡易的室內運動,給癌癥病患參考。江醫師教的運動叫做「拍手運動」,非常簡單: 踏步每踏一步你的手就拍打一下。 這么簡單的運動只要持續進行30分鐘,體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千萬不要坐著不動,坐著不動癌細胞就會戰勝你喔!」 江醫師最后再次呼吁運動的重要性:「你只要有做(運動)就一定有保佑,多運動對你的身體一定有幫助。」 資料來源/本文影片授權自江坤俊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心血管疾病(CVD),包括心臟疾病、中風和高血壓等,是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也是致殘的首要病因,還是造成社會經濟負擔最沉重的病種。盡管近10年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大幅下降,到2010年,每3個死亡的美國人中仍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天超過2150美國人死亡,平均每40秒死1人。
與2000年相比,2010年因心血管疾病住院治療的人數增長了28%,造成的直接和間接費用3154億美元,相比之下,作為第二大病種的良惡性腫瘤醫療成本僅為2015億美元。
好消息是,心血管病導致的死亡和殘疾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
自1964年來,每逢二月,即美國心臟月,美國心臟協會(AHA)、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等機構都會聯合對外發布心血管病統計數據更新。對照這一更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和防治措施,為自己和你所愛的人的心臟健康獻上一份愛心。
已知人類可以控制的心血管病的七大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吸煙、不良飲食習慣、體力活動不足、糖尿病、肥胖以及高血脂。
據2月12號公布統計更新數據,調整后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歸因分數從高到低分別為高血壓40.6%、吸煙為13.7%、不良飲食習慣13.2%、體力活動不足11.9%、血糖水平異常8.8%。
據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愛護我們的心臟:
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第一危險因素。保持適當的體力活動、健康飲食(尤其是低鹽飲食)、控制體重等措施有助于控制血壓。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要終生服藥。每個人的高血壓類型和對各類抗高血壓藥物反應性不同,治療方案上需要個體化,務必將血壓穩定在目標水平以內。
需要特別警示的是,充斥國內市場降血壓中成藥的效果都沒有得到科學證據支持,這些藥不僅完全無效,浪費寶貴的醫療資源,還會延誤正規的治療,導致患者血壓越?降?越高,導致病情惡化,導致心臟病、中風發作,甚至死亡。
戒煙
剛剛過去的一月正值美國控煙運動50周年,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和國立衛生研究院等機構也發布了相關報告。報告提到有13種癌癥發病與吸煙相關,而吸煙造成的疾病累及幾乎所有器官。心血管病首當其沖,煙毒可以破壞動脈內皮細胞,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可以引發動脈痙攣、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
二手煙危害危害仍不容小覷。以血清尼古丁代謝物可替寧水平不低于0.05mg/mL為檢出標準,少年兒童暴露比率仍在50%左右,成人約有36.7%。這說明控煙運動仍然任重道遠。在此忠告那些癮君子們,為了你及周圍人的心臟健康,請及早戒除吸煙這一惡習吧。
健康飲食
2010年版美國國民飲食指南對健康飲食做出明確的推薦,包括足量的新鮮水果、蔬菜,嚴格控制鈉鹽攝入,控制總熱量攝入,盡量以非飽和脂肪替代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控制膽固醇攝入,其中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沒有安全標準,越低越好。
經常鍛煉
體育鍛煉有助于控制體重,降低膽固醇和控制血壓,而缺乏體育鍛煉則與越來越多的疾病相關聯。近年研究甚至發現,缺乏鍛煉與某些癌癥的發生相關,比如女性乳腺癌等。
調查發現,人們普遍缺乏體育鍛煉。體力鍛煉推薦標準是,成年人每周至少從事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活動,青少年每天從事60分鐘以上中度到劇烈的體力活動。
控制糖尿病與高血糖
糖尿病與肥胖、心血管病往往相伴發生。2010年,約有1970萬美國人被確診為糖尿病,820萬未確診的糖尿病,另有38.2%成年人的空腹血糖異常。低脂、低糖、新鮮水果和蔬菜的健康飲食、積極的體育鍛煉、控制體重減肥,仍是控制糖尿病與高血糖的不二法門。
控制體重
研究發現,肥胖(體重指數達到或超過30kg/m2)與意外死亡密切相關。更值得注意的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諸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終期(包括冠心病、中風和心臟衰竭),以及諸如哮喘、癌癥、終末期腎病、退行性關節病等疾病的危險因素。
因此,控制體重對于保護心臟和避免其他系列疾病已刻不容緩,具體措施仍不外乎健康飲食以及持之以恒的積極體育鍛煉。那些試圖依靠諸如短期內節食、藥物、針灸、瑜伽等歪門邪道,企圖一勞永逸者只能是妄想。
控制高血脂
研究認為高血脂尤其是高LDL-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2010年,約3190萬美國成人血清總膽固醇水平達到或高于240mg/dl,占比13.8%。
控制高血脂的主要措施仍然不外是健康飲食、積極體育鍛煉,限制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尤其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基本原則是越低越好。在此基礎上,許多人需要用藥物來降低高血脂,好消息是他汀類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可以阻抑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甚至可以逆轉動脈粥樣硬化進程。
控制飲酒量
雖然有研究認為,少量飲酒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可能的機制是升高HDL-膽固醇水平來實現的,但是這些證據主要還是來自流行病學調查,沒有得到臨床隨機雙盲對照試驗證據的支持。相反,有大量的研究證據支持飲酒尤其是大量飲酒對的健康危害,包括增加神經系統、肝臟、心臟、胰腺損害,及致癌性風險。
大量飲酒對于心臟的危害也是明確的,主要包括導致酒精性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其中暴飲可以誘發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心源性猝死。
因此,保證心臟健康也需要控制飲酒,原則上以不飲酒為好。千萬不要為了獲得那種尚未確定的、對心臟的所謂好處而開始飲酒,已經有飲酒習慣者應當保持適量,即男性每天不超過2標準杯,女性每天不超過1標準杯。
藥物預防
除以上可控的生活習慣之外,很多時候為了達到保護心臟的目的,需要服用各種不同藥物,比如降壓藥、降血糖藥、降血脂藥,以及必要時的抗凝藥等,凡是服用藥物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嚴格遵循劑量和療程來服用。
現在不養生,將來養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956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