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2月8日,在上海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或存在氣溶膠傳播。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印發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發現,氣溶膠是否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待進一步明確。因此氣溶膠是否成為傳播途徑仍然需要有待權威機構進一步解讀。時下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面臨春運復工“返程高峰”,因此如果不能有效阻斷傳播,后果會很嚴重。什么是氣溶膠傳播?氣溶膠是否是傳播途徑有待于進一步確認,一些研究對氣溶膠做了一些學術解讀。那么什么是氣溶膠呢?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氣溶膠化學與物理實驗室主任、國際氣溶膠學會秘書長曹軍驥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氣溶膠是人日常說話、大笑、唱歌等過程中排出的液滴,呼吸、咳嗽、打噴嚏均會產生液滴。其粒徑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體后很快(1秒甚至幾十毫秒內)蒸發,形成飛沫核(粒徑幾微米),且飛沫核長期懸浮在空氣中并隨空氣遷移,增加了無接觸傳播的風險。①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鄧巍巍在微信公號“知識分子”進一步發文稱:氣溶膠是新冠病毒的超長時空傳播途徑!_可能大家都有過這種經歷:走在樓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圍幾十米之內都沒有人,但仍然可以聞到煙味。我們聞到的就是煙草燃燒后形成的幾百納米左右的顆粒。越小的顆粒,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微米級的顆粒在空氣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幾乎不下沉。
這種在氣體中穩定分散懸浮的液態或固體小顆粒叫做氣溶膠。之所以翻譯為“膠”,大約就是取顆粒與媒介之間黏黏糊糊、難分難舍之意。含有新冠病毒的飛沫核尺寸就在亞微米到微米的范圍,與煙草燃燒后的顆粒尺度類似。因此,飛沫核在空氣中可以懸浮很久,并且在空氣中湍流的推波助瀾下漂移到遠方。飛沫核中的冠狀病毒有蛋白質膜殼的保護, 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保持活性。若是被人吸入體內,就有可能導致感染新型冠狀病毒。②氣溶膠傳播距離有多遠?曹軍驥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曾指出,病毒或細菌可以通過氣溶膠經長距離傳播而在短期內導致大面積感染。氣溶膠傳播方式與飛沫傳播相比,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傳播距離不同。飛沫是人打噴嚏或者咳嗽等活動排出的唾沫液滴,其粒徑一般為1至5毫米,在傳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間內傳播,屬于近距離傳播。而氣溶膠的傳播距離可達數百米甚至更遠,遠遠超過飛沫的傳播距離。①既然如此,我們是否就要特別緊張,甚至陷入恐慌?專家:值得重視,但無需恐慌!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李后強撰文表示,由于氣溶膠顆粒比較大,一般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因此一般醫用口罩(或者防范霧霾的口罩)可以阻攔這種粒子。特別小的氣溶膠粒子(半徑小于0.1微米),重量輕,主要分布在高空(來自土壤的靠近地面),隨風飄走了,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氣溶膠質點比表面能很大,又有電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壞,存活度不高。③同樣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麻醉科醫師凌楚眠在其個人微博中也指出,實際生活中,暴露在外的病毒絕大部分都很快死亡,只有達到極高數量級的閾值,部分病毒才有機會“碰巧”由黏膜進入人體;同樣,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懸停在衣物、皮膚的病毒,只有極微小的比例能通過手部觸摸進入眼口鼻。與其恐慌,不如做好居家防疫就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返程高峰”將至的防控壓力,為了更好地阻斷已知和潛在的傳播途徑,發布會上,上海市給出建議是一定要注意防范聚集性疫情的發生,要提高家庭聚集性疫情防控意識,如居家防疫要做到“七個要”:一要取消一切社會活動聚集,要勸阻重點疫區的親朋好友推遲出訪計劃;二要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對門把手、桌椅、馬桶坐墊等重點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四要講個人衛生:飯前便后用流動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來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彎曲遮掩口鼻;五要避免空氣和接觸傳播: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癥狀者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個人生活用品;就餐時,公筷分餐,快進食,少說話,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擁抱,拱手微笑講禮儀;六要嚴格做好居家隔離:外地人員要配合相關部門調查,準確報告實情、主動接受隔離;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應盡量與家人分住所居住,條件有限的,要分房間居住,單間隔離,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帶好口罩;七要密切關注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后盡快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全力配合治療。牢記!最關鍵的是,戴口罩!
現在不養生,將來養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948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