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健康生活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用藥原則(臨床助理醫師《呼吸系統》考點: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祝由網 2023-12-08 19:32:54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用藥原則

1.輕度或中度感染病例可以口服復方新諾明片或紅霉素、氟呱酸等,也可肌注青霉素加慶大霉素及其他輔助藥治療。

2.重度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應以早期足量、聯合、靜脈給藥為主輔以局部霧化吸入,并要采取綜合措施改善呼吸功能,包括緩解支氣管痙攣,清除痰液,持續低濃度給氧,應用呼吸興奮劑等。在有效控制感染后短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對搶救早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有一定作用。

3.輕度心力衰竭給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呼吸道感染后可好轉。

4.重度心力衰竭者可加用利尿劑,慎用強心劑。應用雙氫克尿塞、速尿等排鉀利尿劑時,可并用保鉀利尿劑如氨苯喋啶或安體舒通。使用血管擴張劑可以減輕心臟前、后負荷,降低肺動脈壓,如酚妥拉明、硝普鈉、心痛定、巰甲丙脯酸等。

5.控制心律失常可用心律平。應注意避免應用心得安等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以免引起支氣管痙攣。

6.應用降低血粘度的藥物,如藻酸雙脂鈉(PSS)、肝素、川芎秦等對肺心病防治有一定療效。

7.治療并發癥如酸堿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消化道出血、休克等。加強營養支持療法,如復方氨基酸、補血康、白蛋白等,提高機體抵抗力。

臨床助理醫師《呼吸系統》考點: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第二單元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簡稱慢性肺心病 (chronic cor pulmonale)是由肺組織、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疾病引起的肺組織結構和(或)功能異常,產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高,使右心擴張、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臟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臟病和左心病變引起者。我國引起CCP的主要原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約占81.8%。因此,COPD的防治是減少CCP患者的關鍵。據我國北京、沈陽、湖北農村調查102230居民的.CCP患病率為4.42?。,占>15歲人群的6. 72?,明顯高于20世紀70年代5254822人群普查結果,>14歲人群CCP患病率為4. 8?。是我國呼吸系疾病的多發病、常見病致殘率及病死率高,是我國重點防治的慢性病。

  【臨床表現】

   此病發展緩慢,除在原有肺、胸疾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外,主要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及其他器官受累的癥狀,常常表現急性加重和緩解期交替出現。臨床表現大致可分二個不同階段的表現。

  一、肺、心功能代償期

  (一癥狀

   咳嗽、咳痰、氣促,活動后可有心悸、呼吸閑難、乏力和勞動耐力下降。急性期可使上癥狀加重,可有發熱。少有胸痛或咯血。

  (二)體檢

   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紺。肺氣腫體征;桶狀胸,語顫減弱;兩肺聽診過清音,心界縮小,肺下界下移;聽診呼吸音減弱,偶有干濕性啰音,心音遙遠, 肺動脈瓣聽診還可有第二心音亢進,三尖瓣區可出現收縮期雜音或心尖搏動向劍突下移位,提示有右心室肥厚。部分病人因肺氣腫使胸內壓升高,阻礙腔靜脈回流,可有頸靜脈充盈。此期肝下界下移是膈肌下降所致。

  二、肺、心功能失代償期

  (一)呼吸衰竭

   1.癥狀 呼吸困難加重,夜間為甚,常有頭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至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譫妄、撲翼樣震顫等肺性腦病的表現。

   2.體格檢查 明顯發紺有球結膜充血、水腫,嚴重時可有視網膜充血、水腫、視網膜血管擴張,視神經水腫等顱內壓升高的表現。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錐體束征陽性。因高碳酸血癥可表現為周圍血管擴張,皮膚潮紅,多汗。

  (二)右心衰竭

  1.癥狀 氣促更明顯,心悸、食欲不振、腹脹、惡心等。

   2.體格檢查 發紺更明顯,頸靜脈怒張,心率增快,可出現心律失常, 劍突下可聽到反流性收縮期雜音。肝臟腫大且有壓痛,肝頸回流征陽性,下肢水腫,重者可有腹水。少數病人可出現肺水腫及全心衰竭癥狀。

  【實驗室檢查】

  X線征象

   1.右肺下動脈干擴張①橫徑?15mm②右肺下動脈橫徑與氣管橫徑比值>1. 07;③經動態觀察較原右肺下動脈干增寬2mm以上。

  2.肺動脈段凸出 其高度>3mm。

  3.中心動脈擴張和外周分支纖細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4.圓錐部顯著凸出(右前斜位45?)或錐高?7mm。

  5.右心室增大(結合不同體位判斷)。

  二、心電圖檢查

  1.額面平均電軸?﹢90.

  2.V1導聯 R/S>1

  3.重度順鐘轉位(V5導聯R/S?1)。

  4.RV1+SV5>1.05mVo

  5.aVR 導聯 R/S 或 R/q?l。

  6.V1-V4導聯呈Qs、qr、Qr (除外心肌梗死)。

   7.肺型P波:①P電壓?0.22mV,或②電壓?0.2mV呈尖峰型,結合P 電軸>+80?,或③當低電壓時P電壓>1/2R,呈尖峰型,結合電軸?+90?

  8.可有肢導聯低電壓

  9.右束支傳導阻滯(完全性或不完全性)。

  三、超聲心動圖檢查

  1.右心室流出道內徑?30mm。

  2.右心室內徑20mm。

  3.右心室前壁的厚度?5.0mm,或前壁搏動幅度增強

  4.左/右心室內徑比值。

  5.右肺動脈內徑?18mm,或肺動脈干?20mm。

  6.右心室流出道/右心房內徑比值>1.4。

   7.肺動脈瓣前葉曲線出現肺動脈高壓征象者(a波低平或t:2mm,有收縮中期關閉征等)。

  四、心電向量圖檢查

  具有右心室及(或)右心房增大指征。

  【診斷要點】

   1.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史。主要是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和胸廓疾病史等病史。

  2.有咳嗽、咳痰,進行性氣促的臨床癥狀。

  3.有肺氣腫和(或)肺動脈高壓的體征。

   4.輔助檢查X胸片、心電圖檢查有一項符合診斷標準。有條件可作心電向量圖,超聲心電圖以增加診斷可靠性。

   5.急性加重期可有發熱、血白細胞和(或)中性粒細胞增高。痰培養或涂片可獲得有價值的病原。具有以上1?3條加上X胸片或心電圖符合診斷條件,排除其他心臟疾病即可作出診斷。

  【治療原則】

   肺心病的治療原則是: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預防并發癥;改善生活質量。

  根據病程又可分為急性加重期和緩解期的治療。

  一、急性加重期的治療

  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

   1.控制感染 根據痰培養細菌學及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或?經驗?用藥 (參閱COPD及肺炎章節)。

   2.暢通呼吸道 可應用物理和藥物相結合的方法促進排痰,常用藥物有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

   3.給氧 鼻導管吸氧或面罩吸氧,通常用低流量1?2L/min。4.舒張氣管 可選用茶堿、?2受體激動劑、膽堿能阻斷劑等單用或合用。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3?5天),包括甲潑尼龍、琥珀酸氫化可的松或潑尼松。

   5.控制心力衰竭 一般不需要用強心藥,糾正缺氧后心力衰竭可自行減輕,如果需用洋地黃,應用快速洋地黃制劑,如毛花苷丙、西地蘭。可用全量的1/3或1/2。必要時可用小量排鉀利尿劑并同時合用保鉀利尿劑,應防止低鈉、低鉀、低氯性堿中毒。

  6.預防消化道出血等常見并發癥。

  7.有呼吸衰竭者糾正呼吸衰竭(參見呼吸衰竭)。

  8.糾正水、電解質平衡。

  9.及時發現和糾正心律失常。

  10.補充足夠的熱量。

  二、非急性加重期(緩解期)的治療

  1.教育與管理加強對患者及有關人員對肺心病的防治知識教育,樹立信心,配合治療。

  2.戒煙或避免被動吸煙。

  3.家庭氧療。

  可用氧氣瓶或制氧機供氧。

   4.支氣管舒張劑的應用 可選用膽堿能阻斷劑、?2受體激動劑,茶堿、單用或合用,糖皮質激素和?2受體激動劑吸入劑可單用或與膽堿能阻斷劑合用。

  5.祛痰藥 鹽酸氨溴素(ambroxol)、乙酰半胱氨酸等有一定幫助。

  6.抗氧化劑 N-乙酰半胱氨酸可選用。

  7.營養支持 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飲食。

  8.疫苗 多價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等。

  9.免疫調節劑可選擇試用。

  10.中藥扶正或辨證施治。

  例題:

  第1題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最常見誘因是

  A.過勞

  B.大量利尿

  C.使用鎮靜劑

  D.呼吸道感染

  E.使用支氣管擴張劑

  正確答案:D

  第2題 慢性肺心病常見的原因疾病

  A.肺膿腫

  B.Ⅳ型肺結核

  C.脊柱嚴重畸形

  D.支氣管擴張癥

  E.慢性支氣管炎

  正確答案:E

簡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治療原則。

簡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治療原則。

正確答案:

(1)健康教育:教育患者戒煙,脫離環境粉塵和刺激性氣體等污染環境。

(2)支氣管舒張藥:①短效和長效?2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例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為短效定量霧化吸入劑,沙美特羅與福莫特羅為長效定時吸入劑。②茶堿類藥物。如氨茶堿等,該類藥物可解除呼吸道平滑肌痙攣。③抗膽堿藥。主要品種為異丙托溴銨氣霧劑,可阻斷M 膽堿受體,用來緩解和減輕癥狀。

(3)糖皮質激素:重度患者,FEV1<50%預計值的患者可考慮吸入糖皮質激素或糖皮質激素與長效?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聯合制劑。

(4)其他藥物:對痰不易咳出者可應用祛痰藥,常用藥物有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或美司坦等。

 (5)長期家庭氧療:患者一般用鼻導管吸氧,氧流量為1.0~2.0L/min,吸氧時間>15h/日。

什么是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因及表現是什么?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由于慢性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引起的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使右心室肥大,伴有或不伴右心衰竭的一類心臟病。本病是我國常見病及多發病,據近年統計,平均患病率為0.47%左右,患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隨年齡的增長,患病率增高,男女無明顯差異。寒冷、高原地區及農村患病率高,北方高于南方。冬季、早春及氣候驟變時易急性發作,呼吸道感染為急性發作誘因。本病屬中醫“肺脹”、“水腫”等病證范疇。

【病因與發病機制】

1.痛因

 (1)支氣管、肺疾病:慢支并肺氣腫為最常見病因,占80%~90%,其次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其他疾病如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重癥肺結核,肺塵埃沉著病等。

 (2)胸廓運動障礙性疾病:嚴重的胸廓或脊柱畸形、脊椎結核、類風濕脊柱炎、胸膜廣泛粘連、胸廓改形術、神經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質炎、肌營養不良)等均可致胸廓運動障礙,使支氣管受壓、扭曲、引流不暢,反復感染并發肺氣腫,進而發生肺心病。

 (3)肺血管疾病:很少見,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結節性肺動脈炎、多發性肺小動脈栓塞等,均可致肺血管狹窄或閉塞,循環阻力增加,形成肺動脈高壓,發展為肺心病。

2.發病機制

(1)肺動脈高壓形成:

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縮、痙攣;

 ②慢支和支氣管周圍炎癥累及肺小動脈,引起血管炎,致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纖維化,甚至完全閉塞,產生肺動脈高壓;

③肺氣腫造成的肺泡內壓增高,肺泡壁破裂損毀毛細血管網,使肺毛細血管床面積縮小;

④慢性缺氧繼發紅細胞增多,血容量增多,血液黏度增加等均使循環阻力增加,使肺動脈壓力增高。

 (2)心臟負荷增加、心肌受損:肺循環阻力增加時,右心發揮其代償功能,以克服肺動脈壓升高的阻力而發生右心室肥大。在肺動脈高壓,早期尚能代償,隨病情進展,特別是在急性加重期超過右心負荷能力時,導致右心室擴大和右心室功能減退。

 (3)其他器官的損害: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除對心臟影響外,也可造成其他器官如腦、腎、肝、胃腸及內分泌系統、血液系統等發生病理改變,引起多器官功能損害。

【臨床表現】

1.肺心功能代償期(包括緩解期)此期主要是慢支、肺氣腫的表現。

 (1)慢支、肺氣腫的表現:慢性咳嗽、咳痰、氣促,活動后感心悸、呼吸困難、乏力和勞動力下降。檢查為桶狀胸,兩側呼吸運動減弱,叩診過清音,心濁音界常縮小或不易叩出,聽診兩側呼吸音減弱,可有干、濕性啰音,呼氣延長,心音遙遠。

(2)肺動脈高壓體征: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

(3)右心室肥大體征:視診可見劍突下心臟搏動,聽診三尖瓣區出現收縮期雜晉。

2.肺心功能失代償期(急性發作期)此期主要表現為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一般以呼吸衰竭為主。

 (1)呼吸衰竭:肺心病多發生Ⅱ型呼吸衰竭。缺氧早期主要表現為心悸、胸悶、發紺等,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氣體交換障礙更為嚴重,導致嚴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精神神經異常癥狀即肺性腦病,表現為表情淡漠、神志恍惚、煩躁、精神錯亂、抽搐、嗜睡、昏迷等癥狀。體檢可見球結膜充血水腫、皮膚潮紅多汗、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等。

(2)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為主,少數可伴左心衰竭。

①癥狀:心悸、氣促、上腹脹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尿量減少等。

②體征:

 體循環淤血表現:頸靜脈怒張,肝大,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下肢水腫,發紺明顯;心臟體征:心率增快或心律失常,三尖瓣區聞及收縮期吹風樣雜音,病情嚴重可出現舒張期奔馬律等。當并左心室肥大并衰竭時,可有肺淤血或肺水腫的臨床表現。

 (3)其他:肺心病急性發作病情變化快,發生呼吸衰竭時,易并發酸堿失衡、電解質紊亂、肺性腦病、心律失常、肝腎功能損害、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由于感染、毒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引起全身各臟器損害,若病情無法控制,最終可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綜合征(MODS),直接威脅患者生命。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1637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