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路軍(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黃庭經》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經典之一,與《周易參同契》、《悟真篇》被譽為道教三大內丹經典著作。該經典是中國養生發展史上最早和最完備的一部闡述氣功和養生理論的專著,并且標志著氣功開始從先秦以來傳統的以煉養呼吸系統為主的吐納行氣方法,發展為以意念(心)和生殖系統(腎)為主的內氣修煉方法,因而在歷史上備受推崇,被譽為“壽世長生之妙典”。陳攖寧先生評價說:《黃庭經》“尤屬丹家之要旨,為玄門之總持矣。”(《黃庭經講義》) 《黃庭經》被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不著作者姓氏,也不著年代。該經典的思想承襲了《黃帝內經》、《老子河上公章句》以及《太平經》等書中的臟腑理論與養生學說,特別是與《太平經》中的“思神”、“守一”等道教神仙思想相結合,將道教內丹派的固精煉氣說從理論上推到了比較完善的程度,為唐宋以來內丹說的重要淵源;經中又繼承了早期道教關于養生的學說,并宣揚人的一切皆由神來主宰的觀點。 該經典以七言歌訣的形式描述道教的修煉與養生理論,世傳由晉魏華存流傳下來。最早著錄此書的當推葛洪《抱樸子?遐覽篇》。葛洪在《抱樸子?自敘》中說,此書至建武中乃成定稿,凡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據北京大學的許抗生教授考證,《黃庭經》成書最晚不得遲于公元317或318年,大概產生于西晉時期。《黃庭經》有《內景經》、《外景經》與《中景經》三部。《中景經》多疑為后來人所作, 因此《黃庭經》一般不包括《中景經》在內。《黃庭經》自晉代以來流傳很廣,成為道教上清派所尊奉的主要經典之一,后來又成為全真道功課之一。此后,這種內丹派的道教思想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學說一一黃庭學。 《黃庭經》作為一部早期的道教經典,對后世道教的影響極其深遠。雖然《黃庭經》行文晦澀,有很多隱喻和難解之處,但是仍然阻擋不了它自身的魅力。歷代修真的人大多修煉此經,被道教稱為“學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 《黃庭經》的養生修煉的思想總的來說又可以歸結為清靜無為的學說;存神、煉氣、固精的學說;漱咽津液的學說;三丹田的學說、五臟六腑的學說和天人合一的學說等內容。 (一)清靜無為的學說 《黃庭經》繼承了老子以來的道家清靜無為的養生思想并加以發揮。文曰:“作道優游深獨居,扶養性命守虛無, 恬淡自樂何思慮,羽翼已具正扶疏,長生久視乃飛去”(《外景經?中部經第二》)。虛無恬淡,無思無慮、清靜無為乃是長生久視之道。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說:“清靜為天下正”,即學道修道應做到去除自己的私欲,樂好清靜,這樣才符合“道”的體性。《道德經》中又說:“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說,災禍發生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因此,要以寡欲為行為準則,最終達到“道常無欲樂清靜”的最高境界。元太祖成吉思汗問邱處機治國之方和長生久視之道,邱處機認為“治國要以敬天愛民為本,修身要以清心寡欲為要” 。學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學會清靜,以常清靜為行為標準,才能實現修行而得道的追求。“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把清靜之教義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清靜經》又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修道就是要通過修煉由濁而返清,由靜而生動,使生命的原動力得到保藏和養育,生命的質量得到提高。 道教對欲望的態度是清靜寡欲。而《黃庭經》更加強調要清靜無為,把恬淡無欲作為修行者的最高要求。這是《黃庭經》對欲望的看法,屬于清修派的觀點,也是對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哲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黃庭經》提倡的“無欲”是和保精固精思想聯系在一起的。修道之人,最重要的是要保精固精,如此才能結丹,精氣不外泄,達到長生的目的。 《黃庭經》對欲望的看法是要求斷欲、無欲。陳攖寧先生在《黃庭經講義》一書中,將“斷欲”列為專門的篇章來討論。認為要達到返老還童的境界,就必須斷欲固精。書中認為:“若古今養生家所言節欲者,非神仙家本旨。徒曰節制,于事無濟,必使斷絕,方獲全功。且不僅禁男女之合,又用法閉精竅之門,待其永無漏泄而后已” 。可見斷絕欲望在修煉過程中的重要性。(二)存神、煉氣、固精的學說 《黃庭經》是一部修煉內丹的道教經典,存思法是經中最重要的修煉方法,此法后來也成為上清派的主要修煉方法。《黃庭經》認為,人的一身各個部位各種器官(五臟六腑、泥丸百節、眼耳鼻舌等等)皆有神靈在主使(“泥丸百節皆有神”),神存則人存,神亡則人亡。所以養生修煉重在存念諸神,使之存于身中。氣與人的生命又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氣存則人生,氣竭則人死,以此呼吸元氣對于生命尤為重要,所以《黃庭經》又重煉氣。至于損害身體最大者,莫過于縱欲使人身中的精氣泄漏,以此《黃庭經》至慎房事,重禁男女之合。可見,《黃庭經》的養生修煉的基本思想是存神、煉氣、固精的思想。 (1)存神。所謂“存神”,又稱存思、存想,簡稱存。存,指意念的存放;思,指冥思其形。存思,又名“存想”,是道教修煉方術之一,要求閉合雙眼或微閉雙眼,存想內觀某一物體或真神的形貌、活動狀態等,以期達到集中思想,去除雜念,達到凝神聚氣的狀態。存思的對象很廣泛,包括存思天象(日、月、星,云)、景物(氣、炎火)、人體(五臟、丹田)及神真(身內神和身外神)等。存思可謂最具特色的道教修道術。道教中素有“是故為學之基,以存思為首”,“修身濟物,要在存思”的說法,由此可見存思法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存思法起源很早,在《史記》中就記載了扁鵲歷視內臟的神功。在《太平經》中也有關于懸象存思法的記載。在早期道教的天師道、靈寶派、上清派中,存思法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南北朝時期的存思法已臻于成熟,此時的上清派尤其被認為是以存思法見長的道派,該派的代表性經典《黃庭經》被認為是各種存思法的集大成之作。道教認為人的身體各個器官是由各種各樣的體內真神所主司和控制,如果這些真神不務職守或者棄人而去,人就會生病甚至死亡;反之,如果經常存思這些真神,就能身體健康甚至長生不死。 《黃庭經》繼承了《太平經》等古代道書中關于人身臟腑各有主神的說法,而以五臟神為主,故重視存思五臟神的色、形、氣、服飾、姓名等。《內景經》對于存思心、肝、脾、肺、腎等五臟神,都分別加以論述,其中對存思心神的論述最多。如經中認為心有神靈,且是五臟之王,倘若經常存思心神,那么陰陽和順,臟腑調勻,均無疾病。存思脾神:“脾長一尺掩太倉,中部老君治明堂,……黃衣紫帶龍虎章,長精益命賴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 脾居中宮,存思脾神,即可增長精氣,延長壽命,心虛洞鑒,神靈自通。存思肺神:“肺部之宮似華蓋,下有童子坐玉闕。……素錦衣裳黃云帶,喘息呼吸體不快,急存白云和六氣,神仙久視無災害,用之不已形不滯。” 肺為金宮,在五臟之上,狀似華蓋。童子、白云都是指肺神。當喘息不定、呼吸不暢、身體不快時,就趕緊存思肺神,便能調和六氣而無災害,常用此道,可保形體不枯衰。存思腎神:“腎部之宮玄闕圓,中有童子冥上玄,……蒼錦云衣舞龍幡,……百病千災急當存,兩部水王對門生,使人長生升九天。” 腎為水宮。玄闕園,喻指腎之外形。童子、水王都是指腎神。當人正生病時,就應立即存思腎神,這樣便能免除疾病。《內景經》主要闡述人體各部身神,它將人體分為上、中、下三部,每部各有八景神,稱為“八景二十四真。”《內景經》說:“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 即存思二十四真是《黃庭經》的主要修煉方法之一。《內景經》說道: 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發神蒼華字太元,腦神精根字泥丸, 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壟字靈堅,耳神空閑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倫, 齒神鍔鋒字羅千,一面之神宗泥丸。心神丹元字守靈,肺神皓華字虛成, 肝神龍煙字含明,翳郁導煙主濁清,腎神玄冥字育嬰,脾神常在字魂停, 膽神龍曜字威明,六腑五臟神體精。 但是,對于這二十四真神的名稱,道教經典并沒有完全一致的說法。 《洞玄靈寶二十四生圖經》、《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內二十四神回元經》、《二十四神行事訣》、《洞玄靈寶三部八景二十四住圖》等道經對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的名稱、字號、大小、衣著等做了描述,如上部八景神中的“腦神:名覺元子,字道都,長一寸一分,白衣。”;“發神:名玄文華,字道衡,長二寸一分,玄衣。”這些神的名和字都不是隨意杜撰的,而是根據人身各個器官的主要功能、所在位置和氣、色、形狀、五行方位等,在“假神以托用”的前提下概括出來的。正是因為這些神的主宰,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才得以維持。 這些體內真神不同于其他宗教中的超自然的神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一些主宰人體生理活動的功能神。這些所謂“身神”,實際是將人體各部器官組織以及經穴加以擬神化,想象這些人體組織器官經穴均有“真神”守護,人應在靜功修煉中意念返照,時時守住這些身神,并注意戒欲養身,否則這些身神便要逃離散失,人即得病乃至夭折。《黃庭內景經》說:“六腑五臟神體精,皆在心內連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 即使神存于身中,可以使人長生,可以卻病去災,就是在危絕之時只要存住神,亦可使人死而復生。所以存神之說在《黃庭經》中占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種說法,代表了道教養生家們對人體生理解剖與氣功養生修煉關系的特殊認識,為道教氣功的存神內煉,尤其是煉養丹田,意守關竅建立了最早的理論依據。自東晉以來研誦《黃庭經》之風極盛。王羲之、黃庭堅等都寫過《黃庭經》貼,蘇軾仿其體為文,歐陽修為之作序。 《黃庭經》產生后,二十四真神說就在道教中流行開來。其他道經也多有類似的觀念,只是各自的二十四神說法不一,名號不同。其實就是在《黃庭經》中,一神也往往有四、五種乃至七、八種名號。修道者若能存思身中百神,則能陰陽和順,臟腑安和,乃至飛升成仙。 《黃庭經》提出了存思存念,呼喚、注意等方法來存住體內真神。《黃庭內景經》中說:“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但思一部(指泥丸)壽無窮,非各別住俱腦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當” 又說:“垂絕念神死復生” 。即常思念泥丸之神,即可長壽無窮,垂絕時念神即可死而復生,這是一種存思存念的方法。 共2《黃庭經》中又說:“心部之宮蓮含華,下有道子丹元家,主適寒熱榮衛和,……調血理命身不枯,……臨絕呼之亦登蘇” 。臨絕時呼喚神名可立即復蘇,呼喚三聲神名可使“神自通”,而不使神路阻塞。這是一種呼喚神名使神長存的方法。 《黃庭經內景經》中還說:“……三神還精老方壯,魂魄內守不爭競,神生腹中銜玉珰,靈注幽闕那得喪” 。這里講的是用心注念或注意于神靈,神就不會喪失,而可得到長生的道理。 《外景經》開卷便道其宗旨是“解說身形及諸神”。它認為“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因而養生應以“扶養性命守虛無,恬淡自樂何思慮”為主旨。《外景經》養生術兼及寶精、存神、胎息、吐納、咽液等,而以存神內煉為主。 由上可見,存神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也并不限于身中某一處,正如陳攖寧先生所說,存神的方法,“不過將神光凝聚于一點,不使散漏之謂也”(《黃庭經講義》)。 從存神方法的現實意義看,存思體內真神能夠培養信徒敬畏神靈的宗教心理,借此心理珍愛身體,同時也可以用存神的辦法排除雜念,進而實施煉養形神的道術。根據傳統醫學身心一體的理論,一個擁有自身具足的、有序的、有意義的內宇宙的個體,往往容易獲得心理上的安定感和安全感,而人心理上越有安定感和安全感就越容易獲得身心健康。存思的本質也就是通過對人體五臟、日月星辰、山石大海及各種體內真神的想象,來建立自身具足的、有序的、有意義的內宇宙。多行此法能使人氣血調理,進而激發人的身心活力。 (2)煉氣。所謂煉氣,是指道家修煉一般都離不開呼吸之功。《黃庭經內景經?仙人章第二十八》說:“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蓄氣以為真”。煉氣可使人筋骨強壯,精神煥發,益壽延年,長生成仙。正如《黃庭經外景經?下部經第三》所說:“出入二竅合黃庭,呼吸虛無見吾形,強我筋骨血脈盛”;又說:“呼吸廬間入丹田,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 。 煉氣能灌溉培植靈根和吸氣結精,所以能夠達到長生的目的。呼吸元氣可以使“靈根”永固。靈根喻指人身之命根。心為神根,腎為精根,得元氣之養則靈。“靈根”永固自可長生久視。《黃庭內景經?瓊室章第二十一》又說:“但當吸氣錄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當決海百瀆傾,葉去樹枯失菁菁,氣亡液漏非己形。”即吐納呼吸元氣并要聚結精氣(閉房止精),即可使形體榮華,如綠樹菁菁,反之元氣精氣漏失,則葉去樹枯,結束了人的生命。 《黃庭經》內外篇都十分重視積精累氣對修道成仙的重要作用。《黃庭內景經?仙人章第二十八》認為修仙學道之人,并非有別的方法,而是善于積精累氣。《黃庭外景經?中部經第二》也說:“仙人道士非異有,積精所致和專仁”。仙人道士并沒有特別的方法,只是通過積精累氣,專心一意,才會修煉有成。 《黃庭經》認為,百谷五味雖外表上味道鮮美,卻是邪魔腥膻之物,它能臭亂神明,使丹胎之氣零落,三魂七魄靡傾。正如《黃庭內景經?百谷章第三十》中說:百谷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返老得還嬰,三魂忽忽魄靡傾,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因此,只有煉氣,才能使人長生不死。《內景經?呼吸章第二十》教化人們說:‘‘呼吸元氣以求仙,仙仙公子已在前,朱鳥吐縮白石源,結精育胞化生身。”呼吸元氣,服食胎息,導引津液,陰陽之氣流通不絕,故能孕生精氣,助于成仙。《黃庭外景經?上部經第一》也說:“方寸之中謹蓋藏,精神還歸老復壯”。若能常常服氣,日積月累,可以返老還童。不僅服氣累氣有利于積精,而且咽津至腎亦能化為精。《內景經?隱藏章第三十五》“太上隱環八素瓊,溉益八液腎受精”。修煉到一定程度,喉嚨就會產生八素瓊液,咽下腎宮就能轉化為玉精。所以,積精累氣,必須首先保養好腎。 (3)固精。所謂固精,即斷除男女之欲。房中之事,最能耗損人的精氣,為了固精保生,益壽延年,《黃庭經》主張守精禁欲。精,是人身“三寶”之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傳統醫學認為,精是人體的根本,精有兩個來源:一是先天之精,來自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二是后天之精,來自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氣,守藏于五臟,若五臟六腑的精與后天之精均藏于腎。腎中精氣是否充盈,對健康長壽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道教歷來很重視對精氣的保養。《太平經》云:“人欲壽,當愛氣尊神重精” ;葛洪的《抱樸子內篇?釋滯第八》也認為修仙的關鍵“在于寶精行氣” 。《黃庭經》尤其強調精氣保養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它認為積精寶精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累氣積精,秘藏精氣;二是慎守精室,固守不泄。 《黃庭經》要求人們要慎守精室、固守不泄。《內景經?常念章第二十二》說:“急守精室勿妄泄,閉而寶之可長活”。對此,內、外篇的看法是一致的。《外景經?上部經第一》說:“長生要慎房中急,棄捐淫欲專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長留心安寧,推志游神三奇靈,行間無事心太平,常存玉房神明達,時思太倉不饑渴,役使六丁玉女渴,閉子精門可長活”。《內景經?瓊室章第二十一》也說:“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忽之禍鄉三靈歿.但當吸氣錄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內景,外景都極力主張保精固精,這樣才能永葆安康。因此,在《外景經?下部經第三》的結尾說:“閉塞命門如玉都,壽傳萬歲年有余”。長生最要謹慎的莫過于房中之事為至急,只有棄捐淫欲,守精閉室,不使精氣泄漏,才會避免死亡。(三)漱咽津液的學說 《黃庭經》認為,漱咽津液可“卻滅百病”,堅固靈根,而獲得長壽。所以《黃庭經?口為章第三》說:“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咽靈液災不干。體生光華氣香蘭,卻滅百邪玉煉顏,審能修之登廣寒”。《外景經?上部經第一》說:“玉池清水上生肥,靈根堅固老不衰”。口為玉池宮,是津液生成之所,漱咽津液可使形體生發光華,卻退百病,容顏如玉,以此修煉成真,可登廣寒仙宮。玉池津液又可灌溉和肥養“靈根” (靈根喻人身之命根,即指心為神根、腎為精根,另一說靈根指“舌本”),使之堅固而不衰竭。 《黃庭經》還認為,漱咽津液可使人不饑餓,不食五谷,而可殺死體內“三蟲”,“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饑三蟲亡,心意常和致欣昌”(《內景經?脾長章第十五》)。金醴玉英,皆指口中之津液。“三蟲”,亦稱三彭或三尸,即所謂人體中的三蟲:上尸名彭琚使人好滋味嗜欲癡滯,中尸名彭質使人貪財寶好喜怒,下尸名彭矯使人愛衣服耽淫女色。漱咽金醴玉英,可使人不饑餓而使“三蟲”(實指嗜欲、貪財、好色)死亡,從而使人心意和平而得長生。(四)三丹田的學說 《黃庭經》的另一修煉特色是首次提出了“三丹田”的概念。“三丹田”簡稱“三田”,又稱“三房”。如《內景經》說:“若得三宮存玄丹” ,“三田之中精氣微” ,“常念三房相通達” 。董德寧在《黃庭經發微》中說:“黃乃土之色,庭乃家之中,是三才各有三中宮也。”因此,一般均認為人身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三黃庭與之對應。上黃庭宮腦中,中黃庭宮心中,下黃庭宮脾中,各有神靈居住其中,人身上中下三部均有“黃庭”,而以脾為其主宰。 上丹田在腦中部,兩眉間內三寸處,為腦神泥丸所居之處,故又稱泥丸宮。《內景經?至道章第七》說:“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一面之神”指眼、耳、鼻等頭部七竅及面、發等,其神皆受腦神泥丸統領支配。中丹田在心部,又稱絳宮。《黃庭經》說,“心典一體五臟王” ,“黃庭中人衣朱衣”,“絳宮重樓十二環,瓊室之中五色集,赤神之子中池立” ,“心神丹元字守靈” 。心為五臟之主,一身之宰,為紅色器官,所以形象地說它穿著紅色衣裳,是“赤神之子”,心神也名為“丹元”。《外景經》又說:“心為國主五臟王,意中動靜氣得行” 。這里已經指出了心臟所具有的兩種主要功用,即調血和理氣。下丹田在肚臍之下三寸處,也有說是在臍下一寸、二寸或二寸四分,又稱為關元、命門或玉都。道教繼承傳統中醫學關于腎為人體先天之本的觀點,認為下丹田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胎之處,內丹術修煉最注重下丹田,固精煉氣,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最終都要將精、氣、神沉入下丹田,如此長期堅持曰久,就會使精氣充盈,內神強盛,于是人便可以形神相保,長生久視。《黃庭經》說:“兩部水王對生門” ,“五臟之主腎最精,伏于太陰成吾形,出入二竅合黃庭” 。“兩部水王”指腎,可知腎為五臟之本,下丹田與腎臟在內丹煉養中是最重要的部位。氣功學上說的意守丹田,一般就是指意守下丹田,氣功學所講的行氣、運氣也大都以下丹田為中心和歸宿,而氣功的健身養生效果是不容否認的。同時,《黃庭經》也很重視脾在人體中的地位。認為脾上通天庭,下聯命門,對于上丹田、下丹田有保護維持作用。這說明,《黃庭經》重視脾臟不僅來源于脾土居中的觀念,而且還由于它對脾的消化功能確有了解。 《黃庭經》突出強調腦、心、臍下三處,視其為人體最重要的三大部位,認為三者在維系生命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這是人體生理學上的一大進步,也是道教養生學、氣功學所最為關注的理論問題。(五)五臟六腑的學說 《黃庭經》承繼了漢代“五臟神”之說,闡發了道教養生中的五臟六腑的學說。在《內景經》中,有十四章著重闡述了五臟六腑的生理作用。臟腑是內臟的總稱。五臟,即心、肝、脾、肺、腎;六腑,即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六腑共同的生理特點則是受盛和傳化水谷。在《內景經?心神章第八》中,“六府五藏神體輕,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可長生”,說明了五臟六腑的重要性。 《內景經?心部章第十》中對心臟的形狀及功能做了描述,認為心能知寒熱、和榮衛、通血脈、調陰陽;心開竅于口舌,能吐納五臟之氣,識別五行之味。所以人能心安,就可以身體康健。《內景經?肝部章第十一》中對肝的形狀及功能做了描述,認為肝主謀慮,藏血、魂魄之居。肝開竅于目,如曰月之明,肝氣上與三焦氣合,下為口中津液,津液過玄膺、明堂入丹田,真氣流布,百骸受潤,則無疾病。《內景經?脾長章第十五》對脾的形狀和功能做了描述,認為脾為倉廩之本,納谷物生味道,化糟粕,脾胃相合供應營養,那么血脈通暢,筋骨強健、肌膚豐潤、營養全軀,就能延年益壽。故它重視脾的功能,稱脾為下黃庭宮、人體的根本、五臟的要樞。《內景經?肺部章第九》對肺的形狀和功能做了描述,認為肺為氣之本,開竅于鼻,布氣于七竅,主耳目聰明。認為肺氣起自三焦,能調理五臟之元氣,人若能把津液吞進丹田,那么膚色亮澤,百脈通暢,齒堅發黑,不會衰老。《內景經?腎部章第十二》對腎的形狀及功能做了描述,認為腎者精之處,先天之本,元氣之根,主骨。經中認為腎主五臟六腑、九竅津液之相連,開竅于耳,腎氣充足,則耳聰目明,筋強骨健、百脈通暢。又腎藏精,認為人若止精可長壽。《內景經?膽部章第十四》對膽的形狀和功能做了描述,認為膽主決斷,為六腑之精。人若膽、力互用,能攝虎兵。又認為膽外名于眉目之間,喜怒皆行此處,憤則發上沖冠。 由上可見,《黃庭經》中對五臟六腑的看法,和中醫對于五臟六腑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黃庭經》在其成書的過程中,吸收了一些中醫的臟腑理論作為其養生理論的基礎,而中醫的臟腑學說,也在《黃庭經》中得到深入的闡發。(六)天人合一的學說 道教自古以來十分重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認為人與天地萬物都是由混沌之氣所化生的。張紫陽《悟真篇》詩曰:“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 ,就是對人及宇宙萬物生成于道的邏輯推演。 《黃帝內經》認為,天地是人的父母,說明了人與大自然又具有相感應的特點。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萬物與人是一個整體,人只有融入到自然界中,才能與自然界相處融洽,彼此和諧。《太上長文大洞靈寶幽玄上品妙經》說:“于萬物之中,惟人為貴。惟人是萬物之首也,頭圓足方,上陽下陰,皆同于天地。固天有風雨,人有血氣;天有日月,人有眼目;天有萬象,人有萬神;天有八極,人有八脈;天有五行,人有五臟;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地有五岳,人有骨節;地有草木,人有毛發;地有江湖,人有血脈:此者無不應于天地。人為萬物之首也,若不稟天接地,負陰抱陽,豈于天地之中,惟人動合天地造化?” 道教認為人與天地具有同樣的形體結構,產生了“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 的觀念。天人合一的觀點表明,人是小宇宙,天是大宇宙,天人合一乃是煉丹家追求的最高目標。 《黃庭經》繼承了《太平經》等古代道書中關于人身臟腑各有主神的說法,而以五臟神為主,故重視存思五臟神的色、形、氣、服飾、姓名等。這種存思體內諸神的修煉方法自晉代以來流傳很廣。《黃庭經》繼承了前人的存思理論并加以發揮。《黃庭經》中的存思法包括兩個方面,一為存思體內真神,二為存思身外之物。存思身外之物主要是指存思日月星辰,其目的在于調整體內元氣,使之與所攝取的日月星辰相合。《黃庭經》這種既存思體內諸神,又存思外界諸神的修煉方法,實際上是一種天人合一的修煉方法。 《黃庭經》存思法的要點在于,調整體內元氣,使之與所攝取的曰月星辰外氣相合,即“采外景法”。在《內景經》和《外景經》中,多處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修煉方法。 無論是存思身內諸神,還是存思身外的自然萬物,《黃庭經》強調修煉存思之法必須精誠苦修,才能得以登仙入道。 總之,《黃庭經》是上清經中的代表作,也是一部道教內丹學的奠基性的著作,更是一部道教教義與養生學、修煉學相融和的著作。相傳魏華存傳授《黃庭經》等經書給楊羲和許謐之后,上清派就開始形成了。上清派的養生思想又為著名道士陶弘景所繼承和弘揚。陶弘景長期隱居的茅山便成為上清派中心,并使上清派在他之后逐漸演變成了道教茅山宗。由上清派和茅山宗數代道教養生家所發展起來的道教養生思想和理論方法也隨之廣泛傳播。 共2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1450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必須了解的常見藥材之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