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無節制地熬夜(ye)、缺(que)少體(ti)力活動、過(guo)分貪(tan)涼飲(yin)冷,都是(shi)引起(qi)寒邪入侵(qin)的重要因素。
在中醫看來,許(xu)多疾病(bing)都由“寒”引(yin)起(qi)。現代人無節制地熬夜、缺少體力活動(dong)、過分貪涼飲冷,都是引(yin)起(qi)寒邪入侵的重(zhong)要因(yin)素。
寒濕是萬病之源
中(zhong)醫里有六(liu)淫(yin)邪氣,分(fen)別為風、寒(han)、暑、濕、燥(zao)、火。其(qi)中(zhong),寒(han)為陰邪,易(yi)傷陽(yang)(yang)氣。淋(lin)雨涉(she)水、汗出(chu)當風、貪涼(liang)露(lu)宿,會(hui)使外界環境中(zhong)的(de)寒(han)邪引入體內(nei);常食(shi)生(sheng)冷損傷脾胃陽(yang)(yang)氣,可致寒(han)從內(nei)生(sheng),造成體內(nei)陰氣過剩,陽(yang)(yang)氣受損,表現為怕冷,易(yi)腹(fu)瀉、感冒、浮腫,身(shen)體乏累,口唇(chun)色淡,尿頻、尿量多,睡眠(mian)和食(shi)欲都(dou)很差(cha)等(deng)。
寒(han)主收引(yin),其性凝滯。寒(han)邪入(ru)侵皮膚表層(ceng)則表現(xian)為風寒(han)感冒,出現(xian)惡(e)寒(han)無汗、頸(jing)項(xiang)發緊、周(zhou)身(shen)疼痛(tong)等癥狀(zhuang);入(ru)侵經絡關(guan)節則導致(zhi)筋脈(mo)拘(ju)攣,肢體伸屈(qu)困難、疼痛(tong);進一(yi)步入(ru)侵至臟腑(fu),則傷及(ji)陽氣(qi)。
而(er)且,寒邪(xie)容(rong)易與濕(shi)邪(xie)和風邪(xie)結(jie)伴,形成風寒與寒濕(shi)。中醫(yi)講(jiang)“千寒易除,一濕(shi)難去”,意(yi)為寒濕(shi)更(geng)傷身體,如(ru)風濕(shi)性關(guan)節(jie)痛(tong)的(de)主要禍(huo)因就(jiu)是寒濕(shi)。
另(ling)外(wai),體弱的人更易遭受寒(han)(han)濕(shi)的侵(qin)襲。中醫認(ren)為(wei),“虛則(ze)寒(han)(han),寒(han)(han)則(ze)濕(shi),濕(shi)則(ze)凝,凝則(ze)瘀,瘀則(ze)堵,堵則(ze)瘤(liu),瘤(liu)則(ze)癌。”意思是說,體質虛弱的人,陽氣不振(zhen),難以(yi)(yi)祛除寒(han)(han)邪(xie),進而濕(shi)氣侵(qin)襲,以(yi)(yi)致血運不暢。
尤其(qi)是久坐不動的上(shang)班族(zu),容(rong)易出(chu)現寒和(he)瘀的雙重特征。寒氣引起氣血瘀滯過(guo)久,則形成有形的腫塊,表現為腫瘤(liu)。
5個部位最易受寒
寒邪傷人由(you)外而入,尤其(qi)容易侵襲人體(ti)的(de)5個部位。
第一是頭部。
頭(tou)為“諸陽之會(hui)”,突遭雨(yu)淋或冬季不戴(dai)帽子,寒濕(shi)就會(hui)侵襲頭(tou)部(bu),出現頭(tou)痛、頭(tou)昏、頭(tou)部(bu)沉(chen)重(zhong)的感覺(jue)。晚上(shang)洗(xi)頭(tou)后濕(shi)著頭(tou)發睡(shui)覺(jue),寒邪也(ye)容易侵入,所以一定要擦干(gan)(gan)晾干(gan)(gan)或用吹風(feng)機吹干(gan)(gan)后再入睡(shui)。
第二是肩頸背部。
此處(chu)受寒日久,可引起(qi)頸(jing)椎(zhui)(zhui)病、肩周炎、背痛等病癥(zheng)。經(jing)常按摩大(da)(da)椎(zhui)(zhui)穴(xue)可振奮(fen)陽氣。最(zui)(zui)簡便的方法(fa)是(shi)兩掌(zhang)心搓熱捂在(zai)大(da)(da)椎(zhui)(zhui)穴(xue)(低頭時頸(jing)后突(tu)起(qi)最(zui)(zui)高點(dian)的凹陷處(chu));或者(zhe)在(zai)洗(xi)澡時調高水溫,用熱水沖(chong)大(da)(da)椎(zhui)(zhui)穴(xue)五六分鐘(zhong)。天冷(leng)外出最(zui)(zui)好戴上(shang)圍巾,穿個(ge)坎肩。
第三是口鼻。
冷飲會把寒氣帶入胃部,胃寒則易出現(xian)食(shi)欲不(bu)振、消化不(bu)良;鼻是空氣進出的通道(dao),寒氣可以隨呼(hu)吸侵入肺部,導致(zhi)寒痰咳(ke)嗽等癥。
第四是前胸和腰腹。
前胸有膻中穴,長期(qi)寒瘀可(ke)致乳腺結(jie)節等癥;腰部(bu)有命門穴,受寒會引起腰痛;腹部(bu)有神闕穴(即肚臍),女性(xing)穿衣(yi)露臍會導(dao)致腹瀉、痛經、不孕(yun)等病癥。
第五是腿腳。
中(zhong)醫常講,“寒從足下生,病從寒中(zhong)來(lai)”,一些(xie)人(ren)喜歡(huan)光著腿(tui)(tui)、穿(chuan)涼(liang)鞋,甚至秋冬還(huan)不穿(chuan)襪子,很容易誘(you)發老(lao)寒腿(tui)(tui)、膝(xi)關節炎等。建議平時(shi)多(duo)用熱水泡(pao)腳(jiao),還(huan)可(ke)以在水中(zhong)放(fang)一些(xie)生姜、花椒、干辣椒,以促進(jin)腿(tui)(tui)腳(jiao)的(de)血液循環。足部特(te)別怕冷的(de)人(ren),睡覺時(shi)不妨穿(chuan)上襪子。
時值秋末(mo)冬初,天氣漸寒(han),需(xu)要(yao)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cuo)施,防(fang)止寒(han)邪侵(qin)犯人體。
1.順時令。
多吃(chi)(chi)時令蔬果,如蘋果、蘿(luo)卜、白菜等。一日三餐(can)要有(you)規(gui)律,早(zao)餐(can)重營養,午餐(can)要吃(chi)(chi)好、吃(chi)(chi)飽,晚餐(can)宜清(qing)淡、易于(yu)消(xiao)化(hua)。
2.曬太陽。
午后(hou)太(tai)陽(yang)當頭(tou)之時,曬(shai)(shai)(shai)20分(fen)鐘左右,讓(rang)陽(yang)光溫煦頭(tou)頂中心的百會穴,可(ke)(ke)起到(dao)通暢全身經脈、養腦補(bu)陽(yang)的作用。傍(bang)晚時分(fen)則可(ke)(ke)以背對陽(yang)光曬(shai)(shai)(shai)后(hou)背,最好是邊(bian)曬(shai)(shai)(shai)邊(bian)拍打按(an)摩,有助調理五(wu)臟氣(qi)血。
3.邁開腿。
“動則生陽(yang)”,陽(yang)氣(qi)足,寒(han)濕就(jiu)容易排出(chu)。秋(qiu)冬季節可以(yi)選擇(ze)天氣(qi)暖和的時候到公(gong)園(yuan)慢跑、散步(bu)、騎車等,最(zui)好每周3~5次(ci)(ci)、每次(ci)(ci)30~60分鐘。
4.少熬夜。
熬夜的(de)人大都會有類似的(de)感受:一到凌晨三(san)四點鐘(zhong),就(jiu)會手腳(jiao)冰涼、渾身(shen)發(fa)冷、腦子不聽使喚,這其實就(jiu)是熬夜內耗(hao)氣(qi)血,寒邪(xie)趁虛入侵人體,導致經絡阻塞的(de)表(biao)現。
因此,冬季更要保(bao)證充(chong)足的(de)睡眠(mian),以防寒(han)邪傷身。建議作(zuo)息(xi)調整(zheng)為“早(zao)臥晚起”,如果(guo)時間允許,躺到(dao)陽光照耀時再起床(chuang)最好,可(ke)以躲(duo)避寒(han)邪,避免陽氣受到(dao)擾動。
5.控情欲。
越是冬季越要(yao)把控好情緒,用恰當的方式宣泄(xie)情緒。特別是中(zhong)老年(nian)人,要(yao)高高興興,學會寬(kuan)松待(dai)人待(dai)事(shi)。
最后(hou)推薦兩(liang)種適合秋冬的(de)驅寒(han)養生粥(zhou)。一是生姜糯米(mi)粥(zhou):糯米(mi)、生姜、蔥白(bai)、醋一起(qi)熬(ao)煮,是中醫上(shang)有名的(de)“神仙粥(zhou)”。此方源于清朝的(de)《太醫院經驗神方》:“一把糯米(mi)煮成湯,七(qi)根(gen)蔥白(bai)七(qi)片姜,熬(ao)熟兌入半杯(bei)醋,防(fang)治感冒(mao)保安(an)康。”
濕邪(xie)被認(ren)為是現(xian)代人 健康 的一大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nan)雜癥(zheng)和慢性(xing)病的源(yuan)頭或幫兇。
濕邪通常有兩種, 一是外濕,一是內濕 。
外濕多由(you)氣候潮濕,坐臥濕地而致(zhi)(zhi)病;內(nei)濕多因喜食冷(leng)飲(yin),貪吃生冷(leng)瓜果等寒涼之物,損(sun)傷人體陽氣所致(zhi)(zhi)。
中醫最怕濕邪,認為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 。濕性(xing)黏濁,如油入面,它易傷(shang)陽氣(qi),阻氣(qi)機,粘(zhan)滯纏綿(mian),逐(zhu)漸使五臟(zang)失調。
濕邪不去,吃(chi)再多的補品(pin)、藥品(pin)都如同隔山打牛。
濕邪致病的(de)原因(yin)是脾腎陽虛,脾為水(shui)谷運化(hua)之器官,喜歡干燥,討厭濕氣。腎主水(shui),為人體水(shui)分代(dai)謝(xie)器官。
當(dang)脾腎陽(yang)虛時,人體的(de)水分不能(neng)正常的(de)代(dai)謝轉(zhuan)化,就會形成濕氣。
可以說,人體(ti)百病(bing),皆始于濕(shi),所以除濕(shi)是保持五(wu)臟六腑(fu)高效(xiao)運行(xing)、遠離疾病(bing)的根本。
道地 健康· 頭部沉重四肢乏力
濕性重濁,其(qi)特點就是沉重,尤其(qi)是早上起來四肢非(fei)常沉重、疲乏、無力,有(you)的還會面色(se)發黃(huang)。
道地 健康· 口中發黏舌苔膩
感受濕邪最(zui)典型的表現(xian)就(jiu)是口中發黏,舌(she)苔(tai)膩(ni),有的還會出現(xian)舌(she)體胖大、齒痕。
道地 健康· 胸腹脹滿
濕為陰邪(xie),易滯留臟腑,阻礙(ai)氣血運行致脘腹脹滿(man),脾胃功能(neng)失常。
道地 健康· 下肢浮腫
常表現(xian)為下肢(zhi)浮腫,朝(chao)輕暮重。
艾(ai)灸祛濕的機理在于溫陽(yang)補(bu)氣,健脾溫腎;陽(yang)氣足(zu)了(le),濕氣就能化解,脾腎功(gong)能好(hao)了(le),水分(fen)的代謝能力也會正常(chang)。
艾灸(jiu)能(neng)疏通經絡,給濕(shi)氣一個排除(chu)的通道(dao)。
道地 健康·足三里
足三里穴(xue)是位于(yu)外(wai)膝(xi)的下(xia)3寸(cun)、脛骨外(wai)側一(yi)橫指(zhi)左右的位置,堅持艾灸一(yi)段時間,很快可以看(kan)到祛濕的效果。
道地 健康·關元穴
關(guan)元(yuan)穴(xue)位于臍下3寸的位置,屬于 養生 保健的穴(xue)位。
長期(qi)對(dui)關元穴施灸(jiu)或者艾灸(jiu)有(you)助于調理(li)氣血、補(bu)腎固精。
道地 健康·中脘穴
中(zhong)脘(wan)穴位(wei)于腹部正中(zhong)線,臍(qi)上4寸的位(wei)置上。
有效緩(huan)解(jie)胃部不適的癥狀,同時有助于祛濕(shi)。
道地 健康· 解溪穴
解溪穴位(wei)位(wei)置是在(zai)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處。
這個穴(xue)位是(shi)我們(men)人體全身祛(qu)痰祛(qu)濕的一個穴(xue)位,特別是(shi)解除(chu)解除(chu)下肢(zhi)的水腫,有著(zhu)很顯著(zhu)的療(liao)效。
道地 健康· 豐隆穴
其(qi)穴名(ming)取自(zi)象聲,它是(shi)胃經上的絡(luo)穴,胃經及脾經的水(shui)濕(shi)之氣轟轟隆隆聚集在此,故(gu)名(ming)。
豐(feng)(feng)隆(long)(long)穴(xue)是公(gong)認的治(zhi)痰要穴(xue),元朝(chao)王(wang)國瑞在《玉龍歌(ge)》中說:“痰多宜向豐(feng)(feng)隆(long)(long)尋”。李時珍(zhen)也說:“痰濕犯(fan)胃(wei),取豐(feng)(feng)隆(long)(long)。”
艾灸豐(feng)隆能調脾(pi)胃(wei),恢復脾(pi)胃(wei)的(de)(de)運(yun)化功能,消除脾(pi)胃(wei)里面的(de)(de)水濕濁氣,使氣血暢行,痰濕自化。
后背腧穴,腹部募穴可以灸30分,四肢地(di)方灸15分左右。
施(shi)灸(jiu)順序:先后背(bei)后前面,先上(shang)后下;如果(guo)易上(shang)火多施(shi)灸(jiu)下肢穴(xue)位;注意防燙傷(shang)。
艾灸(jiu)(jiu)前最好喝一杯溫開水,加2-3個紅棗更好,可改(gai)善一些氣虛的(de)女性艾灸(jiu)(jiu)時或者之(zhi)后會頭暈的(de)癥狀。
禁止喝冷水(shui)吃水(shui)果。
艾(ai)灸結束2個小時以后才(cai)能洗澡。用濕(shi)熱(re)的毛巾擦拭艾(ai)灸過的部位(wei)都不行。
施灸(jiu)后會出現發熱,口渴,上火,皮膚瘙癢,有的會起紅(hong)疹,疲倦(juan),便秘,出汗,牙(ya)痛,耳鳴,全身不適等現象,不要驚慌,繼續艾(ai)灸(jiu)這些癥狀就會消(xiao)失。
中醫有句話很有道理:人虛則寒,寒則濕,濕則凝,凝則瘀 ,瘀則堵,堵則瘤,瘤則癌 。萬病之源就是寒濕體質,請注意!
大病都(dou)是(shi)(shi)由小病一點(dian)一滴積累而(er)成的,身體中的結(jie)節、肌瘤也是(shi)(shi)如此。
我們說容易長結節、肌瘤的人一定是體內有寒濕的,這種體質也被稱之為“ 寒濕體質 ”。寒濕為萬病之源,體質虛弱的人,寒濕氣就更容易進入到體內,體內恰好陽氣不足,沒辦法化解這些寒濕之氣,日積月累就積聚在體內, 在胸部就是囊腫、結節,到了子宮就是肌瘤。
寒(han)(han)濕體質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shi)手腳(jiao)冰涼(liang),特別是(shi)一些女性朋友(you)在(zai)經期前會有腹(fu)痛、胸痛的情況(kuang),月經量也不多,顏色較暗,這就是(shi)寒(han)(han)濕在(zai)作(zuo)怪(guai)。
道理很簡單,關鍵是寒濕體質如何調理?相信這是不少人關心的。李醫生分享給大家 一個簡單的方法,幾味藥泡腳,可緩解體內濕寒。
只有身體(ti)內(nei)血液(ye)充足(zu)(zu),腎氣就足(zu)(zu),就能保證血液(ye)循環的通暢,全身就會感到溫暖舒適。
寒濕在充足的血(xue)液、流動暢快的血(xue)流面前是無立足之地(di)的。沒有了(le)寒濕,就(jiu)不會出現這(zhe)疼那疼,也就(jiu)不容(rong)易長(chang)結節、肌瘤(liu)等。
大家可以根據(ju)自己的情況,辯證選用:
生(sheng)姜、陳皮、薄(bo)荷 脾(pi)胃虛 暖脾(pi)胃,祛濕(shi)邪(xie)。
白芍、益母草、當歸 手腳冰涼 活(huo)血
白(bai)(bai)芍除陰氣、祛腹痛(tong)、通順血(xue)脈;益(yi)母(mu)草(cao)去瘀生新,活血(xue)調經(jing);當(dang)歸補血(xue)活血(xue)、調經(jing)止痛(tong),還可(ke)以(yi)使皮膚(fu)白(bai)(bai)皙紅潤,改善手腳冰涼的(de)問(wen)題。
干姜(jiang) 風濕(shi)骨痛、怕冷(leng)怕涼 干姜(jiang)溫中散寒(han)、回(hui)陽通脈。
黃芪、透(tou)骨(gu)(gu)草、伸(shen)筋草、花椒(jiao) 糖尿病(陰虛所(suo)致) 花椒(jiao)祛濕;黃芪補氣固表;透(tou)骨(gu)(gu)草可以幫助(zhu)藥物透(tou)過皮膚深入(ru)肌體(ti),發揮藥力。
最后提醒大家,此方法僅(jin)適用于泡(pao)腳(jiao)(jiao),不(bu)可口服(fu),另(ling)外腳(jiao)(jiao)上有傷口的也不(bu)可以泡(pao)。
濕在萬病在!濕氣是中醫列為健康的頭號殺手的。萬惡源于濕!千寒移除,一濕難去,濕氣黏貼,猶如入面。
養生就是一個排毒的過程諾貝爾生理學獎貨得者說。而濕氣就是我們身體內的毒素:而濕氣又會引起很多的疾病。真正導致疾病的原因不是細菌,和病毒。而是體內各種毒素累積形成的毒垢。
【一】濕:遇寒則為寒濕
【二】濕:遇熱則為熱濕
【三】濕:遇風則為風濕
中醫認為 “濕氣”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因為環境和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每個人體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濕氣。濕氣不除,睡再久也睡不夠,而且會引發各種疾病。
1800年前張仲景是《傷寒論》的作者,在他那個時代人們忍饑受凍,疾病以寒邪為主,用熱藥就可以直接對治。如今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單純的傷寒已經很少見了,反而是外寒跟內熱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濕邪。真正的寒癥并不多見,主要是以濕邪為主。濕為陰邪,遏傷陽氣,阻礙氣機。換句話說,陽虛的時代是濕邪在作祟。
《傷寒論》中說:“身大熱,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說發燒的人雖然體溫很高,身上反而感覺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體內寒氣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時再用抗生素等寒涼藥物輸液消炎退燒,會把外在的一些寒濕之氣直接帶進體內。(我們不都是這樣做的嗎?)
濕氣五級危在旦夕:什么是濕氣五級?下面一圖告訴你:
一級寒濕:在表皮
癥狀:皮膚騷癢,長濕疹
二級寒濕:在肌肉
癥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酸乏力,關節酸困
三級寒濕:在骨骼,即是骨寒濕
癥狀:肩周炎,頸椎病,肩痛 .硬,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四級寒濕:在臟腑(子宮、卵巢、睥胃、肺)
冬病夏治,養生最佳的季節是夏季,錯過一夏,再等一年
五級寒濕:在身上(腫瘤)
癥狀: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的
當體內"寒濕氣"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身體"凝"的現象;"凝"的意思是循環慢和代謝慢;身體容易酸痛。
然后就會發生於堵,"淤"的時間長了,會怎樣?
會長瘤,長"瘤"也不可怕,怕的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容易變異形成癌癥,這是個很恐怖的事情,那么祛濕就馬上是要做的事情了。
為什么人體會有濕氣?
一:濕氣的內因:
思慮過度,身體勞累,氣血虧虛,導致脾失健運,水液不能正常輸布而化為濕濁,或多食油膩、甜膩,嗜酒飲冷等而濕濁內生,此為內濕。
二、濕氣的外因:
淋雨下水、居處潮濕、冒受霧露等而形成,如秋冬過早晨練,長期夜晚洗澡游泳,長期水中作業,久居地下室等,此為外濕。
內濕常見于素體肥胖,痰濕過剩之人,或貪食生冷,過食酒肉,損傷脾胃。濕氣被稱為“萬惡之邪”“萬病之源”。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人體的濕氣過重時,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
濕氣過重會對人體造成7大傷害:
1、傷脾胃
身體濕氣重的話會傷害我們的脾胃消化功能。濕氣重會影響脾胃運轉,傷害身體脾陽,身體由此會出現消化不良。
2、傷關節
濕氣會阻滯關節,導致關節疼痛,嚴重時患者甚至會無法屈伸,所以濕氣重的患者經常會覺得頭困身重,手腳酸楚,很難難移。
3、傷身材
過多的濕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濕的負擔,有時甚至會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
4、傷精神
“濕氣如裹”,濕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濕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會讓你常常有頭沉、無精打采的感覺。
5、傷腎
濕氣影響腎氣的宣化功能,導致水汽停滯,造成腎積水,影響性功能。
怎么來判斷濕氣?給你三個方法!
一【油】【黃】【沉】
二:就是看大便!因為濕氣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黏貼,大便不成形,沖不掉。,擦不干凈、等等這都是濕氣的癥狀。
三,洗漱時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刷牙惡不惡心
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惡不惡心?有些人一刷牙就嘔吐、惡心,嗓子里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干不凈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濕氣有會引發那些特征:
1、頭發愛出油,面部油亮
2、睡覺流口水、口臭、身體有異味
3、渾身無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臉色蒼白,原本紅潤的臉頰不見了
5、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量不高
6、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
7、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沖掉)
8、感到累,連說話都懶得說,沒勁兒
9、眼袋下垂,肥胖,減肥后反彈
10、陰部潮濕(瘙癢異味)菌類腐敗
11、小肚子大(常有脹氣),身體浮腫
12、耳內濕(耳禪濕)毛發粗糙,易脫落。
中槍兩條以上,說明你正被濕邪纏身!!!
祛濕妙方:
【穴位貼敷】
穴位貼敷,也是目前祛濕效果最好的一種方法,不經消化道,不走肝腎,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祛濕散寒,補虛清熱,改善亞健康。你也可能聽過,生姜能夠祛濕,但是穴位貼敷療法,效果最好。中央衛視大力宣傳也足夠證明這個點了。
若常貼中藥穴位貼,不但無寒濕、腳氣、癱瘓等之癥,而且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壽,貼貼比其他方法祛濕效果要好。
如果堅持每天貼,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據統計,貼貼可以防治手腳冰涼、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便秘、風濕……等疾病。
【大方脈夏季養生原則】
健脾除濕。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癥狀,可以常用健脾利濕臍貼。
常會因為食物酸餿、暑熱而引起胃腸型感冒、急性腸胃炎等,需要安胃貼解暑、消炎、殺菌、和胃止嘔。
【安胃貼】
【健脾貼】
清熱消暑。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氣陰兩虛,因此常用些具有清心火、益心陰作用的中藥養生茶飲。
【養心茶】
補養肺腎。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
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中藥臍貼配合推拿針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
以清為宜。夏天氣溫高,人們出汗多,胃口差,吃東西更要講究衛生,不吃過多的油膩食物,多吃點蔬菜多飲水;但不宜貪涼,多吃冰鎮冷凍食品、飲料,以免損傷人體陽氣。
大方脈,大健(jian)康(kang),時時關(guan)愛您的健(jian)康(kang)!
本文(wen)地址://n85e38t.cn/jiankang/111543.html.
聲明: 我們(men)致(zhi)力于(yu)保(bao)護作(zuo)者版(ban)權,注(zhu)重(zhong)分(fen)享(xiang),被刊用文章(zhang)因無法核實真實出(chu)(chu)處,未(wei)能及(ji)時與作(zuo)者取得聯(lian)系,或(huo)有(you)版(ban)權異議的,請(qing)聯(lian)系管理員,我們(men)會立即(ji)處理,本站部分(fen)文字與圖片(pian)資源(yuan)來自于(yu)網(wang)絡,轉載是出(chu)(chu)于(yu)傳遞更多(duo)信息之目的,若有(you)來源(yuan)標注(zhu)錯誤或(huo)侵犯了您的合(he)法權益,請(qing)立即(ji)通知我們(men)(管理員郵(you)箱:),情況屬實,我們(men)會第(di)一時間予以刪除(chu),并同時向(xiang)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男性脫發(fa)(fa)怎(zen)么辦(ban),,詳解男性脫發(fa)(fa)治(zhi)療和···
下一(yi)篇(pian): 男人補藥(yao)(yao)攙著西藥(yao)(yao)可能(neng)會要你命(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