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病證。因為氣血與人體生命活動有密切關系。《內經》說"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脈也""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說明氣血乃是人體生命之根本。而氣血之間的關系又十分密切,血氣同源,血氣互根,無血則氣不生,無氣則血不長。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血充沛調達,則人體健康。《內經》稱之謂"五臟安定、血脈和,精神乃君"。如果相反則"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瘀血就是氣血不和中的重要一項。瘀血發生在人體各個部位,能引起各種病證,如"心痹者,脈不通","血凝于膚者痹""血凝于足者為厥""血凝于脈者為泣"等。一、瘀血的原因。引起瘀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1.寒邪:《靈樞經·癰疽篇》日"寒邪客于經脈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2.熱邪:熱為陽邪熱邪盛則迫血妄行,《傷寒論》中"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宜桃核承氣湯",說明乃熱邪結于下焦,停而為瘀引起的癥狀與治法。3.離經之血為瘀血,即各種出血,如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證論》"吐衄便漏,其血無不離經。凡系離經之血,與榮養周身之血已睽(分離)絕而不合"。所有離經之血,無論清凝鮮黑,應以祛瘀為先。說明出血后及時祛瘀的重要性。4.跌打損傷,實際上也是由于外傷引起的血液離經,與吐衄不同,此乃平人出血,故急則止血,然后有瘀血者祛瘀,陳舊性出血者祛瘀為主,即瘀血留連于肌膚經絡之間者宜祛瘀。5.情志引起,如氣滯血瘀。6.久病、大病后脫發。發為血之余,瘀血在上焦,阻塞經絡,血不能養發所致。二、瘀血的臨床表現十分復雜,辨證時要抓住以下要點:1.瘀斑:血流不暢或血不循經,血液外溢均可發生瘀點、瘀斑。最常見于皮膚、粘膜、舌、唇、指甲等,一般的顏色、大小、部位常與瘀血程度有關。顏色可分為紫、紫暗、紫紅等種類。瘀點、瘀斑特別需要觀察它的變化過程,與病情、治療的關系,稱之為動態觀察。2.疼痛:血流不暢或外溢均造成阻塞不通。"不通則痛",疼痛是瘀血的主要癥狀,瘀血的疼痛特點是痛有定處,時間長或反復發作,部位相對的比較固定;疼痛程度與瘀血程度有關系,多數疼痛比較重,輕者痛如針刺樣,或脹痛,或悶痛。3.腫塊:瘀血積聚于皮膚、經絡、內臟形成"瘸瘕積聚",這種腫塊有實質性的,如肝脾腫大,腫瘤,也有氣血積聚的如腹水。4.瘀血的其它表現,如白斑,肌膚甲錯,紅斑,結節,運動障礙,精神癥狀(蓄血發狂),月經不調,發熱,麻木。昏迷。痹痛,癰,風疹等多種多樣。因此,診斷與治療瘀血時需要密切結合病人具體表現,抓住重點,首先要考慮瘀血的輕重、部位、夾雜癥,然后才能立法處方。
三、血瘀刮痧可以通經絡
血瘀體質可以通過刮痧得到有效的改善。在我們的后背脊椎骨兩側對稱排列著兩條“膀胱經”。由下而上的刮痧,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的質量。
刮痧必須刮在淤堵的地方,才可以瀉去多余的淤積氣血,促進經絡通暢。
四、瘀血治法。活血化瘀藥物按其臨床作用可分為三類:1.活血破瘀類。此類重點在"破"字上,為瘀血之重劑,作用強烈,應用于重度瘀血(疼痛重、瘀點、瘀斑明顯,或有痞塊者)體質較壯,或用一般活血藥效果不好的病人。某些病人體質雖弱而瘀血重者,可與補氣藥同用。常用藥物有三棱、莪術、桃仁、紅花(大劑量)、穿山甲、王不留行、大黃、水蛭、廑蟲、虻蟲、露蜂房、血竭、昆布、海藻。2.活血化瘀類。這是最常用的活血化瘀治法,廣泛的應用于各種瘀血。凡見各種瘀血,一般體質均可應用。如有其它兼證,可以與理氣、疏肝、補氣等藥配合應用。常用藥物有川芎、赤芍、紅花(小劑量)、五靈脂、蒲黃、桃仁(小劑量)、茜草、蘇木、乳香、沒藥、降香、山楂、郁金、益母草、姜黃、牛膝、紫草、澤蘭。3.養血活血類。此法活血而又養血,祛瘀而不傷正,可用于血虛而又有瘀血的病例。常用藥物:丹參、當歸、雞血藤、丹皮、生地、葛根。
傳播中華國粹養生,傳承中醫外治精髓。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現在不養生,將來養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1047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