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清朝與八國聯軍開戰,為何昔日藩屬沒有一個敢于站出來支持清廷

歷來現實 2023-09-22 06:12:33

晚清的歷史就是一部挨打史,也是一部割地賠款史。

那時候的中國,不但英國敢欺負,法國敢欺負,沙俄敢欺負,連爾小國日本也敢欺負,最后直到八國聯軍組團欺負。

有人會很納悶,不是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嗎?為什么中國遭受聯軍入侵的時候,就沒有一個國家出來主持公道?

平心而論,侵略也是一分為二的。

對于日本、沙俄這類侵略成性的國家來說,落后肯定要挨打,因為他們信奉叢林法則,覺得誰拳頭大就是老大,弱者就是他們案板上的肉,就是讓他們任意宰割的,攤上這樣的兇鄰,沒毛病也能生出事端,你的唯一“毛病”就是貧窮軟弱。

但是對于整個國際社會來說,落后者不一定要挨打。

就像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后的國家多了去,為什么就打你伊拉克和利比亞?

仔細想想,那些挨打的國家,很多都是不守規矩的國家。

伊拉克前政府對平民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妄圖使用武力吞并一個國際承認的國家。卡扎菲對民航客機下手,把公海宣布為利比亞領海,這都是不守規矩的表現。不作死就不會死,就是說這類欠揍的國家。

那么清朝違反規矩了嗎?它又是如何不守規矩呢?

一、殺傳教士

傳教士是來傳播宗教的,總體來說是教人向善的,他們在華除了傳教,還幫人看病,從事扶危濟困等一些慈善工作,除非你相信坊間說他們挖小孩眼睛心臟入藥這種荒謬的傳言,實在很難給他們扣上黑鍋。

清廷持反對態度本身是可以理解的,說到底在本國他們有這個權力。甚至可以制定個國內法,可以驅逐他們,可以不讓他們到中國來。但是不能不由分說進行殺害,因為他們沒有觸犯中國法律(即便犯法也應該走法律程序),更沒有謀財害命。

但是清廷在義和團運動爆發后,慫恿全國各地的拳民大肆屠殺傳教士,當拳民不給力的時候,他們甚至還主動出兵掠陣。

1900年,義和團運動向山西發展,太原的東夾巷教堂、大北門教堂以及教會醫院、教會學校遭到焚燒,城內的外國傳教士被山西巡撫毓賢派兵抓獲,監禁于豬頭巷客館。

6月13日,毓賢將44名外國傳教士和英國教師畢翰道一家 7人全部殺害,一同被殺的還有中國教民,有人被殺后梟首示眾,剖心棄尸,手段令人發指。

據統計,"山西教案"中,全省被殺的外籍傳教士包括婦女兒童共計婦241人,本地教徒23000名,被毀的教堂、醫院225所,被毀的房屋,兩萬余間。

下面是一名教士的臨終遺言:

"我不能想象救主將怎樣迎接我,但深信一定能補償現今那種令人提心吊膽的懸念。這一刻,我極需要保持平靜安穩。我并不后悔來到中國,唯一令人遺憾的是,我只做了這么一點點(事情)。"

看到這些,一個良知尚存的現代人都無法不為之動容,無法不為清廷的暴行兼丑行怒發沖冠。國際社會如何容忍這種暴行,又會有誰去聲援“反人類”的清廷?

而山西教案,只是清廷迫害來華傳教士案例的冰山一角。

二、殺外交官

義和團因為提出"扶清滅洋"口號,被慈禧利用。但是義和團其實是一伙什么樣的人呢?

《庚子國變記》記載:"夙所不快者,即指為教民,全家皆盡,死者十數萬人”。年近八旬的大學士徐桐曾經是義和團的忠實擁躉,當心心念念的義和團進京時,徐老熱淚盈眶:親,你們可來了,國家有救了。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家里同樣沒有擺脫慘遭搶掠的命運,豪宅也被義和團付之一炬。

"1900年6月16日,義和團焚毀正陽門外四千余家商鋪,火光燭天,三日不滅。”

慈禧命義和拳民和清軍包圍外交使團所在地東交民巷,另有拳民萬余人包圍西什庫教堂,不斷向里面發動進攻。

清軍士兵槍殺了德國駐華公使馮·克林德,另有日本使館書記官杉山彬被殺,他的死法是破腹剖心,塞入馬糞,扔到路旁。列強多次提出要求清朝鎮壓義和團,嚴懲兇手,清廷都置之不理。

慈禧大人還公開下達文件,懸賞屠殺在京洋人:"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

最后慈禧還同時向八國下戰書,擺出一副決一死戰的架勢。

兩國相爭不斬來使,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老規矩,清廷卻是和平狀態下,無緣無故向各國外交人員施暴,這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空前絕后的駭人之舉。

你做出這樣的事端,沒有人同情大清, 跟你國家落后不落后沒關系,而是根本就是純粹的野蠻人,連起碼的規矩都不講了。

德皇威廉二世在派兵遠征前,發表了這樣的演說:“戰士們,水兵們,德意志帝國的尊嚴受到了侮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永遠是人間正道,落后不一定會挨打,不守規矩卻一定會被揍得鼻青臉腫。

這時候指望有周邊友邦相助?這些昔日的中華文明圈小兄弟小番薯們早已經被帝國主義列強劃入各自的勢力范圍,由于自顧不暇,清廷從來都是敢怒不敢言,遇到清朝走背運時,大家不落井下石已經給足天大的面子了,誰敢去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幫助那個該死的倒霉鬼?

清朝為何沒有藩屬國?

漢武帝時期,中國就擁有了50多個藩屬國,主要集中在西域(新疆、中亞)地區,同時也包括朝鮮、越南、日本等國家,藩屬國王必須定期朝拜中國皇帝,下跪磕頭,而且要‘觸地有聲’,他們還必須提供本國的土特產作為‘貢品’獻給中國皇帝,當然中國皇帝回報的贈品比他們的貢品價值更高,以顯示中華民族的富有、威嚴和禮儀。
周邊國家之所以‘愿意’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一是羨慕渴望富裕的中國文明,希望成為中國這樣的國家;二是畏懼和害怕中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希望得到中國的政治、軍事保護:漢朝的軍威遠播中亞、歐洲里海、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唐朝的富麗堂皇影響到印度、阿拉伯和東歐地區。
一直到明朝和清朝,中國還擁有40多個藩屬國:新疆、西藏、蒙古實際上成為中國領土,只是名義上還屬于藩屬國地位,另外中亞的一些游牧民族國家、朝鮮、越南、日本、老撾、柬埔寨、緬甸、暹羅(泰國)、爪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錫蘭(斯里蘭卡)、馬六甲(馬來西亞)等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但是到了1840年,腐敗的清朝被英國擊敗,以后被西方列強連續入侵和掠奪、剝削,富裕的中國慢慢成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逐漸喪失了所有藩屬國。此后,中國甚至遭到曾經是中國藩屬國之一的日本的侵略!
2 清王朝與各藩屬國的關系
2.1清朝與朝鮮的關系
在清興起以前,朝鮮與明朝保持著傳統的親密關系(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遣使至朝鮮賜璽書,從而確立起兩國間的宗藩關系)。l636年,皇太極率兵新征朝鮮,攻占朝鮮京都漢城,朝鮮國王李?在國家存亡之際,迫于無奈,接受了清軍的條件投降,停用明朝年號,斷絕與明朝的一切交往,并奉清朝為宗主。清朝定都北京以后,雙方使節每年往來不斷。朝鮮方面,每年除有賀冬至、賀正朔、賀圣節、納歲幣的四次固定朝貢使節外,還有多種不定期使節來華。日本明治維新之后,把侵略予頭指向朝鮮。1876年1月,日本一方面派遠征從對朝鮮進行侵略,脅迫朝鮮訂約通商。另一方面派人來華交涉。當時總理衙門答稱:中國向來不干預朝鮮的內政外交。日本趁此借題發揮說,中國既不過問朝鮮事務,所謂“屬國”只是空名,日本決心以“自主之邦”對待朝鮮,遂于1876年2月26日迫使朝鮮簽訂了朝日“江華條約”。“江華條約”明顯暴露了日本排斥中國在朝鮮“宗主權”的野心。此后,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鮮的步伐,先后釀造了1882年“壬午兵變”和 1884年的“甲申政變”。“雖然由于清軍的迅速行動平息了這兩次事變,但日本還是趁此迫使朝鮮簽訂了1882年的《仁川條約》和1885年《漢城條約》,擴大了日本在朝鮮的侵略權益。由于日本并不滿足于這些利益。在其準備就緒之后;就發動了侵略朝鮮繼而侵華的甲午戰爭。清軍戰敗,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確認朝鮮“獨立”,清朝與朝鮮的宗藩關系結束。
2.2 清朝與琉球的關系
琉球是今天日本的沖繩。自明初以來,琉球與中國的關系就很密切。清朝建立以后,琉球使節于1646年來華,受到順治帝的接見。從此,琉球使節與清廷往來不斷。1662年,清廷派遣兵科副禮官張學禮為正使出使琉球。此后,每逢琉球新王繼位,都有清朝使節前往冊封與慶賀、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兩次賜印給琉球國王,乾隆所賜之印寫有“琉球國王之印”字樣。直至19世紀60年代,琉球始終承認自己是清朝的藩屬。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登極,諷示流球朝賀。琉球國王遣其子赴東京貢獻方物。日本天皇下詔,以琉球為藩屬,1873年又列琉球為府縣。1875年5月.日本強令琉球國王停止對中國的“朝貢”,并派軍隊駐扎琉球;為了消失中流之間“宗藩關系”的痕跡,6月又強令琉球改用日本年號。1876年,日本在琉球設立司法機構,事實上將琉球置于其統治之下。琉球國王不堪日本的侵略壓迫,于1877年4月密遣紫巾官向德宏等人來華,呈遞國正密信,懇求阻止日本的吞并行徑。
[ 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進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1879年3月,日本政府派兵占領琉球,3月30日正式宣布琉球為沖繩縣。1879年7月3日和23日,琉球國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兩次赴天津拜謁李鴻章,請求清政府問罪于日本。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毛精長等人到北京總理衙門“長跪哀號,泣血吁請”,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憐二百年效順屬藩”的份上援救琉球。雖然清政府與日本再次進行交涉,但由于日本的蠻橫和清政府的軟弱,琉球終為日本所吞并。清朝與疏球的宗藩關系也就遂告結束。
2.3 清朝與安南的關系
安南是今天的越南,明建文帝時處在黎氏王朝的統治之下。16世紀初分裂為兩個對立的封建集團.北方鄭松集團控制了黎氏王朝的朝政,南方則為阮潢集團所控制。為了對付南方的阮氏集團,鄭氏集團急欲結好清廷。1660年(順治十七年),黎朝派遣使節到清朝朝貢,清朝隨即同意冊封黎維棋為安南國王。原來割據于安南南方的阮氏集團到17世紀末完全吞并了南方的占城國。1702車,阮福?派遣使節來中國,請求清廷冊封,遭到清政府的拒絕,于是自立為王。1803 年,阮福映改安南為越南國,清政府命廣西按察使齊布森出使越南、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19世紀40~50年代.法國開始武裝侵略越南,1862年6月強迫越南簽訂了第一個《西貢條約》,把越南南部六省變為法國殖民地。1874年3月,法國迫使越南簽訂第二次《西貢條約》,在條約中法國“承認”越南“獨?立自主”,但須由法國主持越南的外交,借以否認中國的“宗主權”和確立法國在越南的特權地位。1875年5月,法國將這個條約通知清政府,并要求中國約束黑旗軍。清政府一再強調中國對越南的“宗主”保護責任,并指出在越軍隊是應越王之請去“剿匪”的。1877年,越南照例遣使來中國朝貢,法國也未加阻止。 1883年,法國全面侵略越南,迫使越南簽訂了越法《順化條約》,越南承認并接受法國的保護權。1884年6月,法國強迫越南簽訂了第二次越法《順化條約》,確立了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中法戰爭結束后,1885年6月,中法正式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中法新約》),清政府承認了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清朝不同歷史時期的什么特征

(1)第一個時期,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貴華賤夷,閉關鎖國,清朝與周邊國家維持著長期的和平。

當時清朝認為中國是優越和強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屬鄰國以至海外列國是落后野蠻的,應該向中國朝拜進貢。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統治者視來華的西人為非我族類的野蠻人,認為應嚴格加以防范。在這種意識支配下,19世紀初的清朝基本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但仍留廣州一口對外貿易,并不拒絕與各國交往,只是強調對方必須承認中國為天朝上國,追求名義上的藩屬朝貢關系,重視名分禮儀等細節。

(2)第二個時期,19世紀40至50年代,清朝缺乏主權觀念,但增加了開眼看世界的意識。

鴉片戰爭后,西方殖民者蜂擁而來,中國最初的反應主要是從族類和文化兩個層面對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損害國家的主權和民族的實際利益為對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見容于自身的傳統和陳腐的體制為圭臬,因此常常出現以主權換定制的可悲局面。《望廈條約》簽訂過程中,美國特使顧盛正是以進京為要挾(這違反所謂朝貢體制),換取了清廷對包括領事裁判權和最惠國待遇在內的大量利權的讓步。另一個典型事例是《北京條約》簽訂后,咸豐帝躲在避暑山莊,一不痛心割讓九龍,二不吝惜巨額賠款,卻斤斤計較認為派員駐京“最為中國之害”,因為公使駐京是對清朝體制的挑戰。

與此同時,由于西方列強的侵略,清朝產生了危機意識。在受到鴉片戰爭刺激后,一批愛國開明之士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他們開始睜開眼睛看世界,了解國際形勢,研究外國史地。可惜的是,《海國圖志》、《瀛寰志略》等書在中國并未得到足夠重視。

(3)第三個時期,19世紀60至80年代,籌辦洋務以自強,以夷制夷維持和局。

此時期清朝在西方武力威脅下先后實行被動開放和主動引進。對外意識的主流也從華夷意識轉變為以西方為學習與交涉對象的洋務意識。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進北京火燒圓明園,徹底打破了清朝統治者的天朝迷夢,承認遇到了“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因此必須重新認識世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在西方列強的強烈抗議下,清政府規定今后“夷人”均稱為“洋人”,“夷務”均叫“洋務”。這不僅是名稱上的變化,也意味著對外政策的變化。《天津條約》允許外國公使駐京,標志著西方列強開始干涉控制中國的內政外交。清政府設立了總理衙門管理一切對外事務。中國洋務派開始在“自強”、“求富”的口號下大辦洋務。

19世紀中期以來,清政府主要依靠傳統的馭夷之術處理中外關系,主要外交策略是以夷制夷和均勢外交,即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使其互相牽制。但是以夷制夷和均勢外交必須以利益為誘餌,是以喪失國家利益為代價的,只不過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者而已,結果只能是一次次的喪權辱國。

(4)第四個時期,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一次圖強變法的失敗和逐漸喪失抗拒外強的信心。

中國人民反抗外強的方式發生變化。甲午中日戰爭,大清帝國竟敗在“東夷小國”日本手下,被迫簽訂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這既使中國人感到奇恥大辱,又刺激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同時它還引發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進化論的傳入使中國人的危機意識愈加強烈。康有為發起保國會,以恢復主權為目標。他研究了各國變法的歷史經驗教訓,最后選擇了日本明治維新和俄彼得大帝改革的道路,指出“以俄大彼得之心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為政法”。他還斷言:“我朝變法,但采鑒于日本,一切已足。”殊不知中日國情不同,戊戌變法由于守舊勢力遠遠超過維新勢力以及其他種種原因而告失敗,中國失去了19世紀最后一次主動變革、選擇獨立自主發展方向的機會。

1900年義和團運動失敗后簽訂了《辛丑條約》,清廷徹底放棄了對抗外強的決心,只是試圖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和猜忌勉強維持。而伴隨國際法的傳入和中華民族的覺醒,中國反抗外強的手段和方式有所改變,即由以暴力驅逐外人、全面排拒西方變為以國際法為依據的文明的理性的方式。如1905年收回路權和抵制美貨活動,開啟了中國收復主權、利權,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歷史進程,表現了對外主權意識的覺醒和文明、理性的對外精神。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349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