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九曲十八彎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從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東奔,流經川、甘、寧、蒙、陜等8個省區,在山東入海。黃河作為母親河滋養了中華文明,但這條母親河發起威來,也夠人受的。據統計,黃河下游決口泛濫有1500多次,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重大改道有6次。
黃河主要的改道情況
一、東漢之前的黃河
黃河自古以來就是多泥沙的河流,先秦時古人習慣將黃河稱為“濁河”。到了秦漢時期,文獻記載黃河 “河水重濁”。在唐之前,“河”字作為專名,只是指今天的黃河。到了唐代,“黃河”才開始成為其固定的稱呼。
大致在新石器時期開始,黃河就一直從今天的河北平原注入大海,因為當時兩岸未建設堤防,所以河道的流向極不穩定,一般稱之為漫流。由于河道的不穩定,經常導致河流決堤,并淹沒周邊的村莊。
在戰國之前曾經出現過三條黃河故道,分別見于《尚書·禹貢》、《山海經》與《漢書·地理志》中。這三本文獻中所記載的河流流向完全不一樣,《山海經》中說河流流向大致從太行山東麓北流,經今天巨鹿、深州、雄安新區(雄縣)、霸州至天津濱海新區入海(即塘沽北)。這是歷史上最北的一條黃河下游故道,稱之為“山經大河”。
而《禹貢》所記載的黃河流向是:河北深縣以上河段同山經大河河道,西南至今天津市濱海新區東南入渤海,稱之為“禹貢大河”。
最后是《漢書·地理志》的記載,其流向在河南浚縣西南古宿胥口后,最后從今天滄州黃驊東入渤海,史稱 “漢志大河”。它與禹貢大河、山經大河一樣都是戰國之前所存在的古黃河,只是所記載的河流流向時間不同,所以見于三個文獻中的黃河走向也不同。
黃河故道秋色
這一時期,黃河下游因沒有修筑防洪的大堤,所以河道從來不受任何約束,黃河經常出現多條河流并存的局面。那時候河北平原人煙稀少,因此這種情況對當時的人們影響不大。
到了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已經出現了修建堤防的記載。但好景不長,西漢文帝時黃河再次出現了大規模的決口,之后河道淤泥逐漸增多。到了西漢末年時,在今天河南的鶴壁一帶已經出現了地上懸河的現象。這也是秦漢之后黃河中游大面積墾殖,發展農業而造成的結果。
在整個西漢,懸河現象都特別的嚴重。決口最嚴重的一次是西漢末年,黃河水在今天濮陽一帶決口,洪水很快侵奪了淮河的故道,并且泛濫到了今天河南東部與山東西部等地,決口時間長達近20余年。
黃河決堤
到了公元11年時,在今天河北大名一帶又一次決口,當時正值王莽篡奪西漢政權,建立“新朝”。為了保護自家的祖墳不受影響,王莽對黃河的泛濫采取了放任不管的的態度,任由河流泛濫到周邊的村莊。這次受災的時間長達60多年。
影視劇中的王莽
二、王景治河
不久新朝就被劉秀所滅亡了,東漢王朝建立。到了公元69年,東漢政府開始大規模地修筑河道,命令水利專家王景治理泛濫的黃河。在王景的帶領下,近10萬人對黃河中下游地段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
王景雕塑
王景利用地勢的高低對河流進行疏導和裁彎取直,同時對黃河下游的淤泥進行整治。他利用水門控制法將洪水進行了阻隔,并開辟了新的河道。這條河道從今天的河南濮陽出發,經今天的山東德州、聊城等地,最終在山東濱州與東營一帶入海。這次改道也使得原來一直從河北平原入海的黃河,變成了從山東境內入海。
今天的黃河在山東東營入海(筆者攝)
因為王景這次對河道的疏通,近800年間黃河都沒有再出現過大的決口,史學家將這段歷史時期稱為 “黃河安流期”。其實黃河之所以近800年沒有決口,除了王景治河的功績外,主要還跟黃河上游生態好轉,水土流失情況減少有關。后世黃河泥沙含量較之前朝代整體要少了很多,所以關于黃河“濁河”的記載也很少見到了。
從歷史的維度來看,黃河決口最少的時間正好是魏晉南北朝的亂世,因為游牧民族南下,漢人人口被迫南移,這樣一來,黃河流域周邊的環境也從農耕土地轉變為了少數民族的游牧地,人地矛盾尖銳的問題也大大減輕。這些客觀因素也促使黃河地區的植被得到了保護,而一直到了唐末,黃河才再一次出現大規模的決口。
山西與陜西之間黃河禹門口(筆者攝)
文史君說
黃河是中國目前第二長、世界第五長的河流。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歷史上的黃河經常決堤,如何治理黃河,就成為幾千年來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大難題。在戰國之前黃河更是因為無人管理,導致河道任意漫流,每次大范圍的決堤都會殃及黃河兩岸的百姓。一直到漢代以后,這種狀況才得到改善,王景通過各項措施,抑制了黃河的水患。同時由于當時東漢以后黃河流域整體生態的改善,導致黃河水土流失情況逐漸減少,決堤情況也少了很多,于是人們就將這個時期稱為“黃河安流期”。
參考文獻
滿志敏等:《中國歷史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2015年。
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譚其驤:《東漢以后黃河何以安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黃河·黃土專刊),2018年第10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貢行者)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同時我們也略備薄酬,歡迎廣大文史愛好者惠賜稿件,具體投稿要求可在公號首頁點擊“聯系我們”查看。
投稿郵箱:。
分享、在看、大拇哥
一個都不能少
“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慮殫為河。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這是兩千多年前,于泰山封禪后,親臨黃河決口所作《瓠子歌》。隨后,漢武帝令人修筑河堤,堵塞決口,并“沉白馬玉璧于河”,祈求河神庇佑。
經過艱苦奮戰,黃河位于河南濮陽瓠子的決口終于堵住。這次成功的治河經歷也成為漢武帝一生文治武功輝煌的一筆。但其實,黃河改道南流,奪淮入海的“天災”已持續二十多年。其間,中央政府幾乎無所作為,直讓“天災”演變成千里無廬,災民易子而食的“人禍”。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策劃馬邑之謀,試圖誘捕匈奴單于,拉開漢匈之間近半個世紀的戰爭序幕。次年,黃河即在瓠子決口,梁、楚一帶16郡受災。漢武帝接 報災情后,即命大臣主持堵口。但因水勢兇猛,堵而復決。治河,還是打仗?這個問題一定深深困擾過漢武帝。
水、旱、蝗、地震、山崩、瘟疫等災害在古代被看成 上天降下的懲罰,以警告代天牧民的皇帝。然而,皇帝渴望建功立業,讓匈奴單于對自己俯首稱臣,為達此目的,不惜傾舉國之力。治河所需的人力、物力也相當龐大,更可能經年累月堵而復決,徒勞無功。治河和打仗,幾乎是不可兼得的魚和熊掌。
漢武帝最終選擇了戰爭。此后,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吏沒再組織治河,只是對災民進行賑濟。在從匈奴人手中奪回河套后,甚至將部分災民移至新設立的朔方等地,充實邊郡。以后的二十年,黃河的決水反復威脅著梁、楚之地的百姓。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但在實際操作中,君王的意志往往壓倒性地高于一切。
皇帝需要開疆拓土,大國需要崛起,那么,民生便是最后的考量。對這次持續了二十多年的水患,《史記》和《漢書》都反復提及。《鹽鐵論》更描繪了當時災區的慘況:“(黃河)泛濫為中國害,菑梁、楚,破曹、衛,城郭壞 沮,蓄積漂流,百姓木棲,千里無廬,令孤寡無所依,老弱無所歸。”
梁、楚之地的百姓飽受水患之苦,掙扎在生死邊緣的二十年,恰是西漢軍隊開疆拓土、戰無不 勝的二十年。元朔、元狩年間,漢軍收復河套,將河西走廊納入王朝版圖,并徹底將匈奴人趕到漠北。元狩和元封年間,征討西南夷,王朝的西南界遠至高黎貢山、哀牢山。元封年間,對朝鮮用兵,漢王朝的轄境南至朝鮮半島中部江華島一線??
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覺得自己功德圓滿,手中的皇權已經無遠弗屆,于是,帶領群臣于泰山封禪。然而二十年來,巨大的軍費掏空了國庫,糧食產量卻持續減少,決水四溢的梁、楚之地尤甚。漢武帝終于想到黃河決口。封禪后的次年,他來到瓠子督促治河。追求政治、軍事上的功業遠勝過對民生的關注,國家一旦有所需求,個體隨時可以被拋棄和犧牲。
漢武帝的選擇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兩千年來,我們這個民族慣常的歷史視角。而對于數以千萬計的災民長年在水患中于生死邊緣掙扎,卻心安理得地視若無睹。我們的歷史很少關注個體,災民如此,在戰功赫赫的王朝軍隊中,更加如此。為計授軍功,史書的記錄可以計算出大將軍衛青一生七伐匈奴,殺虜匈奴五萬余;驃騎將軍霍去病六伐匈奴,殺虜匈奴十一萬余。
而他們所率部隊傷亡情況卻無從追尋。《漢書》里甚至有重要戰略資源馬匹的損失情況,卻鮮有人員損耗記錄。權力集中帶來社會財富和資源高度集中,推動著社會高效發展,個體精神、思想卻在被漠視和壓制中不斷萎縮,走向封閉。兩千年后,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大清國門,清政府一籌莫展。
一個大臣一本正經地上書皇帝,建議給士兵配發長竹竿作為武器,因為,他發現洋人沒有膝關節,一旦被長竹竿撂倒,肯定無法再站起來戰斗。這不是笑話,是真實的歷史。在這里,也許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近代落后的不只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還有原本應該富于思辨和創造的人本身。
凌汛,是黃河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由冰凌壅塞引起的暫時漲水。由于黃河所處緯度較高,下游河道,一般年份冬季結冰封河。春初解凍開河,冰水齊下,冰凌壅塞,水位上漲,形成凌汛洪水,此時期為黃河凌汛期。黃河下游河道因上下河段緯度相差3度多,冬季平均氣溫相差攝氏3~4度。上段河道封凍晚、開河早,結冰較薄;下段河道封河早、開河晚,結冰較厚。一般在1~2月間,氣溫升高,上段低緯度河段封凍首先解凍開河,封凍期間河槽積蓄的水量急劇釋放下泄,形成凌汛洪水,洪峰流量沿程遞增,水位上漲;但下段高緯度河段因氣溫仍低,冰凌固封,在水流動力作用下,水鼓冰開,形成“武開河”。“武開河”時,解凍來得很快,特別是氣溫猛升或水位暴漲,大塊冰凌洶涌而下,這樣就容易造成冰凌,有時大量冰凌在狹窄、彎曲、淺灘處阻塞,形成冰塞、冰壩,致使水位陡漲,由于冰凌、流冰插塞,過流面積減少,可形成冰壩,隨著水位的提高,將會出現水鼓冰裂、冰凌漫堤的情形,形成凌災,其危害程度常常超過洪災。
從寧夏到內蒙古的河套段.
寧夏段凌汛
黃河寧夏段,自中衛縣南長灘入境至石嘴山麻黃溝出境,全長397公里,流向自南向北。黑山峽至棗園135公里為峽谷河段,河面寬200~300米,因坡陡流急,只有冷冬年份才能封河,稱為不常封凍河段。棗園以下260多公里,河面寬500~1 000米,因坡緩、流速小、氣溫低,為常封凍河段。冷冬年最上封至下河沿,暖冬年則封凍不超過棗園。
青銅峽、劉家峽水庫相繼運用后,因冬季流量增大,水溫增高,不封河段由棗園下延20多公里到新田;青銅峽壩下有40~90公里的不封凍河段,潘昶以下100多公里仍為封凍河段。
寧夏河段一般年份凌洪災害不大,特殊情況可使局部河段產生冰塞壅水造成凌洪災害。
在位于青銅峽水庫壩上45公里處的中寧縣石空至棗園河段, 1967年冬至1968年春,發生連續3次冰塞壅水。冰塞體長16公里,冰蓋厚0.4米,冰蓋下冰花最厚達l米多。冰塞最高壅水位,比暢流期5240立方米每秒的相應水位還高1.3米,形成凌汛災害。成災原因,一是上游來冰量多,有源源不斷的流冰自上而下在石空河段形成冰塞;二是封河后,上游來水猛漲,1967年12月6日,黃河上游劉家峽水庫導流洞閘門失靈,下泄流量比封河時流量增大300~750立方米每秒,致使石空以上水鼓冰開,大量冰花冰塊下潛在棗園上下,形成嚴重的冰塞。三是青銅峽水庫蓄水位較高,阻礙流冰下泄, 該庫1967年12 月下旬至1968年1月中旬,蓄水位比天然情況下水位抬高13米。因此,冰塞體不能下移,故在石空至棗園河段造成冰塞雍水災害。
內蒙古段凌汛
黃河內蒙河段,地處黃河最北端,從寧夏的石嘴山市和內蒙古伊克昭盟的拉僧廟入境,至伊克昭盟準格爾旗馬柵的榆樹灣出境,干流全長840公里,總落差僅162.5米。泫河段河寬坡緩,逶迤曲折,雖地處上游,但在昭君墳至頭道拐的河道比降已接近黃河河口的比降。黃河在內蒙古河段,區間的支流較少而且均為雨洪產流的時令河,冰期幾乎無水補給,因此,內蒙古河段冰期來水絕大部分是蘭州以上的來水。
內蒙古河段地處黃河流域最北端,高程海拔千米以上,離海洋距離遠,曖溫氣流難以到達,常為蒙古高壓控制,大陸性氣候特征顯著,冬季嚴寒漫長,氣溫在零度以下的時間持續4—5個月,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5℃,這段河流冰凍期4—5個月,大部分為穩定封河段。由于河道流向自南向北,其上游甘寧夏段溫度高,內蒙古段溫度低,故河道流凌段溯源而上,而解凍開河則由甘肅、寧夏段逐漸向下發展,在自然情況下,內蒙古段包頭的流凌封凍時間,常比蘭州早20多天,而解凍開河時間卻晚一個多月。
冬季內蒙古段河道流量一般在每秒400立方米以上。此段氣溫低、冰層厚,洪峰過境水鼓冰裂,造成大塊流冰多,加之河勢的作用,流冰密集卡冰結壩,使河道水位猛裂抬升,極易造成串堤決口、淹沒成災。
據不完全統計,內蒙古段解凍開河期,歷史上年年均有程度不同的災害發生,平均兩年就有一次。1968年黃河上游劉家峽水庫投入運用后,冰期調節了河道的水量和熱量,使內蒙古段的凌汛發生了明顯改變,災害大為減輕。但是,凌汛復雜,影響因素多,在特殊情況下,仍有發生較大凌汛災害的可能,黃河凌汛威脅并未徹底解除。因為上游水庫離下游凌洪嚴重河段距離過遠,上游水庫的調節運用,并不能從根本上解除內蒙古河段的凌洪威脅,根據工農業生產的需水要求,不可能在解凍期完全斷流;而且水庫防凌庫容有限,也不可能較長時間蓄水。因此,在現階段,施還需綜合運用多種防凌措,才能減輕或免除凌洪災害的發生。
黃河下游凌汛
黃河,從河南省桃花峪到入海口稱為下游,全長786公里,兩岸筑有大堤,在山東墾利縣注入渤海。下游河道上寬下窄,河道走向呈西南、東北方向,冬季經常受寒潮侵襲,日平均氣溫上下河段相差3~4℃,并且是正負交替出現,河道流量一般在每秒200~400立方米。由于河道、氣象、水文等自然條件作用,下游每年都有凌汛,經常發生插凌、封河。新中國成立以來封河30多次,大多先由河口開始封河,而后逐段向上插封。一般年份封凍總長約400公里左右,最短40公里,最長703公里。開河則由上而下,冰水沿程積集,造成明顯凌峰,并易在淺灘、急彎或狹窄河段受阻卡塞,形成冰壩,使河段水位迅速抬高,威脅堤防安全,甚至造成凌災。
黃河下游凌汛在歷史上曾以決口頻繁、危害嚴重、難以防治而聞名。據歷史上不完全統計,自1883年至1936年的54年中,就有21年凌汛期發生決口,平均五年二決口。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黃河下游山東河口地區仍發生過兩次凌汛決口。歷史上曾有“伏汛好搶,凌汛難防”、“凌汛決口,河官無罪”之說。新中國成立以后,黃河下游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戰勝了多次嚴重凌汛,扭轉了歷史上五年兩決口的險惡局面,連續取得了49年凌汛未決口的偉大成就。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傳說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一心想成仙。他聽說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為仙體。于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黃河之前,黃河流到中原,沒有固定的河道,到處漫流,經常泛濫成災。地面上七股八道,溝溝汊汊全是黃河水。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和黃河打交道。轉眼過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一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里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愿不愿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馮夷喜出望外。滿口答應。這一來可了卻自己成仙的心愿,二來可報被淹死之仇。
馮夷當了黃河水神,人稱河伯。他從來沒有挨過治水的事兒,一下子擔起治理黃河的大任,束手無策,發了愁。咋辦呢?自己道行淺,又沒什么法寶仙術,只好又去向玉帝討教辦法。玉帝告訴他,要治理好黃河,先要摸清黃河的水情,畫個河圖,有黃河的水情河圖為依據,治理黃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著玉帝的指點,一心要畫個河圖,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鄉親們幫幫忙。鄉親們都討厭他好逸惡勞,沒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漢,講了他治理黃河的大志。后老漢見他如今成了仙,要給百姓們辦點好事,就答應幫幫他。從此,河伯和后老漢風里來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黃河水情。兩個人一跑就是好幾年,硬是把后老漢累病了。后老漢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繼續沿黃河察看水情。分手時,后老漢再三囑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廢,畫好圖就動手治理黃河,人手不夠,他說服鄉親們幫忙。
查水情,畫河圖,是個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圖畫好,已年老體弱了。河伯看著河圖,黃河哪里深,哪里淺;哪里好沖堤,哪里易決口;哪里該挖,哪里該堵;哪里能斷水,哪里可排洪,畫得一清二楚。只可嘆自己沒有氣力去照圖治理黃河了,很傷心。河伯想想,總有一天會有能人來治理黃河的,那時,把河圖授給他,也算自己沒有白操心。
河伯從此就在黃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沒有露面。不料,黃河連連漲水,屢屢泛濫。百姓們知道玉帝派河伯來治水,卻不見他的面,都罵河伯不盡職盡責,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漢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見面。他對治理黃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兒子叫羿,射箭百發百中。無論后老漢如何講,羿不讓他去找河伯。后老漢不聽兒子勸阻,結果遇上黃河決口,被沖走淹死,連尸體都沒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著牙說,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來,到了大禹出來治水的時候,河伯決定把黃河河圖授給他。
這一天,河伯聽說大禹帶著開山斧、避水劍來到黃河邊,他就帶著河圖從水底出來,尋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沒見過面,誰也不認誰。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見河對岸走著一個年輕人。這年輕人英武雄偉,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著問起來:“喂,你是誰?”
對岸的年輕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頭一看,河對岸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在喊,就問道:“你是誰?”
河伯高聲說:“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嗎?”
后羿一聽是河伯,頓時怒沖心頭,冷笑一聲,說:“我就是大禹。”說著張弓搭箭,不問青紅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虛汗。心里罵道:“混帳大禹,好不講道理!”他越想越氣,就去撕那幅水情圖。正在這時,猛地傳來一聲大喊:“河伯!不要撕圖。”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對岸一個頭戴斗笠的人,攔住了后羿。這個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畫了幅黃河河圖,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開大禹,又要搭箭張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畫圖的艱辛講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隨大禹一同趟過河。后羿向河伯承認了過錯。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漢的兒子,也沒多怪罪。大禹對河伯說:“我是大禹,特地來找你求教治理黃河的辦法哩。”
河伯說:“我的心血和治河辦法都在這張圖上,現在授給你吧。”
大禹展圖一看,圖上密密麻麻,圈圈點點,把黃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畫得一清二楚。大禹高興極啦。他要謝謝河伯,一抬頭,河伯躍進黃河早沒影了。
大禹得了黃河水情圖,日夜不停,根據圖上的指點,終于治住了黃河。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338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