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卡扎菲死了9年了。所謂破鼓萬人捶,你盡可以說他是獨裁者,支持恐怖主義,任人唯親,而且整個家族都是腐敗分子,因此卡扎菲死有余辜。不過,你可能沒有想到,卡扎菲當年上臺,其實是受到利比亞人歡迎與支持的。
卡扎菲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與當時利比里亞的政局有關。
卡扎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利比亞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意大利戰敗后,利比亞于1951年宣布獨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領導了對抗意大利活動的伊德里斯·馬赫迪·塞努西建立了君主立憲的利比亞王國,他出任國王,被稱為伊德里斯一世。
原本這個國家窮困潦倒,老百姓日子都過不下去。萬萬沒想到,到了1959年,利比亞居然挖出了石油,天量的石油。利比亞原本是當時世界上最為貧困的國家,但是憑借石油銷售收入,利比亞一躍成為一個富裕的國家。
伊德里斯一世
利比亞雖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但是利比亞憲法卻非常世俗化,強調公平貿易,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點上與中東那些政教合一的國家完全不同。利比亞甚至不強求婦女上街要戴頭巾和面紗,風氣相當開放自由。
按照西方人的標準,在這樣的氛圍下,利比亞應該發展得相當好。可惜事與愿違,利比亞迅速發財的同時,也迅速墮落。整個國家腐敗橫行,財富越來越集中,貧富分化非常嚴重。當時的利比亞只有兩種人是有錢人,一種是權貴,一種是外國人。
上個世紀50年代利比亞街景
權貴很好理解,當時,只要是國王伊德里斯一世的家族成員或者是國王的親信,都掌握了大量的財富。在這一點上,伊德里斯一世并不比后來的卡扎菲高明多少。國王的親信運用手中的特權,大搞權錢交易,撈取大量錢財的同時,普通百姓的生活卻陷入水深火熱。
另一種外國人,具體來說,就是英國人和美國人。利比亞雖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但是外交政策上卻是傾向西方。當時,來自英國的公司幾乎承包了利比亞全國的重大建設項目,而來自英國的軍火公司則成為利比亞軍隊武器彈藥最大的供應商。英國人在利比亞發了大財。
而美國人雖然沒有英國人吃相這么難看,卻在利比亞擁有惠勒斯空軍基地。這是當時美國在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美國人在這里駐軍,隨時可以打擊北非乃至地中海沿岸的任何目標。
惠勒斯空軍基地
在這樣的形勢下,可以想象,在當時普通利比亞人眼中,利比亞是這樣一個國家:軍事不獨立,財富又被外國人和本國權貴壟斷。這樣的國家是一個令人絕望的國家,民眾期盼改變,甚至革命。
當時,在整個阿拉伯世界,最為流行的思想就是時任埃及總統納賽爾倡導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納賽爾倡導所有阿拉伯民族應該緊密聯系,反對殖民主義,反對西方國家對阿拉伯國家的政治與經濟干涉。
在利比亞人看來,納賽爾所倡導的正是自己所希望的。納賽爾是眾多利比亞人的偶像,包括當時還年輕的卡扎菲。
納賽爾
卡扎菲出身貧寒,但是自小就有極強的組織才能,在學校上學期間,卡扎菲就憑借出色的口才和組織能力,組建起一個小小規模的政治團體,層級分明,分工明確。
長大后,卡扎菲選擇了一條非常正確的道路——從軍。在當時已經階層固化的利比亞,從軍是少數能夠改變個人命運的途徑。在班加西的軍校畢業后,卡扎菲由于成績突出,被派往英國留學半年。
回國之后,卡扎菲成立了“自由軍官”組織,憑借出色的組織才能,卡扎菲順利地聯絡到大量的中下級軍官,讓他們團結在自己身邊。許多官階比卡扎菲更高的軍官都心甘情愿聽從卡扎菲的命令。當力量逐漸壯大后,卡扎菲開始謀劃政變。
年輕時的卡扎菲
1969年8月31日,當時身為中尉的卡扎菲聯合“自由軍官”組織的成員突然發難。當天傍晚,他們以夜間訓練為由,將三個營的裝甲部隊調遣出班加西,直撲首都的黎波里。
他們率先突襲國王的禁衛部隊,將禁衛部隊司令關押起來。整支禁衛部隊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接下來,政變軍隊進入王宮,逼迫伊德里斯一世國王就范。
第二天,卡扎菲的部隊占領了的黎波里的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卡扎菲向全國宣布革命成功。伊德里斯一世宣布退位,流亡埃及。卡扎菲一躍成為利比亞的最高領導人。
納賽爾與卡扎菲
卡扎菲的上臺就這么簡單,沒有流血,沒有死人,沒有發生任何有實質意義的戰斗,一夜之間讓利比亞變天。利比亞百姓當時非常接受并且擁戴這樣的領袖,他們受夠了,他們認為卡扎菲就是他們心目中的領袖,他們認為卡扎菲能帶來改變。
確實,卡扎菲確實帶來了改變,改得非常徹底,改得面目全非,改得太狠了,最后連自己的命也給改沒了。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333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